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历史上有哪些人有着鲜为人知、与其名声不符的一面?

当然是所谓的“官场不倒翁”“精神分裂患者”“老油子”杨度。


文章很久以前就写过了,可惜当时没多少人看,不妨在这个问题下再放一遍。
历史事件人物履历源自
一定要看完!
=====================


比来流传甚广的一则人生励志小故事:
拿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当过满清四品。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北伐时说毛泽东能得天下,营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他叫杨度。要我说:此人人格之分裂,已是我等屌丝所不能理解。他在各种分裂人格中都能把他分裂的事业做成一绝,又何止上面说的这些!?

和广大男屌一样,杨度的祖上十八代是找不出像话的人物的,历史还是从他爷爷那辈改变。杨度的亲爷爷杨礼堂参加了湘军,居然混上了职位,是个都司。
我们知道,一般父亲是军官,那么儿孙也基本会参军,于是杨度他大爷杨瑞生也从父参军了。湘军跟太平天国干仗,最惨烈的三河之战,杨礼堂阵亡,杨瑞生脱险,升为总兵,管辖两镇。
要说本来也没杨度什么屌事,因为毕竟不是亲爹,而是大爹。
杨度亲爹排行老四,依然继承祖上光荣传统,勤于劳作,朝五晚九,白天下地干活,闲来兼职干个吹鼓手啥的,见多识广也不是,倒是见识过本镇最大规模的喜丧。
到杨度十岁那年,死了。
命苦啊。
古代讲究过继,于是,他大爷杨瑞生就承担起了养育侄子的重任。为啥不是老二和老三养呢?
因为老二和老三夭折了,老四撇下这么些个孩子,你当大哥的不管,谁管?

度爹之死,应该说成就了中国那段感慨悲歌的历史,人们会慢慢知道,杨度会用怎样的方式度过他的一生。
让伯父养育,对杨度的才华来说也是件好事。因为大爷家是有条件的,而杨家虽然世代为农,可基因里却都是天纵奇才。你看,爷爷不想当农民了,当了个兵就当上了都司,他大爷,当兵当上了总管。他弟弟杨钧,稍微教育一下,便善诗、文、书、画、印。他妹妹杨庄,工于诗文。
而杨度呢?
让我们来看他年轻时候的简历:
光绪十八年(1892年),17岁,考取秀才。(吕轻侯级别)
光绪十九年(1893年),18岁,考取举人。(范进级别)

我们说现在的学士学位、博士学位,在古代是什么级别呢?
你不能光看称呼,依照事实情况来看,现在的博士,应当相当于古代的秀才。古代的秀才,每月是可以吃皇家饭,碰见当官的是可以不必下跪的。秀才也很难考,因此,勤学苦读一辈子,许多人还只是个老童生。

困难是有的,杨度随后接连遭遇打击,连续两年的会试都落第了。
我估摸着,当年的考题对出身的乡下男屌来讲,确确实实太困难了。毕竟时局动荡,而清廷的考题也不再是“试论述三纲五常的优越性”,而是天南海北,要求考生学贯中西。
据说有考题是这样的:“项羽拿破仑”,有位考生,琢磨半天没琢磨明白,提笔写作“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何一破轮也?”
考题剧变,作为考生,光会背四书五经是没用的,会写诗会作词也是没用的,八股已经不通时了,考题也让你防不胜防。
这种情况下,维新派是沾光的,毕竟消息灵通,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那种考生吃香。
当年杨度20岁,并没有心灰意懒,那年,他赶上了公车上书。
杨度跟着凑热闹,毕竟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气概,杨度自然也有他的胸襟和抱负,跟着大家一起上书。一群人在茶馆儿里嗑瓜子,谈天说地,和杨度一起在场的还有:
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

