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 日语 日语好是怎样一种体验?

很多答主写到日语好到能让日本人把你当同胞看待自我感觉就会比较好云云。我却不以为然。
先讲讲我的经历,我是小学3年级在日本读过十一个月,此段期间由于周围都是日本人自然习得日语,并因此一度忘记中文。十岁左右这段时期正是人类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语言习得机制)可塑性最高也是最为活跃的时期,所以学得快忘得也快。后来回到国内小中高本科都在国内日语也就渐渐疏忽,不过由于在某种意义上日语算是我的第二母语,再加上各种日语媒体的泛滥,且寒暑假时不时也有来日本,所以我语感还是在的。本科专业英语,创立并组织了学校内的英语角差不多三年,那段时间可以说英文比中文说得还多,性格也是仿佛突变一般由较为内向转为外向。而二外选的日语,有时候日语老师上课有不确定的地方还要问我。有着这样的童子功,后来我来日本也就很快适应,不出三个月基本也就达到了各位答主所说的所谓“被当作日本人看待”的地步。
用户体验 日语 日语好是怎样一种体验?
其实相信很多语言学习者都有相似的体验,那就是在话语者切换自己所使用的语言的时候,有一种换脑的感觉。这是因为,咱们人类的逻辑和思维是很难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的。而且该语言越是属于高语境(high context)的语言也就越和该语言母语者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日语恰恰就是属于这样的高语境的语言。而我曾经又一度只会说日语,所以对于在本科英语角里外向化了的我来说,日语带给我的是一种异于自我的“消除自我(self-effacing),内敛”的文化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自我抵触和矛盾的共同体,我在说日语的时候很自然地变得拘谨和内敛,然而内心却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所以自己也就觉得很矛盾和压抑。要知道,在日本,至少在东京地区,中国的这种类似英语角似的自由氛围是和当地人与人的距离感所格格不入的,就算各位有机会去参加东京的汉语角,也应该会感觉到这种压抑感。日本人的交流往往是仅限于此时此地(その場限り),这场谈话结束了也就算结束了,而很少有外延性的,说不好听点就像是逢场作戏。也就是说,他们会惧怕掏出心来跟你说事。而对于这一点,我的感觉跟国内有些人所认识的不同,往往是不分对外国人或对日本人的,也往往不是因为城府很深,而是一种没有主见的感觉。一个告白,一点深交,往往都需要借酒来飲みニュケーション(nomunication,日本的飲み会交流文化)才能达成,这本身也是日本文化缺少主张性的表现,因为这样可以变相消除自己的主张性,就算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了什么不好的后果,也还能借口说成是酒精作用。也难怪有人说日本人懦弱,虚伪。
举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我曾在中引用一个名为(现此链接已失效)的论文把日美的社会各自用液体分子的活动和气体分子的运动模式来模拟。如下图:
在这篇论文里,作者指出日本更具液体分子运动模式的湿性,美国更具气体分子运动模式的干燥性。(其中蓝色为发散的气体分子,红色为黏着的液体分子)而从自然环境的湿润和干燥来分类的话,日本的湿润气候和其农耕社会也恰好与这种重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液体分子粘着型社会相对应,至于美国,其相对干燥的气候和游牧社会则对应了美国社会的重视个人独立的气体分子发散性社会。这种液体的分子结构重视互相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而本身个体则是作为这种构造的一个部分,他们之间的联系稳固而难以破坏。这点恰恰与我上文所说的日本人的没主见,需要读空气,随大流的这种表面上的集体主义相对应。缺乏个体独立判断的日本社会道德伦理导致的日本成人文化和欺辱(いじめ)文化没有下限和不明确性,张扬观点姿势的辩论文化的缺失,大众对于媒体的盲信和缺乏media literacy的辨识主见,stereotypical的模式化思维可以说多少都是由来于此。后现代化的日本社会,绝对化了的大故事(metanarrative)的退去导致一切价值观的相对化本来应该迎来的是百花齐放式的观点,却被这么一种仿佛村上隆的超扁平化(superflat)一样的符号化和去个性化弄得整齐划一——在这种当代的菊与刀中受苦受难(痛并快乐着)的,是在日本的外国人,更是日本人自己。当然这种压抑感也有日本人对社会信任力低下的因素在里面,具体可参考: 在这篇论文里,作者指出日本更具液体分子运动模式的湿性,美国更具气体分子运动模式的干燥性。(其中蓝色为发散的气体分子,红色为黏着的液体分子)而从自然环境的湿润和干燥来分类的话,日本的湿润气候和其农耕社会也恰好与这种重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液体分子粘着型社会相对应,至于美国,其相对干燥的气候和游牧社会则对应了美国社会的重视个人独立的气体分子发散性社会。这种液体的分子结构重视互相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而本身个体则是作为这种构造的一个部分,他们之间的联系稳固而难以破坏。这点恰恰与我上文所说的日本人的没主见,需要读空气,随大流的这种表面上的集体主义相对应。缺乏个体独立判断的日本社会道德伦理导致的日本成人文化和欺辱(いじめ)文化没有下限和不明确性,张扬观点姿势的辩论文化的缺失,大众对于媒体的盲信和缺乏media literacy的辨识主见,stereotypical的模式化思维可以说多少都是由来于此。后现代化的日本社会,绝对化了的大故事(metanarrative)的退去导致一切价值观的相对化本来应该迎来的是百花齐放式的观点,却被这么一种仿佛村上隆的超扁平化(superflat)一样的符号化和去个性化弄得整齐划一——在这种当代的菊与刀中受苦受难(痛并快乐着)的,是在日本的外国人,更是日本人自己。当然这种压抑感也有日本人对社会信任力低下的因素在里面,具体可参考:
闲话休题。当然我也跟少部分日本人有深交,但是往往都是对日本以外的海外文化有经历或兴趣的日本人,这种日本人可以算是边缘化的少数人群,要不是人处于相对国际化的环境,要不就像上文所说的那样承受着这种文化压力。这种压力对于东瀛人的折磨不容小觑,在我较为深交的朋友,甚至交往过的女性中,很多人甚至因此产生了类似躁郁,惊恐等心理上的疾患。
回到文头,之所以我不认为日语好到能让日本人把你当同胞看待是件好事,是因为:就算你能一时地让日本人把你当同胞看待,这种感觉往往弊大于利。究其原因,第一,就像我所感觉到的,只要你的内心灵魂和生长环境不是日本,这种装腔作势(はったり)的日语能力长期来说会对你是一种心理负担。第二,有意保持一点口音或口语习惯、或者开门见山地明确自己的异国身份,保持一点你作为外国人的个性和identity,对于你的个人价值的保有和对于让日本人适应异文化乃至日本这个社会的多样性也是有助的。有人说外国人说英语会比日语在日本更容易受人仰慕而中文不会,当然有日本人崇尚西方的一面,我想更是因为日本人容易受自己的媒体洗脑而从个人角度对于中国人和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的恐惧感造成的。第三,在实际交流中,正因为日本人擅长读空气,他们会很快基于对你的第一印象做出和你的关系位置判断并反映在行动当中(并且就像液体分子的固定性一样他们不善于改变这种关系)。哪怕他们在知道你是外国人的情况下,你越是说得一口流利日语,他们对你越不会「下駄をはかせる」而假增高,觉得因为是外国人而放宽本应该对于同族的日本文化共有性常识(礼仪マナー、習慣)的要求。要知道,不知不觉得罪日本人的,往往就是这种反差感。在我们对自己的日语能力洋洋得意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此时对方日本人也许会觉得你对于语言知其然而不知其背后文化的所以然。这种复杂的心理也促使我最近开始在可能的时候,尽量不用共通的标准日本语,而是去模仿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日语方言去跟日本人交流,在满足兴趣的同时,避免这种无谓的误解和冲突。

