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出名的井陉拉花表演 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井陉县境内,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明清,源远流长。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井陉拉花经过多次挖掘、整理、发展,享誉全国,名扬海外。

简介


井陉拉花井陉拉花有多种流派沿传,有关“拉花”称谓的传说很多。一说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又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还说因舞蹈中的女主角叫“拉花”而取名拉花。

传统井陉拉花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它舞姿健美、舒展有方、屈伸有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凄婉、眷恋、欢悦等情绪,表演人数不等。拉花道具内涵丰富,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太平板象征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等等。传统井陉拉花主要表现内容有“六合同春”、“卖绒线”、“盼五更”、“下关东”等。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传统拉花音乐多为宫、徵调式,其次还有商、羽调式,节奏偏慢,大多为4/4拍,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井陉拉花各流派拉花老艺人相继谢世,大量拉花技艺不能真传实教,使拉花濒临危机。

寻根溯源


井陉拉花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的西陲,东距省会40公里。传统井陉拉花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动律,以"花瓶"、"花伞"、"彩扇"、"霸王鞭"、"太平板"等为主要表演道具,加之可称为独立乐种的拉花音乐伴奏,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特色,可谓风格独特,美不胜收。它舞姿健美、舒展有方、屈伸有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凄婉、眷恋、欢悦等情绪,表演人数不等。拉花道具内涵丰富,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太平板象征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等等。

石家庄市井陉县位于河北省西部与山西省交界的太行山深处,素有"天下九塞,井陉其一"之说。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是沟通东西的"燕晋通衢",因此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流动文化地带。井陉人民历代爱好文化艺术,各种形式的艺术因此而得以繁衍流传。"拉花艺术"是诸多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也是井陉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素有"井陉拉花遍地扭"俗语。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民间街头花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元和八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就有记载。"拉花"产生并形成于何时何地,史无记载,无文字可考,但众说纷纭,或曰宋金,或曰元明清,或土生土长,或外地传入等,皆无确凿的证据,只能说是一种传说罢了。早在先秦,一条长约百里的驿道贯穿了井陉的东西,沟通了燕晋,成为天下九塞之六塞。这种特有的通衢要塞之地,也成为历代民间游动文化的生存地带。特别是明朱元璋推行"移民屯田"政策,从人口密集战争少的山西晋南、晋中、晋东南于1373年和1388年的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使井陉增添了一百多个晋籍村庄和数十个晋籍姓氏。自然,一些外地民间艺术形式也随之而来,并在井陉开花结果。"地拉花"的代表之一"庄旺拉花"《货郎担》的传人李氏,就是这一时期的移民,而且,在"庄旺拉花"由来的传说中,也明显的指出了这一点。又如《中国舞蹈史》中提到:"明人姚旅在山西洪洞县曾见到多种民间舞蹈。如手持小凉伞的《凉伞舞》,手持檀板、边拍边舞的《花板舞》等。"说述民间的舞蹈活动现已看不见了,但伞和板却是拉花中不可缺少的道具。又如清人吴锡麟所述的"姿态货郎"就是货郎担中的主要角色。

而"地拉花"的主要代表南正拉花的《六合同春》,"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可见,六合四方就是天地四方同迎春回。类似这种的民间艺术,在别的地方也有一二,如清人李斗在他的《扬州画舫录》中载:"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喱观,令宫妓扮社火",角色有六,"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官一、皂隶二。"无论从角色上还是内容的表现上,《六合同春》与之有着很大的相识之处。

各种迹象表明,"拉花"的形成和发展,是"游动文化"和"大山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在融合的过程中,他不仅承袭了其他舞蹈的特点,更主要是根据井陉特有的地域特征、风俗特征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舞风,这一点已不容置疑。

传说


井陉拉花1、"拉花"是由一个叫"拉花"的村姑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经历编成的舞蹈,并以其名而命名的。庄旺拉花"货郎担"中这种意味就很浓,他的歌曲"货郎谣"与其所表现的内容就很协调。

