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杰 马小杰-1、博士研究生,马小杰-2、青年作家

张明义_马小杰 -1、博士研究生

马小杰 马小杰-1、博士研究生,马小杰-2、青年作家




中科院马小杰 马小杰,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开始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任教。200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巍研究员,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建设厅等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铁道部科技开发计划项目、浙江省重大项目等重大项目。在《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中国铁道科学》、《中国安全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5篇;有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权,还有3项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参编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应用技术规程》。解决了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室内试验研究的两大技术难题:高温冻土蠕变试验过程中的控温技术及高含冰量冻土制样技术,这两大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及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力学特性与未冻水含量的关联分析得到了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专家的高度认可。在杜时贵教授的领导下,主持开发大型岩石结构面直剪试验系统,取得了圆满成功。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的项目《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荣获2007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本人排名第四),《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应用技术规程》荣获建设部科学技术三等奖(本人排名第六)。


代 表 性 论 文


1.马小杰,张建明,张明义.青藏高原封闭道碴层对下部多年冻土保护作用现场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6.28(2):229-234; 2.马小杰,张建明,常小晓,郑波,张明义. 高温-高含冰量冻土蠕变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29(6):848-852; 3.马小杰,张建明,郑波,李双洋.青藏铁路路基下高温-高含冰量冻土旁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29(3):764-768;


4.马小杰,张建明,常小晓,郑波,张明义. 高温-高含冰量冻结黏土强度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 2008.29(9):2498-2502;


5.马小杰,张建明,郑波,等. 青藏高原高温冻土旁压蠕变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 2008.29(6):1-5 6.马小杰,张建明,张明义. 青藏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的灰色预测模型[J],路基工程. 2006.128(6):1-3;


7.J. Zhang, X. Ma, and B. Zheng.2008.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sms of subgrade deformation inpermafrostregions along the Qinghai-Tibetan railway.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mafrost. Fairbanks, Alaska: 2043-2048 8.郑波,张建明,马小杰,覃英宏.青藏铁路冻土路基路堤、路堑过渡带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 2007.28(4):12-18; 9.郑波,张建明,马小杰.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研究与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 2006.12(12):140-144; 10.郑波,张建明,马小杰. 人工冻结壁温度场数值分析 [J],路基工程. 2007.131(2):1-3;


11.马小杰,张建明,郑波,李双洋.旁压仪在现场蠕变试验研究中的应用[A],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年报.2006.15(6):205-215;


12.马小杰,张建明,张明义,青藏铁路道碴层热动态监测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7-30;


13. 马小杰,张生军,任君妃,我国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力学特性研究现状[J],路基工程. (已录用); 14.郑波、张建明,马小杰. 地铁隧道水平冻结壁温度场数值分析 [A],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年报.2006.15(6):158-166.


15.杜时贵,胡晓飞,郭 霄,王晓翠,马小杰.JRC-jcs模型与直剪试验对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增刊)。


代 表 性 专 利


1.张明义,赖远明,马小杰,张淑娟.复合通风聚冷路基.申请号:CN200510043153.5. 公开号:CN1730822.


2.赖远明,张明义,马小杰,高志华.一种利用天然冷能的U型聚冷路基.申请号:CN200510043114.5.公开号:CN1730821.


3.赖远明,张明义,马小杰,高志华. 块(碎)石聚冷路基.申请号:200520079261.3 公开号:CN2846476.


4.张明义,赖远明,马小杰,张淑娟. 通风混凝土板与块碎石层聚冷路基.申请号:200520079311.8公开号: CN2835328.


5.马小杰,杜时贵,徐汉勇,王晓翠.钢管混凝土组合梁.申请号:200710068426.0.


6.马小杰,杜时贵,彭小斐,王晓翠.固体密度计.申请号:200710068392.5.


7.马小杰,杜时贵,胡轶敏,罗战友.气压蠕变试验仪.申请号:200710068425.6.


代 表 性 科 研 项 目


1.马小杰,张名义,曲广周,王伟,蒋蓓,张小建.青藏铁路温度场和沉降变形预测平台开发研究SKLFSE200802.15.00万元. 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9.1-2011.12


2.马小杰,杜时贵,姜立农,梁晓丹,王晓翠,张小建,姜健,王 伟.大型岩石直剪试验系统的开发研究07050,0.50万元. 浙江省建设厅. 2007.9-2009.9


3.马小杰,姜立农,梁晓丹,王晓翠,张小建,姜健,王 伟.长期蠕变试验仪开发研究,3.50万元. 浙江省建设厅.2008.9-2010.9


4.张建明,喻文兵,常小晓,张明义,马小杰.青藏铁路路基下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变形机理试验研究,22万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2004104);


