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 铜陵学院-学校简介,铜陵学院-历史沿革

铜陵学院坐落于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迄今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铜陵学院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8年12月,学校发起成立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2009年10月,学校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同时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国家级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铜陵学院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铜陵学院_铜陵学院 -学校简介


铜陵学院-校园全景铜陵学院坐落于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迄今已有50多年办学历史。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2009年10月,学校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并于2013年通过了项目验收。2012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3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222多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9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现有教职工822人,其中专任教师67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1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96人,外聘教师201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7209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761人。
学校现有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法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12个学院,另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建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铜文化研究所等16个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学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成为国家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铜陵学院与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又成功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项目。此外,建有金融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7个省级特色专业,《管理学》、《税法学》、《成本会计》、《金融学》等13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等6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服务生产建设一线为主的应用性科学研究方向,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现有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

近3年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45项,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多篇。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1项,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开放办学、合作育人之路,不断创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在安徽省较早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思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方面,走在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2008年12月,学校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此举,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等领导的关注和批示。

为强力推进省示范应用型高校建设,让广大师生享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在认真分析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充分把握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八百工程”的决策部署,被省教育厅领导赞誉为“具有战略思维的大手笔”。经过近一个周期强化建设,积极实践,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积极性。


铜陵学院-校园风光学校坚持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与地方共建“四个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教育文化中心)为平台,共建“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为依托,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2005年,学校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12年,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目前,我校正与美国、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3+1+1”、“2+2”等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友好高校互派访问学者。
学校招生分数线连续多年持续攀升,稳居于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四年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皆为100%,文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10分、13分、15分、22分,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21分、25分、33分、27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达到95%以上。

学校积极构建以沈浩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安徽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等

铜陵学院_铜陵学院 -历史沿革

铜陵师范学校

1958年铜陵市第一中学(师范班)创建1960年铜陵市第一中学(师范班)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61年铜陵师范学校停办1970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资班)创建1978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资班)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1979年铜陵市第十中学并入(合署)铜陵师范学校1982年铜陵师范学校独立办学1984年铜陵市长江路小学、铜陵市人民幼儿园并入铜陵师范学校

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铜陵学院-夜景1958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创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升格为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1960年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更名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1962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部分)改建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半工半读真的技术学校1962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撤销1962年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大专部)并入安徽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工学院,现并入合肥工业大学1963年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中专部)参与合并组建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现发展为安徽工业大学1978年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半工半读真的技术学校更名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学校,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更名为安徽冶金工业学校1978年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师范专科班)创建1979年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师范专科班)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1983年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铜陵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铜陵师范学校、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铜陵学院

铜陵学院_学术研究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究所等16个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学校是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另外还拥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

科研机构

建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铜文化研究所等16个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

学术交流

铜陵学院,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2005年,学校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12年,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目前,我校正与美国、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3+1+1”、“2+2”等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友好高校互派访问学者。铜陵学院还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名校联合开展硕士学位培养。

铜陵学院_铜陵学院 -名校合作


铜陵学院-文艺演出6月13日,在铜陵市委常委、副市长、武汉理工大学副书记信思金陪同下,该校领导率队赴武汉理工大学参访考察。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伟、副校长康灿华、校长助理陈文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口二级学院负责人会见了该校考察组。双方就武汉理工大学对口支持铜陵学院进行洽谈,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会上,刘伟和储国定分别代表两校在《对口支持合作协议》上签字。双方还就合作的有关内容、合作机制进行了交流探讨。
会后,考察组一行等还参观了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数字制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

铜陵学院_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院 系专业会计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工程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税收学金融学院保险学、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经济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地理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法学院法学、社会工作、知识产权外国语学院英语、商务英语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822人,其中专任教师67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1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96人,外聘教师201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7209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761人。(截至到2014年5月)

办学环境


铜陵学院-校训铜陵学院是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是安徽省仅有的两所财经类高校之一,是全省财税干部的重要培训基地,每年承接着大量来自省内外各地的财税干部培训业务。学校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管理学》、《成本会计》、《税法学》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等多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智利等国高校建立正式交流与合作关系。本院与韩国又松大学开展2+2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据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该校聘请百位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来学校给教师和学生授课或开设学科前沿讲座;制作百堂示范课例,通过开展精彩一课的征集与评选活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举办百场学术报告,由在校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博士和学院党政领导给师生作学术报告;承接百个左右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项目、企业产学研项目、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共建科研平台项目、皖江经济专题研究项目等。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被列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

