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相结合的省属高校。学校位于晋商故里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农业学府,全国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高校。学校源于1907年的铭贤学堂,1951年成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山西农业大学,并于当年入选全国重点大学。201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共建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省农业大学_山西农业大学 -学校概况
校园山西农业大学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距省会太原60公里,是一所有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著名学府。1907年,孔祥熙先生创办私立“铭贤学堂”,逐渐发展壮大为“铭贤农工专科学校”、“铭贤学院”。1951年成立山西农学院,成为当时山西省仅有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1979年更为现名,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彭真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校园古朴典雅,文化底蕴深厚,是读书治学的圣地。从建校至今,共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人才。近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山西农业大学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形成了以“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农、理、工、管、经、文、法、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农业大学。学校设有农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运城农学院等6个高职二级学院;有44个本科专业,25个高等职业技术专业,21个成人教育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山西省农业大学_山西农业大学 -历史沿革
山西农业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迄今已建校百余年。学校的前身是1907年孔祥熙先生创办的私立铭贤学堂,1916年增设大学预科,1928年开办农科,1931年开办工科。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南迁,1939年辗转到达四川金堂县。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成立铭贤农工专科,1943年改建为铭贤学院,由专科改为本科,学系由3个扩大到8个,即农艺学系,畜牧兽医学系,农业经济学系,机械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纺织工程学系,工商管理学系,银行学系。1947年铭贤学院由金堂迁往成都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铭贤学院于1950年11月迁返山西太谷原铭贤学堂旧址。1951年10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接管了铭贤学院,改私立为公办,正式成立山西农学院。1971年山西农业劳动大学归并该院。1975年在昔阳、雁北、运城组建了3个分院,分别为大寨、雁北、运城农学院。1979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寨农学院并入山西农学院,同年山西农学院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此后,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雁北、运城农学院,将其并入山西农业大学。
历史故事
铭贤学校时期铭贤学院是在铭贤学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铭贤学校则是在美国欧柏林大学的资助下,由孔祥熙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在山西省太谷县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
欧柏林大学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开办的一所私立大学,地处美国俄亥俄州。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柏林大学的一些毕业生组织了一个小分队,以传教士身份来到山西省太谷县等地,进行传教活动。在1900年我国北方各地爆发大规模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中,太谷地区的六名欧柏林传教士被杀。
山西农业大学
孔祥熙生于1880年,祖籍太谷县,自称是孔子的75代裔孙。10岁时随父加入基督教,先后就读于太谷福音小学和河北通州潞河书院等教会学校。1900年八月,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并镇压了义和团运动。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开始办理教案。孔祥熙因当时襄办太谷教案“有功”,深得美国传教士的赏识,被太谷基督教公理会资助到美国深造。从1901年八月到1907年秋,他先后完成了欧柏林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学业,获学士、硕士学位。孔祥熙学成回国前,向欧柏林大学建议,在山西设一纪念学府,以传播“欧柏林精神”,并保证:他回国后要谢绝一切邀请,牺牲一切优越就业条件,专心致力于此校之创设。欧柏林大学称赞孔祥熙的建议,随即成立“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或称欧柏林山西纪念社),其常设办事机构为“托事部”,负责筹资建校。
1907年秋,孔祥熙携带款项回到故乡太谷县,拒绝了清政府邮传部和湖南省的邀请,一心办学。他与公理会商妥,占用公理会所办的明道学堂校址(在今太谷县人民医院后院),创办了“铭贤学校”(亦称铭贤学堂)。铭贤学校的英文校名为“OberlinShansiMemorialSchool”,中文校名为“铭贤”。“铭贤”二字,系孔祥熙所命名,“盖取纪念庚子为道殉难中西先烈之意”。就是说为了永远铭记在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中被杀的美国传教士,继承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继续“他们的伟大事业”而设立的学校。
