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刑 髡刑-编辑本段释义,髡刑-编辑本段历史

中国上古五刑之一,为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是一种耻辱刑,主要流行于中国古代夏商周到东汉。髡刑源于周,王族中犯宫刑者,以髡代宫,即断长发为短发。1644年盘踞山海关外的满清趁大明李闯内乱侵入关内,次年,满清殖民当局多尔衮就参照身边谋士建议,对曾经自许为天朝上邦之民的汉族整个民族实施髡刑,剃去头发,仅留脑后铜钱大小的头发编成辫子,又叫“金钱鼠尾”,并削去华夏衣冠改成满人”长袍马褂“装束,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针对一个民族所实施的髡刑--中国上古时代列为五刑之一,古代仅用于针对罪犯,但被满清殖民当局首次用于一个民族,其用意在于对天朝上邦之民的羞辱,以利于对这个中原古老民族对于外来的满清殖民当局的降服与归化。

髡_髡刑 -编辑本段释义

髡刑 髡刑-编辑本段释义,髡刑-编辑本段历史

髡,音[kūn]。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髡刑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者所实施的惩罚,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所以剃光了是对他的一种羞辱。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流行;因为佛教徒是剃光头的,而且又不结婚,世俗社会认为是大不孝行为,所以当时的人蔑称他们为“髡人”。

髡_髡刑 -编辑本段历史

髡刑源于周,王族中犯宫刑者,以髡代宫,即断长发为短发。至秦时,失去了这一性质,成为一种剃除受刑者须发的刑罚。蓄发留须是中国古代男子的正常状态,此类刑罚采取的是将罪犯的发须强行剃除,使罪犯处于一种明显的非正常状态,并因此感受到痛苦。

1644年盘踞山海关外的满清趁大明李闯内乱侵入关内,次年,满清殖民当局多尔衮就参照身边谋士建议,对曾经自许为天朝上邦之民的汉族整个民族实施髡刑,剃去头发,仅留脑后铜钱大小的头发编成辫子,又叫“金钱鼠尾”,并削去华夏衣冠改成满人”长袍马褂“装束,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针对一个民族所实施的髡刑--中国上古时代列为五刑之一,古代仅用于针对罪犯,但被满清殖民当局首次用于一个民族,其用意在于对天朝上邦之民的羞辱,以利于对这个中原古老民族对于外来的满清殖民当局的降服与归化。这个事件就是史上最有名的“剃发易服”事件。

髡_髡刑 -典故

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可能观众朋友们都很熟悉,就是有一次在行军的时候曹操下达了一个命令,不得践踏农田,他要保护农民,谁的马如果踩了麦田那是杀头的罪,所以曹操的那些骑兵全部下马步行,一只手牵着马,另外一只手用武器,用戈啊什么东西把麦子护住,小心翼翼地走。曹操自己没有下马(一说是一只雉从地里飞出),结果马惊了,一家伙跳到麦田里面,曹操的马践踏了麦田。曹操马上下马,把军法官叫来说,该当何罪?军法官说,杀头。曹操说那就请你行刑吧。唉呦,那怎么可以呢,反正古代有这个传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法不施于尊者,统帅怎么能够杀头呢。曹操说那没有办法,那就割一把头发吧,自己拔出剑来把头发割了一片扔在地上,表示受过罚了。

文革批斗风盛行时一种侮辱人的做法:把人的头发剃一半、留一半,这样的发型,就叫“阴阳头”。一般是剃光左边、留下右边头发;因为黑五类、牛鬼蛇神等坏人都被划归左中右的“右”里面。个别凶悍的行刑者,甚至对眉毛也同样剃一半、留一半。从野蛮时代遗留的民俗里,只有对小偷、妓女、败坏门风的妇女,才采用这样极端的践踏人格尊严的方法代替肉刑对其惩处,留下耻辱的印记。比肉刑加倍惨厉、残忍。

《晋书 陈寿传》说"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因马谡受了牵连,受了髡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10103/10364.html

更多阅读

牛顿预言世界末日在2060 编辑本段预言起因 2060预言

牛顿预言世界末日在2060编辑本段预言起因世界末日的预言和各种传说起源自原始宗教学,在宗教学上把原始宗教称作萨满教。这里的萨满教不是清代萨满教。早期的人类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的死亡是与自然的融合,因为把死亡看做是一种

王光炜 王光炜-基本简介,王光炜-编辑本段松山战役

何绍周_王光炜 -基本简介王光炜原本是“遵义师管区”补充团的团长,这时奉调到远征军第八军军部,正准备去云南保山报到。蔡智诚一听说“远征军”,立刻兴奋起来,犟着王上校、非要他介绍自己进青年军不可。开车的杨三这时才晓得蔡智诚不是

微波波段 X波段 X波段-编辑本段简介,X波段-其他微波波段

根据IEEE 521-2002标准,X波段是指频率在8-12 GHz的无线电波波段,在电磁波谱中属于微波。而在某些场合中,X波段的频率范围则为7-11.2 GHz。通俗而言,X波段中的X即英语中的“extended”,表示“扩展的”调幅广播。x波段_X波段 -编辑本段简

声明:《髡刑 髡刑-编辑本段释义,髡刑-编辑本段历史》为网友闭上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