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十二金钗 《红楼梦》十二金钗的深层解析(5)

  【诗词鉴赏】

  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

  这是一篇乐府体诗,诗题《秋窗风雨夕》恰与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对仗,而且是“反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作者在温馨恬谧的春夜里的绵绵情思,只有一点淡淡的哀愁和怅惘;而

  “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中的超前女性”

  “金陵十二钗”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得意之笔,对于这十二个女性,我们不大容易认识清楚。好像看起来这十二钗都很普通,小才微善,但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呢?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这些人物议论不休呢?我们说,就因为曹雪芹以他文学家的才华、哲学家的智慧写出了当时没有出现过的人物,所以大家不理解。我也因此称十二钗为“超前女性”。

  对十二钗中的人物,有些本可以盖棺论定,譬如说秦可卿,第十四回就是描写她的丧事。秦可卿是工部营缮郎秦业从养生堂抱养来的,由此看来,她出身是非常寒微的。秦可卿嫁到贾家是“贫女入富室”,成了她的取死之道。她以一个穷人家的女儿当宁国公长房的孙媳妇,将来要在宁国府当家。她的婆婆尤氏,在宁府当家就不如荣府王熙凤那样有威望——因为娘家没有势力。秦可卿的将来也是个未知数。于是她就采取种种手段,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贾母,她是一个孝顺的重孙媳妇;对婆婆,她恭恭敬敬;对丈夫,她三从四德;对本家的这些叔叔、亲戚,他们喜欢什么她就做什么—— 包括她瞧得起的,如贾宝玉,她就“点化”他。她有她自己的“教育”方式。我说她是个“性解放者”。她与她的公公有暧昧行为,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她是性解放者,要征服别人。她也知道这个家庭“无可为也”,腐烂之极。她在为将来当家做准备,收服可用之人。说不定将来她做了掌权媳妇后,会把宁府整治得不仅比尤氏好,甚至可以胜过王熙凤。这是个志气很高的人。然而在封建时代,因为她是女性,结局就不能不是悲剧。

  有些人几乎没有问题的。比如说王熙凤这个人物,多能干哪!被曹雪芹写活了,她是《红楼梦》中的女曹操。有人说,“骂曹操,恨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凤姐在《红楼梦》中一出场,场面就热闹起来了,大家也是“骂凤姐,恨凤姐,凤姐不在想凤姐”。王熙凤精明能干,把个大家庭治理得不错。

  我认为金陵十二钗都是命世之才,都很能干,只要有机会施展。探春理家时,大观园里井井有条。探春很会做人,正正派派理家。有人说她“六亲不认”,她所处的地位使她只能是这样。做官的有时必须打官腔,不然好多事是行不通的。

  宝钗是个很成熟的人,一个面面俱到的人。她也是能干之才。大观园中请她帮忙理家,无人敢小看她。黛玉后来也相当成熟,作为一个局外人对探春她们的治家之事看得非常清楚。五十六回“识宝钗小惠全大体”可以看出黛玉的成熟,若要黛玉来理家,相信她也可以办得很好。