铭贤学校初建时是一所包括初小和高小在内的完全小学,学制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学生50余人(一说30余人),教员二人。后来,逐渐扩充,于1909年增设中学班次,学制为四年。因明道学堂校址狭隘,难以发展,同年,迁入太谷县城东孟家花园(即今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的一部分)。孟家花园原为太谷财主孟氏别墅,因教案而被教会所夺占。这里花草馥郁,林木扶疏,假山叠翠,巍楼对峙,校舍四面农田民屋环抱,环境优雅,极宜办学。
铭贤学校建立后,规定了校歌,制定了校旗,还亲自任教授课。孔祥熙亲自题写了“学以事人”的校训。“学以事人”源出于基督教(圣经》,原文是:“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孔祥熙选用这句宗教语言作为铭贤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要表明自己“创办学校,作育人才,以期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符合淑世爱人的本旨”。
铭贤创立伊始,仅设小学。以后逐渐扩充,增设了中学,由孔祥熙任校长兼董事长,后因明道院地方狭隘,不敷应用,于1909年迁到城东的孟家花园(即农大的校址)。这里花草馥郁,林木扶疏,假山高叠,巍楼对峙,环境优美,极适读书。
铭贤学校铭贤学校的最高管理机构是设在美国欧柏林大学的铭贤托事部,托事部主席由欧柏林大学校长或副校长充任。凡铭贤学校的重大方针、经济、人事等问题,都由托事部解决和批准。铭贤学校在国内的管理机构是校董会。
1913年孔祥熙前往日本,学校校务暂由美国人伍乐福代理。
1916年秋,又增设大学预科,学制三年,每年招收一个班,1923年停办,八年中共毕业学生61人。大学预科、中学、小学各部分别由田俊卿(美国人)、程子青、温尔安(美国人)担任科长,处理教务。从此之后学校规模日渐扩大。
1922年,取消科长制,改设副校长代理校务,田俊卿为首任副校长。1923年夏按照全国教育会议决议,改行新学制,小学为四二制,中学为三三制,停办大学预科,增加高中班,设文理、师范、商业等科,分科教学。1925年学校成立了以程子青为委员长的第一届校务行政委员会。是年,孔祥熙赴美募集75万美金,作为铭贤学校办学基金。1926年,田俊卿担任校务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由贾炎生继任。是年,铭贤学校是准教育部正式立案。1928年,铭贤学校增办农科,聘请了大批农业大学及专科毕业生,从事农业实验研究工作。1931年又增设了工科,研制农具为农业服务。1932年农工两科呈准立案,这是铭贤学院前身――农工专科学校的草创时期。在这期间,贾炎生赴欧柏林大学学习,乔辅三继任委员长职务。1929年,铭贤学校接收设在太谷南关的贝露女校,改为女子部。
合并1933年,女子部由南关迁到铭贤学校与男子部合并。是山西省实行男女合校的最早一所中学。这一年乔辅三辞职,校务由贾炎生、吴克明共同负责。1934年秋,梅贻宝被聘为代理校长,扩建工农两科,兴建嘉桂科学楼、亭兰图书楼,教育部曾两次拨给经费七万元,作为扩建费用。1935年铭贤学校又成立了乡村服务部,在附近农村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对农民进行教育,开展实际服务工作。1936年,梅贻宝改任燕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铭贤学校的校务仍由贾炎生、吴克明共同负责。
铭贤学校在山西颇有声望,所以报考的学生很多,录取的学生都是各校会考的前几名,还有各地公理会学校选送的学生,故学生来源不虞匮乏。又由于铭贤经费比较充裕,不惜以高薪从省内外聘请好的教师。除英文例由美国教师担任外,其他各课多由适当的教师担任。为了与天津南开中学和北京师大附中相竞争,在高中内使用大学课本或演作大学一年级水平的习题,甚至选用英文原版教科书。实验、实习等课,要求也比较高,这样就使一些基础稍差的学生难以随班上课,留级、休学现象不断出现。
1937年春,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为发展实业,准予铭贤学校建立农工专科学校,遂即增设校舍,添购设备。八月,贾炎生正式代理校长职务。正当农工专科学校招生开课之际,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华北,直逼太原,山西局势危在旦夕,铭贤学校决定迁徙。
迁移1937年10月13日,铭贤学校开始紧急疏散人员和图书仪器等物,师生200余人分批从太谷向南迁移至运城。在南迁到祁县东观时,遭到日机轰炸,炸伤我学生多人,广大师生对日军的暴行无比愤怒,对国民党的不抵抗切齿痛恨。11月8日,太原沦陷,晋南局势紧张,铭贤学校遂由茅津渡过黄河至河南陕县。停留三个月。因经济措据难以维持上课,便于1938年1月迁到西安,借用尊德女校旧址继续上课10个月,颇得当地人民的好评。后来日机多次滥炸西安各处,学校又于11月迁到陕西沔县。因其地处偏僻,难以发展,最后于1939年3月迁到四川省金堂县姚家渡曾家寨作为临时校址。从抗战以来,铭贤学校辗转四省,重迁五地,行程两千多公里,才有较为固定校址。经筹划后,中小学即行复课,同时积极筹办农工专科学校。购置地亩,兴建校舍,聘请教师,增添设备。经一年多的筹备,于1940年秋,正式招生上课,学制为三年。按当时教育部规定,专科学校仅设科、不设系。全校分农学部和工学部。农学部分设垦植、畜牧、农业工程三科;工学部分设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三科。专科学校共招生三年,三年中在校学生111人,共毕业学生80人。教师4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人,讲师9人,助教14人。教师多数毕业于全国著名大学,或在国外大学获得学位。有的教师能开二、三门课程,甚至同时开四、五门课程,并且还能在课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学校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秩序好。凡学生违犯校规,令其退学;学生考试有舞弊行为的,除取消该课成绩外,并视情节轻重予以记过、开除处分等等。
1943年秋,奉教育部之命,铭贤农工专科学校改为私立铭贤学院,学制为四年,除原有农工两科外,又增设商科。原专科学生于1945年全部毕业,不再另行招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计划迁回太谷,因蒋介石发动内战交通不便,未能迁移。1946年将中学部迁至陕西三原,铭贤学院工商管理、银行两系停办,另在西安招收该两系,就地开课。1947年铭贤学院从金堂迁到成都东门外,1948年,中学部和工商管理、银行两系分别从陕西迁回成都。学院原在金堂设:农艺、畜牧、农经、机工、纺工、化工、银行、工管八个系,迁到成都后,因受校舍设备等限制,将农经、化工、银行三系暂行停办。解放前夕在校学生为358人,毕业生为133人,教师为68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助教6人,特聘教员6人。职工为59人。学院内设有农场、牧场、机械实验工厂、纺织实验工厂,藏有图书8838册,仪器7999件。在这期间,1943年杨蔚任代理校长,1949年又由贾炎生任代理校长。
