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胺Mepanipyrim,作用机理抑制真菌水解酶分泌和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同三唑类、咪唑类、吗啉类、二羧酰亚胺类、苯基吡咯类等无交互抗性。
中文名称
嘧菌环胺_嘧菌胺 -嘧菌胺
英文名称:
Mepanipyrim嘧菌环胺:
制剂与分析EC、WG。HPLC法。混剂如Koara(嘧菌环胺+丙环唑)、Radius(嘧菌环胺+环丙唑醇)、Stereo(嘧菌环胺+丙环唑)、Switch(嘧菌环胺+咯菌清)。
作用机理抑制真菌水解酶分泌和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同三唑类、咪唑类、吗啉类、二羧酰亚胺类、苯基吡咯类等无交互抗性。
应用
适宜作物小麦、大麦、葡萄、草莓、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
对作物安全性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网斑病、颖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
使用方法嘧菌环胺具有保护、治疗、叶片穿透及根部内吸活性。叶面喷雾或种子处理,也可作大麦种衣剂用药。叶面喷雾剂量为150~750g(a.i.)/hm2,种子处理剂量为5g(a.i.)/l00kg种子。
氟嘧菌胺:
制剂EC。如10%乳油。
作用机理与特点氟嘧菌胺从分生孢子萌发至分生孢子梗形成的任何真菌生长期,都能立即抑制生长。实验室试验,以l0mg/L浓度药剂,处理皮氏培养器上5种不同生长期麦类白粉病,结果表明,在每种生长期都能抑制真菌生长。这与已进人观赏植物杀茵剂市场的SBI作用方式有很大不同。分生孢子萌发前用药抑制率100%;播种lOh,分生孢子萌发后用药抑制率76%;接种24h附着胞形成后用药抑制率55.6%;接种48h,菌丝体茂盛生长后用药抑制率35.2%;接种96h,分生孢子梗形成后用药抑制率11.2%。更具体的作用机理在砑究中。其化学结构有别于现有的杀菌剂,同三唑类、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苯并咪唑类及其他类包括抗生素等无交互抗性,因此其对敏感或抗性病原因均有优异的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禾谷类作物、观赏植物如玫瑰、菊花等。
对作物安全性对51种玫瑰、17种菊花安全、无药害。
防治对象白粉病和锈病等。
使用方法氟嘧菌胺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和一些治疗作用,但防治白锈病以染病前或染病开始施药(喷雾处理)为好。多年验证对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玫瑰白粉病、菊花锈病等具有优异的保护活性,使用浓度为50~l00mg(a.i.)/L,防治玫瑰白粉病推荐浓度50mg(a.i.)/L,防治菊花锈病推荐浓度100mg(a.i.)/L。
嘧菌胺:
制剂SC,WP。
作用机理嘧菌胺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即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包括降低一些水解酶水平,据推测这些酶与病原菌进人寄主植物并引起寄主组织的坏死有关。甲基嘧菌胺同三唑类、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苯并咪唑类及乙霉威等无交互抗性,因此其对敏感或抗性病原菌均有优异的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赏植物、蔬菜、果树、葡萄等。
对作物安全性作物安全、无药害。
防治对象星病、白粉病及各种灰霉病。
使用方法内吸活性。茎叶喷雾。防治苹果和梨黑星病,黄瓜、葡萄、草莓和番茄灰霉病,桃、梨等褐腐病等,使用剂量为200~750g(a.i.)/hm2;防治黄瓜、玫瑰、草莓白粉病,使用剂量为140~600g(a.i.)/hm2。
嘧霉胺:
制剂40%悬浮剂(每升含有效成分400g)。
作用机理与特点嘧霉胺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属苯胺基嘧啶类。其作用机理独特,即抑制病原茵蛋白质分泌,包括降低一些水解酶水平,据推测这些酶与病原菌进人寄主植物并引起寄主组织的坏死有关。嘧霉胺同三唑类、二硫代氨基甲酸醋类、苯并咪唑类及乙霉威等无交互抗性,因此其对敏感或抗性病原菌均有优异的活性。由于其作用机理与其他杀菌剂不同,因此,嘧霉胺尤其对常用的非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己产生抗药性的灰
霉病菌有效。嘧霉胺同时具有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施药后迅速达到植株的花、幼果等喷药无法达到的部位杀死病菌,药效更快、更稳定。嘧霉胺的药效对温度不敏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施用,其效果没有变化。
应用
防治对象对灰霉病有特效。可防治黄瓜、番茄、葡萄、草莓、豌豆、韭菜等作物灰霉病。还可用于防治梨黑星病、苹果黑星病和斑点落叶病。
使用方法嘧霉胺具有保护、叶片穿透及根部内吸活性,治疗活性较差,因此通常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用药量通常为600~l000g(a.i.)/hm2。在我国防治黄瓜、番茄病害时,每亩用40%悬浮剂25~95ml。喷液量一般人工每亩30~75L,黄瓜、番茄植株大用高药量和高水量,反之植株小用低药量和低水量。每隔l0d用药1次,共施2~3次。一个生长季节防治灰霉病需施药4次以上时,应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性。露地黄瓜、番茄施药一般应选早晚风小、气温低时进行。晴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0C时应停止施药。
