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程学院(原 浙江丝绸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明显,理、工、文(艺)、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和 浙江省重点高校。由中央和浙江省共建共管,以浙江省管理为主。学校座落在著名的 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市。浙江工程学院的前身是 杭州太守 林启创办于1897年的蚕学馆,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兴学教育机构之一.
浙江工程学院_浙江工程学院 -简介
浙江工程学院(原浙江丝绸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明显,理、工、文(艺)、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和浙江省重点高校。由中央和浙江省共建共管,以浙江省管理为主。学校座落在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浙江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杭州太守林启创办于1897年的蚕学馆,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兴学教育机构之一。学校在105年的办学历史中,数度更名,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先后隶属于浙江省、中国丝绸总公司、纺织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1998年划转到浙江省,实行中央浙江省共建共管、以浙江省为主的管理体制。1999年由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
浙江工程学院于1959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1995年开始与浙江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199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被批准为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资格。学校现具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以及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浙江工程学院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程学院_浙江工程学院 -学院设施
浙江工程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余人,分文一、下沙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50亩,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25万元。图书馆藏书近57.72万册。中外期刊1000多种,且馆藏特色鲜明,是国内最有影响的服装信息中心之一;拥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集成管理系统,能实现网上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各二级学院也建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资料室。校园网络中心、基础和专业实验室以及实习实践基地条件,体育馆(场)、学生活动中心等基础教学设施齐全。下沙校区将于2003年年底基本建成。届时,我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39.9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学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实现了由单一的工科向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等学科相结合、协调发展的转变,由单纯的丝绸纺织服装类专业向既保持现代纺织服装特色、又适应国民经济建设总体需要的专业结构布局的转变,由相对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的转变。现下设材料与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信息电子学院、经贸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科技与艺术学院(国有民办)、浙江国际时装技术学院(中美合作)、成人教育学院、理学院、建工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公共计算机教学部、体军部等十五个二级学院(教学部)。现有2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类13个理学类3个,文学类5个,经济学类1个,管理学类4个,法学类1个),能授予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学士学位,拥有纺织工程、纺织品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和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区域经济学、设计艺术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等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并与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其中1个与浙江大学共建)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示范实验室各1个;有纺织工程中心、材料工程中心、集成技术中心等30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7601人,其中本科生7489人,专科生112人(从1999年起停招专科生)。其中服装、艺术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之一。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术骨干和师资队伍,其中有一批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和进入"151"人才工程的知名学者和专家。现有教职工981人,其中专任教师567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62人,教授67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4人,省"151"人才工程人员5人、校特聘教授6人,专任教师中的正副教授25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同时学校还有共享院士4名,"钱江学者"1人,校特聘教授4人。另外,还聘请了2位院士、5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近年来,我校师资队伍成长迅速,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院结构渐趋合理,整体上能满足学校发展需求,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本保证。
浙江工程学院_浙江工程学院 -研究成果
学校坚持"三个面向",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学校大力弘扬百年办学形成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和实施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 优秀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和立交桥,推行主辅修制、第二专业、第二学位修读制、探索"3+2"高层次人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近十年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4项,近五年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各类重要竞赛及国际服装设计比赛中获奖300余人次。学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几年名列浙江省高校前列。建校10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良好的传统和办学特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类人才31000余人,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许多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确保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本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充分重视科学研究,把科研作为学校促进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增强办学实力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校在保持和发展现代纺织服装学科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积极向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环境工程、经济与管理等领域大力拓展。学校具备承担国家高科技研究、重点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的能力,科技工作的综合指标一直稳定地居于全国同类院校和浙江省普通高校的先进前列。近五年来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57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37项;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42项;发表论文2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61篇;出版专著52部,教材29部。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材料工程中心、集成技术中心(与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清华大学合作)等实验室、研究所(室)30多个,有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扶植学科。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及大量省部级项目和横向项目,1999--2001年三年的科研经费达6300万元。学校主办的《浙江工程学院学报》、《现代纺织技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坚持立足浙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方针,积极实施开放式办学。先后与浙江省20余个地方政府和全国数百家企业建立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协作关系;与省社科院全面合作,共同建立相应学科专业;与浙联集团共建二级民办学院嘉泰学院。在国际和地区之间,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下莱茵科技大学、日本福井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10余所大学签定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协议,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也积极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积极探索"3+2"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在杭州共同举办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浙江国际时装学院;多次成功举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200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该校,对该校的百年办学积淀、教学工作、下沙校区建设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