铭贤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铭贤学校师生为了声援北平学生的斗争,罢课游行,下乡进行爱国宣传。1922年在全校又掀起了一次反基督教斗争。在进步教师的支持下,成立了文艺研究会、海涛社、晨曦会、改造社、火花社、呓语社等进步组织,与宗教服务团体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24年,学校出现了党的活动。1925年在共产党员张维琛领导下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先后发展赵品三、郝金和为中共党员。同年,五卅运动爆发,学校师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掀起了反帝爱国热潮,张维琛主办《锐锋》期刊。组织进步团体抵制学校当局的“家长式”控制,迫使学校停课七天。其间,张维琛带领学生到太谷各校进行演讲、募捐,声援上海和省港大罢工。他们还深入农村发动农民,抵制日货。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右派大批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全国一片白色恐怖。张维琛、赵品三去南方投身革命战争,铭贤学校党的组织由郝德育、侯俊岩同志负责,继续坚持斗争。1928年郝、侯由于进行革命活动被校方察觉赶出校门。1929年七月,高克亨从陕北榆林来到铭贤学校,立即建立特别支部,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在学校和农村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初,高克亭调到太原后,由史国森、帖继堂联系宋之诚、潘启隆等进步学生,继续坚持斗争。他们领导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教师专制和镇压的学潮。由于受到学校当局的多方压制,特支活动暂时停止。
1932年底,铭贤学校建立了由党领导的外围进步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支部,刘景初任书记,通过铭贤学生会,开展革命活动。1933年底,学校当局强迫刘景初退学。但是“社联”的革命活动并未停止。1934年,“社联”曾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红军秘密募捐;发动驱逐反动体育教员的风潮。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学生的爱国情绪高涨,纷纷响应,学校当局出面弹压。1936年夏“社联”停止了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铭贤学生中建立了“民先”组织,参加太谷县城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太谷县总动员委员会的宣传民众工作;有的学生参加了太谷人民抗日自卫队,并将铭贤学校的二十余支教育枪“强借”出来,武装了抗日自卫队;有的学生跟随秦基伟、侯维煜、杜润生奔赴太谷山区,展开长期的抗日武装斗争;还有的学生参加了抗日决死纵队。
1937年,铭贤学校南迁至河南陕县时,有一部分学生经西安转往延安,参加了党领导的革命工作。先后参加革命工作的学生,后来成了革命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全国解放后不少人担任了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
1939年学校迁移到四川省,成都地下党组织积极在铭贤学校发展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尤其在解放前夕,当局为了加强对铭贤学院的控制,极力发展国民党和三青团,反对、阻止学生运动。当时党的地下组织,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民协”,提出“团结进步(分子),争取中间,打击反动(分子)”的口号,通过各种活动将进步和中间的学生团结在党和民协周围。1947年底,由于物价飞涨,学校的学费也随之上涨,使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继续上学。在这种情况下。成都大中学校开展了助学运动,当时铭贤学院的学生在党组织和“民协”的领导和支持下,也开展了助学运动.这一运动不仅解决了一些贫困学生求学的困难,而且通过同反动势力的斗争,教育团结了一大批中间群众。1949年上半年,成都各校学生响应在全国展开的反饥饿、反迫害运动,发动了罢课斗争。铭贤学院的学生,在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周锡荣、余文正及“民协”负责人张启昆领导下,先后进行了两次罢课斗争,并组织了护校队值岗巡逻、监视敌人,使学校免遭破坏。1949年12月25日成都解放,铭贤学院获得了新生。
山西农业大学时期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派温宗政、郑瑛为铭贤学院军事代表,在校实施军事监督与领导一切事宜。当时,学院设有三科五系,即农科。农艺学系、畜牧学系;工科:机械工程学系、纺织工程学系;商科:工商管理学系。在校学生358人,教职员286人。
1950年10月间,铭贤学院迁回山西省太谷县原铭贤学校旧址。吴克明任院长、张龙志任教务主任,程子青任总务主任。1951年1月,政务院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处理接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会议,会后私立铭贤学院改为公办。依照山西省人民政府文教厅规定,学生实行小包干制待遇,免收学费、宿费、讲义费及杂费。一般疾病由校医室免费治疗。
1951年4月,全校师生结合抗美援朝等项政治运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爱国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教育,逐步肃清了封建的法西斯思想和亲美、恐美、崇美的帝国主义权化思想。
山西农业大学 碑
1951年5月,奉教育部命令,将机工、工管两系合并于山西大学机电系(工管系后来又合并于中国人民大学);纺工合并于西北工学院纺织系;九月,合并交接完竣。铭贤中学高中并入太原第五中学;太原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合并我院,为附属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原铭贤学院的初中并入该校。同年十月一日,铭贤学院正式改称山西农学院,学制为四年,当时共有师生86人、李秉权任院长,李子康任副院长,学院成立了党的临时支部,李子康任书记。
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实行院系调整,畜牧兽医系的兽医部分,合并于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这样山西农学院只有农学、畜牧两个专业。
1955年以后。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教学改革,修订了教学计划、减少课程门类,增设选修课,精简教材,教学方法上采取启发式教学。
1954年,院长李秉权调山西省农业建设厅工作,院长职务由李子康担任。1956年张雨竹调至农学院任党工委书记。1957年成立中共山西农学院委员会,张若愚任书记,张雨竹任副书记,副院长。1958年,王绶任院长、李子康、乔启明为副院长。
1958年至1960年,我国教育战线开展了一场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革命。学院组织800名师生到灵石大炼钢铁,进行现场教学,师生共同编写教材,开展群众性的科研工作。并把劳动列为正式课程。这场教育革命是力图创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但在教育革命中,忽视了课堂教学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但通过这场教育革命,在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实践中,广大教师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教改经验。
