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简介,心律失常-类型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心律失常可突然发作导致猝死,也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什么是心律不齐_心律失常 -简介


心率失常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极高,心律失常的出现,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什么是心律不齐_心律失常 -类型

1.根据发作频率分类

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室率,可将心律失常大致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前者见于各种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后者见于各种心脏停搏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简介,心律失常-类型

2.根据起源部位分类

根据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可将心律失常分为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这种分类方法常用于对早搏和心动过速的分类上。

3.根据性质分类

根据心律失常的临床危险性程度,可将心律失常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三类。良性心律失常通常指无器质性心脏病发作后无明显症状,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很小,预后良好的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又称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其特点为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发作后症状明显,对血液动力学影响严重,预后差,治疗效果不好。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则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其特点为在各种分级或积分方法上具有较高危险性,发作后容易恶化或转变为恶性心律失常,预后较差。

4.根据持续时间分类

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持续时间,可分为持续性、阵发性和间歇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心律失常指连续发作时间超过30s,阵发性心律失常指连续发作时间不到30s,间歇性心律失常指正常心律与心律失常交替出现。

5.根据发作方式分类

根据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和医源性三种。自发性心律失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变;诱发性心律失常见于各种电生理检查和药物试验;医源性心律失常则见于各种操作过程中和药物治疗过程中。

6.根据心脏病病因和诱因分类

根据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发病因和诱因,可分为原发性心律失常和继发性心律失常。前者通常指发生于正常心脏的原发性心电异常;后者则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

7.根据起病时间分类

根据心律失常的起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心律失常。前者指伴随出生即存在的心律失常;后者指出生后由于各种心脏病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

什么是心律不齐_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什么是心律不齐_心律失常 -病因


心率失常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什么是心律不齐_心律失常 -诊断

本病通过心电图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临床上最主要的是对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鉴别,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什么是心律不齐_心律失常 -治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应包括发作时治疗与预防发作。除病因治疗外,尚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他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迷走神经抑制药物或碱化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

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为了保证安全,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避免易惹期除极发生心室颤动的可能,称为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治疗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则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

什么是心律不齐_心律失常 -相关病例

2013年冬天,一名51岁女子因经常出现胸闷到医院检查,被确诊得了心律失常。经分析,该女子心律失常与其经常穿着貂皮大衣,产生大量静电有关。医生表示,冬季很多人都会产生静电,但老年人相对更容易一些,因为老年人的皮肤相对比较干燥。静电对健康是有负面影响的。皮肤静电干扰可以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及心电在无干扰下的正常传导。这种静电能使病人加重病情或诱发早搏等,持久的静电还会使血液的碱性升高,更会导致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等。

什么是心律不齐_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的再生有助于改善心律失常

一位美国的科学家,在2009年4月出版的美国《发育细胞》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如果对心脏施以必要的刺激,就可能“唤醒”心肌的自我更新机制,从而使心脏变成一部“永动机”。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心脏研究专家查理・莫瑞也说:我们一直将“心肌细胞定义为不可再生细胞,直到现在医学院的教材里仍然如此,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为这一争论已久的话题画上句号了。”瑞典医学家费瑞森也说,心肌细胞可以再生,这一新发现让人们看到心脏病治疗的新希望――即通过加速心肌细胞更新,来替代受损的心肌组织。所以说,掌握了心肌细胞修复法,就等于抓住了心脏传导阻滞治疗的关键环节,就等于唤醒了心脏的自我更新机制,就等于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而中医疗法恰恰掌握了心肌细胞修复这张王牌,它延用了中医朴素的自然疗法,直接从自然、从人的身上研究出了认识生命、攻克疾病的真理,具有极大的现实应用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30103/24063.html

更多阅读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

《心脏病学》 > 第三节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快速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扑动与颤动(房性、室性),预激综合征。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

心衰导致心律失常的机制与进展 心衰心律失常

摘要心力衰竭(心衰)总是和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但室性心律失常也最容易引起心衰。本文简要回顾了心衰中的电生理重构、细胞内钙摄取和导致心律失常的机制。细胞解偶联,纤维化是主要导致心律失常的因素,饮食和心室壁扩张被认为是可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有哪些?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失常是怎么回事?正常心跳起源于窦房结,结内有许多能发放冲动的起搏细胞。频率每分钟60 ~100次。窦房结发出的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逐个传到心室,使心脏按着一定的节奏均匀而整齐

怎样预防心律失常 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预防心律失常的7大方法

对于心律失常,大家都不是很陌生吧。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所以大家平时要多花点时间放在身体的健康上面,不要总是一谓的把心思放在工作上面!如果不幸患上心律失常的话,我们也不要着急。首先判断一下

声明:《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简介,心律失常-类型》为网友帅帅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