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 谢国忠-简介,谢国忠-职业生涯

谢国忠(1960年――)男,本科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师,《财经》特约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

谢国忠 博客_谢国忠 -简介


谢国忠

谢国忠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

1990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

在世行的五年时间,谢国忠所参与的项目涉及拉美、南亚及东亚地区,并负责处理该银行于印尼的工商业发展项目,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电讯及电力发展项目。

1995年,加入新加坡的MacquarieBank,担任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

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

职位:前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师

谢国忠 博客_谢国忠 -职业生涯

谢国忠是独立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顾问并领导一家股权投资俱乐部。是原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及亚太区经济首席分析家。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

《机构投资者》杂志在2000-2006年选谢国忠博士为亚洲最佳经济学家。世界经济论坛和中央电视台在2003年选谢国忠博士为十大未来领袖。

在此之前,他于新加坡的 Macquarie Bank 工作了2年,职位为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他开创了银行在东南亚的业务。

谢国忠 谢国忠-简介,谢国忠-职业生涯

在加入Macquarie Bank 之前,曾参与一项青年专业人员培训计划,因而加入了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并在该银行工作了5年,于世界银行服务期间,谢先生负责处理该银行于印度尼西亚的工商业发展项目,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电讯及电力发展项目。

谢国忠在2011年、2012年先后在厦门大学EMBA鼓浪屿名家论坛上为EMBA讲述《金融危机的时代》、《当前国内经济前景与展望》与EMBA学员一同探讨经济问题。

谢国忠 博客_谢国忠 -创业历程


谢国忠――发表演讲

谢国忠对形势和趋势的判断在多数情况下准确,这得益于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多从国情出发,并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及传统因素在影响经济结果时所发挥的作用。

在华尔街大牌投资银行里具有大陆背景的亚洲分析师中,谢国忠属佼佼者。这是许多业内同行认可的一个事实。作为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亚太区经济学家被基金经理客户评选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分析师。

谢国忠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预见到了陷阱。他清楚地看到“亚洲经济有巨大的结构性问题”。这使他在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

1997年初,当印尼的贸易顺差仍然很高,出口增加20%多,财政也平衡的时候,谢国忠就发表报告说印尼的经济会崩溃。当时很多人不相信。“我懂得印尼经济里最大的问题是腐败,”谢国忠说,印尼的财富是虚的,里面其实都被掏空了。等到外国人不愿意把钱放进去的时候,空架子就会倒下。同年9月份,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两月有余,谢国忠又写了一份香港房地产要下降50%的报告。当时大家觉得是无稽之谈。谢国忠解释说,他主要看的是供应量层面,他看到香港通过控制房地产的供应量来提高价格,人为地吹起一个资本泡沫。

同样是在1997年的夏天,谢国忠看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通缩,并意识到中国经济将从短缺走向过剩。而当时中国经济的增长率维持在8%的高水平,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谢国忠的观察是,原来很多产品短缺导致中国人消费的欲望很强烈。到了1997年左右,这些短缺的产品基本得到满足,消费欲望就开始下降。中国毕竟是一个财富积累较低的国家,不能保持高消费的水平。他因此提出通缩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主旋律。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这些先见性的观察后来经现实证明是正确的,谢国忠因此自1998年开始被基金经理们认可,并逐渐获得他们的信任。

谢国忠是亚洲地区被媒体引用最频繁的分析师。在公司内部,他是摩根士丹利公司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小组的领头人。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多次关于中国经济的演讲中引用谢国忠计算出来的数据――在中国近8%的经济增长率中,出口占了74%的比重。


谢国忠

谢国忠认为,对形势和趋势的判断之所以能在多数情况下准确,得益于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多从国情出发,并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及传统因素在影响经济结果时所发挥的作用。这种思维方式是谢国忠到美国留学之后逐渐形成的。在国内,谢国忠念的是工程。到美国后,由于觉得工程学对他已经不再有挑战,遂改学经济学。正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时,他深受经济学系索罗教授的影响,认为经济学的复杂性在于一切都是联系起来的。单纯地套用理论模式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问题。看一个模式,要看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毕业后谢国忠在世界银行工作过五年。这段经历的作用是帮助了他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来理解东南亚地区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行工作期间,他有机会对一个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或一个行业从上到下看了个透。比如在印尼,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研究这个国家的电力行业。

