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赛季至今,库里场均30.7分,但这是在场均34分钟的情况下取得的。换算成36分钟,他场均可得32.5分;换算成40分钟,他场均可得36.1分。作为对比,艾弗森的五个场均30+赛季,场均上场时间最低的是41.9分钟。科比那个著名的81分赛季,场均上场时间是41分钟。
大凡得分王所在的球队,与冠军通常有一定的距离。自24秒进攻时代以来,只有三个人共8次在一个赛季同时获得得分王及冠军,其中乔丹一人就占去6次,另外两次是天钩(1971)和鲨鱼(2000)。这道理很简单:当一个人占去大量的出手,很有可能是因为队友太CBA。另外,一个人占用太多球权,对于进攻体系的运转往往有阻碍作用,也使得对手更容易针对性防守。
但是,库里本赛季场均每40分钟的得分已媲美乔丹的86-87赛季,以及科比的05-06赛季,但却丝毫不影响球队进攻的流畅。他的投篮能力,以及整套掩护传切体系对他的支持,使得他已不需要大量运球寻找投篮空间。
本赛季,库里场均控球时间为5.4分钟,比第一名的利拉德少了2.9分钟;他平均每次触球时间3.75秒,而第一名的雷吉·杰克逊则是6秒。正因如此,勇士是全联盟运转最流畅的球队。他们场均传球327.4 次,助攻29.1次。
这明明就是一种回归篮球本源之美的进攻。因此,丹尼斯·斯科特才会说:“斯蒂芬正在唤醒投篮的荣耀。迈克尔-乔丹让每个人都想试图在篮筐附近作业。加罚时代让每个人都过度地运球。比赛的重点还不是将球放进篮筐?斯蒂芬正在恢复那种最原始的观念。”
当你场均能以46%的命中率投中5.1个三分球,你当然有资格改写游戏规则。
“他们做不到而已,就这么简单。”斯科特说。
2、
我看球十几年的时间里,突破、内线单打一直都压制着外线投篮。在那之前的历史也别无二致。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能迎着任何防守高命中率投中远射,关于篮球的规律是否就要被改写?但日复一日地等待,这个人还是只出现在NBA LIVE和2K里,于是我也接受了离“篮筐越近得分越容易”的定律。时长日久,人们通过无数比赛的相似之处,总结出所谓的篮球规律。比如“防守赢得总冠军”、“得篮板者得天下”……这一切构成了篮球的三观。
但是,人类的很多观念都是基于经验的集合,而非逻辑的实证。并且,这些观念常常思考不得,因为一思考,看似牢固的表面就会出现裂痕。而三观的崩塌,常常让人恐惧不安。“人一定要结婚!”“为什么?”“没为什么,大家都这样干。”
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前,所有人都相信上帝创造了人。人类是猴子变来的?这是异端,是对上帝的亵渎。这种理论不是让人反对,而是让人害怕,正如名宿害怕库里的投篮的一样。因为恐惧,布鲁诺、哥白尼这种所谓的异端便必须接受火刑。
但是,一直没有一个人能用一套科学的逻辑告诉我,三分一定不能战胜内线得分。我也一直在问,投篮能力是有极限的吗?如果有,人类是否已达到这个极限?当投篮到达某个程度,进攻格局是否就要被改变?这些疑问就像水中的皮球一般,按下去又浮起来。我一直隐约觉得,有一天总有人接近、甚至越过那个颠覆格局的临界点。
上赛季,改写这项运动游戏规则的男人终于出现。2015年的金州勇士,可以说是NBA历史上第一支依靠跳投夺冠的球队(比小牛11年小牛更为纯粹)。至于斯蒂芬·库里,他场均一半的出手来自三分,已足够说明问题。
只是,他颠覆的只是篮球进攻资源的分配格局么?
3、
让我们再把目光回到2月28日,勇士vs雷霆的比赛。
加时赛最后一攻,双方打平。勇士获得球权。库里在后场接到球时,时间还剩4.9秒。这种时候,99%的球员都会选择运到对手三分线内投篮。而科尔也已布置了“抢到篮板就不暂停”的战术。然而,此时雷霆的五名队员都已站到弧顶防守。想要空位投篮,就只能在32英尺处。按照你所了解的常识,这种空位还不如近距离的颜射。
可是,库里真的在32英尺处就扔了,而此时,计时器显示时间还有2.5秒。罗伯森扑救不及,球应声入网。库里又一次让常识显得荒谬不已。
赛后,ESPN的《体育科学》栏目对库里的出手做了细致的解析。在当时的距离,库里的出手必须比平时快20%。在那种情况下,大多数球员的动作都会变形。但是,当时库里出手时,他的大腿和小腿的夹角是115度,与平时出手一样。
并且,这个球是以完美的45度弧线入网的。
这些技术指标明显地显示出,库里投的这个球是蓄谋已久的。而在此之前,他多次过中场logo就射入三分。本赛季,库里在28—50英尺的投篮是52投35中命中率67.5%。在35英尺以外,库里的投篮依旧有36.4%的命中率。这些技术指标明显地显示出,库里投的这个球是蓄谋已久的。而在此之前,他多次过中场logo就射入三分。本赛季,库里在28—50英尺的投篮是52投35中命中率67.5%。在35英尺以外,库里的投篮依旧有36.4%的命中率。
难怪乎,当库里出手时,摄像机扑捉到观众席有7名观众做出抱头绝望状。
只不过,那记32尺绝杀刚好是一记绝杀球,所以形成了爆炸性的效应。入网的瞬间,它就像一记炸向传统篮球体系的惊雷,让人坐立不安。
历史上,有数不清的比库里更远的投篮。但是,奇迹之所以是奇迹,便是因为那像彩票一样,有运气的成分。大多数人投中那样的球,都是在绝望中孤注一掷。而库里之所以让人害怕,便在于他的远距离投篮就跟一个平均水准的三分手一样,是一种常规武器。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球既然频频出现,它到底该如何防守?