按说杨度属于维新派,头脑灵活,笔调热忱,风流倜傥,就要和大家一起登上历史舞台了,最低也能混个戊戌六君子当当,最后来个光荣殉国。
可杨度分裂出了他的第二个人格——帝王师。
所谓帝王师,通俗来讲,就是保皇派。
杨度这时候基本已经脱离了屌丝的圈子,混迹于各路名家。毕竟头脑灵光,船山书院一代大儒王闿运,居然主动跑到杨度家里,非要招聘杨度为学生。
杨度也深知巨儒王老师的名头,欣然应允。
两人说是师生,实则可以随便对骂,玩笑可以随便开,王闿运对杨度特别待见,跟人讲这个学生也是逢人说项斯,美其名曰“杨贤子”(是“杨贤人”的意思)。尼玛,杨度刻苦学习,学了一套擒龙秘诀,就是刚才说的帝王术。
当然,学生里面,杨度可能并不是最出名的,他同门的同学还有:
夏寿田、八指头陀、杨锐、刘光第、刘揆一、齐白石……

说帝王术是擒龙诀,并非胡逼扯。毕竟晚清那屌样,三五年工夫也就完蛋了。维新变法,时局变化,列强虎视眈眈,大清在风雨中飘摇。除非再有个隋唐乱世,清就是隋,下一代就是唐,你学了这么一门紧缺的技术,还可能当个房玄龄、杜如晦,再不济,你当个新皇帝的死敌魏征啥的。但情况已经不是那么个情况了,新学遍地开花,也被火烧眉毛的晚清提倡。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杨度分裂出了他的第三人格——时务派。

戊戌那年,跟着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梁启超办学堂,鼓励新学,学习新学,并决心要把事业进行到底。
以至于,听梁启超他们说日本的时务是中国学习的榜样,便跟王老师商量能否去日本留学。
王老师同他讲,日本是不能去滴,你要去日本学习那是坚决不行滴。可杨度去意已决,又不好伤老师的心,于是偷偷去了日本,当然费用自理。

在日本,杨度和同学黄克强的思想备受冲击。
他们看到了,一个是日日维新、阔步前进的日本帝国,一个是凋零腐朽、不思悔改的晚清帝国,他们的内心无疑是痛苦的。
日本为近代中国之师,中国时政和科技方面的词汇,基本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入中国的,占据现代时政科技词汇的三分之二。
当时杨度跟同乡一起创办了刊物,可惜一群穷学生,没什么经费,故而毛遂自荐,回国募捐。

募捐出乎意料的成功,但刊物还是停了,因为主编杨度先生回国以后居然参加了科举考试。
然后……考上了。
清政府新增的经济科!还他妈考了个第二!
这说明杨度经过一番纵横捭阖的中西交流,已经成功地从思维上摆脱了男屌的逼格,对于清政府的考题简直不屑一顾。
有同学问:呵呵呵呵,都不是第一……
在此声明:第一名是梁士诒,这位仁兄在后来担任了北洋政府的财政部部长,大佬级别。
不过,就是因为这个梁士诒,让事情出现了转机。因为梁士诒姓梁,而梁启超也姓梁,而慈禧最恨的就是这个人,因此将梁士诒除名。本来也该是人家杨度补缺成第一,可惜这小子是湖南师范毕业的,又在日本攻击过政府,对朝廷有所不满,因此也惹怒了慈禧,一并除名,还给下了通缉令。
这应该看做慈禧对新学和改革的下马威,她知道大清国混成这样,必须得改革,却在行动上要将改革派斩草除根——这就是典型的不见棺材不掉泪了。杨度遭到通缉,他不傻,一不做,二不休,跑了。

回日本,到弘文学院(弘文馆是唐朝文学机构)学习。
这年秋天,杨度在横滨碰见了一个神人。
他叫梁启超。
由于梁启超写了个《少年中国说》,振聋发聩,杨度老师感慨万千,因此和了一首《湖南少年歌》。

1904年,杨度决心认真学习政治,转学进了日本法政大学,开始研究各国宪政,意图救国。
在此期间,杨度经常跟同学因观点不同而展开撕逼大战,有时也因为有知音一起愤慨国家没落而捶胸顿足。
这位被他奉为知音的同学,就是汪兆铭。那时候的汪兆铭,对改革中国有着发自内心的炙热,因此,对于救亡图存,他的决心如同精卫填海一般坚定不移——因此改名汪精卫。