谢国忠在亚洲区的同行中以追求立意新颖,见解独到而非人云亦云而著称。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谢国忠研究所涉范围虽广,但对有些国家及领域的分析并不够严谨和充分。另外,因为投行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谢国忠有时说话容易过激,即追求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谢国忠自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从小到大,他在学校里的考试成绩总是第一。在同济如此,到了麻省理工依旧。仅得的一个B也是“因为故意跟老师作对”。

谢国忠是上海人,生于斯,长于斯,直到赴美留学。他承认在就业上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每一次工作的转换都很顺利。他在摩根士丹利(亚洲)稳坐着首席亚太区经济学家的位置。不过,谢国忠对自己的人生观则非常务实。他认为人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是最重要的。同时,人要有自约克制力,要有耐心。不能贪,不能急功近利。他表示中国十几年来最大的弱点是很多青年人急于求成,因而导致浮夸。

至少到目前为止,谢国忠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由于他的工作需要经常和基金经理们交流争论,他将其形容为是一种上战场的感觉。他说他喜欢和很多人辩论时的那种兴奋、新鲜的感觉。特别是当市场出来的情况和预测的结论一致时,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不过,和一般印象中上海人的性格特征不太吻合的是,谢国忠喜欢想大问题。他在投行经济分析师中被列入“大师”一级,是因为其知识和见解的广度与深度被认为在众人之上。谢国忠说他对历史情有独钟。最近他正在读的两本书分别是《大英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史》。

谢国忠 博客_谢国忠 -关注基金


谢国忠

在只有上涨才能赚钱的中国股市,喜欢看空的人往往让人觉得不那么和谐。当预言成为现实时,谢国忠的眼光总让人既爱又恨。爱的是他有时说得很准,会被市场验证。恨的是他往往看空,没有用他的才能为投资者指明能够赚钱的方向。谢国忠有关“判基金死缓”、“基金毁灭价值,基民将遭遇重大损失”之类耸人听闻的消息令市场瞠目结舌。谢国忠坦言,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指数型基金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盛世危言”的三个理由
对于国内基金,谢国忠持有比较负面的看法,大概有三个理由:“第一,基金跟随大盘下跌发生折损,并不能全身而退,基民自然损失惨重。第二,新基金发行如同新股IPO,许多投资者只是因为新基金发行价便宜,便大笔买入,甚至用养老的钱买入。而对于基金的认识并不客观。主要表现在对基金只有相对价值认识不足。第三,新基金发行如潮水一般,基金公司越发越多,越来越大。可是新基金往往是风险最大的一批基金。若问中国股市为什么高估值、高溢价,基民的资金投入那是首当其冲的。”
“如果基民出于认识不足,而像打新股一样买入基金,那么管理层应该把话和中小投资者说明白,尤其是对那些不懂基金的朋友。买入基金会发生折损,但是一些基民确实不了解这个事实,政府对于这群人的投资失误何尝没有责任?”谢国忠将问题的核心归结于对于投资者教育的不足上。

重点关注老牌基金公司
谢国忠:“从美国的历史经验看,真正值得投资者首先关注的,应该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老基金公司和基金品种,尤其是稳定的基金经理,他们作为基金的核心,是一只基金是否值得买的重要选择点。作为投资者,应该对自己将要投资的基金有充分的了解。老基金的盈利能力等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证实,因此,投资者一般可以据此获得更清楚的判断和前瞻性。”

“以美国市场为例,真正有比较大希望跑赢大市的,是指数型基金。美国有一家名叫先锋(TheVanguardGroup)的基金公司,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买入交易费用低廉的指数型基金也通常被认为是股票投资组合多元化的最有效方法。”
同时,谢国忠并未贬低非指数基金,但是他却指出,非指数基金很大程度上依靠基金经理的天赋和才干。而众多基金经理频繁的买入和卖出加大了交易成本和投资失误的可能性,因此反而很难跑赢大盘。

谢国忠 博客_谢国忠 -人物观点


谢国忠

2008年8月8日,谢国忠介绍说:中国进入了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调整时期,无法阻挡这一进程。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通胀上扬、经济增长放缓和资产价格下跌的阶段。对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是最坏的组合。与2003年-2006年间的低通胀、高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形成鲜明的对比。