2、"拉花"就是拉花。此说在横涧一带最为流行。传说,该村有一名叫杨名举的人,明朝万历时在河南任西华县县令,任满路过牡丹胜地洛阳时,将数簇牡丹带回,在以本村老君庙内以"花王"敬神。从此每到花开季节,总吸引许多男男女女前往观看。为纪念牡丹在井陉扎根这件喜事,一些民间艺人将其编为舞蹈。因当时交通不方便,在近千里的路途中,牡丹花的迁移只能用人力拉运,故取名为"拉花"。这样演员就出现了身背花、头插花、脸画花、肩挑花的无处不花的装束和与拉有密切关系的前倾、落步、撇脚的舞步姿态。至今艺人任持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说法。

3、"拉花"是"拉荒"的谐音。十年九旱的井陉,以及连年的战乱,迫使百姓们携儿带女背井离乡逃荒在外,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唱、述说苦情、乞求施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有定性的乞讨形式--"拉荒"。时下,仍可在一些老艺人中收集到一些"拉荒"中的传说趣闻。因"花"与"荒"为地方谐音,故称"拉花"。

类别解析


井陉拉花从表演形式上看,"拉花"可分为"跷子拉花"和"地拉花"两种。所谓"跷子拉花"即扮演女角者,脚踩跷子进行表演,代表流派是"固地拉花",后来,还将跷子演化为一种犹如西方芭蕾舞中的"立脚尖",以木削的"戳跷"捆绑于脚,且戳跷穿以鞋袜遮盖,犹如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表演时,演员只有始终保持"立脚尖"姿态才能表演。这种"拉花"中的女角虽为男扮女装,但因受"戳跷"的影响,使身体前倾、腆胸、塌腰、翘臀,移步娇媚,逼真地再现了古代妇女的神韵。

"跷子拉花"掌握难度大,经多时训练方能表演,俗有"冬练三冬、春练三春"之说,特别是脚绑戳跷的就更难。在井陉流传着一句"固地的拉花--一片功'的歇后语,就是对戳跷难度的形容。清末明初,此类拉花进入鼎盛时期,被官方誉为井陉县的四大迎神赛会形式之三。随着妇女放足以及群众审美观的改变,这种"拉花"逐渐衰落。有的如南平望"拉花"从跷上解放下来,演变为一种不同于"地拉花"的"地跷拉花"。

"地拉花"顾名思义,是地上舞的"拉花"。由于这种"拉花"比"跷子拉花"没有杂技性,流传的也就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年来拉花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演出场地的扩大,许多舞蹈动作和阵形变化需要跑动才能完成,"地拉花"也就被广泛继承。到今天为止的南正、庄旺、南平望、长岗、庄子头、城关等拉花流派都属于"地拉花"。

从"拉花"风格的继承情况可以看出,继承本身就是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在继承的过程中,艺术也就不知不觉中发展了。

表演形式

"拉花"是一种不受场地限制,即可街头、场院演出,也可登台献技,时间可长可短的群舞。演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行进中的演出,称为"过街",这种表演因受行进的局限,仅能用"一根鞭"、"二龙并进"等简单的队形,无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但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此一般在参加"拉会"和"踩街"时采用。另一种为场地演出,其队形多变,能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完整。参加演出的演员,一般为六的倍数,今天大规模的拉花队伍如18人拉花、36人拉花、60人拉花和102人拉花等都是继承了拉花的这一特点。

道具妆饰


井陉拉花

"拉花"的传统化装、道具、服饰均与当地的民俗事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所呈现的特点也就最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了。

"梅开五福,竹报三多"(传统对联)。旧时"拉花"男性角色的脸颊画有梅花,以寓"五福",即"寿、福、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书,洪范),也有的画菊(吉)花这样的吉祥之花的。他们的额心到鼻头之间画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中的形象,以希望能够"以禳虫毒"(吕种玉《言鲭、谷雨五毒》)。女角中的丑婆脸上以右眼眉旁经鼻梁向左斜至颧骨画一白色的斜线或点,以达到"煞邪(斜)"之目的。