随着山西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1958年山西农学院农学系增设土壤农化、植物保护两个专业、畜牧系增设兽医专业,同时成立了园艺系,下设果树蔬菜专业。同年八月,将附属农校并入我院改为专科部。
1960年前后。我国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我院纠正在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左”的错误.1962年。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压缩,经调整后,设农学、牧医、园艺三个系和一个基础部,下设一农学、植保、土化、畜牧、兽医、果树蔬菜它个专业,其他专。业分别并入农学、果树蔬菜等专业,使之与我省农业发展相适应。
与此同时,根据教育部1961年九月颁布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修订了教学方划,坚持教学为主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的时间作了合理的安排。恢导下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了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对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错误批判的师生、干部进行了甄别平反,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1964年,为了加强教学与科研工化经省政府决定,将山西省果树所、山西省畜牧研究所归山西农学院领导,1969年两个所重归农口。1965年7月赵立法来校任副院长。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山西农学院和全国其他院一样,在发展中受到了挫折,停止招生达五年之久。1971年4月30日,山西省革委决定撤销山西农业劳动大学,将该校机构合并到山西农学院。
1971年,山西农学院恢复招生,学制二年,并将果树蔬菜专业分为果树专业和蔬菜专业,增设农机专业。1974年又增设了林学专业。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以后,使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7年停止招收二年制社来社去学生。1978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招收四年制学生。通过考试和择优录取的学生,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都较好,保证了我院学生的质量。1978年9月。该院学术委员会成立。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山西农学院改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院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山西农业大学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0年和1984,学校进行了系科专业的调整,由1960年的三个系、一个部、六个专业,调整为十个系,一个部――基础部,十三个专业。学制均为四年。
在这期间,党加强了对山西农业大学的领导,冯毅、安振、李同年先后任党委书记,郭弓宏、张雨竹、崔晓天、宋忠民先后任副书记,张龙志、陈震先后任校长,崔晓天、王纪堂、李焕章、吕效吾、宋玉岫、陈震、李贵荣、李连昌、聂向庭先后任副校长。在这些同志领导下,积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支针和政策,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对“文化大革命”中遗留的问题进行清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对一些冤假错案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平反昭雪。1979年至1980年上半年改正了错划的右派分子78人(其中包括专科部错划的27人),平反了413个冤假错案。1978年至1984年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80人,其中知识分子为49人,占发展总数的61%。与此同时,党还加强了教学、科研工作,稳定了教学秩序,使农业大学实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百年华诞
2007年8月26日,山西农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百年沧桑,岁月如流。
一个世纪的历史文化传承,山西农业大学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形成了以“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百年校庆
100年求索筚路蓝缕,50年创业艰苦执著,20年改革锐意进取,5年的跨越辉煌篇章。今日之农大,面向“三农”,立足山西,辐射全国,成为了莘莘学子读书治学的圣地,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库”和“智囊团”。学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确立“全方位开放、特色化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2007年8月26日,美丽的山西农大喜气洋洋,豪迈的农大儿女纵情欢歌,校园内外处处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气球高悬、彩旗招展,海内外校友与万余名师生员工欢聚一堂,共庆母校百年华诞,描绘母校美好前程。
上午,山西农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校大操场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于幼军发来贺信,省委副书记金银焕作讲话。出席大会和发来贺信的有: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申联彬,省委常委、副省长梁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纪馨芳,副省长张少琴,省政协副主席、该校名誉校长聂向庭。该校杰出校友、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原山西省政协主席郑社奎出席。
国家教育部、农业部发来贺信。两院院士汪懋华、张子仪、吴常信、盖钧镒、王志珍、谢联辉、王一德、尹伟伦出席。兄弟院校和友好单位、海内外校友、国际友人发贺信贺电祝贺该校百年华诞。
出席纪念大会的还有省人大秘书长朱明,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全国农林水高校的领导,晋中市委、市政府等全省各市、省直各有关部门、省内各高校、以及学校驻地太谷县的领导,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的国际友人和校友代表。
