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离析成语 分崩离析的成语故事

   关于分崩离析的成语故事

分崩离析成语 分崩离析的成语故事

  【成语】: 分崩离析

  【拼音】: fēn bēng lí xī

  【解释】: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成语故事】:

  “分崩离析”这则成语的崩是倒塌;析是分开。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不堪收拾。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今山东费县),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当时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伐附近的一个叫颛臾的小国,把它并吞过来。

  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谋臣,他俩觉得很难谏劝季康子,于是向孔子求教。孔子却怀疑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说:“这是季康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

  孔子说:“你俩既然辅佐季康,就应该尽力劝阻他。”

  冉有又说:“不过,如今颛臾的国力越来越强大。现在不攻取,以后可能会成为祸患。”

  孔子说:“这话不对!治理一个国家,不必去担忧土地、人口的多少;而应该多去想想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一安定,国家就会富强。这时再施行仁义礼乐的政教来广泛招致远方的百姓,让他们能安居乐业。而你们俩辅佐季康,使得远方的百姓离心而不来归附,人民有异心而不和,国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还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我恐怕季康的麻烦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萧墙”是国君宫门前的照壁。孔子的意思是季康的麻烦在内部而不在外面。在这个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个成语“祸起萧墙”,形容内部发生祸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035971/98222573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隆中对文言现象

原文地址:成语中的文言现象作者:锦绣林海成语中的文言现象成语这种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言约意丰,表现力强,是语言园地中的长青树,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保留了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法、意义

相机成像与背景虚化原理 相机的成像原理

最近迷上了摄影,除买了单反相机,也看了不少摄影书。由于长期读书落下的“毛病”,非要把相关成像原理研究个水落石出,经过查阅资料和思考,基本想通了相机的成像、虚化和景深的原理。这里借助其他爱好摄影的研究资料,对相机的成像和虚化原理

大班幼儿阅读成语故事的重要性 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亲爱的家长,孩子们进入大班后,我们每周五都会开展一个绘画成语故事的教育活动,孩子的积极性特别高,请您与宝贝一起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中国的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它具

刘素云老师赞叹长春般若寺的成刚法师 长春般若寺开放时间

原文地址:刘素云老师赞叹长春般若寺的成刚法师作者:无念刘素云老师赞叹长春般若寺的成刚法师刘素云老师慧海拾贝第五集《再谈我所认识的净空老法师》(第98分钟——101分钟):现在修行人很多,修行好的也很多,有很多高僧大德可能不出名,在默默

声明:《分崩离析成语 分崩离析的成语故事》为网友吉他配咖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