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一农场位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西郊15公里处,是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紧邻农场,并连续获得十二师三个文明建设第一名,获得兵团“安全文明团场”、乌鲁木齐“双文明单位”、兵团“十佳企业”、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团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获得。
51农场_乌鲁木齐五一农场 -五一农场概述
始建于1957年5月1日。地处东经87°19′52″――87°27′23″,北纬43°55′52″――44°03′11″之间。位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西郊15公里处,距昌吉州8 公里。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紧邻农场,新疆国际机场、乌鲁木齐市火车站近在咫尺,312国道、乌昌一级高速公路穿场而过。东以烧坊沟为界与小地窝堡农场和安宁渠相邻;西以头屯河流水中心线为界与昌吉回族自治州相邻;北以星火干渠直抵康家糟子向北折向头屯河与乌县六十户乡及昌吉下六工乡接壤;南以乌伊公路为界与三坪农场相邻。全场南北长约5―13公里,东西宽约6.9公里。土地总面积6289.41公顷,其中:农用地5271.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7%;建设用地647.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9%;未利用地37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常住人口1.5万人。14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建设着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
51农场_乌鲁木齐五一农场 -经济发展
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6亿元,利润730万元,职均收入1.52万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龙头地位,形成了新疆最具地域优势、交通优势、市场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的战略黄金地带,被人们誉为“都市里的乐园”。农场被列入兵团38家重点小城镇和乌鲁木齐市重点建设的6个卫星城镇之一。
建场50多年来,农场已成为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学一体的兵团有丰厚实力的团场。现已形成了以加工番茄、啤酒花、瓜果蔬菜为主的种植业;饲养奶牛为主的畜牧业;以葡萄、鲜桃为主的果林业“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香气四溢的优质啤酒花畅销国内外,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瓜果蔬菜、肉奶蛋禽等副食品是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市场的重要的生产基地。以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为主的二、三产业异军突起,五一玻璃制品厂已成为全疆该行业的龙头企业,农场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工交商建多种经营的综合型城郊国营农场。改革开放以来,该场发挥资源和地理优势,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牛奶、禽蛋、蔬菜、瓜果在乌鲁本齐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啤酒花有着全疆最早的种植历史,并以产量高、质量优畅销国内外。第二产业,特别是场办工业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发展到拥有10余个行业、上百个品种的生产规模,其中超薄地膜、玻璃瓶、食品、建材、粮油、饲料等产品多次在自治区、兵团、乌鲁本齐市有关部门举办的评比中获奖。场办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占55%以上,成为该场的支柱产业。一、二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农场社会化大生产和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农场利用城郊优势,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全方位的联合与协作,采取联合、联营、入股等形式,加快了融合经济的发展。以新疆中基实业股份公司、正大畜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10余家大中型企业,已在农场“示范区”安家落户。这些龙头企业和大公司带动了农场整体经济的发展。
场办工业五一玻璃制品厂,已发展成为兵团同行业龙头企业,其产品销往全疆各地,占市场份额的60%,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利润200余万元。立足农场优势,一大批私营、个体加工企业不断涌入农场办厂发展,目前已有各类加工企业20余家。
51农场_乌鲁木齐五一农场 -成果展示
1.完成了农贸市场、集中供热工程、给水工程、污水处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农场的面貌,改善和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
2.“十一五”期间,五一农场将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做好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建设、文化广播事业五块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逐步把农场小城镇建设成为具有兵团城郊特色的军垦新型小城镇。
3.五一农场连续获得十二师三个文明建设第一名,获得兵团“安全文明团场”、乌鲁木齐“双文明单位”、兵团“十佳企业”、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团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