  还有顶尖人物元春。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贾宝玉的婚姻,我看是由元春决定的。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所见的部册上书元春判词为“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二十年来辨是非”是说20年的宫廷生活让她对是非看得很清楚,有她自己评论是非的标准。榴字为梅字的误写。元春是正月初一出生的,梅花为百花在一年中的第一花,所以以梅花指元春,而非有人说的石榴多子之意。“三春争及初春景”,说明迎、探、惜三春都不及元春。“虎兔相逢大梦归”如何解释?红学界一直没有定论。我曾提出过一个答案也未得到正式承认,但我觉得它的意思应该是将一个属虎的和一个属兔的拉拢在一起。元春的画册上画的是一个弓和一个香纟椽。纟椽谐音“缘”字。弓就是牵合之意。生拉活扯,牵扯一段姻缘。这就是元春在红楼中所起的最大作用。红楼中谁属兔?细心的人一定早已得出结论:整部书中,明确点明秋桐属兔,那年她17岁。据此推算,那年宝玉也正好是17岁。所以宝玉属兔。薛宝钗比宝玉大一岁,应该是属虎的。所以元春在整个小说中的作用就是将宝钗和宝玉拉在一起结为夫妻。大家对此可能一下子想不通。按后来小说中的描写,不明明是凤姐瞒消息,设奇谋吗?事实上这是最大的冤案。凤姐是宝黛两人最大的精神支柱,她是支持黛玉的。这个逻辑也很好解释:设身处地想一想,若你是凤姐,要选弟媳,你选黛玉还是宝钗?肯定选黛玉嘛!选宝钗就太危险了。宝钗人缘好,模样也不错,家庭也厚实,又有文化,能干,行行都行。选了宝钗在荣国府当宝二奶奶,琏二奶奶就得退后。凤姐之所以当家管事,是因为荣府长孙媳李纨守寡,不能管家。现在有个能干的宝二奶奶,凤姐自然得让权。凤姐是有权就幸福,无权就痛苦的政治人物,对权力抓得紧,是不会轻易让权的。所以她选弟媳肯定选黛玉。即使黛玉有能力管家,她也不屑于管,不会整天手里拿串钥匙,挟着账本,跟这个吵嘴,与那个说话。有人说是二老爷贾政选定的宝钗。也不是,他最关心的是姨太太。哪个给宝玉作姨太太,他早考虑好了,跟赵姨娘一起商量的也是这事,所以他对宝玉的婚姻大事是不管的。至于说王夫人、薛姨妈有什么表示,我看也没有,王夫人没表态,很难说是王夫人决定的。其他人更不消说,有影响的人物就这几位。在这点上说首先要给王熙凤恢复名誉。

  再说老太太,在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百首双星”就已经表态,只要她不断气就支持宝黛两人。八十回以前贾母对宝黛两人同等待遇,对薛宝钗特别客气,表现得很亲热。宝钗生日,老太太很赏脸,为什么呢?把你当亲戚看,对你客气,你的行为举止也要自觉——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宝钗的生日很隆重,并不是把黛玉搁在一边,正因为老太太疼爱黛玉,黛玉也不会计较这些,贾母也不必按客套礼数来——这个态度已经够鲜明了。以后还有种种地方显示贾母把她的态度表现得很清楚。

  那么元春为什么要选中宝钗呢?元春省亲,见过钗黛二人。大家都作诗,元妃还说“终是薛林二妹不同”。黛玉的诗:“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用作诗的规则来衡量,第一句就犯规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若认真论起来,黛玉也并未犯规。唐代试帖诗可以如此,但到了清代又有谁如此精通作诗?杜甫“放人渺天末”就是可以的。作为皇妃的元春并不专门研究诗,她只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一般规则,所以以此标准黛玉就犯规了。“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大观园是仙境吗?别了红尘吗?是花柳繁花地、温柔富贵乡嘛。整个这首诗,曹雪芹就写她是“胡乱应景”,随便写的。的确是没写好,匾额题“世外仙源”也不好。对这首诗的批评,分布在整部书中零散的都有。将《红楼梦》前后串起来看就可以知道“世外仙源”是桃花源。桃花源在宝玉试才题对额时,有人说把这园子叫作“武陵源”。这怎么行?宝玉都知道那是避难之地,现在是盛世怎能用这个名称?第二句“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用字太尖新,太俏皮。这种诗叫应制诗,是给皇室看的,用字要庄重、平和、雍荣华贵、大方。“借”就是贫,一幅穷像。天下本是皇帝所有,为何还要借?咏白海棠的诗,黛玉写“借得梅花一偻魂”,李纨就批评黛玉用字太尖新。“金谷园”用的是石崇的典故,不吉利,石崇被抄家,被砍头,把大观园与石崇的金谷园相比,比到哪里去了?!“花媚玉堂人”,元春会喜欢“媚”字吗?说她是杨贵妃、赵飞燕这类人物,这是什么话?皇妃没发脾气已是够有涵养的了。

