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广武城,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建于明万历三年,当时的军事城堡。
广武_新广武城 -?基本情况
新广武城
新广武城
新广武城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当时的军事城堡。新广武城所在地自古兵家必争,在汉代,这里归属雁门郡的阴管县管辖。阴管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东汉时雁门郡治即迁于此,可见此地地理位置之重要!该地依山傍险,雄踞雁门关前,汉王朝在此设县置郡,屯兵扼守,有效的起到了抵御匈奴南侵的作用。到了明代,为了防御蒙古族的入侵袭扰,明王朝从前期即开始了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工程,这项浩大的工程到了明中晚期更臻完备。在长城沿线的内外还散布着众多的城堡,新广武城就是其中一座,明边上的这种城堡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在和平时期还兼有易市、榷场的经济职能。但它的军事职能始终是主要的,正如《两镇三关制》所载的那样:"广武当朔州、马邑大川之冲,忻代崞峙诸郡县之要,凡敌由大同左右卫入,势当首犯。"这就说明广武城是当大同一线长城防线被突破后保卫中原的第二道防线!
广武_新广武城 -中国城镇的新与旧
中国历来奉行中庸之道,什么都要讲究一个新旧的对比。比如说一座城市,有新城也有老城,就像大同,用“一轴双城”的思路发展城市,将城市划分为新旧两部分,新城和老城分开建设,传统和创新统筹发展,真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其实在中国,这样的建设格局有很多,中国的中庸思想尽显其中。
你看那八卦,一黑一白,讲究阴阳调和,新旧两城的对照就像那太极八卦一样,交融在一起,才共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城市格局,没有新哪来的旧,没有旧怎见的新?如此,一边搞新城镇建设,一边搞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才彰显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
前不久,我的家乡山阴有一个村子被住建部、国土部等联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它的名字叫“旧广武村”。据了解,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在这个旧广武村的旁边,还有一个叫“新广武村”的村子,新旧两个广武一直以来共生共荣,镶嵌在山阴的山脚之下,共同为山阴县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背靠雁门关,古时是兵家必争之地,犹如塞外一颗“小明珠”,它们的名号在山阴乃至山西都是响当当的。
我们从新旧广武村的建设思路来看,他们之间有着基本的不同。新村重开发,旧村更重保护;新村重新农村规划,旧村更重美学价值;新村重经济建设,旧村更重精神文明建设。两村一母同胞,同气连枝;却又风格迥异,互不干涉。建设者能否做到统筹兼顾?虽同为山阴县村落,新村走的是新城镇步伐,旧村走的却是传统村落步伐,二者能否步调一致,共同发展,如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传统”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是历史的源泉;而“创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是历史的发展。没有过去的“传统”,“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传统”就成了破铜废铁、一纸空文。如果我们再把人类社会比作一条河流的话,传统和创新就是历史长河中一左一右两条支流,没有传统和创新的结合,就没有人类社会的源远流长。他们更像是一对兄弟,互为依靠、缺一不可,共同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无论是中国城镇的“新”与“旧”,还是人类社会的“传统”与“创新”,它们的本质是相通的,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财富,新的东西终有一天会变旧,旧的东西终有一天也会更新。新旧之间本来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区别它们,而是要善加利用,让它们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道理(摘自:中国新城镇聚焦,作者:李明)。
广武_新广武城 -现况
新广武城
步入现在的新广武城遗址,你依稀还可以看出当年军事城堡的规模。南面城墙石基砖砌尚较好,并有一砖券拱门,门额上有一石匾因风化字已不可辨,城东、西两面墙的包砖已被拆走,仅存八至十米的夯土墙,局部亦有坍塌。
新广武城两侧的山上蜿蜒着只剩夯土的长城,据当地老乡讲,这段长城以前是包砖的,现在都被当地人拆下来盖房、垒猪圈了。即使是这样,这段长城仍是山西境内现存长城的精华部分,很值得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