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通俗点讲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理想主义一定是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的,但它并不排斥物质。理想主义跟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才会形成,没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很少。理想主义逐渐受到制约而被边缘化了,人们对“社会乌托邦”的灾难性后果感到恐惧,而不再对最美好生活的实现有所欲求。理想主义对社会的认知与宣扬常常导致乌托邦主义。贝拉密以及威尔斯的乌托邦(《现代乌托邦》〔Modern Utopia,1905出版〕)皆是为正统社会主义辩护的有力着作;但是摩里斯(William Morris)则在《来自乌有之乡的消息》(News form Nowhere,1890出版)中提出了另一种吸引人的讼法。
威尔逊主义_理想主义 -基本主张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
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
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
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
4.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
5.诉诸公众舆论
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
6.强调人的价值
认为人性本善,可通过建立和巩固国际合作实现人性善良的一面,人类在进步过程中可逐步消除战争思想。
威尔逊主义_理想主义 -实质
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张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
威尔逊主义_理想主义 -缺陷
它是一种超脱现实和实际的政治理念,缺乏实证的精确的研究,没有提出实际的理论分析方法,忽视历史经验。
威尔逊主义_理想主义 -社会模型
乌托邦主义
理想主义对社会的认知与宣扬常常导致乌托邦主义。
绝对意义上的理想主义社会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体现着人类对美好事物与社会的憧憬。
乌托邦主义是理想主义社会理论的一种表达,它试图借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借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出版),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借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