  这首诗让元春看了,就觉得黛玉是福薄之相。相比之下,宝钗的诗就非常华贵。就凭作诗,元春就认为宝钗是合格的弟媳。另外,比较钗黛两人的家庭,在贾府日趋衰落时,结亲当然要找个殷实之家。钗黛两人人品不相上下,就其他因素考虑,元春当然选宝钗。黛玉在元春省亲之时到底作没作好诗?大家都知道她代宝玉作了《杏帘在望》,作的这首好诗给了宝玉了。非常好的一首诗,充满颂圣之意。这首诗做了友谊的奉献了。鬼使神差,黛玉全部的心思、才力作的这首诗送给了宝玉,可以说是为了纯洁的友谊,也可以说是为了爱情。元春大大赞赏黛玉替作的这首,认为这几年宝玉确是大大进步了。但黛玉自己的一首诗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这就是悲剧。元春制造了悲剧,但也不能责备她。

  李纨有才、忠厚。她当政就比较人道主义,决不像王熙凤动不动就打骂下人,体罚奴仆。李纨不会这样,但她办事照样办得公正。有什么证据?探春理家时,“三驾马车”李纨是头儿,干得很好,大家都服她。她是大奶奶,丈夫早逝,所以很不幸,没有条件真正让她登上当家大奶奶的宝座,所以她的才能没有得以施展。曹雪芹让她在此小小施展了一下,很不错。诗社中她做裁判,也很公平。十二钗还有几位,我说她们都是超前的,迎春的结局多半是自杀,而且一定是死得非常令人同情,让人感到她也是在反抗,虽然是另一种反抗方式。自杀并不都是弱者的行为,一般人没有这种勇气。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 《红楼梦》十二金钗的深层解析(5)

  还有巧姐,《红楼梦》中暗示她最后嫁给刘姥姥的孙子,是自己选择的婚姻。“文革 ”中下乡的女知青与当地农民结合还要登报表扬,那么两百年前,巧姐自主地找到自己婚姻的归宿,这是非常不简单的。有这样自主的婚姻就可以说巧姐也是个超前人物。惜春,我们可以一笔带过。她信了教。但哪有像贾府这样的侯门千金出家为尼的?惜春出家与妙玉不同。妙玉是勉强的,另有来历。惜春却是一种宗教信仰,她看透了人生,有其哲学的根据。

