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是个产业,那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变角色。真正把电影当作产业来办,把电影看成是一种制造业,把电影当作是商品。
概念
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
电影产业化的意义
电影是个产业,那就需要把它当作产业来办,还原其本性,多一点商品性,少一点特殊性。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电影企业就是企业,电影产品就是商品,而不能总在是不是“纯企业”、是不是“纯商品”上犹豫不决、争论不休。政治家可以把电影当作“工具”,艺术家可以把电影当作“艺术”,但在具体的管理和经营中,我们必须遵循世界通行的电影产业运作规律:“电影是一种商业运作的大众艺术;电影是个人消费,是竞争领域的行业;电影是一种工业,电影流通是商业贸易,须遵守服务性商贸的市场规则。”
电影是个产业,那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变角色。政府主管部门不能“政企不分”,不能简单地把电影当作“喉舌”、“工具”。在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政府主管部门应当更多地在法制框架内管理电影,多些宏观调控、少些具体干预,政府决定拍什么影片、决定档期排片的行为应当控制。政府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高中国电影竞争力,如何为电影发展创造良性市场环境,如何为电影制片与发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上去。对企业来讲,需要大力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性,而是如何想办法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与竞争能力,电影企业如果不把自己当作正常企业,不立足于市场,在经营顺利时就强调自己的企业身份,在经营不顺时就忘了自己的企业身份只想着政府干预,电影企业就难以发展。
电影是个产业,那就需相信大众的判断力。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强调哪些电影是“主旋律”,美国电影有“主旋律”吗?在美国那样开放、讲求个人自由的社会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照样是美国电影所大力强调的,是公众所欢迎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大众看作是“受教育的对象”或“被娱乐的对象”,大众是由千千万万个体组成的,他们的背景、爱好千差万别,有的看电影是为追求艺术、有的追求赏心悦目、有的纯粹是好玩,但大众选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并不会影响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不会影响对真正美好事物的追求。把电影当作产业,就必须相信大众的判断力,相信真善美、良知、常识在我们社会的普遍存在,使我们的电影多一点娱乐功能,少一点教化功能。
真正把电影当作产业来办,把电影看成是一种制造业,把电影当作是商品,电影的本来价值自然会体现出来。不管你是官员、艺术家、经营者或观众,在电影实现“创作―――生产―――经营―――看电影”的过程,走完“投入―――销售―――赢利―――再生产”的环节之后,各方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
1993年,中国电影市场化意识萌生之年,尽管当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化概念,甚至没有提出过电影的产业化,但是当时提出的改革思路,已经孕育了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之路。如果以资本的眼光来看十几年改革,我们不妨把这十几年看作是一个为资本运作创造条件的过程。在此之前,中国电影的资本基本上是封闭的,还未有市场运作的平台,仅仅停留在国有资产于行政命令下的内部流动上。虽然十多年的改革之路有过种种尝试,也有了种种方面的突破,但是综观改革进程,从权力下放,到简单的一分为二的竞争模式,到“松散式”资产联营模式的形成,再到股份制运作及战略性的集团化重组,中国电影的改革整体上过于谨慎,进程缓慢。
自2002年始,电影业进入新一轮的改革。一是认识上的转变,明确了电影为经营性文化产业,从而在从观念上为电影产业化正名的同时,也为其进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二是政策的落实,2003年广电总局相继推出了《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审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8、19、20、21号文件),试图降低电影制片、发行、放映领域资格准入门槛,吸纳一切有实力的社会力量参与电影产业;搞活电影流通领域,促进国产影片发行放映;减少政府审批程序,促进产业快速发展;鼓励电影产品创新,让电影产品更好地面向群众、面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