那时留学生也是有派别的,保皇派、排满革命派。毕竟那帮学生跟杨度的见识是有些差距的,先不说别的,单纯从见识和口才上就不是一路人。那感觉怎么说呢?来电都唱爱情买卖。
因此杨度不参与两边的浑水,自立一派,名曰宪政派。
由于杨度德高望重,曾经受到过满清政府迫害流亡,又跟着大儒王老师,成了典型的学贯中西的鸿儒。因此被大家推举,成为留学总代表(美国和日本留学总会)。
所谓儒者,友善,温润,与之交往,如沐春风。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显然,杨度就是这样一个人。

硬要说这是杨度的第几人格,我认为,这是以往的人格,也是最初人格,还夹杂了各类后继人格。
杨度此人的朋友气实在生猛,因此三教九流都能谈得来。当然,人人都有好基友,杨度最好的基友几乎只要周末必须到他的出租房吃饭。
他是蔡锷。

不许说中国坏话,如有冒犯,必定舍命相搏。
爱国不是那么爱的。
清政府旁边有许多不许说政府任何不好的人,将蔡锷、杨度等人视为走狗。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杨度被选为总干事之后,带头请愿,要求废除1900年中美粤汉铁路借款续约,主张收回路权自办以维护国家主权,发表《粤汉铁路议》。还回国辗转,拜见张之洞,得到了张之洞的鼎力支持。
正所谓:
他们指向左,他们指向右,他们一直有洋楼。正所谓:
铁路向西走,长江不能流,到底谁才是走狗?不正视国家缺陷的不是走狗,不奔走呼号的不是走狗,努力改变中国的成了走狗。杨度收回了粤汉铁路的自办权,但他依然是走狗。
直到慈禧死了。
满清亡了。
也就没人说他是走狗了。

东京。
两个傻逼青年在为中国的未来苦苦思索,来回踱步。
因为意见不合,所以吵得很凶。
一个人说,我们就是要发动排满革命,就是要推翻昏庸无能的政府,建立新政府,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一个人说,我部分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还是坚持中国应当走君主立宪之道路,毕竟政府成立之后,什么都可以变,惟独立宪之后,宪法不能变。须知篡改政权可以篡改法律,惟独立宪首条:选举是民主的主要形式,民主很大程度上要靠选举来实现,但选举并非民主的唯一形式。
后者源自杨度。
前者源自大炮。
大炮,就是孙中山。

虽然观点不同,吵得很凶,但杨度还是给孙中山介绍了合作人。
这位合作人,就是黄兴。
孙中山成立了同盟会,盛情邀请杨度,杨度断然拒绝:
吾主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当尽弃其主张,以助先生。努力国事,斯在今日,勿相妨也。于是我们终于知道杨度为啥有那么多朋友了:仗义、热情、慷慨,而在不放弃自己内心坚持的态度。
杨度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今日之中国,不能行民主立宪,而只能行君主立宪。
为什么?
答曰:中国乃数千年专治之国,一旦行民主立宪,则必分崩离析,陷入绝境。
问是什么绝境。
答曰:军阀割据。
历史不幸为杨度言中。

在孙大炮忙着干革命的时候,杨度在忙着和梁启超一起捉刀为清政府派遣来的赴日专员撰写《中国宪政大纲》。
1906年,清政府正是根据这个下诏预备立宪。可惜政治不是那么好玩儿的,清政府晓得那帮举着拳头表忠的家伙不中用,因此只能打脸请昔日的卖国贼通缉犯来起草大纲。
但,这也只是朝臣的一厢情愿。
朝廷也是分为两拨的,保皇是必须的,但有人主张清流,有人主张改革立宪。两方相持不下,他觉得他傻逼,他嫌他傻逼,但终究,立宪派气势不足,因为他们知道——上头管事的是慈禧,而慈禧并不想放弃已有的权力。立宪?将皇帝置于何地!?将太后置于何地!?
载泽和徐世昌等人带着杨度等人的草稿回国实施立宪,随即杨度回国,成立湖南宪政公会,起草《湖南全体人民民选议员请愿书》,请王老师作了修改,联名上奏。继而由袁世凯、张之洞联名举荐,深刻打脸。因为是去颐和园跟皇亲国戚讲课,说说宪政的意思,以及……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
可惜……

