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脐疝 婴儿脐疝-病因,婴儿脐疝-临床表现

脐疝是一种发育缺陷,为婴儿常见疾病,在未成熟儿中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在体重低于1500g的婴儿中占75%。脐疝在某些特殊疾病中发病率增高,如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先天愚型等。脐疝的自愈率很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极少延至学龄期。

婴儿脐疝 婴儿脐疝-病因,婴儿脐疝-临床表现

宝宝脐疝_婴儿脐疝 -病因


婴儿脐疝脐疝的发生原因与脐部的解剖特点有关。在胎儿期,脐环下半部通过脐动脉和脐尿管,脐环上部通过脐静脉,婴儿出生后,这些管道随即闭塞而变成纤维索,与脐带脱落后的瘢痕性皮肤相愈合,因此该部是一薄弱区,脐疝的形成还与腹壁肌肉的发育有关,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及前后鞘在脐部尚未合拢,这就使脐疝更容易产生,在上述条件下,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腹腔内容物经未愈合的脐环外突。突出的内脏多为大网膜或小肠,囊壁与其内容之间一般无粘连。

宝宝脐疝_婴儿脐疝 -临床表现

脐部可复性包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当小儿安静以及在卧位时,包块即消失,在婴儿啼哭、直立或运动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时,包块则突出,腹腔内压力愈高,包块愈大,疝外的皮肤愈紧张,有时呈本色透明状。一般无其他症状。由于婴儿腹壁及疝环均较柔软,嵌顿甚为罕见。小儿脐疝可并发破裂,但极其罕见。

宝宝脐疝_婴儿脐疝 -治疗

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厘米,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腹壁发育增强能自愈。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用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每周更换胶布1次,如有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
如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厘米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无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8970.html

更多阅读

婴儿换奶粉注意什么 脐疝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很多妈妈为了让宝宝吃的更好,不惜给宝宝频繁换奶。其实换奶也是有学问的,不宜频繁。由于婴幼儿处于初步发育阶段,身体各项机能并不完全,消化系统也一样,如果频繁换奶,会给还未发育成熟的消化系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所以应循序渐进,根据宝宝不

脐风 婴儿有脐风怎么办

[急症处理]1.风邪阻络证候表现 有断脐不洁史,生后数天,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多啼善叫,吮乳口松,大便不调,小便黄短,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辨证要点 本证为脐风轻症,一般以哭吵不安起病,疾病初起,可兼有表证。多啼善叫、吮乳口松是脐风发作的先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概述,婴儿湿疹-病因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最早可见于2―3个月的婴儿,2岁以后发生的概率会明显减小。婴幼儿湿疹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会出现。应对婴儿湿疹的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

流行病学病因 白线疝 白线疝-流行病学,白线疝-病因

白线疝是发生于腹壁中线(即白线)的腹外疝,绝大多数发生于脐与剑突之间。腹部白线是由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合并后融合而成的,融合处两侧鞘纤维交错成网状,较大的网眼即成白线上的薄弱点而容易导致疝的发生。白线疝很少发生嵌顿或绞窄,可仍有

声明:《婴儿脐疝 婴儿脐疝-病因,婴儿脐疝-临床表现》为网友偏执的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