5.杜时贵,罗战友,胡晓飞,翁新海,许四法,马小杰,王晓翠,姜健,徐汉勇,张敏.大尺度结构面力学性质稳定阈值评价方法,4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1-2009.12


6.浙江省重大专项项目(2006C11128),(科技厅拨款50万元,学院配套50万元),排名第7位;


7.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0608),项目经费0.5万元,排名第1位。


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51),项目经费200万元,排名第11位;


获 奖 情 况


1.杜时贵,胡晓飞,王晓翠,马小杰,姜健,林伟军,杨云芳,张敏,罗战友,蒋学,梁晓丹,王伟,李强.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7.7


2.杜时贵,胡晓飞,王晓翠,姜健,张敏,马小杰,王伟,罗战友,沙玲,李强,蒋学,梁晓丹,陈中龙.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应用技术规程.建设部科学技术三等奖.2007.7.

张明义_马小杰 -2、青年作家




马小杰(1970-):男,重庆开县人,文学硕士,中共党员。新闻学院基础课教研室讲师,重庆市渝州书画院副秘书长,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一)主要经历:


1996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4年7月2007年7月,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6年7月至2002年9月,执教于重庆南坪中学高中部。


2003年9月至今,执教于西南政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2002年9月至今,服务于西南政法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二)研究方向:


艺术学 汉字书法 中国绘画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


(三)主讲课程:


本科生:汉字书法艺术、绘画基础、电视动画制作


(四)科研项目:


2005年-2006年,参与西南政法大学教育科研项目《开展西政网络教育的思路》的研究(主研)。


(五)获奖情况:


1.1999年,评为重庆南坪中学优秀青年教师。


2.2000年,南岸区美术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3.2001年,重庆市美术优质课竞赛二等奖。


4.2001年,评为南岸区美术骨干教师。


5.2002年,评为重庆市美术骨干教师。


6.2002年,重庆市美术作品优秀奖。


7.2002年,南岸区美术、书法作品一等奖。


8.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


获重庆市电教成果多媒体课件奖二等奖。


获西南政法大学首届校级示范性多媒体课件奖。


9.2005年,获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三等奖;


获西南政法大学第二届校级示范性多媒体课件奖。


10.2006年,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


西南政法大学第三届校级示范性多媒体课件特别奖。


全国美术作品精英奖,书法作品金奖。


11. 2007年,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三等奖;


全国美术作品银奖。


(六)主要专著和教材:


1.《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副主编),四川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2年8月。


2.《汉字书法艺术》(独立编著) 重庆出版社 2006年9月


(七)主要论文:


1.1997年3月,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在《中国教育》1997年第3期上发表


2.2002年12月,论文《用Photoshop7.0制作光盘》在《电脑迷》2003年总第1期上发表


3.2002年8月,论文《超刻,就这么简单!》在《电脑迷》2003年总第2期上发表。


4.2003年4月,论文《强者的足迹》在《电脑报》15期上发表。


5.2003年4月,论文《使用nero刻录软件需注意》在《电脑报》14期上发表。


6.2003年7月,论文《要外观还是要性能》在《电脑报》28期上发表。


7.2003年11月,论文《新版 HD Yach引发的思考》在《电脑报》45期上发表。


8.2004年3月,论文《Fx5200 变身Fx5500太容易》在2004年《电脑报》12期上发表。


9.2004年4月,论文《鉴别打磨AMD CPU》在2004年《电脑报》13期上发表。


10.论文《网络教育中的商业运作模式》在《重庆商业经济》2006年第2期上发表。


11.《让艺术教育从愿望走向现实》2006年9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理念与质量建设研究文集》中刊登。


12.论文《格局》在2006年《电脑报》51期上发表。


13、文章《纤毫拨重云水墨见磅礴》在2006年11月20日《民营企业报》上发表。


14、文章《纤毫拨重云水墨见磅礴》在2006年12月25日《文化参考报》上转载。


(八)电子邮箱 :


mxjx98◆swupl.edu.cn


(为免垃圾邮件侵扰,间隔符易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10103/11618.html

更多阅读

一个博士的悲情经历小木虫精华帖,留着细细体会! 精华帖

第一季被博士2005年,我从南方一所工科学校硕士毕业,凭借本科及硕士期间的一堆“三好”及“标兵”证书顺利拿了几个公司的OFFER。之后,选择了一家合资企业并进入试用期,试用期为2005年5月至2005年8月。而在此前的3月份,我已经参加了H校

马怀德 马怀德导师

马怀德,男,1965年10月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系我国首位行政诉讼法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学

声明:《马小杰 马小杰-1、博士研究生,马小杰-2、青年作家》为网友泪湿了巴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