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后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清朝多称为鸟枪。与明代前期使用的手持火铳相比,鸟铳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射程较远,侵彻力较强;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变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枪柄由插在火铳尾銎内的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由两手后握改为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较高。又因其枪机形似鸟嘴,故又名鸟嘴铳。它的基本结构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枪,是近代步枪的雏形。
连珠铳_鸟铳 -结构特点
鸟铳
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组成。使用时通过预燃的火绳和扣动枪机,带动火绳点燃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方人马。曾为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装备之一。
连珠铳_鸟铳 -与火铳的区别
鸟铳扳机
鸟铳与火铳不同,鸟铳的主要特点首先是铳管前端安有准心,后部装有照门鸟铳扳机,构成瞄准装置;其次是设计了弯形铳托,发射者可将脸部一侧贴近铳托瞄准射击;再次是铳管比较长,长度和口径的比值约为50:1~70:1之间,细长的铳管使火药在膛内燃烧充分,产生较大推力,弹丸出膛后的初速较大,获得低伸弹道和较远的射程;最后则是发火机的不同,用火绳作为火源,扣动扳机点火,不但火源不易熄灭,而且提高了发射速度,增强了杀伤威力。据《大明会典・火器》记载,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仿制了第一批鸟铳1万支,装备明军使用。
当时的鸟铳铳管用精铁制作,此种精铁要用10斤粗铁才能炼出1斤,只有用这样的精铁制成的铳管,才能坚固耐用,射击时不会炸裂。制作时通常先用精铁卷成一大一小的两根铁管,以大包小,使两者紧密贴实,然后用钢钻钻成内壁光滑平直的铳管。钻铳工艺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钻进1寸左右,大致一个月才能钻成一支。
铳管钻成之后再于前端装准心,后端装照门。铳管尾部内壁刻有阴螺纹,以螺钉旋入旋出,旋入时起闭气作用,旋出后便于清刷铳内壁。管口外呈正8边形,后部有药室,开有火门,并装火门盖。
完整的铳管制成之后,安于致密坚硬的铳床上。铳床后部连接弯形枪托,铳床上安龙头形扳机。
经过兵器局和兵仗局的仿制和改制,火绳枪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成为明军装备的主要单兵射击武器。万历年间,火绳枪的研制又有许多进展。当时的火器研制家赵士桢就曾仿制成攻噜密铳(土耳其火绳枪),先后研制成各有特色的火绳枪10多种,其他火器及战车10多种,并以多种文体撰写《神器谱》等研制火器的论著多部。
连珠铳_鸟铳 -历史
鸟铳是欧洲发明的,明嘉靖年间经日本传到中国。据《筹海图编》记载,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收复日人、葡人占据的双屿(今浙江省鄞县东南海中),获鸟铳及善制鸟铳者,明廷遂命仿制。约在同时,又有鲁嘧国
土耳其火绳枪
(土耳其)鸟铳传入中国。最初仿制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枪重2~4千克,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每名鸟铳手配备药罐1个,铅弹300发。每发射一次,要经过装发射药、用搠杖捣实药、装铅子、捣实铅子、开火门、下点火药、闭火门等一系列繁杂的动作,发射速度较慢。作战时多成五排横队,轮流装填和举放,以保持火力不中断。由于前装弹药的限制,发射时一般取立姿和跪姿。鸟铳传入后,中国许多火器专家即潜心研制,以求革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士桢搜寻到“鲁迷鸟铳”,遂加以改进,把枪机置于枪托内,“拨之则前,火燃自回”,简化了发射动作。他为了提高鸟铳的射速,还参酌佛郎机铳制成装有子铳的“掣电铳”,参酌三眼铳制成有5支枪管的“迅雷铳”,可轮流发射。明崇祯八年(1635),毕懋康著《军器图说》,载有“自生火铳”,改火绳枪机为燧发枪机,提高了鸟铳点火机构的防风雨能力。清康熙年间,戴梓制成“连珠铳”,可交替扣动两个扳机,连续发射28发弹丸,提高了鸟铳的射速。
大鸟铳(抬枪)
康熙以后,鸟枪种类渐多,乾隆时官修的《清文献通考》中列举了17种装备军队的鸟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许多清朝鸟枪,多数仍为火绳枪,少数为燧发枪,燧发枪的枪机已有撞击式、轮式、弹簧式等多种形式。其中有一杆康熙时期的“御制自来火二号枪”,全长1.35米,枪筒长0.90米,口径11毫米,铸铁枪筒,燧发枪机,有鎏金图饰。
连珠铳_鸟铳 -缺陷
鸟铳组成