晚清完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皇亲国戚的思想准备工作做得也挺好,都揣着金银首饰跑路去了。
此前摄政王载沣要杀手握重兵,意图“篡权”的袁世凯,被杨度拦下。起义爆发后,杨度就去给袁世凯当幕僚了。
因为,慰亭兄就是他要找的帝王。
擒龙诀绝非浪得虚名,而袁世凯为人处世也是值得称道的,原本袁世凯只是想当个总统,然后跟孙中山的南方派调停一下。负责人当然是杨度,跟历史教材上不大一样的是,推翻清廷的主要功勋并非革命军,而是袁世凯北洋大军的逼宫。
北洋握有重兵,南方军北伐压根儿是打不过袁世凯的,因袁世凯同意策应,故而逼宫结束后,形成了这么一个尬尴的局面。袁世凯当然是要当总统的,说窃取革命果实并不准确。

杨度调停完毕,而天下议论均表示既然革命已经成功,那么共和制显然是符合中国的。
为此,杨度的老友黄兴还来拉他参加中国国民党。作为坚定的君主立宪派,杨度表示,我参加国民党可以,但国民党必须放弃政党内阁制,改为君主立宪制。这并非拍袁世凯马屁,因为杨度真是这么想的,但这恰恰符合袁世凯的期望,故而对杨度大加赞赏。
不过,时局已经推翻了封建王朝,袁世凯不好意思再反水。
但杨度不这么认为,公然就君主立宪制度表态:
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得,听你的!
袁世凯谋划了个洪宪登基大典。
你可以看到,所谓洪宪,“洪”就是大,“宪”就是“立宪”,这是有来头的。袁世凯登基了,当了帝王,而杨度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为帝王师了。

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
可是,历史就是历史,回不去了。
袁世凯被举国骂死,他杨度也未能幸免,身为好友的梁启超甚至都骂他下贱了。梁启超大概不能理解杨度的思维,在众人看来,杨度的精神真的是太分裂了太可鄙了。袁世凯是有政治抱负的,他想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如同唐太宗,如同明成祖,但他终究还是败了。
时代。
时代现在的走向,便是未来的历史。
众人纷纷远离了洪宪,骂吧,踹吧,扔臭鸡蛋吧,他们恨不得在袁世凯身上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而此时,杨度却为袁世凯写下了那对名垂千古的挽联:

共和误中国,中国不误共和;千载而还,再评此狱。
明公负洪宪,洪宪不负明公;九原可作,三复斯言。

共和制会误了中国,但中国从来没对不起共和制(给足了共和制实施的时间);许多年后,再看看这件冤案。
明公(袁世凯)辜负了立宪,但立宪没有对不起明公。若是人能再生,多念叨念叨,想想我说的对不对。

此后,杨度心灰意冷,遁入空门。
直白一点说,就是出家了。
康有为拥戴张勋复辟,邀请杨度,被杨度拒绝:
所可痛者,神圣之君宪主义,经此牺牲,永无再见之日。度伤心绝望,更无救国之方。从此披发入山,不愿再闻世事。就算在佛教,杨度也是不可能不出名的啊!他的“无我主义”和“新佛教论”影响了近现代的佛教。