氯苯嘧啶醇:
制剂与分析EC、SC、WP。如6%可湿性粉剂。分析采用GC/HPLC。
作用机理与特点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即通过干扰病原菌甾醇及麦角甾醇的形成,从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不能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但是能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发育,致使不能侵染植物组织。氯苯嘧啶醇是具有保护、铲除和治疗活性的内吸性杀茵剂。可以与一些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对果树如石榴、核果、板栗、梨、苹果、梅、芒果等,葡萄,草莓,葫芦,茄子,辣椒,番茄,甜菜,花生,玫瑰和其他园艺作物等;正确使用无药害作用,过量会引起叶子生长不正常和呈暗绿色。
防治对象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锈病、轮纹病等多种病害。
应用技术与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氯苯嘧啶醇是一种用于叶面喷酒的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的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苹果白粉病、梨黑星病、葡萄和蔷薇的白粉病等多种病害,并可以与一些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使用阆隔期为10~14d。可与多种杀菌剂桶混。
(1)苹果黑星病、炭疽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以30~40mg(a.i.)/L进行叶面喷雾,喷药液量要使果树~达到最佳的覆盖效果,间隔10~14d,施药3~4次。氯苯嘧啶醇也可防治苹果白粉病,药液浓度为15~30mg(a.i.)/L进行叶面喷雾。
(2)梨黑星病、锈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以30~40mg(a.i.)/L进行叶面喷雾,喷药液量要使果树达到最佳覆盖效果。间隔l0~14d,施药3~4次。
(3)葫芦科白粉病的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次每亩用6%可湿性粉剂15~30g对水喷雾,间隔期10~15d,共施药3~4次。
(4)花生黑斑病、褐斑病、锈病的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次每亩用6%可湿性粉剂30~50g对水喷雾,间隔期10~15d,共喷药3~4次。
(5)防治梨轮纹病落花后或幼果初形成前开始施药,以后每隔lOd施药1次,用6%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均匀喷雾。开花期请勿施药;果实形成期间如干旱无雨则无须施药;采收前5d停止施药。
(6)防治苹果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隔10~14d施药l次,连续3~4次。用6%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均匀喷雾。采收前5d停止使用。
(7)防治瓜类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以后每隔lOd施药l次。每亩用6%可湿性粉剂5g(有效成分0.3g),对水40~50L均匀喷雾。采收前5d停止使用。
(8)防治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隔lOd施药1次,共4次。用6%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均匀喷雾。采收前9d停止使用。
(9)防治芒果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以后每隔l0d施药1次,到幼果形成初期为止,共施2~4次。用6%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均匀喷雾。采收前6d停止使用。
(1O)防治梅白粉病开花前开始施药,每隔20d施药1次,共施5次。用6%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均匀喷雾。梅树开花盛期请匆使用;采收前6d停止使用。
氟苯嘧啶醇:
制剂EC、SC、SL、WP。
作用机理与特点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担孢子分裂的完成而起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内吸性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禾谷类作物、苹果、石榴、核果、葡萄、蛇庥草、葫芦和其他作物,
防治对象对禾谷类作物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病害如斑点病、叶枯病、黑穗病、白粉病、黑星菌等有广谱的抑制作用,对石榴、核果、葡萄、蛇麻草、葫芦和其他作物的白粉病,对苹果的疮痂病等也有抑制作用。
使用方法既可用作叶面喷洒,又可作种子处理剂。以40g(a.i.)/hm2剂量,进行茎叶喷雾可防治大麦和小麦白粉病・,也可以用100~20Omg(a.i.)/kg种子对大麦和小麦进行拌种防治白粉病;还可用来防治果树上由白粉菌和黑星菌引起的病害。
嘧菌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