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倦了朋友圈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厌倦朋友圈的?

一、

我最近明白过来,为什么当下的言情剧越来越不写实,因为在真实生活里,太多的麻烦都起源于朋友圈,而电视剧没法拍。


不然微信也植入得太疯狂了。


F小姐突兀地宣布要分手,问她原因,只丢给我一张截图。里面有两条动态,一条是她好友发布的视频,底下有她男友的一句回复,而紧接着的上一条,是F小姐在感叹冬天太耗能,一会儿就饿了,好几个人点赞,唯独她男友“像瞎了一样无动于衷”。她说这还怎么能忍呢,男朋友堂而皇之地在我好友的状态下点赞,还是在明知我这会在刷朋友圈的情况下,这不就是偷情偷到我眼皮子底下来了吗?


我被这铿锵有力的逻辑吓了一跳。


朋友圈里不少男生都热爱当“送赞干部”,一个赞,既可以矜持地表示“朕已阅”,也可以是一趟进退有据的勾搭,而两者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但女人就是这样的。她享受发个自拍底下乌泱泱一群人点赞,却不许自己的男朋友在人家的视频底下多说一句话,她分辩说,前者是人类对于美的单纯仰慕,而后者,是人性丑恶的一面妄图开始翻墙。


二、

但点赞也不止于暧昧,很多“英豪阔大宽宏量,从不将儿女私情略系心上”的人,也会计较下自己的朋友圈赞数。他们通常一两个月发一条私人性质的状态,或者是带着家人在旅行,或者是身处某个象征身份的会场,这底下的点赞,意味着表面关系的融洽,双方信息的互通,还暗示着亲密合作的可能。


类似朋友圈这样的封闭社交之所以会调动人们的情绪,是因为你知道这个赞背后,牵扯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举个例子,合作过程中,你可能会常跟对方互动,而合作终止后,你们也渐渐地少掉联系,再或者,如果你的一名同事接连三个月忽略你的状态,你会不会很识趣地,在公司里少跟他往来,以免招致加剧的反感?


可能是真实的人际关系太凶险,一个不注意就会划伤跌落,朋友圈算是一个缓冲地带,让我们以迂回的方式梳理清楚——这是可结交的人,这是要避开的人,这是以含蓄方式绝交了的人,成年后我们不以意气论事,我们静悄悄地,用朋友圈规定了亲疏。


三、

去年我写道,祝我们来年都能过上社交网络里呈现的生活。


我以为无可争议的,熟人社交圈里的我们,都比真实的模样体面起码百分之二十以上。但时下比较政治正确的说法是,人家只是在呈现身边的美,因为你太low,所以才看谁都是炫耀。


我就想不通了。你精心调色加滤镜p得连当地人都不认识了,这怎么还会是随手拍呢?


你明明跟我一样,平日里都吃十五块起送的肥牛烤鸡翅双拼,难得去一次外滩源,在大家落筷前迅速地拍照,那么朋友,你接受赞叹的时候,为什么不承认这是用心之作呢?


我一点都不烦朋友圈发美食发旅行发奢侈品的人,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势利,另一方面,我觉得人对于精致的生活有不懈的追求,然后以此为动力,争取把偶尔变为日常,也算是好事一桩。


但我觉得争论这是“分享”还是“炫耀”很幼稚,一个封闭的社交网络里,你我对各自的身份境遇都有所耳闻,朋友圈只是一种补充和强调,而当你自发地为自己贴上各类标签时,就该想到标签从来都是简洁而粗糙的产物,它烘托你,也限定你。


在你被熟人包围着羡慕的同时,也请接受人们八卦的永恒天性,指指点点你两句,这才是成年人开放和自在的心态。


反正人活在世上,总是要挨骂的,伸头缩头都是一刀,我情愿以后因为炫富被喷。


虽然目前我靠在朋友圈卖惨收红包为生。


四、

所以有时我会想离开一会。


离开熟人社交的天罗地网,离开那些越来越像是羁绊的关心,离开那些起初也不带恶意的攀比。


我想去见一些辽阔,聊一些无用。


我想再晃过一次自己。在某个陌生人面前,摘下“美满”的面具,聊那些被我刻意不提的伤疤。你知道我们女孩子很辛苦的,大家喜欢的,都是天真到轻信的小公主,所以只好假装自己住在一个粉红色的巨大气泡里,忍住不提所有的心酸和脏话。朋友圈里满是岁月静好的食物风景和人像,心里却是一堵又一堵灰蒙蒙的墙。

厌倦了朋友圈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厌倦朋友圈的?