机构设置

党委(院长、外事)办公室纪委办(监察审计处)组织部(党校、离退休工作处)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发展规划处(教学评估与建设办公室)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教务处(招生办公室)学生处(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科研处(学报编辑部)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基建办公室)总务处保卫处(人民武装部)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会团委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实践教学管理处

铜陵学院_铜陵学院 -校园文化

校训

明德、尚能、博学、日新语出《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寓意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就必须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尚能”,崇尚能力,培养技能,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博学”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寓意要树立起博学多识,兼容并包,融贯中西的学风。“日新”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日新即每日创新,与时俱进,不懈开拓。

图书馆


铜陵学院-校园风光铜陵学院图书馆的前身是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图书馆,创建于1978年。2000年9月,铜陵师范学校与铜陵有色冶金工业学校并入我校,2002年我馆正式更名为铜陵学院图书馆。图书馆建筑面积28800平方米,由两个校区图书馆组成,其中育秀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翠湖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馆藏现有纸质藏书110万余册,电子图书106万种,各类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报纸132种,中外文数据库24种,微机220多台,各类光盘800余张,另有合订本报刊6万余册。逐步建立与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管理规范相适应的又兼顾自身特点的管理运行制度,全面规范各种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全面推进数字化进程。

电文献采集量大幅度上升,已购进了 13个中外文数据库并建成镜像站点,如:超星电子图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万方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VIPExam 网络学习资源数据库》(试用)等。随着院馆建设的不断扩大和需求,图书馆正在联合铜陵市文化局等相关部门,建设独具地方特色、反映铜陵“古铜都”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青铜文化数据库”。
截至2013年底,我馆可向读者提供阅览、外借、文献检索、情报咨询、科技查新、网络服务等多类型、多方式、多层次的服务。实行全开架、大流通服务方式。图书馆现有对外借阅处7个,阅览室9个、自修室2个,电子阅览室2个。周开放时间达105小时,电子资源每周7×24小时开放。

铜陵学院_铜陵学院 -发展

实力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共为社会输送4万多名合格专门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学校招生第一志愿满足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居于全省本科院校前列,2007年,该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本科第一志愿满足率超过155%,本科新生报到率达到了99.8%,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37%。学校实力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目标

学校牢固树立“六个第一”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特色是第一支柱、质量是第一生命、改革是第一动力、人气是第一保证”的办学理念,坚持财经教育比较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特色,努力实现管、经、工、文、理、法、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以教师为本,注重加强以教师队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坚持面向地方的办学方针,主动承接地气,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使学校成为支持和贡献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推进学院体制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争取到2015年,把学院建成为一所全日制在校学生达18000人、财经特色较为鲜明、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学型、多科性综合性大学。、

规划


铜陵学院-校园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办学为了学生、办学依靠教师”的办学理念,确立“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为实现学院科学发展上水平,学院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提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奋斗目标。为积极推进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学校坚持内涵发展,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贴近地方,融入地方,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并服务于“一市两区”的“四个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和地方文化教育中心)、“四个基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

2008年12月,学校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积极推动联盟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坚持传承创新,以沈浩精神为内核品质,努力营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品位高雅、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阿根廷、韩国、智利等境外12所高校缔结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与台湾6所高校开展了教学、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学校还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通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办学影响不断扩大,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均居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被安徽省列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

铜陵学院_铜陵学院 -学校领导

姓 名职 务储国定党委书记丁家云党委副书记, 校长王刚党委委员,副校长崔国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倪国爱党委委员,副校长冯德连党委委员, 副校长童健党委委员,副校长

铜陵学院_铜陵学院 -学校荣誉

铜陵学院 铜陵学院-学校简介,铜陵学院-历史沿革
铜陵学院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安徽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10103/1308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铜陵学院 铜陵学院-学校简介,铜陵学院-历史沿革》为网友涐故亊裡冇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