"拉花"的道具多是流传在汉族民间舞蹈中通用的道具,如彩绢、彩扇、伞、鞭、太平板等。在此基础上各种拉花均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增设。如庄旺拉花货郎担,他表现的是货郎卖绒线的故事,就根据自己角色的需要而加入货郎鼓、货郎架。又如南平望"拉花"送美人,她表现的是护送美女入宫的故事,就加入化装匣以供美女梳洗打扮。但大多数的拉花中有着一种在其他民间舞蹈中不多见的道具--花瓶。据《正定府志》载:花瓶为祭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祭器,以乞平安,现在仍可在民俗活动中见到,它何以作为道具出现,尚无依据,但却为"拉花"增添了几分美感。笔竿胡(也称滚胡)作为一种不在手中的道具,而是戴在男角的嘴唇上,可谓独具匠心,它通过上唇的撅起,带动笔竿滚动,从而夸张地表现出吹胡瞪眼的滑稽相。在"跷子拉花"的傻小子手中,手持红萝卜或莲花蕾之类的道具,这些道具的应用很明显为古代生殖崇拜的遗俗。

1934年成书的《井陉县志料》中印的拉花照片,属跷子拉花。他的服饰以戏装和清代平民服饰相杂,而井陉人酷爱戏剧,早在明末清初就已成风,那时的井陉村庄几乎没有一个村不建有自己的戏楼,装扮效仿戏剧中的人物盛行,《井陉县志料》也有解释:"购置戏衣,岁时效伶人歌舞"。后者,可能是买不起象样的戏衣,艺人只能穿日常生活服饰的结果。

"地拉花"的服饰大同小异,多沿用清代服饰,男的头戴瓜壳帽,上身穿偏襟长衫,前后下摆用针线撩起,罩坎肩,下身穿灯笼裤,腿扎绑带,腕扎扣袖,脚登云鞋,腰系彩绸,腰间且掖着两个绣工精美的钱袋。女角中的丑婆,大包头,扎绸子结花垂于右耳旁,上身穿偏襟大衫,腰系罗裙,腰扎彩绸,右肩斜背一包袱。其他女角,梳一根长辫垂于脑后,头上插花,身穿不过膝的偏襟长衫,罩镶边坎肩,下穿彩裤着彩鞋,腰扎彩绸,各角色均按所扮演老、中、青、少的年龄特征,在色彩上有所变化,即:青少要色彩鲜艳些,老中色彩需浅淡些。

拉花音乐


井陉拉花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传统拉花音乐多为宫、徵调式,其次还有商、羽调式,节奏偏慢,大多为4/4拍,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

艺人传说,拉花过去并没有自己系统的音乐,只是以一些简单的打击乐伴奏的,现在的吴家垴拉花就仍保留着这种特点。今天所听到的拉花音乐也并非专为拉花所配,至于这些乐曲的由来,艺人中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是南正村人武金,官至主持礼仪的太常寺卿,告老还乡带回了宫廷音乐,如南正已故老人张淮等介绍拉花曲牌中的"万年欢"、"爬山虎"等,据老辈人讲在元朝就流行了。《中国古代舞蹈史》中提到元朝宫廷宴乐起奏中就有"万年欢",可见武金将宫廷音乐流传于民间也是可能的。另一种说法是由寺庙僧道所传。过去僧道擅长吹奏乐器,乐手多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或切磋技艺,或让他们收徒传艺。井陉南石门的拉花乐队便是罗钵寺的僧人培养的。"小儿番"这首曲牌便是寺庙做醮常用的曲子。

