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昌纯 葛昌纯-学术经历,葛昌纯-基本内容

葛昌纯,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 年3月6日,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1949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 ,1952 年毕业,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也是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先进陶瓷研究、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和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等方面贡献突出。

唐叔贤_葛昌纯 -学术经历

紧急任务


葛院士在唐山交大校友会上讲话

在同行和学生眼中,葛昌纯的学术生涯堪称辉煌,然而他却总是说,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年近80岁,本应

安享天伦之乐的葛昌纯,依然坚持奋战在科研一线。

很多年轻人并不能理解,葛昌纯为何对科研如此痴迷而执着,他则淡淡地回答,因为爱国而奉献。在他看来,钻研创新是贯穿在他科研生涯中的“一根红线”,也是他科研生命的不竭动力。

1960年,赫鲁晓夫单方撕毁中苏协议,断绝供应用于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235的核心元件――分离膜,中国浓缩铀的工业化生产将被推迟。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60年4月向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下达“乙种分离膜研制和生产”的紧急任务。

“当时基本没有什么资料和设备,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也很薄弱。”葛昌纯说,这种种困难只能靠科研团队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去克服,“搜集来的资料,各种外文的都有,怎么办?这就逼着我在已会的英文、俄文外,又学了德文、法文和日文,等于是多了几双眼睛。”

在他的带领下,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科研队伍不舍昼夜,刻苦奋战在分离膜研制第一线。“聂荣臻元帅亲自到实验室,跟我们这些满脸满手都是漆黑的同志握手问候,调查研制情况。”葛昌纯说,那段经历永难忘怀,但已记不清有多少笔记本堆积成山,有多少实验遭遇挫折,又有多少个无眠之夜。

1966年国庆,葛昌纯作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观礼。1980年,乙种分离膜项目得到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乙种分离膜生产安全运行20年后,国家科委批准“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为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葛昌纯是28位发明人中的第一发明人,在九项发明权限中他对其中六项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葛昌纯 葛昌纯-学术经历,葛昌纯-基本内容

爱国热忱

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发展迎来春天。葛昌纯深知,要想追赶上发达国家的冶金科技水平,出国取经是必由之路。1980年,葛昌纯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的研究奖学金,作为客座研究员前往德国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业大学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

回忆当初,葛昌纯坦陈,原本很想参加导师的研究项目,但经过一番思考,最终还是决定早日回国。

“我在德国看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所,但当时回顾一下我们国家自己的研究所,就感慨万千。”葛昌纯说,自己虽然带领团队完成了分离膜的任务,当时所在的钢铁研究总院粉末冶金室是国内最强最大的粉末冶金研究和中试基地,可惜,在任务下没有很好地把学科带起来,在国际上还谈不上有多高的学术地位。

葛昌纯下定决心,回国后要力争创建一个世界一流水平的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所,这才是当务之急。回国时,他用自己在德国节省下来的奖学金购置了一台国内急需设备,捐献给了钢铁研究总院。

1990年,葛昌纯在北京钢铁学院(后改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粉末冶金教研室建起了一间条件简陋的实验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

研究室很快就作出了成绩,开发出的ST新型陶瓷刀片实现了产业化,被国家科委评为1990年度国家级新产品。

一位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在访问了葛昌纯的实验室后,感慨道:“我一向认为,并非条件豪华的实验室才能作出一流的研究成果。葛教授的工作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回国之后


葛昌纯院士在工作中

1990年,葛昌纯在北京钢铁学院(后改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粉末冶金

教研室建起了一间条件简陋的实验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研究室很快就作出了成绩,开发出的ST新型陶瓷刀片实现了产业化,被国家科委评为1990年度国家级新产品。

在他亲手创建的实验室里,葛昌纯将自己的理想一点点付诸实践,开始了氮化硅基先进陶瓷和粉末冶金高速钢、不锈钢的研究,并努力建立我国的非氧化物陶瓷研究、生产基地。

然而,先进陶瓷仅仅是葛昌纯“材料王国”里的一部分。他在总结自己的学术历程时常说:“我的前半生献给了中国的核裂变事业,而我的后半生主要献给了中国的核聚变、核裂变事业和新兴能源材料事业。”

面对当今世界的能源挑战,核聚变堆发电被认为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一种终极能源。其中,材料是核聚变堆发电的一项关键问题。特别是面向等离子材料,需要面对高热负荷、强中子冲击、高氚溅射等严苛环境,被看做是人类有史以来,所面临工作环境最为恶劣的材料之一。

早在1996年,葛昌纯就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研制“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的建议书,用“功能梯度材料”的设计概念和三种工艺,制作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建议项目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批准。

