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台风_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 -简介
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12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2012年太平洋飓风季。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12xx,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气压的编号以W字母作结。
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气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PAGASA)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此外,由于中港澳采用同一翻译名,而台湾之翻译名字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风暴可能会有2个不同的中文名字,及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称(国际名字及菲律宾名字)。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2012年台风_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 -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帕卡(Pakhar)热带风暴帕卡,2012年第1号热带风暴,国际标号为1201,英文名Pakhar,名字来源老挝,意为生长在湄公河下游的一种淡水鱼。该热带风暴于2012年3月29日上午在南海南部海面上生成。29日08时其中心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偏东方大约103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纬9.4度、东经112.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4百帕。30日上午在南海南部海面上加强为强热带风暴,4月1日凌晨减弱为热带风暴,1日16时前后在越南巴地头顿省沿海登陆,2日早晨在柬埔寨东部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于2日08时对其停止编号。历史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初台生成的平均时间为3月8日,“帕卡”生成时间较历史初台平均生成时间晚21天(历史上最早初台为1979年1月1日生成的Alice,最晚初台为1998年7月9日生成的Nichole)。
热带低压01W在2012年2月17日,日本气象厅为南海南部的热带扰动01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发出烈风警告。[5]
此外,还有几个中央气象台没编,而日本气象台编号的热带低压
在2012年1月13日下午八时,日本气象厅把位于南海南部的热带扰动91W升格为热带低压。[5]
热带低压90C在2012年4月8日时,日本气象厅把位于太平洋的热带扰动90C升格为热带低压,并发出一般警告(Warning)
热带低压97W在2012年4月29日时,日本气象厅把位于菲律宾东南方海面的热带扰动97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日晚上,登陆于菲律宾民答那峨岛。隔日,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2012年台风_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 -2012年风暴名单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当该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了为热带风暴后,就会使用下列名单中的名字。名字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小组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在2012年使用的名字清单中,各国气象台暂时还未提供任何名字更改,但部份于2010年及2009年的名字因影响严重而退役。2011年使用过的与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未使用过,粗体名称表示今年已使用过。2012年的风暴名称可能会与2005年或2006年的部分风暴名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