党委书记石扬令主持纪念大会并宣布:山西农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开始!顿时,礼炮轰鸣,一群群和平鸽自由翱翔,五色气球腾空飞起,整个会场成了一片欢呼的海洋。
举行庄严的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后,工作人员宣读了教育部、农业部的贺信。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董常生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一直给予该校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董校长在讲话中说,该校100年来扎根乡村,书写了一部充满开拓与奋斗、梦想与光荣的历史华章。在跨越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在“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指引下,凭借几代农大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山西省惟一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农业高等学府,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最崇高的使命,建校以来培养了6万余名各类人才,成为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骨干力量。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989年以来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近60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率先实现了山西省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本科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学校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为学生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学校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0余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科技发明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星火科技奖2项,育成60余个新品种,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00多亿元。
山西农业大学也是山西农民教育和农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累计培训农民、干部、技术人员300万人次。学校全面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先后建成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4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8大学科门类,建成8个省级品牌专业;以农业部转基因生物监测中心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落户该校。学校积极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校园环境大为改观。“十五”期间新建了实验大楼、新图书馆、万人餐厅等重要工程,新增教学资源总量相当于建国50年来的总和。大学路和农大立交桥建设工程的顺利完工,彻底改善了对外交通条件。
董校长强调,山西农业大学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发展史,是一部与农业、农村、农民血肉相连的创业史,是一部扎根乡村,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回顾辉煌办学历史,我们永远铭记党和政府对学校的亲切关怀,永远铭记几代农大人为学校发展做出的艰苦努力,永远铭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校友的大力支持!100周年纪念,是对辉煌历史的检阅,更是迈向新跨越的出征仪式。我们欣逢科教兴国和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树立了全方位开放、特色化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建设高质量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我们坚信,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山西农业大学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山西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教授代表国内高校,美国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执行主席卡尔・贾克忱博士,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校长底特・奥日萨克教授,校友代表、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教授分别致辞,表达了对山西农业大学――这座百年学府的祝福与希望。
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金银焕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她说,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的精神,豪情满怀地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的喜庆时刻,山西农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首先,我受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的委托,代表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庆典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为学校发展进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