所以我懂为什么一些开放式的社交平台应运而生,譬如陌陌。它提供的,是一种更轻盈的交流方式,我们之间,只有兴趣的契合、关注点的相通,身体里那根弦终于稍微松弛了些,我不用隔着屏幕推测你的反应,也不用把贫瘠的生活装饰得金碧辉煌。


隔着很多的陌生,我大概可以在你面前从容哭一会。承认我也就是这么个普通的人,花很大力气去够树上的葡萄,偶尔摘下两串,摆盘拍照,更多时候,我脚都酸了,却什么都没有摘到。


五、

记得我初中的时候,QQ上还很盛行玩漂流瓶,我捡到过一些人的真心话,回想起来,是梦呓般的青春。那时有猫扑有天涯,高中偷偷在数学课上逛天涯高楼,为哪个明星跟别人掐架,写过一些对粤语歌词的粗浅解读,收到过陌生网友的私信说“好巧我也喜欢这一句啊”。


上了大学,认识了更多人,社交圈子却越来越封闭,我们好像一同挤在八百米跑道上,一边迈着步子,一边偷瞄别人。谁谁谁的家里给他在上海买了房子,谁谁谁又晒了车钥匙,时值毕业的关卡,我们都特别焦灼,怕自己成为最惨淡的那一个。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是这个状态,仿佛只留下一张嘴巴,咀嚼着别人的得跟失,你可以说我虚荣或者嫉妒,但我觉得不是。那是害怕。人在太年轻的时候是无法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的,我只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我怕朋友圈里的我,一身无用的灵敏,双手空空。


二十来岁的我们,刚刚或者即将从学校里被放出来,听说过很多关于『幸福』的课程,却不知道该怎么过好这一生——或者说,我们压根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跟风、攀比和啥都要晒,就是这种迷茫状态结出的一连串果子。


但际遇就是很奇妙的,一开始你只想过普遍意义上的好人生,但碰上了一点意外,那个意外让你发现,原来我想要的是这个,不是他们说的那个。这种意外的确是小可能事件,但是我怕,要是一直活在朋友圈的精致幻象里,会彻底失去那种可能。


或者说,当我碰上那种可能的时候,我已经没力气抓住了。


那些开放式社交平台、辞职旅行的心灵鸡汤、还有跟买房领证相距很远的爱情,都是跟朋友圈所标榜的风气对立的。它们提供的就是那『另一种可能』。就像我们喜欢稳健的人生,却阅读病态的作品。毫无漏洞的完美其实是秩序井然的枯槁,真正的好,也不是比出来的,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呼应。


六、

朋友圈的忠实用户,多半就是我的同龄人,处在毕业就业结婚买房的岔路口。念书的时候,会有人六点起来去抢占第一排的位置,可一旦被冲刷到社会的滩涂上,能占据哪个位置,就不是光凭勤奋和早起了。于是朋友圈成了我们另外的一张成绩单,又要吃喝玩乐,又要定期po出人生成就,一张张滤镜,就是你当年跟同伴说“我也完全没复习呢”的脸。所有的刻意,传递的其实都是恐惧吧,怕格格不入,怕看来很苦,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军道路上掉了队。


但怕着怕着,你就胆子大了。是那个窗板上结了一层霜的清晨吧,突然你不想再在人墙里打转,你探出头去,想尝一口凉凉的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10103/676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邮政是什么时候取消平信投递这个业务的? 邮政投递员

我一直承认自己是个脑子特慢的人,对于国家发生的大事要么是第二天才知道,要么是第二个世纪才知道。这个检讨不想做了,只关心一下中国邮政,他们是什么时候取消平信投递这个业务的呢?他们是怎么悄无声息地剥夺了我们公民应该享受的这个正当

回到家乡 你是什么时候发誓自己再也不要回到家乡的?

我想写一下我老家的村民,让你们感受一下。我出生在内地的一个小村里,那里是一片落后的平原。那里非常能超生,儿多为王,打架打死你,那里非常崇拜官,官员如同土皇帝。然而,我家只有我一个儿子(我有一个姐姐),基本属于罕见的独子家庭,而我又很

平凡中的发现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的?

我要给你讲一个前不久刷新我全部的真实经历。我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痛苦地斟酌咀嚼后敲下了以下的一字一句,无论赞同与否,如果你能看看,我感激不尽。我在高二的时候曾得过视网膜脱落,休学一年,手术,疗养。六年过去至现在,一切感觉无大恙。一

想你的时候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我每天都在想你是什么歌?

你在哪里我每天都在想你是什么歌?歌曲原唱:徐良,小凌填 词:徐良谱 曲:徐良编 曲:徐良小凌:客官不可以 你靠的越来越近你眼睛在看哪里 还假装那么冷静客官 不可以 都怪我生的美丽气质又那么多情 小心我真的生气徐良: waiter 你是

声明:《厌倦了朋友圈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厌倦朋友圈的?》为网友最繁华时最悲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