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燕山王越,字安睿,东汉末年当世大侠。18岁匹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无人敢当其锋;30岁周游各州,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他力大无穷,豪气盖世,连吕布都不是其对手。此人热心出仕,最后在洛阳开武馆谋生,整日周旋在皇帝周围,希望讨个一官半职,被任命为剑术教头,先后教导过汉献帝、曹丕等人。但其时皇帝没有权威,汉末门阀观念又根深蒂固,出身平民的王越,终生不得出仕,后不知所终。时人赞之曰:“安睿(王越的字),为虎贲,善剑术,称于京师。“
东汉末年_王越[东汉末年侠客] -生平
王越,字安睿,东汉末期著名剑师侠客,生于燕都,擅长刺杀与长剑技巧,传说勇力可比吕布(字奉先),单挑无敌,但功利心太重,一心想在朝廷做官,因此成为汉献
模拟图
帝刘协的剑法启蒙导师,后来因为曹操授令,又成为曹丕(字子恒)的导师,教授剑术,一生几乎未曾出宫,遂默默无闻。
十常侍之乱中,为保护出逃的汉献帝驾马车,曾击杀追兵无数,在汉献帝刘协(字伯和)被董卓(字仲颖)带走后,王越便杳无消息。
后董卓被灭,曹操(字孟德)控制了汉献帝,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王越重归朝廷,得曹操赏识,被封为虎贲大将军,教导曹丕剑术,王越畏惧曹操权势,遂应允。时有人称曹丕为:文得仲达(指司马懿)、武得安睿(指王越)。
公元199年,王越于许都病逝。
东汉末年_王越[东汉末年侠客] -历史记载
原文
曹丕《典论・自叙》: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精熟。尝与虎牙将军刘勋(字子璜)
、奋威将军邓展
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将军非法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 ,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公乘阳庆
使
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
翻译
曹丕的《典论・自叙》记载:曾于闲暇时间学习剑法,拜访过多位名师,了解到各地剑法都有所不同,只有京城帝师最为高深。桓、灵二帝在位期间,有位虎贲将军王越擅长剑术,在京城内被称为帝师。河南人史阿曾说,昔日与王越游乐时,深得其法,一有时间就随史阿学磨练剑法以至精熟。曾与虎牙将军刘勋(字子璜)、奋威将军邓展共同饮酒,听闻邓展擅长使手臂,通晓五种兵器,又能空手入白刃,我和他讨论了很长时间剑法,因认为邓展的剑术不正宗,因此他想要与我比剑。当时正在醉酒,恰逢正在享用甘蔗,就以此为剑,在殿下与邓展数次比试 ,三次击中他手臂,左右都大笑不已。邓展不觉脸红,更不服气,要求再来一次。曹丕就故意说:“我的剑快而集中,很难击中对方的面部,因此只是打中了你的手臂。”邓展说:“别说了,我们再来一次吧。”曹丕知道这次邓展一定会突然间向中路猛攻,就装假不经意地向邓进击,邓展果然如曹丕所料,猛地冲杀过来,曹丕却迅速退步闪过。出手如风,从上方截击,一下打中邓展的额角,这一下使得一同喝酒的人都禁不住惊叫起来。这一幕比剑结束后,曹丕和邓展二人还座继续畅饮,曹丕笑着对邓展说:“从前有一个名医叫阳庆的,他曾叫淳于意将自己的旧秘方全部抛弃,另外教授他的秘术,我看邓将军还是把旧技抛弃,接受新的重要的击剑方法吧。”话音刚落,满座都不禁欢笑起来。
东汉末年_王越[东汉末年侠客] -历史争议
据陈寿《三国志》,无论是在《武帝纪》中,还是《曹丕传》中,或据范晔《后汉书》的《陈王列传》里,均没有介绍这个名字。唯独曹丕《典论》中,将王越这个名字一带而过。
随着对三国文化的深度研究,参考汉末相关资料加以总结,依照所掌握的资料,曹丕在《典略》中还是较为明确的介绍了王越的生平史实的。
曹丕的《典论》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着,该书在宋代亡佚,今仅存《自叙》、《论文》两篇较为完整。《典论・论文》是汉代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典论・论文》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它对文学的价值的重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儒家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一为“立言”(见《左传》)。但这主要指政治与伦理方面的论着,与文学并无多少关系。曹丕所说“文章”,则包括诗、赋在内。其实,文学――特别是偏重抒情的文学,很难说是什么“经国之大业”,但曹丕这样说,就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兴盛,当然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