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的颊窝是它们夜间外出探索野鼠和地栖小鸟的“红外线感受器”。这是一种极其敏感的热能检测器,可以被附近的温血动物发出的微弱能量所激活,使它能感觉到于一定范围内正在活动的鼠类,并在瞬间作出反应,循迹追踪和准备袭击,其效能之高为当今最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所不及!
短尾蝮蛇_短尾腹蛇 -动物介绍
短尾腹蛇Gloydius brevicaudus(Stejneger)
蛇目 Serpentiformes蝮科Crotalidae
识别特点 中等大小的毒蛇,全长约500毫米。头为长三角形,与颈部分界明显;吻棱清晰;眼、鼻之间有颊窝,眼后到颈部有一条棕褐色纵带,其上缘镶有一黄白色细纹。体粗,尾短,末端尖细。口内前部有一对着生在上颌骨的圆锥状管型毒牙;后方还有8对预备毒牙。体色不一,可由浅褐色逐渐转成红褐色的变异;有2行彼此交叉或并列的深棕色圆斑,最外侧的1列背鳞与腹鳞之间有一行略呈星状的有规则黑色粗点。
我国至少有6种蝮蛇,然而分布在苏州地区甚至江苏省内的却只有一种短尾蝮蛇,这也是是产在当地仅有的一种毒蛇。如果人们不慎被蝮蛇咬伤,未能及时救治处理欠妥,就很可能中毒身亡,因此在苏州和江南的农民,说起腹蛇时,都会有谈蛇色变的恐惧感。蝮蛇使人中毒的原因,是由于它的两颊有一对从口腔转化而成的毒腺,靠着细管把毒腺分泌的毒液往前运送到中间空性的管牙,通过咬啮顺流注入到人或别的动物体内。毒液中含有神经毒素和出血毒素,能使细胞破坏、内脏出血、全身痉挛和麻木,最后造成中毒而死。治疗蝮蛇咬伤的最佳药品是精制抗蝮蛇毒血清,对患者尽快处理抢救和一次用足抗蝮蛇毒血清的注射剂量,一般都能脱离险境转危为安。
短尾蝮蛇_短尾腹蛇 -动物栖息和习性
蝮蛇的颊窝是它们夜间外出探索野鼠和地栖小鸟的“红外线感受器”。这是一种极其敏感的热能检测器,可以被附近的温血动物发出的微弱能量所激活,使它能感觉到于一定范围内正在活动的鼠类,并在瞬间作出反应,循迹追踪和准备袭击,其效能之高为当今最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所不及!
蝮蛇繁衍后代的方式非同寻常,母蛇分娩产下的是小蝮蛇而并非蛇卵,由于它的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得到的营养来自卵黄,不像马、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胎儿是通过脐带由母体供给发育营养的。这种繁殖方式称卵胎生,尽管同样都是直接产出小动物,但与兽类真正的胎生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由腹蛇毒液中提取的蛇毒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和很高的经济价值。每年春季都有许多外地人来苏州郊区大量捕捉蝮蛇,致使蝮蛇资源急剧减少,必须引起警惕和加以保护。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