股市泡沫大多已经挤出,资产泡沫也开始减少。与其他经济体相似,中国也正在面临资产价格下跌。下挫的资产价格将抑制经济活动,尤其是房地产相关的经济活动。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已经超过GDP的10%。2007年,房地产公司在房价最高点买入大量土地。而目前房价正在下跌,部分城市甚至出现销量暴跌。受土地贷款还款和房屋销量下挫双重压力,开发商不得不以极高的利率向地下金融市场贷款。地下金融市场的利率应声上涨,必然对中小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由于土地销量的减少,地方政府不得不调整其基础设施投资。总之,房地产市场流动性不足将影响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进入了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调整时期,政府的政策无法阻挡这一进程。长期而言,调整将会触底并为下一次的经济繁荣做准备。降低经济下挫带来的冲击当然可以,但是,政府不应该与市场对抗。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能够给出口部门更多的生存空间作出调整,而增加银行贷款将会是一个大错误。通胀的压力已经非常强劲,放宽贷款只能是火上浇油。因此,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应该包括:紧缩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财政政策、稳定的汇率政策。

就结构性调整而言,中国应该提高制造业的技术、质量与品牌,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提高家庭收入占GDP的比例,实行超大城市战略。

2011年3月,谢国忠撰文称,近十年来,中央政府一直表示,希望让经济转向以消费为导向,实现经济再平衡。中国必须制定目标,使消费占GDP的比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比。关键在于增加家庭收入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降低大项目(如住房、教育、医疗等)的价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必须在调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提高储蓄利率、调低房价三个方面有所作为。谢国忠认为,经济再平衡很容易,政府要做的就是少从家庭部门刮钱。如果当前的体系无法很快做到这点,中国可能在未来10年内经历滞胀。

2011年7月,谢国忠表示,目前的增长模式只能让很少一部分掌管国有资产、控制公共财政支出的人受益。从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政府项目的成本超支状况来分析,可以推算出国内生产总值的10%可能都已经变成了灰色收入,通过这两个领域流失掉了。这样的体制,也会让没有显赫家庭背景、最优秀的中国人都变成投机商人,他们的能量只能被限流在证券市场投机领域,试图从不那么聪明的人手里,夺走一些财富。谢国忠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是一个体制性的问题。现在再去增发货币,连饮鸩止渴的解渴效果都没有了。当前应该做的,就是彻底放弃制造泡沫的做法,并且开始对整个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谢国忠 博客_谢国忠 -唱衰中国楼市

在唱空中国房地产的专家学者中,谢国忠无疑是最耀眼之一。2004年10月,谢国忠发表《有史以来的最大房地产泡沫将在近期破裂》一文,开启了近十年的“唱空中国楼市之旅”。“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认为中国房地产存在“严重泡沫”,并于近两年不断给出房价跌幅。

谢国忠唱衰言论一览:

时间言论2004年10月发表《有史以来的最大房地产泡沫将在近期破裂》2009年2月1日“2009年楼价仍有下调空间。”2009年11月16日“房地产泡沫非常大。”2009年12月4日“下轮经济危机在2012年。”2009年12月10日“2012年股市、楼市泡沫终将破灭。”2010年2月20日“楼价持续上涨或致市场崩溃,引发严重后果。”2010年4月22日“打压楼市不足以遏制泡沫。”2010年4月28日“楼市泡沫即将破灭时,会通知大家。保姆都去买房了,房子没理由不跌。”2010年9月30日“泡沫过后中国部分房价会跌9成。”2010年10月2日“未来五年大城市房价平均跌一半。”2010年10月10日“中国房地产已进入熊市,将持续五年。”2010年11月5日“中国房价已经见顶,下跌是渐进式的。每年掉7%,掉个20年,一直掉80%。”2010年12月9日“房地产进入熊市,大城市房地产价格可能要降一半。”2011年11月9日“房价调整至少需要3年,房价降一半仍属理性。每平米价格降到城市两个月平均工资之下才合理。”2011年11月11日“中国房地产要爆了。”2011年12月21日“中国房价跌幅可能很快达到25%,未来两到三年,可能还要继续同样跌幅。”2012年2月1日“今年房价可能会跌25%,未来三年内跌幅可能达到50%”2012年12月5日“未来五年内房价跌一半。”2013年3月28日“房地产一定会慢慢下滑。”2013年6月2日“房地产泡沫未来数月内破灭,最多不到一年。”

