台湾小年夜习俗

爱华阅读配图

   小年夜在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南京地区是正月十五,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那么台湾小年夜习俗是什么呢?台湾小年夜习俗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台湾小年夜习俗都有哪些吧!

  台湾小年夜习俗

  台湾的过年习俗大部分融合了本省人的习俗与外省人大江南北的风俗,所以应该是一个小型的融炉,融合了民国之前中华各民族的大杂烩文化!在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小年夜,小年夜在台湾的习俗是要拜天公的,天公也就是道教所说的玉皇大帝。

  拜天公要先看黄历也就是农民历来选择吉时进行祭拜仪式,台湾拜天公一般需要准备五牲来拜,五牲包括有猪肉、鸡肉、鸭肉、鱼肉(也可以用干鱿鱼来代替鱼肉)、豆腐干等五种。鸡肉与鸭肉一定要用全鸡与全鸭来拜,所以鸡肉不可以用肯德基来拜,但是鸭肉可以用北京烤鸭来拜。

  除此外,鸡与鸭的脚都要放在它们的腹腔之内,不可以放在外面,这是因为避免煮熟的鸡鸭飞了。除了五牲外,还要配合五行小菜来祭拜,五行分别为“金针或金桔代表金”、“黑木耳代表木”、“冬瓜糖或冰糖代表水”、“龙眼干代表火”、“花生代表土也代表常生的意思”。

  除了五牲与五行小菜的祭品外,也要准备三杯酒与三杯茶来祭拜,祭拜的过程不可以一次加满,要分三次加满,这代表酒(茶)过三巡才能让神明喝的痛快。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必备祭品外,尚有:

  金桔:代表大吉大利。

台湾小年夜习俗

  甘蔗:代表甘之如饴,也代表节节高升。

  苹果:代表平安。

  发糕:代表一路发或发财的意思。

  年糕:代表年年高升。

  萝卜糕:代表好彩头(萝卜闽南语叫做菜头,谐音彩头,又叫好彩头)。

  拜天公的仪式结束前要焚烧祭天的寿金(纸钱),焚烧寿金首先要先烧长寿金再烧寿金,并把供神的茶酒倒在供桌前,每倒一杯嘴里就念一遍平安进财,三杯酒与三杯茶倒完后就代表六合。

  最后才燃放鞭炮,当鞭炮放完后也就代表整各仪式完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032671/397034898.html

更多阅读

台湾人民对大陆的看法 清明节是台湾人民认祖归宗的纽带

  清明节放假的意义不是休息,而是纪念,并通过纪念来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

台湾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台湾中秋节习俗:1,祭拜土地公:台湾农民有在中秋节,祭拜土地公的习俗,感谢土地公保佑其丰富的秋收。除了祭祀土地公,农民还得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夹上土地公金,插在田间。另外在台湾南部,也有于中秋节祭拜树王公

台湾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台湾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习俗一:  台湾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习俗二:  扫墓一般可分为两种:  

台湾立秋习俗

  《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春牛过处,儿童争摸其耳,或鞭其身,谓可得福。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也。”爱华阅读配

台湾中秋节习俗

  台湾中秋节习俗,中秋节是华夏族的共同节日,但,在不同的地方,对于不同的民族,中秋节的意义和习俗是有些差距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台湾中秋节习俗是怎样的!爱华阅读配图  台湾中秋节习俗:  1,祭拜土地公:台湾农民有在中秋节,祭拜土地

声明:《台湾小年夜习俗》为网友拾指相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