过去水平高的拉花乐队不仅服务于舞蹈,而且也独立地作为特定寺庙的"朝拜神乐"使用,而"拉花"的内容或欢或悲、或愁或喜,均采用一成不变的音乐,和谐中不无不和谐。有些村的拉花就是先从这个寺庙学会音乐,再从另一个地方学会舞蹈,最后合在一起的。所以,拉花的音乐和舞蹈并非并存并现的。这一点恰与《正定府志》中所述相吻合:"古者,舞不与歌奏同时,……今文庙之舞与歌奏合一。故乐一奏,而声容兼备焉。"可见,作为参加民间祭祀活动的"拉花"音乐也很可能是"舞与歌奏合一"后形成的特定音乐。

"拉花"的乐器有大管、小管、膜笛、笙、龙头二胡、三弦、四股弦、敲琴、云锣、小镗子、小镲、扁鼓,乐队双管制达20人,现在多为单件乐器仅9人组成乐队。

"拉花"的乐曲由曲牌和民歌组成。它的曲牌约有十几首,如"万年欢"、"春夏秋冬"、"爬山虎"、"小儿番"、"粉红莲"、"雁南飞"、"摸"、"八板"等曲牌,"八板"这个曲牌被各村拉花普遍使用,艺人称"踩着八板扭拉花"。

"古者"所遗留的音乐,已很不适应舞蹈的表现力,一些村庄的"拉花"在发展中大量地吸收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达到十首之多,有的唱与舞的内容结合,如"货郎谣"、"盼五更"等。但大部分唱与舞的内容毫不相关,如"摘椒"、"边关调"、"寡妇难"、"梁山好汉"、"有个包大人"等,但很大一部分村的拉花,至今仍只有单调的三、四支乐曲。

"拉花"的音乐调式多为"宫"、"徽"、"羽"调,多为2/4或4/4的中速节奏。

"拉花"的音乐演奏起来古朴典雅,优美动听,那抑扬顿挫的音调,抒发了舞蹈刚劲、沉稳、豪放的情怀,造成声容兼备,在听觉和视觉上高度统一,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拉花"音乐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内涵、刚健、豪迈风格交辉相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给观众留下难忘的美感。

最出名的井陉拉花表演 井陉拉花

"管子"是拉花音乐中的灵魂,起领奏作用,在乐曲中时奏时停。那种淳朴、粗犷、浑厚、略带悲怅的音色,如泣如诉地将人带入往时井陉人民深重灾难之中,恰与舞蹈融为一体。小管的高亢,膜笛的滑音、颤音和花点与大管互相呼应,捧笙以三度、五度和弦将乐曲珠联璧合。云锣以其清脆悦耳的问答式的轮奏,复调旋律与大管配合。小镗子、小镲按花点击拍,严密的分工,紧密的配合,令人毫无齐奏乏味之感。管、笙、笛、云锣是拉花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主奏乐器,构成拉花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

拉花舞蹈


井陉拉花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范畴,但她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她以"抖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她舞姿健美、舒展大方、屈伸大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眷恋、爱情、行进的情绪。

"拉花"同其他汉族民间舞蹈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它载歌载舞,动作属于秧歌范畴,它借用道具以物抒情,扬起双臂,使扇子、伞、板、鞭等上下翻飞,色彩斑斓婀娜多姿。这也是汉族民间舞蹈特有的风格。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说:"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拉花"也没有脱离滑稽取笑的特色。如"地拉花"中的扫罗裙,跷子拉花中傻小子挑逗的低级趣味动作,男角的吹胡瞪眼皆起滑稽取笑作用,恐与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有关。除以上所说,"拉花"有着明显的个性,别具一格的特色,这同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们的欣赏习惯有关。它既来自人们的生活,动作必然是从生活中提炼、夸张、美化而成,她的韵律可概括为:"猛和脆,拧和伸的内在力度弹性的对抗。"

