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夫拉战争 比夫拉战争-概述,比夫拉战争-比夫拉战争示意图

比夫拉战争 比夫拉战争-概述,比夫拉战争-比夫拉战争示意图

比夫拉战争是1967年到1970年进行的尼日利亚内战,虽然最终以尼日利亚政府的胜利告终。但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比夫拉_比夫拉战争 -概述


比夫拉战争提起战后局部战争,很多人会立即想到朝鲜、中东、阿富汗、马岛,但很少有人会记得尼日利亚东南面一个被称作“比夫拉”的地方。

从1967年到1970年,这里爆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争――尼日利亚内战,或“比夫拉”之战,这场战争不但造成了200万-300万人的死亡和空前的饥馑,而且留下了许多至今尚未消除的后遗症。这场战争导致了“医生无国界”组织的创立和全世界对黑非洲饥荒问题的空前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从战略战术角度而言,这场战争中也有颇多值得总结、借鉴的经验,值得汲取和反思的教训,和耐人寻味的细节。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场不该被世界遗忘的血战。

比夫拉_比夫拉战争 -比夫拉战争示意图

尼日利亚 被殖民时代隐患困扰的独立

从1967年到1970年,这里爆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争――尼日利亚内战,或“比夫拉”之战,这场战争不但造成了200万-300万人的死亡和空前的饥馑,而且留下了许多至今尚未消除的后遗症。这场战争导致了“医生无国界”组织的创立和全世界对黑非洲饥荒问题的空前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从战略战术角度而言,这场战争中也有颇多值得总结、借鉴的经验,值得汲取和反思的教训,和耐人寻味的细节。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场不该被世界遗忘的血战。

比夫拉_比夫拉战争 -尼日利亚的独立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是西非第一人口大国,1963年独立后首次人口普查人口数为5566万,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是黑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该国境内在历史上曾兴起过伊费、贝宁、奥约、豪萨等多个拥有高度文明的城邦,自15世纪末,葡萄牙人首先到达这里,此后350年内各国殖民者从尼境内掠走了350万以上的黑奴。1807年,黑奴买卖被宣布为非法,但英国人很快就把殖民统治的触角伸向这里:1861年,他们宣布拉各斯为英属殖民地;1885年,整个几内亚湾沿岸都被置于英国保护之下。

英国人把这块广阔的殖民地重新划分为两个保护区:北区和南区,另加西南沿海的拉各斯直属殖民区。1914年12月1日,成立了凌驾于各区之上的行政长官公署,以弗雷德里克・卢加爵士为行政长官,这个行政公署被认为是现代尼日利亚的雏形,英国人所划分的3个地区,也成为尼日利亚联邦最初三大主体的前身。

尼日利亚的民族主义情绪在20世纪初开始形成和高涨,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1954年,英属尼日利亚制定了宪法,规定成立英联邦框架下的尼日利亚自治政府,下辖东区、西区、北区和首都拉各斯直辖区;1960年10月1日,尼日利亚宣布独立,并于3年后成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框架内。

比夫拉_比夫拉战争 -民族矛盾


独立后的尼日利亚深受殖民后遗症所累,国家发展举步惟艰。

尼日利亚在历史上并非一个统一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种族、不同文明在很短时间内糅合成的新兴国家。该国民族多达250余,但最有影响的是三大部族:北部信奉伊斯兰教的豪萨-富拉尼族、西南部的约鲁巴族和东南部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带的伊博族。

这三大民族中,约鲁巴族仍保留了传统的埃米尔和邦国统治机构,与英国殖民者保持着有距离的合作,英国人也因为宗教不同的缘故,对他们采取以羁縻为主的做法。南部的两大民族都不同程度接受了基督教,其中伊博族受影响最大,其所辖地区发展最快,伊博人对于西方文化和教育也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因此被英国人认为是“合作的民族”,大批伊博人被提拔到公务员和军官岗位上;而约鲁巴族则取得了商界的主导地位。英国殖民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三大民族、三大地区分而治之,各地区的经济并不与邻近地区关联,而是直接成为英国的原料输出地,这就给地区与民族间的关系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1954年的宪法规定,各地区享有除外交外的充分自决权,军政和经济大权均掌握在地区手中,因此约鲁巴、伊博族控制的东、西两区于1957年便宣告自治,而豪萨-富拉尼人的北区却直到两年后的独立选举前夕才宣布自治,政治进程的不一致造成了地区和民族间关系的不协调,而且在如此松散成员基础上构成的联邦政府职能自然受到极大限制,虽然新政府意识到加强中央职能的重要性,并在1963年将原有的三大地区划分为四个:将原有三个区土地的各一部分划分为新成立的西部中央区,以削弱地区势力,但此举不但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反倒激起了一些地方主义者对中央的不满,因为他们觉得属于本民族的土地被强夺了。