明朝鸟铳的射击过程,现在看来,是够麻烦了。据赵士桢的传授,可分为以下步骤: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1发弹),装药(将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压火(用随枪的仗装膛内火药压实压紧),装弹(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然后用仗将弹丸压入火药中,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铳膛内的火药相连,而后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装火绳(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这时即以准备完毕,射手处于听命待发状态。射击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紧急时也可直接向火门点火不瞄准发射。
鸟铳存在点火时易受风、雨影响以及点燃火绳时要保留火种和燃着的火绳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等缺点。萨尔浒之战时,明军西路军在萨尔浒山上见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来攻,即令各队结营列队以待。当后金军进至山下时,即刻下令开炮轰击。战幕方拉开,雨雪忽止,天降大雾,弥漫山谷,视线不清,咫尺之外,难分敌我。明军个个恐惧,人人心慌,便点燃松枝当火炬。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金军面前。金军利用其火光,使用弓箭,箭无虚发,每发必中。明军虽有火光易于点燃火枪,但因在明处,难寻目标,非但未能伤敌,自己反吃大亏。加之黑色火药惧潮湿,雨雪中使用不便。萨尔浒之战正好在雨后初晴,湿度最大时,不用火烤干,便无法射击。所以八旗军愈战愈勇,步步逼近,攻入明营,一举夺取了萨尔浒山营寨。萨尔浒之战中,鸟铳(火绳枪)的缺陷暴露无遗。
清承明制,清代鸟铳无较大发展,在鸦片战争前,出现一种抬枪,由二人用火绳点火发射,实际上是一种重型鸟铳。
长度:2.01米
射程:100米
射速:约1~2发一分钟
连珠铳_鸟铳 -起源
鸟铳结构
鸟铳是欧洲发明的,明嘉靖年间经日本传到中国。据《筹海图编》记载,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收复日人、葡人占据的双屿(今浙江省鄞县东南海中),获鸟铳及善制鸟铳者,明廷遂命仿制。约在同时,又有鲁迷(今译鲁姆,位于今土耳其)鸟铳传入中国。最初仿制的鸟铳为前装、 滑膛、火绳枪机。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枪重2~4千克,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 每名鸟铳手配备药罐1个,铅弹300发。每发射一次,要经过装发射药、用搠杖捣实药、装铅子、捣实铅子、开火门、下点火药、闭火门等一系列繁杂的动作,发射速度较慢。作战时多成五排横队,轮流装填和举放,以保持火力不中断。由于前装弹药的限制,发射时一般取立姿和跪姿。
连珠铳_鸟铳 -发展
明代鸟铳
鸟铳传入后,中国许多火器专家即潜心研制,以求革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士桢搜寻到“鲁迷鸟铳”,遂加以改进,把枪机置于枪托内,“拨之则前,火燃自回”,简化了发射动作。他为了提高鸟铳的射速,还参酌佛郎机铳制成装有子铳的“掣电铳”,参酌三眼铳制成有5支枪管的“迅雷铳”,可轮流发射。 明崇祯八年(1635),毕懋康著《军器图说》,载有“自生火铳”,改火绳枪机为燧发枪机,提高了鸟铳点火机构的防风雨能力。清康熙年间,戴梓制成“连珠铳”,可交替扣动两个扳机,连续发射28发弹丸,提高了鸟铳的射速。康熙以后,鸟枪种类渐多,乾隆时官修的《清文献通考》中列举了17种装备军队的鸟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许多清朝鸟枪,多数仍为火绳枪,少数为燧发枪,燧发枪的枪机已有撞击式、轮式、弹簧式等多种形式。其中有一杆康熙时期的“御制自来火二号枪”,全长1.35米,枪筒长0.90米,口径11毫米,铸铁枪筒,燧发枪机,有鎏金图饰(见图)。
连珠铳_鸟铳 -影响
鸟铳
鸟铳的出现引起了军队装备的重大变化,很快就成为装备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之一。《明会典》记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一年之中即造鸟嘴铳1万支。戚继光 《练兵实纪》 (1571年刊行)记载,戚家军步营有2699人,装备鸟铳1080支,约占40%。清康熙三十年(1691),置内外火器营,其中内火器营3920人,有鸟枪护军2512人,占64%。雍正十年(1732),在驻吉林的八旗兵中设鸟枪营,领兵1000人。随即在广州、福州、宁夏等许多地方都设立鸟枪营,成为新的步兵兵种。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后,西方的后装线膛击针式步枪输入中国,鸟铳遂被淘汰。
连珠铳_鸟铳 -典型鸟铳
斑鸠脚铳
为明代内径最大火铳,也叫扳钩铳,铳身长5.5尺(每营造尺约31-32厘米),内径0.6寸(折算约19mm),用药1.3两,铅子重1.5至1.6两(约56克),大斑鸠铳弹重1.8两(68克,恐怖),枪身甚重,需要脚架支撑,形似鸟脚,由此得名,威力远胜普通鸟铳,与鸟铳和鲁密铳管细弹小的风格全然不同。当时澳门及广东能制造,海盗中有使用此种火器,官军也有少量装备,崇祯八年熊文灿运到北京的一批火器中,便包括此种火铳100门,松锦大战后,兵部议调郑芝龙水师守觉华岛,郑芝龙怕死不去,拒绝的理由之一,便是只有广东能制造,最后运作一番,运了一批火器到登州了事。
合机铳
合机铳全形:铳带床共长五尺,筒长三尺三寸,重七斤半。用之城守并车上舟中,长四尺,阴阳二机,阳发火,阴启门,对准之时,即有大风,不怕吹散门药,中国南北将臣若肯究心则海上塞外自此鸟铳无有临时不发之患矣,铳筒长短大小如噜密。床形前类噜密后类轩辕,空白处是机房。
机的组成:盖机铜板,长九寸四分,上半节阔一寸三分,中七分,下一寸一分,中眼机钉于此,下眼乃受螺蛳捎处。机盖、火轮、阴机、阳机、总机、开合形腰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