由于整个政府,无论哪派都有杨度的朋友,因此国民政府很快特赦了杨度。
杨度回到了南京,当了孙中山的助手。
孙:杨兄,你是否会履行你的诺言?
杨:说到做到!
杨度在政坛施展拳脚,擅长各类游说,1922年,制止了陈炯明叛乱,通过夏寿田劝说曹锟,制止吴佩孚的增援。跟大湿人张宗昌关系很铁,老张对他言听计从,因此从张宗昌那里营救出了不少异见分子。杨度认为各类意见都应该充分展示,因此一度被视为二度背叛,因为他同时营救了李大钊,还跟流氓头子,上海滩头目杜月笙私交甚密。他是这样评价杜月笙的:予初闻杜君名,意为其人必武健壮烈,意气甚盛;及与之交,则谦抑山下,恂恂如儒者,不矜其善,不伐其能。人向往之,其德量使然也。

1929年,白色恐怖时期。
在这个时候,杨度形成了他的第五人格。
他意识到,可怜的孙大炮大概不会想到,他他妈刚死,国民党作为政府政党,就已经开始戒严了。
因此,气愤的老杨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意思是要跟无耻对着干。在共产党最惨的时候,杨度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有人就看不懂,于是骂他投机,他回复道:
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在最恐怖的时候陷自己于恐怖之中,呵呵,我这叫投机?
就是这么彪悍,就是这么硬朗!
入党这件事当时是秘密进行的,不过,明面上,杨度也不太掩饰自己对当时政府的厌恶情绪。
杨度是大人物,一般人是镇不住的,因此他的上峰直接就是周恩来。周恩来说,我一直领导杨度到他去世。也就是说,杨度的最后两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共产党提供了不少线索和情报。
杨度死后,葬于上海外国公墓,后来日本人占领上海,要在这里修建机场,所以迁到了沪西。墓葬毁于文化大革命。

杨度背负的骂名大概是最重的,他遭受的误解大概也是最重的。满清政府骂他走狗,袁世凯骂他误我,国民政府骂他叛徒,朋友骂他下贱,红卫兵骂他汉奸。到了今天,我们说他人格分裂。

怎样评价杨度呢?
我们试图寻找答案,却不能为这个走狗,这个汉奸,这个叛徒,这个神经病找到答案。
有人说他是政界不倒翁,一定处世圆滑,是个有才无德的老油子,否则再也找不到他历经晚清、民国、洪宪、共产而不倒的原因。
但我认为这是误解,杨度已经不去在乎朋友骂他下贱,必然也不会在乎源自于无知者的误解。
我想,他的心情,或许正如他为孙中山先生写的挽联一样:

英雄作事无它,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一百年过去了,我似乎还能看到一个在横滨与人激辩的温温儒者,他的脸上,写满了对于天下苍生满含善意的爱。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00103/6559.html

更多阅读

鲜为人知的历史:大唐灭印度之战

此事记载在二十四史的《旧唐书》正史里面,五代时期,明文记载过,但是宋朝欧阳修再编《新唐书》时,把这一段史料删去了,也有说没有删,其真实性,有待考证。在《旧唐书》里记载:唐武德、贞观年间,西域之葱岭南有国,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诞生之地,举

台湾版的历史教科书 台湾历史教科书 pdf

终于有时间看看闲书了,趁着春节几天,看完了四本台湾版的历史教科书和一本<台湾文化史>(呵呵,五本书,花了一千多元台币折三千大毛人民币呢,不看怪对不起money),看完之后,发现,中国人(不论台湾人,还是大陆人)的历史观,大同小异:远古史象小说,

史上最全的历史 最全的中国历史书籍

最全的历史真相入洞房相传在远古的时候,男原始人和女原始人每相隔一段时间就相聚在一起,如果一个男原始人看重某个女原始人时,就会用木棍把她打昏,然后背到他住的石洞里,这就是最早的“入洞房”。所以结婚的“婚“字就是一个女的被

鲜为人知的历史(组图) 鲜为人知的历史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岁月的脚步匆匆而过。当事过境迁沧海桑田,有谁还会记得那无数应该记得的曾经!“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

声明:《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历史上有哪些人有着鲜为人知、与其名声不符的一面?》为网友与卿共浮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