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O・威尔逊,男,出生于1929年,博物学家。
威尔逊主义_爱德华・O・威尔逊 -概述
爱德华・O・威尔逊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Wilson),博物学家,1929年出生于美国南方亚拉巴马州,幼年时威尔逊每天早晨用过早餐,便走出家门,沿着海滩闲逛,搜寻所能见到的每种动物。“每种生物不论大小,只要观察它们,想到它们,或是可能的话把它们逮起来再细细地看一次,对我来说都是件赏心悦事。”即使晚上上床之后,他也要重温一下白天的探险历程才能入睡。 但不管怎样,威尔逊必定要找一种动物来研究,因为那种热爱生命的火种已经点燃,他把目光投向了地面,开始颂扬地球上那些小东西。一个昆虫学家由此诞生。威尔逊转学到哈佛大学,那儿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蚂蚁标本,昆虫研究的传统既深且久。
作为一个博物学者,哈佛岁月恐怕留给威尔逊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并不是课堂和实验室,相反却是远离哈佛的田野和遥远的热带。威尔逊是一个有天分的人,哈佛则是有能力发现和成就学生的这种天分的地方。总之,威尔逊得到机会到热带进行研究:古巴,墨西哥犹卡坦半岛,委拉克路斯海岸,之后是新几内亚及其他南太平洋群岛。在学术上,威尔逊逐渐走向成熟,他开始撰写一篇篇的论文,提出一个个新的假说、见解和理论,其涉足领域包括生物地理学、进化生物学、社群昆虫生物学、蚂蚁分类等等,而蚂蚁似乎成了威尔逊形象的一个商标。以这种小生灵为主题,他写出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他说,每当他鉴别出一个新的物种,“似乎看到了造物主的真面目的感觉”,一只小小的蚂蚁,就足以使威尔逊对宇宙的玄妙保持敬畏之心。1990年多年耕耘《蚂蚁》(The Ants,与霍德伯格合作)出版。《蚂蚁》荣获当年度非小说类普利策奖,这是第五本获普利策奖的科学书籍,如果限定为科学专著,则是第一本。
威尔逊主义_爱德华・O・威尔逊 -评述
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威尔逊总是把眼光放开,试图了解如何将他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博学的拼凑,使之可能适应的范围更广泛。在1971年出版的《昆虫社会》(The Insect Societies)一书中,他纵观黄蜂、蚂蚁、蜜蜂和白蚁的社会性进化。威尔逊开始以遗传、进化等概念来解释动物的社会行为:自私、合作、权力、家庭等等,研究范围则扩及珊瑚、管水母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社会性脊椎动物(特别是灵长类),最后则是人。1975年,威尔逊完成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Sociobiology:The New Synthesis)一书,该书的最后一章是关于人类的,其观点是,所谓的“人性”――两性分工、亲子关系、对近亲的高度利他行为、乱伦行为、部落主义、雄性统治等等――很大程度上是遗传所决定的,是动物性的。该书一出现,立即遭到左翼人士的攻击,其中包括来自著名的同事古尔德、路翁亭的强烈批评,它们指责威尔逊的观点不过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现代翻版,是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帝国主义提供科学上的辩护,政治上不正确。但威尔逊并没有被吓倒,随后,他完成了《论人性》(On Human Nature,1978年),然后是两本人类社会生物学方面的著作:《基因、意识与文化》(1981年)和《普罗米修斯之火》(1983年);在《协调:知识的统一》(Consilience:The Unity of Knowledge)一书中,他更试图将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融为一体,成为人类知识的广义研究。
在威尔逊另一篇著作《生命的未来》的开篇,威尔逊放上了一篇长长的致故去一个多世纪的思想家梭罗的抒情信。作者来到了瓦尔登湖,这个地方与梭罗的名字紧密相连。在梭罗的时代,地球上很多地方依然人迹罕至,物种多样性完好无损;但在威尔逊的时代,一半的热带森林已经砍伐殆尽,世界的边界已经消失,动植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率消亡。“对于你来说,这里是瓦尔登湖,湖面上忧伤鸽子的乱舞,湖边青蛙的悲鸣,那深沉的哀伤划破这黎明前平静的湖水――这才是拯救这个地方的真正原因!”威尔逊深情地写到。在环境保育问题上,威尔逊再次显示出某种整合的能力和秉性。《生命的未来》包含了许多实证的关于某某物种的状况,还有一些地区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成果;而关于自然经济、生态伦理的论述也令人信服(威尔逊曾有专著论述了物种保护一个生物学理由――“亲生命性”,就是说人类与生俱来具有对其他生命形式的亲切感,人类偏爱天然的环境,这是进化的结果)。当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可行性就显得较为清晰了。
《蚂蚁的故事》是威尔逊的代表作,这本书告诉我们,蚂蚁是在约1亿年前从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并迅速地扩展到整个世界的。像大多数具有极大生态优势的生物一样,它们无所不在地迅速繁殖,形成了大量的种类。目前蚂蚁的总种数可能数以万计。在扩张的过程中,它们经历了引人注目的适应性形态的辐射形进化。书中还提供了一次探索蚁科生物多样性的全景式生命之旅,让读者饱览从社会性寄生虫、行军蚁、流浪的牧蚁、善于伪装的“女猎手”到温控摩天大楼的“建筑师”的不同风采。
在这本妙趣横生的书中,作者对蚂蚁的生存方式,蚂蚁独特的社会形态、严密的社会组织、科学的社会分工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解释了为什么蚂蚁在自己的世界里会取得那么惊人的成功的原因。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蚂蚁世界来自群体成员中精诚合作的“快捷且难以抗拒的”力量,是蚂蚁战胜自然及众多天敌而继续有效生存、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而这一切又是借助于化学交流的高度发展来实现的:蚂蚁从身体不同部位释放的混合物质,构成了一种奇妙的“语言”,从而有效地分辨了敌我,整齐了共同求生的行动。巨著《蚂蚁》荣获普利策奖,而《蚂蚁的故事》是它的一个简短而迷人的续篇,一读便欲罢不能。它贮满了蚂蚁的知识和事实,展现了蚁种的多样性,处处闪烁着科学精确性和孩提般的好奇心。
《生命的未来》主要是以一个生物学家的立场来论述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大量扎实的数据和例证,再加上亲身的研究和体会,他确凿地论证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险,并提出了解决危机的若干方案和办法。另一方面,威尔逊的笔下体现出深刻的道德激情,令人信服的伦理思考。当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满足于埋首实验室,在狭隘的学科分支里精耕细作时,当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和社会学者远离事实,沉迷于自说自话时,威尔逊却能融会科学和道德、事实与价值、知识和爱,发出深思熟虑、充满人道精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