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囊菌属 散囊菌属-本属特征,散囊菌属-研究

本属的子囊果原基明显,在营养菌丝上形成螺旋状产囊体;本属目前可承认的分类群约20个,其中Eurotium amstelodami,E. herbariorum,E.repens和E. rubrum等分布极为普遍,还有几个种较为常见,其他大多为罕见种,我国已报道11个。

冠突散囊菌_散囊菌属 -本属特征

本属的子囊果原基明显,在营养菌丝上形成螺旋状产囊体;子囊果为闭囊壳型,通常为黄色,球形或近球形,具一层细胞厚的拟薄壁组织的壁,光滑,裸露或被稀疏的菌丝网围绕,成熟早或迟;子囊球形或近球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囊壁早期消解:子囊孢子呈双凸镜形,光滑或具不同纹饰。无性型产生辐射状或疏松柱状的分生孢子头,大多呈灰绿色;产孢结构单层,稍粗大;分生孢子球形,卵形至洋梨形,大多带绿色,较大,具小刺。本属诸种都是嗜高渗透压的,在一般的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在低水活度(wateractivity,Aw)培养基上生长正常。

冠突散囊菌_散囊菌属 -研究

Mangin(1909)首先以子囊孢子的特征对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比较研究,Thom&Church(1926)采用Mangin的分类方案,补充了Bainier和Sartory(19ll,19l2)所描述的一些菌种。Thom&Raper(1941)又作了进一步研究,将结果总结于其专著中(Thom&Raper,1945)Raper&Fennell(1965)最后又作了修订,其分类方案一直被广泛采用。

这个系统坚持以Aspergillus作为包含有性型和无性型在内的统一名称而将一些已描述的Eurotium属菌种转移到Aspergillus属。Benjanmin(l955),Subramanian(1972),MaL-loch&Cain(1972a,1972b,1973)各自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把与本属有关的具有性型而用无性型名称描述的菌种转移到本属。Malloch&Cain(1972b)还对本属进行了模式标定。

Locci(1972)首先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包括本属在内的产生有性阶段的曲霉。Vincent和Kulik(1973)用裂解气相液相色谱法对本属一些菌种的变异作数值分析。Blaser(1975)结合生理条件对本属作了专论,分类群有所增加,有些则作了转移或作为异名处理,共承认了19个分类群。Samson(1979)汇编了自1965年至1979年所发表的新种,并加以评注,有关本属的12个分类群中有8个被认为是异名或可疑种。Samson&gams(1985)对少数经转移到本属后而不能再用于无性型名称给予新的种加词,并对一些种标定了模式。Pitt(1985)讨论本属的有关命名问题并对分类作了部分修订。Kozakiewicz(1989)以孢子的扫描电镜特征对本属作进一步修订,承认了25个种和变种。

冠突散囊菌_散囊菌属 -单种属

与本属密切相关的单种属EdyuilliaSubram,(=GvmnoeurotiumMalloch&Cain),其模式种无壳埃德菌(Edyuilliaathecia(Raper&Fenn.)Subram.),无性型是缺壳曲霉(AspergillusatheciellusSamson&Gams),特征是子囊成丛、裸露而无子囊果壁,不形成完整的子囊果(v.Arx,1974).Samson(1979)认为该菌的模式培养物(CBS464.65)已丧失产子囊果的能力,它可能是Eurotium的异常类型,因此应作为Eurotium的异名,这种观点不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后来他本人(Samson&Garns,1985),也放弃了这一观点。本属的子囊孢子的性状(光滑或粗糙,有无赤道沟、脊或鸡冠状突起等)和菌丝体的颜色是重要的区分特征。

冠突散囊菌_散囊菌属 -生长

本属诸种由于在较低水活度下能发育生长,是引起谷物和工业器材霉腐的重要菌类,甚至在光学仪器内部也能生长。Thom&Raper(194l)指出大孢子种较小孢子种更适于在较低的水活度下生长,更嗜高渗透压,在15-20℃时较25℃左右更易于分离到,尽管有少数分离自人体的报道(如Eurotiumamstelodami和E.repens),但尚未知有致病性,有的种能产生毒素(Wilkins&Spilsburg,1965;角田广等,1980)。有几个种已报道多种次生代谢产物,但对毒性尚不明了(Cole&Cox,198l)。我国大量边销的茯砖茶,以其中的所谓"黄霉菌"或"金花"(即茶砖上的"小黄点")的多少作为鉴定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这些黄色小点实际上是本属某些菌种产生的黄色闭囊壳,被认为是茯砖茶发酵中的益菌(徐国帧,1945;仓道平和温琼英,1981;齐祖同和孙曾美,1990;刘作易等,1990)。

本属目前可承认的分类群约20个,其中Eurotiumamstelodami,E.herbariorum,E.repens和E.rubrum等分布极为普遍,还有几个种较为常见,其他大多为罕见种,我国已报道11个。

散囊菌属相当于Rape,&Fennell(1965)分类系统的Aspergillusglaucus群。

散囊菌属 散囊菌属-本属特征,散囊菌属-研究

冠突散囊菌_散囊菌属 -模式种

Eurotiumherbariorum(Wiggers:Fr.)Link
(MucorherbariorumWiggers)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9402.html

更多阅读

干姜与良姜的药用价值异同 太岁肉灵芝的药用价值

干姜干久,体质收束,气则走泄,味则含蓄,比生姜辛热,所以止而不行,专散里寒。本品适用于脾肾阳虚之慢性前列腺炎;症见全身乏力,不思饮食,稍劳后即有浊精流出,面色苍白,伴早泄、阳痿、夜尿频数、舌质淡、苔卜白、脉沉细,常配伍党参、白术、良姜、甘

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

33 实验十三 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也称绿脓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对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的眼、耳、鼻、咽喉和皮肤等处感染,特别是烧伤、烫伤后的感染尤为严重,常使病情恶化,并可引起

荚蒾属 忍冬

目录分类信息 特征描述 模式分布 下级分类编辑本段分类信息中文名:荚蒾属拉丁名:Viburnum Linn.族属:荚蒾族 Viburneae Fritsch所属科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72卷 荚蒾属编辑本段特征描述描述 Viburnum L. 荚蒾属,忍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鱼腥草的功效与禁忌

对于川芎大家都比较陌生,所以对于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家要多知道一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弄得有些苦恼,,为了解决你的烦恼,小编为你准备了,了解一下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吧。川芎的功效比较强川芎味辛,但能升上而不

声明:《散囊菌属 散囊菌属-本属特征,散囊菌属-研究》为网友张扬的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