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掩护中央苏区能够顺利转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宣传北上抗日的名义于1934年7月6日孤军深入国民党后方,历时6个月,行军5600多里,进行了30多次战斗,曾一度攻占罗源、穆阳、庆元、清湖、常山等城镇。10月下旬到达了赣东北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汇合,随后两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继续执行抗日先遣队的任务。1935年1月,红十军团在返回赣东北的途中,在怀玉山陷入了敌人重兵包围,主力大部损失,领导人刘畴西、方志敏被俘,只有粟裕率少数人突围,转为游击战。
先遣队_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概述
1934年夏,日军加紧准备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同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大规模“围剿”,正以重兵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进攻。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为宣传和推动抗日民族运动,调动和钳制国民党军,减轻国民党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决定以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政治委员的红军第7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边前进。
7月7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由江西瑞金出发,经福建长汀、大田、尤溪、谷口、水口,直逼福州近郊。此后,抗日先遣队相继转战于闽东、闽北、浙西和皖赣边,曾一度攻占罗源、穆阳、庆元、清湖、常山等城镇,宣传了抗日主张,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11月初,抗日先遣队转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与红军第10军会合。11月4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7军团(即抗日先遣队)与红10军合编为红军第10军团,军团长刘畴西,政治委员乐少华,红7军团编为第19师,红10军和地方部队编为第20、第21师。红10军团接受中央军区指挥,继续担负抗日先遣队的任务。
军政委员会暨红十军团序列表
11月18日,中央军区决定红10军团率第20、第21师进至开化、遂安、衢县、常山之间地区活动,创建浙皖边新根据地;并成立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领导红10军团的行动。11月下旬,红10军团主力向浙皖边前进,12月10日在皖南汤口地区同先期到达的第19师会合。这时,国民党军两个多旅的兵力,分南北两路向汤口进逼。14日,红10军团在谭家桥伏击战中失利,第19师师长寻淮洲牺牲。随后,该军团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追堵下,转战于皖浙赣边地区,损失严重。
1935年1月,红10军团向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转移,进至德兴县港头村时,遭国民党军袭击,被截成两段,先头部队1000余人在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的率领下,突过封锁线,进入革命根据地。主力约2000人,被国民党军约20个团的兵力合围于怀玉山地区。经7昼夜顽强战斗,指战员大部牺牲,方志敏被俘。2月,进入革命根据地的部队,经过整编,组成了500余人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英。此后,红军挺进师转战至浙南,开辟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先遣队_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教训
红军标语
从总得方面看,北上抗日先遣队半年间转战5600华里,经过大小战斗30次,一度威胁福州、芜湖等城市,牵制了10余万国民党军队,对中央红军突围起到了战略配合作用,但是仍然没有达到调开敌人主力的目的。粟裕后来总结说,在反围剿败局已定的时候,蒋介石绝不会由于我党北上抗日号召的提出和一支较小部队的出动,就抽调走大量兵力,放松对主力红军的围剿。主力红军突围前又从本来就不充裕的兵力中抽出一个军团,孤军深入敌人后方,又几乎全部损失,是令人惋惜的。
另外,红七军团进入了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根据地的时候,把当地原来的游击队性质的部队都编成红十军团,人称不编不垮,一编就垮。这些部队本来擅长打游击,不会打正规战,编成正规红军之后,游击战打不成,正规战也打不成,同敌人正规军硬打硬拼就决定了后来的失败。那么历史证明,红军长征之后留下的部队想要有效的掩护主力,就应该采取分散游击的方式,这才能长久的拖住敌军,并保存自身力量。
先遣队_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意义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进军虽然失败了,然而由方志敏领导的广大指战员用生命和热血换来可歌可泣的战斗业绩,为红军斗争史谱写了英勇悲壮的一页,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功史勋:一是高举抗日旗帜,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斗争的发展;二是牵制了国民党20万军队,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三是由粟裕、刘英率领的突围部队编成了红军挺进师,转战到浙西南和浙东南,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红十军团留在皖南的部队也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最后都成了新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继承抗日先遣队的未竟事业,奔向了抗日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