"拉花"的动作节奏多为两拍变换一个动作,动作之前皆有"起法儿",这就是欲放先收。开始与衔接存在着时间差,强拍动作时要猛,爆发力要强,而动作过程象附点音符,象拉弓向外伸张,而在弱拍的后半拍干脆利索地收成衔接下一动作的准备姿态。艺人说扭拉花要蹬板,就是指合拍了没有,踩上了节奏就是板眼对了。拉花在起法时要急速吸气,给人明显的提气感,强拍后为呼气,随着动作的伸展将气慢慢舒出,气息运用影响着动作的情绪、动律和韵味,用得好,不仅风格特色鲜明,而且增强了艺术的魅力。

"拉花"既然处于"开门见山、走路爬坡"的自然环境里,爬坡则要迈步高抬腿,身体前俯,下坡则是双膝处于紧张状态,身体稍仰,因而,男性的舞步为"起要跋,膝要屈,踩要稳"。女性的舞步为"进要弓,退要丁,脚外撇"。屈膝是贯穿于动作的始终,即使是伸膝也是短暂的,每做一个动作主力腿皆随着动律起伏伸曲,而当双腿变换动作,就需借助力腿那踩地刹那用力一蹬去完成。尤其女性的舞步,犹如雨天蹬山,山陡路滑似的。艺人说"迈步不过半块砖",后腿多以丁字步,促成了侧腰、进俯退仰的舞姿。

拉花的上肢动作与步伐是密切结合的。而上肢的肩是关键,肩的一顶、一耸、一拧、一压,最能突出拉花的风格。肩是臂肘手的发力点,肩带动臂而动作。如在左肩前顶左臂下垂向后抬勾腕,右肩耸起右臂曲肘在胸前勾腕,在强拍里左肩外拧,同时带起臂翻手甩至强拍抬扣。右肩又是下压,促使连锁反应带起臂和手的翻、拨、伸、收,使人感到内在力的对抗,富有弹性的伸与韧的张力。掌握拉花风格需细心体察肩、臂、手的韵律。

艺术流派


井陉拉花

各村拉花有其独到之处,艺人也有各自的绝活,所以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横南村男角动作,右腿吸起,身体微向左拧,右膝向左前,腿刚落地,脚掌用力一蹬,身体和膝部随之扭动,扭动的幅度恰同庄旺村的相仿,但横南村仅做右腿动作。又如张家井从南正学来的拉花进百年,而南正下蹲动作均匀平稳,而张家井的下蹲后脚要向上蹬。小作村女角双手翻腕上撩,而庄旺是拧臂甩扇子转圈唰唰有声。再如南正动作讲究舒展大方,而横南喜动作活泼、滑稽、风趣,男角边舞边翘边滚胡。"拉花"不同的流派多表现在大同小异上,有的动作亦是因人而异,不必固定一个模式,而是任艺人的智慧和才华去丰富发展这一美艳的奇葩。

繁荣


井陉拉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井陉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翻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求新求美的审美情趣日益强烈,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民间艺术,因而拉花成了当地群众百看不厌的民间舞蹈。自1953年起文化部门进行搜集整理,1957年以南正河东村的拉花为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受到了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井陉拉花从此走出了大山,走出了太行,在省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舞蹈界称为“河北省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同时,也引起了国家舞蹈家们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国舞蹈家赵宛华、资华筠来到井陉学习拉花,并对拉花的改进提出了较好的建议。1978年在省舞蹈专家吴俊丽、吴志国的指导下,井陉文化馆编排出新拉花《咱去西柏坡看亲人》。这是井陉拉花第一次脱去陈旧的晚清服装,换上富有青春活力的秧歌服饰。在动作编排上综合了各流派的精华,将一些拘泥、小气、不优美的动作进一步加工改进。在音乐上,大胆改编旧曲牌、旧歌词,加快节奏,通过变调、移位等艺术手段使古老的拉花音乐有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新拉花《咱去西柏坡看亲人》1979年9月晋京参加了“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文艺调演”,演出大获成功,受到首都人民的欢迎,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表演二等奖。20世纪80年代末,井陉拉花受到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贾作光先生的关注,他对这株太行奇葩情有独钟,评价极高。在他的倡导下,井陉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首次拉花艺术研讨会,会上既有国家、省、市舞蹈专家,又有民间不同流派的拉花老艺人,贾作光先生在会上提出,要提高发展井陉拉花必须要普及拉花,而普及拉花首先要从娃娃抓起,只有后继有人才能使井陉拉花发扬光大。会后成立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的“拉花艺术研究中心”。县教育部门在全县中、小学大力推广拉花艺术,文化部门每年组织一次大型的拉花艺术比赛,使井陉拉花风靡全县,生机勃勃,形成了“井陉拉花遍地扭”的新格局。