经过十几年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合作努力,葛昌纯及其同事成功制备出了多个体系的耐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其中,关于碳化硅和铜、碳化硼和铜、碳化硅和碳、碳化硼和碳体系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在国际上实属首创。在钨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和部件这个最重要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和部件的材料设计和制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每天,葛昌纯的学生们都能看到他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的身影,还经常加班到深夜。他谦虚地说:“我和我的团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知道中国的材料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赶上。这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

这位乐观进取的老科学家,永葆学术思想的青春。

以粉末高速钢和粉末高温合金为核心的粉末合金钢是粉末冶金的一个重要领域。早在上世纪70年代葛昌纯和他在钢铁研究总院的团队就在我国最早开展了粉末高速钢的研究。所研制成功的粉末高速钢刀具寿命比熔炼高速钢的寿命显着提高。来北京科技大学工作后,除开展粉末高速钢、不锈钢研究外,还开展了精密喷射成型高速钢的研究。这些研究为他开展粉末高温合金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葛昌纯一手创建的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所,后来有了一个新的名称核材料研究所。实验室墙上挂着的横幅则始终未变,上面写着“材料报国,追求第一”。葛昌纯说,这是他自己一生的信条,也是对学生的教诲和期望。

唐叔贤_葛昌纯 -基本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年3月6日。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冶金物理系冶金工程专业。1952~1984年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先后在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0月~1983年4 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起年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被人事部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评定“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与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S Materials 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业”等国际、国内刊物的编委。

教学方面:到2002年共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12名。

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1960~1984 年负责研制用于生产浓缩铀235的孔径为纳米量级的分离膜,创建起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粉末合成,材料制造和性能检测的纳米材料实验室,是国家一等发明奖“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戊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完成人,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科研项目“以复合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陶瓷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燃烧合成氮化硅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2000年提出、论证和指导完成了“863”课题“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已通过验收。“以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陶瓷”获得发明专利(87101293.6 )。1985年创办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和其他教授先后创建起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和北京科技大学非金属材料博士点。在国内外各类核心刊物上主要发表论文164篇,近期的有SHS Research in Lab Special Ceramics.P/M at USTB Beijng,New Development of SHS Composites in LSCPM, USTB of China,Pres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SHS FGM(Keynote lecture)等,其中被SCI收录15篇,被ISTP收录11篇,被 CSCD收录8篇,被EI收录19篇。专着一部。

主要社会任职: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国际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协会主席;

3. 国际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协会理事;

4.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

5.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及Materials Technology委员等。

唐叔贤_葛昌纯 -研究方向

功能梯度材料设计,制备及评价,先进陶瓷,粉末冶金材料(包括纳米材料),新工艺,烧结理论),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合成及基础研究。

截至2006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5名。

唐叔贤_葛昌纯 -情系母校

2013年6月29日,西南交通大学北京校友60余人回到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母校原址地――唐山,在老交大的土地上享受了一次愉快的、充满回忆的“重温唐院之旅”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葛昌纯说:“我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大,作为吃唐山粮食、喝唐山水成长的老交大人,我这些年的成就,都是交大给予的,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看到唐山交大的重建,看到她重振当年的英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603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一个犯上作乱的家伙——焦国标 犯上作乱的意思

来源: 张宏斌的日志一、焦国标博士的学术经历焦国标(1963~),河南省杞县人。在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在河南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新闻

零点花园论坛 科研速递论坛

零点花园论坛(http://www.soudoc.com/bbs/?fromuid=859494)是目前国内最著名的学术论坛之一,其鲜明特点是汇聚了一批文献检索专家 ,查找珍稀文献的效率很高。论坛还搜集了一批珍贵的基金标书。论坛定位零点花园是一个独立、纯学术、非经

坚持实事求是 知识管理受益于实事求是和市场!

  美国陆军是知识管理做得最好的标杆组织之一,引来世界知名企业、组织机构争相借鉴。从纯学术的角度考察,美国陆军是拥有用户最多、投入资源最多的知识管理实践组织之一。美国陆军的知识管理不在于哗众取宠、博取宣传,也不是基础性的

美国陆军部队训练管理 向美国陆军学知识管理

  这是全球做得最好的标杆组织之一    美国陆军是知识管理做得最好的标杆组织之一,引来世界知名企业、组织机构争相借鉴。从纯学术的角度考察,美国陆军是拥有用户最多、投入资源最多的知识管理实践组织之一。  明确需要达到的

张子欣:做中国金融建筑师

 英国剑桥大学资讯科技博士出身的张子欣,曾经希望做一个研究纯学术的学者,甚至在剑桥做了一年的研究院士。但学以致用的性格,还是让他在1993年加入了麦肯锡。7年里,他升为全球合伙人,活跃在亚洲金融咨询行业,更曾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

声明:《葛昌纯 葛昌纯-学术经历,葛昌纯-基本内容》为网友青灯佛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