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小橘属 山小橘属-形态,山小橘属-分布

山小橘属,灌木或小乔木。幼嫩部分常被红或褐锈色微柔毛。叶互生,单小叶或有小叶2-7片,稀单叶;小叶互生,油点甚多,通常无毛。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山小橘属GlycosmisCorrea

CorreainAnn.Mus.Paris6:384.1805.

山小橘_山小橘属 -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幼嫩部分常被红或褐锈色微柔毛。叶互生,单小叶或有小叶2-7片,稀单叶;小叶互生,油点甚多,通常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或兼有顶生,通常有花少数,或有花颇多的聚伞圆锥花序;花两性,细小,花梗短,常被毛;萼片及花瓣均5片,稀4片,萼片基部合生;花瓣覆瓦状排列;雄蕊10枚,很少8枚或更少,等长或长短相间,着生于隆起的花盘基部四周,比花瓣短或与花瓣等长,花丝在药隔稍下增宽而扁平,稀线形,药隔顶部常有1油点;花柱粗壮而短,柱头比花柱略粗大或不增粗,子房5室,少有4或3室,每室有自室顶悬垂的胚珠1颗。浆果半干质或富水液,含粘胶质液,有种子1-2、很少3粒;种皮薄膜质,子叶厚,肉质,平凸,油点多,胚根短。

山小橘_山小橘属 -分布

:约50余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我国有11种1变种,见于南岭以南、云南南部及西藏东南部各地。属的模式种:Glycosmispentaphylla(Retz.)Correa(LimoniapentaphyllaRetz.)

染色体基数X=9,2n=18。

本属与黄皮属及九里香属是一个自然群,共组成黄皮亚族SubtribusClauseninae,它们无论在器官形态或是植物化学方面都密切关连并有共同特征,例如它们的雄蕊都是10枚(极少个别为8枚),长短相间,花盘颇延长,含粘胶液的浆果;它们几全都共同含有C13,C18,C23为骨干的生物碱:carbazoles、pyranocarbazoles、quinazolines类以及umbelliferone核为基础的香豆素。

山小橘_山小橘属 -价值:

本属植物的叶含精油,根及茎皮含多种生物碱,分别属于acridones、carbazoles、quinazolines、furoquinolines等,尚含黄酮甙类及氨基酸等。

山小橘属 山小橘属-形态,山小橘属-分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30103/21598.html

更多阅读

卷柏属 卷柏属-命名来源,卷柏属-形态特征

卷柏属,界是植物界、纲是石松纲(Lycopsida)、目是卷柏目(Selaginellales)、科是卷柏目仅一科:卷柏科、属是卷柏科仅一属:卷柏属(Selaginella)、广布全世界,以热带为最多,生长于阴湿的林下或林边,少有生于干旱环境。卷柏_卷柏属 -命名来

乌蔹莓属 乌蔹莓属-形态特征,乌蔹莓属-产地分布

乌蔹莓属(学名:Cayratia Juss.)葡萄科,30余种,分布于非洲、亚洲及大洋洲,中国有16种,产秦岭以南各省区。藤本,有分歧的卷须;叶为指状或叉指状复叶,有小叶3-9;花小,两性,排成腋生的聚伞状伞房花序;萼杯状;花瓣4,上部分离;花盘全缘或4裂,与子房合生;子房2

万代兰属 万代兰属-形态特征,万代兰属-地理分布

万代兰是对兰科万代兰属Vanda的植物统称,学名Vanda (原为印度一带的梵语,意思是挂在树身上的兰花),是洋兰家族里的一名强者。中文它音译为“万代”。属于兰科万代兰属,属内有约50个原始种,杂交品种非常丰富,是极为重要的花卉之一。本属多

木兰属 木兰属-基本内容,木兰属-形态特征

木兰属(Magnoliaceae)全球共15属约250种,分布于北美和南美南回归线以北以及亚洲东南部、南部的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有11属,约100种,多数分布在南部、西南部。近5年来,国内外已出现许多有关木兰科植物生物活性研究报道,内容涉及抗肿

勺鸡属 勺鸡属-形态,勺鸡属-地理分布

勺鸡属,鸡分类的一种,是雉科的一种,雉科分为:雪鹑属、雪鸡属、雉鹑属、石鸡属、鹧鸪属、山鹑属、鹌鹑属、山鹧鸪属、血雉属、角雉属、虹雉属、鹇属、原鸡属、勺鸡属、雉鸡属、长尾雉属、锦鸡属、孔雀雉属、孔雀属。勺鸡属体形适中,较雉鸡

声明:《山小橘属 山小橘属-形态,山小橘属-分布》为网友旧街新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