谢国忠 博客_谢国忠 -自作文章和媒体采访

谢国忠2003年以来能找到的全部自作文章和媒体采访资料,共812篇。
其中,理论性的无法验证其正误的有209篇,可以算正确的是47篇――全部是关于2008年中国股市房市的,其余556篇,无论对中国市场还是对国际市场的预测,完全错误!完全是胡说八道!
也就是说,对市场的预测,谢国忠正确率只有7.8%,胡说八道的却有92.2%!
股市、房市的利害关系复杂,可能无法使大家看清楚,但谢国忠对石油市场的“研究”轨迹,却能让人对谢国忠的“经济学”动机,一目了然。
谢国忠油价的多空“研究”(文章发表时点和图标上的序号相对应)
1、《石油价格还将是长期熊市》,2003年3月5日,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2、《中国油价明年将大跌》,2004年6月1日,来源:信息时报
3、《石油泡沫将挤破地产泡沫》,2004年9月15日,来源:新财富杂志
4、《看跌石油,看多煤炭》,2005年1月24日,来源:证券日报
5、《石油价格高涨也是个泡沫》,2005年3月14日,来源:证券日报
6、《未来几年需求下降 油价下跌》,2005年12月16日,来源:上海证券报
7、《国际油价将崩盘》,2006年6月20日,来源:中国石油报
8、《一年内油价将跌破30美元》,2007年1月24日,来源:财经
9、《油价年内将会跌至20-25美元》,2007年8月20日,来源:中国企业家
10、《破解油价泡沫》(价格会到200美元),2008年 6月9日,来源:财经
11、《油价飙升没有阴谋》,2008年7月4日,来源:凤凰网
12《2010年油价泡沫才会破裂》,2008年7月9日,来源:赢周刊
13、《美短期救火将导致油价飙升》,2008年7月15日,

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谢国忠,在油价24―79美元的区间,耸人听闻地坚持油价要崩溃。2004年,陈久霖听信谢学家的判断,在底部区域做空,5.5亿美元,被摩根、高盛们装进荷包。

2008年7月11日,这轮“石油牛市”见顶,这天的油价是147.25美元。
从来都是“悲观”、“泡沫”的谢国忠,在油价见顶的前后,一反常态,以罕见的频率,对石油唱多起来:6月9日,发表《破解油价泡沫》一文,鼓吹油价要上200美元,这天纽约期市石油收盘价134.35美元;7月4日,在凤凰卫视宣扬,《油价飚升没有阴谋》,这天纽约期市石油收盘价144.18美元;7月9日,距油价见顶只有两天了,谢国忠发表《2010年油价泡沫才会破裂》,这天纽约期市石油收盘价135.62美元;7月15日,谢国忠在凤凰卫视再次宣扬《美短期救火将导致油价飙升》,这天,纽约期市石油收盘价138.74美元。
同期还有谁在市场上鼓吹“200美元”论和“2010年油价泡沫破灭论”呢?《摩根大通料油价年内见200美元》、《高盛:油价或涨至200美元/桶》、《罗杰斯:油价有望升至200美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8278.html

更多阅读

广州暂住证如何办理 办假暂住证

广州暂住证如何办理——简介在公司入职后要交保险,就需要暂住证,如何快速的办理暂住证,如下:广州暂住证如何办理——工具/原料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房东的信息(姓名、电话)你居住的地方(地址)房屋租赁合同计生证(女的需要)广州暂住证如

谢国忠:房地产调控与中国梦

在判断中国房价的趋势上,没有谁比谢国忠“输”的如此全面。但是,谢国忠推导出“房价危险”的思维过程,远比他的结论更为重要。在“新国五条”大闹地产界之时,据新浪房产报道,3月下旬,新浪乐居专访谢国忠,倾听这位“唱空者”的全部心声。 

共和国十大元帅简介---人物政治 共和国十大元帅排名

朱德(1886-1976)戎马一生,功绩卓著;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

跟得上灵魂的身体 《身体在工作,灵魂在恋爱》内容简介

书名:身体在工作,灵魂在令爱作者:尤薇儿书号:9787508828756定价:26.00元内容简介:今天的职场可不怎么好混:一边是高房价,一边是就业难、升职难,还不时来个“山木门”、“郭海藻”吓唬吓唬你。世道这么乱,女人怎么办?难道新时代的女性除

声明:《谢国忠 谢国忠-简介,谢国忠-职业生涯》为网友懦弱给誰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