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漫画指台湾国内制作或发行的漫画,受到日本漫画很深的影响。台湾漫画在二十世纪初的日本统治时代,即受日本“泼克”文化的影响而发行《台湾泼克》期刊,但台湾漫画家仍对本土的意识浓烈,创作均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一九二七年杨国城与陈继章二人绘制一幅台湾总督立于资本城之政治漫画,而遭处分。一九三o年代因日本儿童漫画的兴起,陈定国、王朝基、陈光熙、洪晁明及许丙丁等亦受日本流行漫画影响而创作,如洪晁明的《建设阿婆》及许丙丁的《现代封神榜》。一九三五年鸡笼生(原名陈炳煌)出版《鸡笼生漫画集》为台湾第一个出书的漫画家。
台湾漫画家_台湾漫画 -发展历史
早期台湾漫画发展概况
早期台湾漫画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如贫富差距,物价飞涨,贪官污吏等,漫画几乎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功能。
1、台湾本土漫画第一代的兴起
1927年据说有杨国城和陈继章二人在《台湾民报》以一幅政治漫画绘台湾总督站在资本城结果被警察拘留20天。有人认为能从漫画看出政治自由和程度,例如台湾早期漫画多是政治漫画,不然就是民族意识浓厚的漫画。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胡台湾第一们漫画家之称的鸡笼生,他的《鸡笼生漫画集》第一集1935年出版。
1945年第一本综合杂志《新新》月刊,由几个具有 强烈民族意识和热心文化的青年陈家鹏、王花叶家宏、洪晁明等四人,他们无疑是台湾本土地一代漫画先锋,《新新》月刊共发行了八期,因为经费问题而结束。而几乎和《新新》月刊同时,王朝宗的长篇漫画,特别标出北京语漫画《水虎传》第一集出版,这是台湾光复后第一次边环漫画单行本。这是光复初期文化转型现象。一年后他出版了另一本三国志连环漫画《貂婵》,另外还有《小剑侠》、《梦见芭蕉扇》等,他可以说是台湾连环漫画的第一人。
2、报纸为早期漫画的摇篮
早期漫画都集中在报纸上,并以政治漫画为主。1949年漫画家梁又铭、梁中铭创办了第一份大型漫画刊物《图画时报》三日刊内容包括《国际政治漫画》、《社会漫画》、《幽默漫画》、《连环漫画》,主要画家除梁氏兄弟,还有牛哥、何超尘、罗辅闻等。但因为发行不到一年就亏损了两万元(当时的币值),就被并入了《中央日报》。 后来在1955年时停刊。《新生报》在1950年开辟了全页的《新生漫画》,后来更扩大为两大版,第二版大量增加幽默漫画,和原有的政治漫画连环漫画形成当时两大漫画阵营。
1950年11月创刊的《中国劳工》半月刊,历史悠久也是杂志中最重视漫画的刊物,在初期不但容纳了最多的漫画作品,也网罗了最多的漫画作家。为早期漫画的发燕尾服尽了心力,有推动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
1953年10月大型漫画刊物《民风画报》创刊,张我风发行,李敬宏主编。每一期除了刘成钧的《时事漫画》、梁乃予的《社会漫画》吴廷标、张尼的《民歌漫画》,并有胡三元的《怎么画漫画》专栏,连环漫画则有牛哥的《四眼田鸡传》、王小痴的《黄瑟女郎》,每期并预先公布主题自由投稿的集体创作,以一个题目漫画家做不同的表现,形成一大特色。
1957年3月25日,台湾中国美术协会主办的第一届漫画展览会北中山堂开幕,观众踊跃盛况空前,各报争相报导,文艺作家评介,一致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展出。综合以上的每个漫画作品来看,大多是具有相当教化意味的作品,虽然轻松但不失文学家为社会尽心力的入世思想,或嘲讽、或警示、或教化民心、或发抒民族情感,还没有出现像现在所流行的漫画这种纯粹是叙述故事的漫画。
3、儿童漫画的蓬勃与漫画的低潮期
1951年以后各报儿童漫画流行,如:牛哥的《牛小妹》、刘兴钦《小丁丁》、卢安然《中华儿女英雄传》等,报纸的连环漫画每日见报,吸引读者,如篇幅有限,不如杂志刊载量大,故事连惯性强,有一气呵成的效果。因此造成儿童漫画刊物的兴盛,其中有不少众所皆知的漫画偶像,如:叶宏甲《诸葛四郎》系列、陈定国《吕四娘》、刘兴欠《阿三哥》和《大婶婆》,为当时的青少年留下不少童年回忆。50到60年间,由于连环漫画的审查制度执行的偏差,成了连环漫画创作的枷锁,使很多漫画家搁笔或转业,加上此时开始流行起外国漫画,造成漫画界的低潮,人才培养的断层,日本漫画后来又大举入侵,所以五、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习惯看日本漫画,而现代漫画创作多是日本风格的原因。
