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荆防败毒散-《疮疡经验》

中药,由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中草药组成。主治: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人参败毒散_荆防败毒散 -《摄生众妙》

【组成】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各10克,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各6克、甘草3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归经】太阳经


荆防败毒散

【出处】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

【近似方剂】麻黄汤(相对更适合寒冷地区或素体壮健者)人参败毒散藿香正气散(表里同治,相对而言荆防败毒散重在治表)

【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

【禁忌】虚人感冒适用,素体实热者不适用

【方歌】:荆防败毒二活梗,柴前枳壳配川芎,茯苓薄荷甘草使,风寒夹湿有奇功。

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外感身痛头项重,散寒祛湿并祛风

【趣记】:荆川桔防独草,羌前柴苓枳。(想象:金传杰放毒草抢钱财灵芝。)

人参败毒散_荆防败毒散 -《疮疡经验》

【组成】穿山甲1钱,甘草1钱,红花1钱,羌活1钱,当归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银花1钱,荆芥1钱,防风1钱,木通1钱,枳壳1钱,乌药1钱,天花粉1钱,槐米末2钱,牛胶5钱。(根据唐宋度量衡:1钱=4.15克)

【来源】《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主治】便毒,初起之时,寒热交作,两腿牵绊肿起,不能屈伸。

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荆防败毒散-《疮疡经验》

人参败毒散_荆防败毒散 -《痘疹会通》

【药物组成】荆芥、防风、薄荷、连翘、甘草、桔梗、蝉蜕、前胡、花粉。

【处方来源】《痘疹会通》卷五。

【方剂主治】麻疹初起。

【用法用量】加灯心、竹叶,水煎服。

人参败毒散_荆防败毒散 -《医方简义》

【来源】《医方简义》卷四。

【组成】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薄荷1钱5分,桔梗1钱5分,元参3钱,牛蒡子(炒)3钱,人中黄1钱,象贝母1钱,射干1钱,黄芩(炒)1钱。

【主治】时毒。风邪上干肺胃,致咽喉肿痛,两颐发肿,身有寒热。

【禁忌】忌食生冷等物,恐阻肺气,变幻莫测也。

【用法】加竹叶20片,青果2个,水煎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9181.html

更多阅读

再评荆轲刺秦王---读《太子丹论》有感 读荆轲刺秦王有感800

再评荆轲刺秦王---读《太子丹论》有感荆轲刺秦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此后两千多年,对此有人持肯定的态度,有人持否定态度。宋代文人朱熹在其书《通鉴纲目》中不赞同荆轲刺秦。清代文人侯方域则在其文章《太子丹论》中反驳朱熹。朱熹在

败酱草——《辽宁省药材标准第一册》 辽宁省采暖费报销标准

败酱草——王老师这是2009年辽宁省药材标准第一册收载的败酱草质量标准中全套附图,限于篇幅,有关问题及说明在以后讨论。1上表皮细胞多角形,一列,近等径,内外平周壁增厚,垂周壁多平直,略呈连珠状增厚;2上表皮细胞表面观有角质线纹;3下表皮

《防弹武僧》 《防弹武僧》-剧情概述,《防弹武僧》-导演介绍

《防弹武僧》(英文名:Bulletproof Monk)是一部美国冒险科幻片,改编自美国著名的同名漫画,由保罗・亨特执导,西恩・威廉・斯科特、杰米・金、周润发等主演,讲述的是一个负责保护上古神秘卷轴的密宗高僧,如何寻找接班人的故事。此片由两位编剧

声明:《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荆防败毒散-《疮疡经验》》为网友清酒无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