感谢阅读,欢迎移步大概是中文圈最为研究向的动画专栏看最深度的动画评析:
【专栏已于2016.6.26开启赞赏,您的赞赏将直接帮助丰富和提升对动画的考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00103/6490.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能带来什么

说今天是一个体验为王的时代,一点也不过分。做大众消费品的人可能已经感觉到,今天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如果你的产品做得好,不久就会口口相传;如果你的产品做得烂,不久就会骂声一片。所有这一切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今天,每个人都可

叶新艺:用户体验是服装网购的敲门砖

用户体验也被称作顾客体验,它是指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时的全部体验。他们的印象和感觉,是否成功,是否享受,是否还想再来使用。他们能够忍受的问题,疑惑和BUG的程度。     如果现在问100个人,肯定有至少80个人会告诉你,宁愿选择多走几趟路

Facebook的用户体验哲学:爱的反义词不是恨

最近Facebook被传登陆中国,相对于Google这类互联网大佬,Facebook这种Web2.0大佬的经营哲学仍然透着股神秘和新鲜,最近约百姓网CEO王建硕写了篇关于Facebook的文章,非常不错,隆重推荐一下《Facebook片段:最年轻首富基因解析》。我印象比较

野蛮创新系列:丧失用户体验才是灭顶之灾

有方法,有野心,更理解本土,更凶猛的产品,更强悍的需求把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不可思议大生意。这就是我所说的野蛮创新。这是依托于本土消费而起的公司,技术、资本方面的大挫折并不致命,丧失用户体验才是灭顶之灾,看

用户体验:听从用户意见是很愚蠢

最近,facebook 改版引发不少争议,有调查统计显示,已有超过100万用户不喜欢Facebook的新版面。最雷人的是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博格(Mark Zuckerberg)在内部说的话,:“大多数颠覆性公司不会被用户的意见所左右。”此外,他还暗讽那些

声明:《用户体验 日语 日语好是怎样一种体验?》为网友人走茶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