她指出,一百年以前,在维新变法、兴学图强的浪潮中,学校的前身铭贤学堂应运而生,与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的前身山西大学堂一起开创了近代山西高等教育的先河。新中国建立后,成立了山西农学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进一步焕发出勃勃生机。山西农大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农业高等学府,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贡献社会为目标,坚持把科研项目作在田野,把科技论文写在山村,取得了一批又一批的重大科研成果,引领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提升了山西农业科技的水平,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善和农民生活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她说,100年来,6万余名农大学子遍布海内外,涉及各领域,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工作,贡献聪明才智。特别是在太行吕梁,在汾河两岸,一代代农大人秉承科教兴农的理念,投身农村建功立业,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把心血和汗水洒在了千万个乡村,在广大农民群众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她说,今天山西农大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征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科技创不断涌现的时代,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公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当今的山西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提出了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步跨越,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科教兴晋,人才强省的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是山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所有这些都为山西农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她强调,省委、省政府希望山西农业大学,坚持“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形成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格局,特别要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建设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质量教学科研型农业大学;坚持“服务为本”的办学理念,把服务“三农”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意识,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和“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建设和谐校园,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和优秀的师德师风,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
她强调,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事业充满希望,我们的前途无限光明,我们相信承载了百年历史文化的山西农业大学一定能在第二个百年里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为把山西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委书记石扬令在总结讲话中说,百年春秋创伟业,同心同德向未来。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使我们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深受鼓舞。各位领导和各方宾朋的祝贺,是对我们的最大激励。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副书记金银焕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实施科教兴晋和人才兴晋战略,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纪念大会上,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们表演了“百年欢庆”威风锣鼓和“和谐百年”、“青春百年”、“百年腾飞”等四幕精彩的团体操,把纪念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山西省农业大学_山西农业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山西农业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教荟萃。学校现有教职工1498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3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授133人,8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有特聘院士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部)级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有40多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西农业大学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参加项目),省级以上(含省级)30项。“十五”期间,学校列入规划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系列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共274部,其中主编46部,副主编76部,参编152部。学校有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山西农业大学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学校提出“把科研项目做在田野,把科技论