比夫拉_比夫拉战争 -二月政变


独立前在三大民族中,伊博族经济最发达,受教育程度最深,在独立运动中表现积极,所作出的贡献也最大,因此独立后不论政府、军队,都充斥着伊博族的各级官员。但他们对于这些并不满足,他们认为尼日利亚是落后国家,需要更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更有效率的行政治理,而现行的体制和领导人积弊太深,无法承担带领尼日利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此外,对于投票前夕才匆忙宣布自治的豪萨-富拉尼族,却倚仗人口优势在投票中胜出,由该族领袖巴勒瓦担任联邦总理,他们也觉得忿忿不平。

但另两个民族对伊博族也颇有怨言:豪萨-富拉尼人认为伊博人在殖民时代已占了很多便宜,如今独立了,权力理应重新分配;约鲁巴人在独立运动中同样作出不小的贡献,他们也越来越不满意仅仅在商界呼风唤雨,希望在政界、军界进行重新政治分配。出于利益的考量,豪萨-富拉尼和伊博两大民族逐渐走近,和伊博族的矛盾日益深刻。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怨言是有道理的:1966年初北部地区的出版物宣称,尼日利亚的公职45%已被伊博人占据,而该比例在1968年还会上升到60%,而“北部人”在这些机构中只占10%,不但如此,由于伊博人居住区人口密度大,他们在几年间不断向人口密度较小的北方移民,引起了另两个民族、尤其是豪萨-富拉尼族人的惊恐,在他们看来,伊博人享受了与他们的人数比例不相称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而且正打算凭借这一优势鲸吞整个尼日利亚。

伊博人自己却不这样看,在他们看来,“素质较高”的伊博人所拥有的权力不但不是太大,相反还远远不够,只有让他们获得更多权力,他们才能领导尼日利亚走向富强和现代化。

60年代初在伊博人控制的东区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使得族群和地区矛盾雪上加霜:伊博人援引宪法,不希望石油开发的收益被其它民族和地区均沾;而另两个民族当然不会认同这样的意见――既然是一个国家,资源理当属于全体国民。

直到此时,这个年轻国家里并不存在“分裂”势力:伊博人也好,另两个民族也罢,他们的主张都是加强中央政府的作用,维护国家的统一――但得照他们族的主张去做。

由于英国人给尼日利亚留下一个地方独大的松散联邦体制,和机械按地区和人口分配话语权的模式,使得部分以精英自诩的伊博族人日益感到,人口不占优势的他们仅凭议会和选票,是难以让国家按照他们的方略来发展的,他们中的激进分子产生了用非常手段实现的目标的想法。

1966年2月15日,一群伊博族少壮军官把这种想法付诸行动:他们发动了“二月政变”,暗杀了巴勒瓦总理,推举“自己人”伊龙西少将为联邦总理。

在二月政变中丧生的巴勒瓦总理不论伊博族人有怎样的动机和理由,这次军事政变的做法无疑是莽撞和毫无道理的:本已在政界、军界位置上占尽便宜的他们利用这次机会大肆排斥甚至杀害异己,致使包括西区、北区首席部长(分别为约鲁巴人和豪萨人)在内的大批非伊博族官员被害,从而使原本紧张的族际、区际矛盾愈演愈烈。

在这种紧张局势下,伊龙西少将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很自然地被西区、北区理解为替伊博人攫取更多利益帐目,而遭到顽强抵制;同时,迫于本族人的压力,也鉴于形势的叵测,他不得不任命伊博人奥朱古中校为东区军事长官,并提拔为上校,同时出于政治平衡的考量任命了另外三个区的军事长官,使得地区割据、对抗的趋势更加不可收拾。

这是尼日利亚历史上首次军事政变,此后的几十年里,军事政变在这个年轻的国家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二月政变打开了用军事干预政治的潘多拉盒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10103/11553.html

更多阅读

一夫多妻 一夫多妻-概述,一夫多妻-定义

一夫多妻,字面含义为一个男子娶多个女子为妻。我国古代一直实行一夫多妻制,1912年,即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直至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我国才真正彻底废除一夫

声明:《比夫拉战争 比夫拉战争-概述,比夫拉战争-比夫拉战争示意图》为网友夏七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