台湾漫画的黑暗期
漫画衰退的征兆,在于良莠不齐的出版品,导致政府必须管理而引起。政府委由国立编译馆以漫画审查权来严审,每每修改或严禁出版,改变了原来的荣景结构,漫画业者大多改行或休业,以租售本开启的台湾漫画,在1970年后正式走向黑暗期。而接续的却是台湾漫画20年的盗版史……
其实说是盗版也不客观,因为对1975年间的出版业来说,未经授权而印制无邦交国的着作物,其实是很普通的,因为那时尚未有着作权的观念。从杂志型的《漫画大王》到首次以豪华版36开本介入市场的《化身博士》,正式揭开盗版漫画史的序幕。从设立生产线到量产的翻制,版本也有变化,每一欠改变,就会有垄断的现象,几乎所有的稿源都控制在几家出版社手上,以东立和大然两家占有率最高,竞争最烈。东立在全盛时期还高居75%的占有率,可见当时出版业垄断的事实了。而其实也都要怪罪于出版法不完整的关系。东立出版社早期也出一些具有教育意味的漫画,但乏人问津,差点被挤出漫画界,幸好以一套《好小子》畅销全台,对日式风格的漫画经营也独到。从办《东方漫画周刊》到《新少年快报》带动漫画业界,俨然以业界龙头大老自居。
台湾本土漫画的兴起
虽然七八十年代,台湾盗版漫画非常猖獗,但是仍有不少本土漫画家在这艰难时期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出版台湾漫画作家绘制作品的《时报出版》,从1981年起办《欢乐》, 以郑问和蔡志忠的伤口展开本土作家创作的生机,而且中国时报所办的《漫画大擂台》,就渐渐有新人被拔擢进入《欢乐》,如萧言中、麦仁杰,孙家裕等,不过《欢乐》并不是走日式风格的漫画杂志。
1981年后,漫画杂志开始纷纷创刊,如:骏马《汉堡》、华尚文化《周末漫画》另有《星期漫画》、《漫画秀》、《漫画剧场》等。这时期造就不少漫画家,像《汉堡》的高永、张静美,《周末》的游素兰,《星期》的曾正忠、林政德、阿推……等专以连环漫画式创作的漫画家。由于盗版的风气影响,整个漫画界自然受到日本风格所影响,1966年以后出生的漫画工作者,大多受到日本洗礼,接受象是手冢治虫的漫画表现手法。
这时新闻评论漫画开始兴起。1981年后,漫画评论漫画在经济起飞的台湾里也找到发展空间,每一份报纸几乎有一、二专业的评论漫画家,如:中国时报的CoCo、自立的渔夫及罗庆忠、民生报的老琼、朱德庸等,每个人的立场鲜明,画题辛辣,而报禁一开放,也都能站尽版面,很受欢迎。
而和评论漫画同时的,四格漫画也是随报业兴盛而起1981年各报纸的非新闻竞争白热化,中时用了敖幼祥的《乌龙院》,顿时四格漫画的前景看好,各大报纷纷采用,如:CoCo的《二马》,老琼的《蔡田开门》、朱德庸《又响炮》、渔夫的《渔夫评论》、蔡志忠的四格系列化中国经典作品,都是为人所知的好作品。朱德庸的伤口已经有香港版、韩国版及新加坡的英文版,萧言中的《丛从赤子心》更是一付进军国际市场的架势,人物的造型、漫画规格都瞄准了国外的报纸连载。四格漫画格式简单,对白少,是最具国际观之类型。
1991年正当盗版市场以三十六开本加书衣的方法,仿制日本漫画,市场供不应求,也预警了正式授权的“版权化”时代的来临。当时有不少热门漫画少年志配合各社推出的漫画单行本,台湾出版的日本漫画,几乎成了日本漫画出版在台湾的缩小版。由于盗版时代各家出版社对市场操作熟悉之便,很快就占满盗版退去后的市场空间。目前来讲,仍旧是以《东立》和《大然》的占有率最高,全数按日本漫画的编辑方向作业,配合新出现的台湾漫画家,在市场上在为主流。渐渐的,漫画有了大型作家签名会、有因为漫画分龄而出现不同年龄所看的漫画发展,如:《青年的尖端》、《儿童的青文》、《成人的时报》。1992年开始版权化以后,出版社开始考虑自身能拥有多少漫画人材,而开始寻求或培育新的漫画家,像练任《风靡一世》、李勉之《Miss阿性》赖有贤《小和尚》……等好手,市场瓜皆有口碑的新作家。
随着台湾漫画家不断成熟,不少伤口渐渐走向国际舞台,如郑问以其画风成功登陆日本,在日本漫画上连载,台湾韩星四小龙为之折服,据了解德法的版权亦已售出;林政德以《YOUNG GUNS》这一系列走红,产品已从纸制品到动画录影带,法国版权也有洽谈。
总之,台湾漫画的成长如同台湾文化和经济成长的过程,一路走来荆棘满布,但台湾漫画界整体的努力,是值得被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