教学楼文写在山村”的科研工作思路,曾培育出大豆良种晋豆一号、二号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育成山西黑猪、山西细毛羊、中国黑白花奶牛等优良品种。学校在全国首次引入了南美羊驼,丰富了我国的动物物种资源库。近三年,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1项,鉴定课题49项,获奖26项,出版专著133部,发表科研论文1530篇,获授权保护的植物新品种11个。学校在全省建立了百余个稳定的农科教基地,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山西农业大学面向国内外开放办学。学校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晋中市设有新校区;并以校本部为依托,带动运城农学院等6个高职二级学院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覆盖山西的特色化、适用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办了留学生教育,与德中教育友好交流协会合作,培养赴德留学生;与美国欧柏林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全方位合作。
山西农业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治学环境幽雅。学校占地14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8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种藏书145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开设电子阅览室;拥有大批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现代化的游泳馆和国家二级标准体育场,为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及开展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山西农业大学社会声誉良好,办学成效显著,成为众多有志青年的走向成功的摇篮。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307人,各类研究生1000余人。学校应届本科生考研率近年来都保持在25%左右,硕士生考博率在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山西农业大学历经百年沧桑,欣逢科教兴农、人才强国的难得机遇,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使命,正朝着建设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质量教学科研型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学院、软件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合作举办了信息学院、中德学院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农艺教育、动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方向)、制药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生物科学(动物方向)、动植物检疫(动物检疫方向)、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园艺、园艺(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农业水利工程、生态学、城市规划、旅游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行政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生物科学(化学生物技术方向)、生物科学(生物安全方向)、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
2013年新增加专业:应用化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硕士专业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昆虫学、生物化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土壤学、兽医内科学、作物营养与施肥、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生产学、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农业机械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植物学、森林培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农业资源利用、森林保护、园林规划、农业水土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
学科实力
学校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优势特色突出。已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
教学成果
山西农业大学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参加项目),省级以上(含省级)30项。“十五”期间,学校列入规划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系列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共274部,其中主编46部,副主编76部,参编152部。学校有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山西农业大学社会声誉良好,办学成效显著,成为众多有志青年的走向成功的摇篮。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400余人。学校应届本科生考研率近年来都保持在25%左右,硕士生考博率在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国际合作
合作概况山西农业大学面向国内外开放办学。学校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并以校本部为依托,带动运城农学院等6个高职二级学院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覆盖山西的特色化、适用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办了留学生教育,与德中教育友好交流协会合作,培养赴德留学生;与美国欧柏林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全方位合作。
到2005年9月,该校共招收赴德国留学生530名,已有370名赴德国留学现有外籍教师6人。
每年有大约50人次的国外农业等方面的专家来该校讲学、合作科研。
2013年,共招收国外留学生4名,其中攻读学士学位的2名,短期留学生2名。
该校每年向国外派出各级各类留学人员约30人次。
合作学校
山西农业大学欢迎你日本九州大学
英国威尔士大学
日本北海道大学
美国欧柏林大学
德国马克德堡科技应用大学
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