4、
这两个赛季,库里的三分球与体系相得益彰,让勇士的进攻如交响乐般美妙。这个赛季也是如此。此时你可以说,库里让比赛变得更美了。
但某些变量无限制增长,便有可能打破事物的平衡。
本赛季,库里已经好多次在比赛陷入僵局时简单粗暴地三分强投。3月8日,勇士119:113“艰难”战胜魔术后,科尔表示全明星后球队的表现不让人满意。“是斯蒂芬拯救了我们。”因为,全明星后勇士赢下的8场比赛,有6场分差在6分以内。而在2月29日勇士战胜雷霆的比赛中,雷霆明显是表现更好的一方。但是,库里那场比赛投中了9记干拔三分,有好多球根本连掩护都不需要就直接投了。
而有的时候,如果没有投篮空间,库里会干脆后退一两米强拔。这种球是无法防守的。你只能祈祷它不中。
是的,没有任何防守体系能够限制这种投篮。因为没有教练愿意紧逼一名刚过中线的球员,更不会让大个子跑到三分线外两三米延阻。这意味着篮下门户洞开。在之前的NBA历史里,无论球员进攻多么犀利,教练都是可以摆出防守体系的,有无效果另说。比如,对付勒布朗你知道要收缩。但是,你暂时没有体系可以应对超远距离三分。
你当然可以说,篮球的意义就是将球投入篮筐,因此,你无法指责库里这种藐视攻防体系的投篮。但是,奈史密斯发明篮球时,便强调篮球是一项整体性的运动。整体性的前提,就是限制个人的过分强大。这是运动需要分年龄组,部分还分体重级别的根本原因。在CBA,外援由于过分强大,使用也受到了诸多限制。
NBA的规则变迁中,好一些便是为了限制过于强大的个体。比如,NBA的两次扩大三秒区,便是分别为了限制麦肯和张伯伦。最初的3秒区为6英尺(折合公尺的话,大约为1.83米左右)。51-52赛季,联盟宣布,为了限制麦肯的统治力,3秒区扩大为12英尺。64-65赛季,NBA又将三秒区扩大为16英尺。这次是为了限制张伯伦。
所以,NBA70年历史里,偶尔有人脱轨——张伯伦单场100分,科比单场81分,麦迪35秒13分,但却无人能够长久凌驾于整体之上。强大如乔丹也被禅师说服去打三角进攻,逆天如张伯伦也一直被拉塞尔的凯尔特人暴虐。
而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讨论扩大三分线的问题。虽然,这对库里其实是利好而非限制。但是,库里毕竟已经引发了关于规则修改的讨论了。
当然了,本赛季库里在28—50英尺处“只”投中了35球。他暂时还没有强大到要一己之力粉碎所有防守体系的地步。但这赛季之前,我们也以为库里只是能在三分线外一米发炮而已。到了这个赛季,库里已经将超远距离三分变成一种武器。上赛季,他投中了286记三分球。本赛季,他很有可能投中400个。全明星后,库里场均投中三分6.1个,命中率48%。库里的进步幅度,完全不符合接近天花板时增速递减的规律。他今年才28岁,你根本预料不到他下赛季会做出什么事情。
5、
古龙的《三少爷的剑》里,燕十三与谢晓峰决斗。燕十三即将使出夺命十三剑的第十五种变化。谢晓峰知道,普天之下,无人能避开这一剑。只要燕十三使出这一剑,谢晓峰必死无疑。但此时,燕十三却转剑锋刺向自己的喉咙。
后来,谢晓峰恍然大悟:燕十三自杀,想毁掉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夺命十三剑的第十五种变化。
——《三少爷的剑》
我并不知道,古龙这个故事的内涵,是否借鉴了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弗兰肯斯坦创造了巨人,巨人却不受发明者的控制,把发明者逼到了墙角。阳光底下并无新事。匈牙利小说家阿瑟·凯斯特勒说,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发明家都是梦游者。而发明物有它自己的思想,不由发明者及使用者意志控制。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免不了颠覆人类原有的活动方式,甚至伴随着部分事物的消亡。
但愿,斯蒂芬·库里的三分球,不是这夺命的第十五剑。
ps:关于发明与颠覆的话题,我曾特地写了篇小说。诸位有兴趣可以看看。
本人公众号:不才在别处(zengbucai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