  有一个问题人物,就是妙玉。妙玉进园,有一定来头,光凭喝茶就可知她过过一段很繁华的生活。她也很能干。妙玉主持栊翠庵,元春游园时,在庵中的描写很轻松,说明妙玉处事得体,符合佛教仪式,很称职。贾母到栊翠庵来,曹雪芹就多加了笔墨。妙玉请贾母吃茶,“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这个茶盘很讲究,云龙献寿,怎么不让老太太高兴呢?又是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成窑瓷器非常讲究,非常细腻。妙玉拿这个盖钟给贾母奉茶。盖子未揭开,老太太就发话了:“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这一问一答,层次相当高。老太太内行,一望而知是六安茶,但老太太把妙玉的茶当了普通六安茶,故意讲“不吃六安茶”。妙玉轻松回答,“知道”。她怎么知道的?全凭留心打听。但她偏要老太太喝六安茶,所以才说是老君眉。老君眉是六安茶中极品,符合贾母的地位;老君眉是寿眉,妙玉也料定老太太一定很满意。还有一桩事明显地写了出她的留心。“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妙玉的贺帖早送到了——“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她怎么知道宝玉的生日呢?这就说明她的细心。她在贾府的环境中,威严自恃,无人敢犯。最后大家都不喜欢她,她也就是不要别人喜欢她。收拾茶具时,把那五彩小盖钟放在一边。这也很自然,没什么了不起,刘姥姥用过了,怕庄稼人不干净,搁在一边,多洗洗也就是了。并未说明这个杯子不要了。宝玉在旁自以为是妙玉的知己,了解她的心思,以为这个杯子妙玉是不要了,就跟妙玉说将此赏予刘姥姥。这是宝玉想过头了。妙玉哪里一定是要把这个杯子扔掉呢?既然宝玉说了,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把个杯子送给刘姥姥了。又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这就是说过头话。妙玉自己的杯子还给宝玉用过呢! 好多人看到此,就骂妙玉势利。实际上妙玉是顺着宝玉给的杆子往上爬,你说我要丢掉,我就索性说要砸掉。宝玉又升一步:“只交于我就是了”,“你那里和她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宝玉又叫几个小厮来洗地,妙玉则说,“让他们别进门来”——两人你高一步,我高一步,越抬越高。难道宝玉还真叫小厮抬水到庵中来洗地?仅是玩笑而已。整个大观园中妙玉有几个朋友?男性之中,恐怕也只瞧得起宝玉。故而有你自以为是我知己,我也知你自视为我知己而引起的一段乐趣。是不是妙玉有什么非分之想呢?或者宝玉有什么非分之想呢?这一点,只怪曹雪芹写得太超前了。在那个时代,不可能有超出他们两人这样许多界限而存的友谊。他们之间至少有身份的差别:一个尼姑,一个富家少爷。这相距太远了。还有僧俗之别:一个教徒,一个非教徒;年龄之别:妙玉进贾府时十八岁,当时宝玉只有十二三岁,两人年龄相差不小;还有男女之别。越过这么多界限,能够存在友谊吗?从前的人想不到这些。曹雪芹描写了很圣洁、很高尚的友谊。这种友谊的存在,在这个小小的玩笑中得到了表现。虽然只有一点点,也足以让我们相信这是超前的描写。以此观点来看宝玉与妙玉之间的感情,那是丝毫无不可告人之处。后来大家罚宝玉到栊翠庵摘红梅,宝玉手到擒来。那并不是因为妙玉在想宝玉的心思,所以对宝玉特别看待。以这种观点来看红楼,宝玉、妙玉之间的友谊是不简单的,存在于当时是很稀奇的,因此不少人在其中找暧昧关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039471/386326208.html

更多阅读

《红楼梦》之贾菌之母是谁?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

《红楼笔记》之四百二十九风之子原创贾菌,《红楼梦》里一个不大不小的配角。曾经在第九回大闹学堂一节出现过,是这样说的:“这贾菌亦系荣国府近派的重孙,其母亦少寡,独守着贾菌。这贾菌与贾兰最好,所以二人同桌而坐。”贾菌的身份,在

“十二金钗”诗影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2001

肖文苑《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欲仙醪曲演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首次在这里集体“亮相”,贾宝玉在这里进行总检阅。这回是全书的关健,为故事的发展理上伏线。可以这样说:没有“十二钗”,便没有《红楼梦》。然而曹雪芹的笔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赏析 红楼梦又副册判词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赏析析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赏析2010-12-13 08:35金陵十二钗:宝钗和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赏析】 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的描写是先从“又副册”的晴雯和袭写起的,其次写到副册香

宁波绿城绿园 宁波楼盘“十二金钗”--巧姐—“绿园”

售楼地址:江东区百丈东路嘉汇国贸中心B区一楼 售楼电话:87912188  单价12000 — 16000元/平方米(一房一价)红楼十二钗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另一位红楼梦中人王熙凤的女儿,自小家境富裕,生活无忧无虑。金陵十二钗的巧姐

声明:《红楼梦之十二金钗 《红楼梦》十二金钗的深层解析(5)》为网友伴貹輕誑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