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农业大学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尼泊尔尼中教育咨询中心
合作项目
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近百年友好交流的历史,对方每年向该校推荐4-5名美籍英语教师;每年接收该校1-3名教师到美国留学;双方在图书、信息等方面定期进行交流。
与德国马克德堡科技应用大学和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办学。该校每年招收100名赴德国留学预备班学员,在该校学习一年德语和相关基础课,然后赴德国留学,在德国强化一年德语后,进入硕士课程的学习。考试合格者,由对方授予硕士学位。
与尼泊尔尼中教育咨询中心:尼泊尔尼中教育咨询中心受该校委托,在尼泊尔、印度两国协助该校招收留学生。该校给对方选派来的留学生予以一定的优惠。
与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农业大学:在农业等方面进行合作科研;互派留学生、高级访问学者。
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对方接收该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课程的学习,对考试合格者,授予硕士学位;对方为该校推荐留学生;在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山西省农业大学_山西农业大学 -学校领导
姓名职务石扬令省委委员、党委书记赵春明党委副书记、校长滑云龙党委副书记周富国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虎芳党委委员、副校长弓永华副校长李宏全副校长邢国明副校长王俊东正校级调研员
山西省农业大学_山西农业大学 -基础设施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校园环境优美。目前占地面积2240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山西铭贤学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校园绿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主校区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草坪面积14万平方米,绿篱1.1万平米,乔灌木2万余株,绿化树种420余种,百年以上古稀树木有100余株,名贵、稀有树种50余种。学校教育资源雄厚,有纸质藏书140余万册,纸质期刊500余册,电子期刊2万余种,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为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及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良好保障。
山西省农业大学_山西农业大学 -社会效益
山西农业大学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有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11个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有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7人、副首席专家5人、岗位专家59人,山西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46人,山西省星火科技“12396”科技信息服务专家6人,农科110专家10人,企业科技特派员7人。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0余项。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十大优势和特色研究领域,十大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八大优势和特色科技服务体系。学校在国际上建立了第一个羊驼皮肤cDNA文库并进行了测序,7000多个基因被美国NCBI网站收录;在陕西渭南地区建立的大豆高产优质示范基地成为国内第一家亩产突破国家超高产计划指标的大豆基地;建立了130多个农科教、产学研基地,分布在全省各主要农作物区,带动和辐射了周边地区,推动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向生产实践转化。(数据更新至2014年1月)
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培训农民、干部、技术人员300万人次,成为山西省农民教育和农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学校大力培养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人才,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广阔天地创业,近几年在选拔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服务西部志愿者的工作中,被选拔人数居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2003年以来先后有250多名学生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998年以来先后有千余名毕业生被选拔为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占到全省选拔总数的六成以上,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社会荣誉
山西农业大学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参加项目),省级以上(含省级)30项。“十五”期间,学校列入规划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系列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共274部,其中主编46部,副主编76部,参编152部。学校有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山西农业大学社会声誉良好,办学成效显著,成为众多有志青年的走向成功的摇篮。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400余人。学校应届本科生考研率都保持在25%左右,硕士生考博率在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家和政治家,如谭绍文、张树德、高克亭、罗钰如、李清、张维琛、郝德青、赵振鑫、冯芝茂、郑社奎、金银焕等;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如郑哲敏、王志均、席承藩、郭承基、朱尊权、庄文颖、高福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大豆育种专家王绶、养猪专家张龙志、养羊专家吕效吾、养牛专家冀一伦、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