1991年贾作光先生再次应邀来井陉指导拉花艺术。为了加强场面气势,由传统的6人、12人增为36人,为加快节奏动律适当融进了跑台步,为加强气氛渲染力,在传统的伴奏乐器中加进了大鼓、大镲、唢呐。同时还将服装、化装、头饰、道具都做了全面的改进,观后使人耳目一新。这是井陉拉花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改进,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增添了时代气息。1991年10月,改革后的井陉拉花以崭新而强大的阵容参加了“首届沈阳全国优秀秧歌大赛”,在赛场上大展英姿,一举夺魁,捧回本次大赛全部(六项)奖杯。1996年井陉拉花庄重地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夺得全国社会文化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金奖。

20世纪90年代,井陉拉花进入空前的繁荣时期,多次应邀参加国家级大型文艺演出和全国性艺术比赛,多次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录制节目播放。先后到石家庄、北京、沈阳、延安、重庆、郑州、昆明、金华、台州、惠州、洛阳、苏州等大中城市公开演出,获得难以数计的鲜花和掌声。可谓英姿倩影撒满长城内外,美名盛誉传遍大江南北。

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山花,她来自大山,来自泥土,有过曲折的生长过程,经过残酷的岁月风雨,一旦饱饮阳光雨露,她便会枝荣叶茂绽花吐蕊,为田野增色,为大地添香。我们这代世纪新人不但有“护花使者”的义务,还有发扬光大她的责任。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呵护下,这株绚丽的山花一定会与时俱进,流芳百世。

传承发展


井陉拉花建国以来,井陉拉花进一步得到了挖掘继承,改革发展。一九五七年进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为中央首长做了专场演出,并受到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改革开放后,井陉拉花如日中天,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大型演出活动,享誉国内外。国家著名舞蹈家贾作光、赵宛花、资华筠等亲临井陉学习指导,使古老的拉花艺术焕发出勃勃英姿,在全国性舞蹈大赛中频频折挂。

从师承关系看,"拉花"在井陉流传到现在,主要是以祖传孙、父传子侄的传统保守方式。如庄旺老艺人李树芳(1909-1989)11岁跟当时就已是古稀之年的祖父李梅小学习"拉花",他又将技艺传给孙女巧玲、爱玲等。其他"拉花"大体与庄旺相同。近年来,井陉拉花各流派拉花老艺人相继谢世,大量拉花技艺不能真传实教,使拉花濒临危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10103/11400.html

更多阅读

唐宁街十号:世界上最出名的地址

很多人都说“唐宁街10号”是全世界最出名的地址,但问题是它为何是个“地址”呢?想想看,白宫、中南海、凡尔赛宫、克里姆林宫……全世界有哪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官邸是有地址的呢?就算有,肯定也都被这个宫那个府的响亮名号遮住了。只有英国首

中国最美的十大校花图 中国最美校花

2013-07-09 分类:美女佳丽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花校草哦。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了全国五所大学(清华、北大、传媒大学、上戏、北影)的真实校花,很多都可能是你从来没有见过的哦,她们都是智慧与美貌并重的美女呢!第一名,清华

声明:《最出名的井陉拉花表演 井陉拉花》为网友賣笑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