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hǔbēn),古代称宫廷禁卫军的将领,也称勇士为虎贲。虎贲的意思是如同老虎勇猛地奔走追逐野兽。《周礼・夏官・虎贲士》注云:“王出将虎贲士居前后”。根据周礼的记载,夏朝的官员里有虎贲氏,汉代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一直到了唐朝才被废止。“虎贲”二字,最早出现于牧野之战。据史书记载:“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意思是说周武王的英勇战士像老虎奔入羊群一般,所向无敌。此后,各朝各代,凡军中骁楚者,无不被冠以“虎贲”二字。《集解》引孔安国疏:虎贲,勇士骼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至今,在军旅之中,依旧不乏虎贲师、虎贲团、虎贲营的存在。
虎贲氏_虎贲[官职名] -基本解释
虎贲hǔbēn,勇士。贲同奔,意思是虹虎舞跑,像虎一样勇猛有力。虎贲氏_虎贲[官职名] -详细释义
虎贲纹仿古牌1.守卫王宫、护卫君主的专职人员。
2.军中骁楚者,勇士.
3.虎贲中郎将:《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周礼・夏官・虎贲士》注云.王出将虎贲士居前后”。
4.西周精锐的武士称谓。根据周礼的记载,夏朝的官员里有虎贲氏。古“贲”通用,虎贲取义如虎之奔走逐兽。见程大昌《演繁露》卷四。《书・立政》:“缀衣虎贲”。《孟子・尽心下》:“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赵岐注:“虎贲,武士为小臣者也。”江声《尚书集注音疏》:“《乐记》曰:虎贲之士剑,然则虎贲,士也,一乘十人,三百两则三千人矣”。
春秋以后为天子侍从的卫士。《国语・鲁语下》:“天子有虎贲,习武训也;诸侯有旅贲,御灾害也;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士有倍乘,告奔走也。”《周礼・夏官》有虎贲氏,即王的侍从卫士。设下大夫二人,中士十二人,虎士八百人,并有府、史、胥等人员。平时守王官,王出行则随前后。汉代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一直到了唐朝才被废止。古代称宫廷禁卫军的将领为虎贲,也称勇士为虎贲,虎贲的意思是如同老虎勇猛地奔走追逐野兽。
虎贲氏_虎贲[官职名] -现代虎贲军
虎贲军74军是国民党军五大王牌军之一,而57师称得上王牌中的王牌。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称为“虎贲”师。保卫常德的中国军队,是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
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四万之寇,孤军奋战16个昼夜,仅剩师长余程万率200余人突围(包括两名美国记者,其中就有著名的爱泼斯坦),几乎全军阵亡。同时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敌人在常德城郊丢下了上万具尸体,大伤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