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迁到北京,为中国工会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培养了建国后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北京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下设十二个教学系(院)部,开设有15个普通本科专业及方向;有专任教师254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900人。
北京劳动关系学院_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航天桥附近,与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央电视塔毗邻,交通十分便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一所以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为主,重点培养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人才的部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具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中国各级党政机关、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003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中国工运学院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改制后的中国工运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院以实施普通本科教育为重点,并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学院拥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教授,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较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队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学院的教学科研在劳动关系、劳动法律、社会工作、工会理论与实践、劳动安全、劳动与社会保障、企业民主管理、中国工人运动史等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并同国外有关组织、院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院内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是理想的学习、研究场所.学院拥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教授,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较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队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学院的教学科研在劳动关系、劳动法律、社会工作、工会理论与实践、劳动安全、劳动与社会保障、企业民主管理、中国工人运动史等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并同国外有关组织、院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
学院校本部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校园独具园林风格,是北京市政府命名的“首都花园式单位”。院内环境优美,建有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楼、礼堂、电化教学楼、运动场、网球场、体育馆和学生宿舍楼等教学、生活设施。2005年,涿州校区正式启动,已完成学生公寓、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网络中心建筑面积总计24000多平方米的基础设施改建,启用了报告厅、多功能厅及游泳池等文体娱乐设施,为学院开辟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新的阵地。办学特色:劳动关系、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安全工程等专业是学院的特色专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
这些特色专业既立足于工会,同时又面向全社会,培养能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以及各类行政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有较高文化道德修养且具备一定技能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其中安全工程专业(劳动安全管理方向)自创办二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具备安全科学与技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掌握预防职业伤害技术与方法,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开设劳动关系专业的院校,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丰富。
北京劳动关系学院_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历史沿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前身是建于1946年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1949年初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改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同志兼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迁到北京。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为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培养了大批中高级管理干部和工会工作专门人才。2003年,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发展以及我国工会工作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全总干校时期(1949-1984)
学院前身是建于1946年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1949年初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改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李立三同志担任第一任校长。学院建校以后,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彭真、薄一波等领导同志曾多次接见学员代表并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1954年经党中央批准,学校从天津迁至北京,刘少奇同志亲自审定学校校址,并在全国首创劳动经济专业,为工会系统和政府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培养了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当时全总干校与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并称为全国三大干部学校。“文革”期间,学校停办。
中国工运学院时期(1984-200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全面恢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的倪志福同志兼任复校后的第一任校长。从1978年复校至1982年的五年多的时间里,干校共举办各种培训班33期,培训学员5580人,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工运事业培 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会工作专门人才。
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全总干校正式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开始面向工会行业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陈云同志亲自为学院题写校名。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至1991年,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成人高等院校。1992年,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成人高等教育劳动模范本科班学生,1997年,学院开办函授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学生,2000年起受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的委托并经国家教育部特批,为香港工会联合会和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及其他社团组织招收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成人专科学生。
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中国工运学院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成人高考院校,并成为全国工会干部教育的最高学府和中国工运理论的研究基础。1991年在北京市组织的成人高校综合评估中,学院荣获北京市第一名,并被评为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1997年学院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先进学校”,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成人高校示范校”的称号。
2003年5月,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运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学院的自身发展,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改转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时期(2003至今)
2003年5月,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国工运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学院的自身发展,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改转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秉承“刚健创新、和而不同”的校训,立足工会,面向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培养劳动关系和工会及相关领域所需要的品德优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每年还承担着全国省、地两级工会和大型企业工会干部岗位培训任务,年均培训约6000人次,并开办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人本科教育。
2009年,走过了一个甲子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迎来了60周年校庆的庆典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主席倪志福,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出席庆祝大会。王兆国在讲话中强调,作为我国唯一一所以劳动关系教学和研究为主的高等院校,学院要立足自身优势,抓住大好机遇,实现创新发展。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推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作出新贡献。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劳动关系和工会教学研究方面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
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领导和中联办、教育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直管理局、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大会。香港工联会、澳门工联会也派代表出席大会。各全国产业工会、全总各部门和直属单位及全国工会院校的代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学院历届老领导,兄弟院校代表及北京市海淀区、河北省涿州市代表,企业方面代表等参加庆祝大会。
2012年7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王玉普,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陈豪,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党组副书记张鸣起,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段敦厚和全总机关党委及组织部领导出席大会。149名来自教学、教辅、党群、行政、后勤、离退休人员和学生党支部的正式党员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德齐主持。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王玉普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过去七年学院所取得的成绩,详细阐明了学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对学院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提出了殷切希望。学院党委书记颜辉代表学院党委做了《统一认识,落实纲要,为将学院建设成为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的一流院校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他回顾了从2005年至2012年以来的学院工作,提出了学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
面向未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将秉承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勇于创新的传统,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内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完整、特色鲜明、规模适度、质量一流的高等院校。
北京劳动关系学院_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概况
作为全国工会系统的最高学府和劳动关系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一批从事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工会理论、劳动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学科专业的资深学者、教授,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队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在劳动关系、劳动法律、社会工作、工会理论与实践、劳动安全、劳动与社会保障、企业民主管理、中国工人运动史等领域的教学科研水平居国内前沿,并同国外有关组织、院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设有劳动关系研究所、劳动法与工会法研究所、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所、安全科学与管理研究所、劳动力市场研究所、社会结构与政治发展研究所、中国职工舆情研究所等16个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积极参与我国工会和劳动立法工作。在重点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同时,学院还重视科研工作的建设与发展。学院把科研工作作为强校之本,不断推动科研工作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发展。通过健全科研规章制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学术研究所,为学院教师的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自2003年学院转制以来,累计获得了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3部,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的教材和辅助教材50部,其中《中国劳动关系学》和《企业文化学概论》两部教材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院教学科研人员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319篇,其中被SSCI和CSSCI收录的论文达到17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为中国政治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现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近三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9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5项。
学术交流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越南、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与交流活动,并与国际劳工组织、艾伯特基金会、英国英中协会等组织开展了长期的项目合作,与日本爱知大学、俄罗斯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越南工会大学、法国IPAG高等商学院、白俄罗斯劳动与国际关系学院、新加坡劳工学院、韩国劳动教育学院、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院校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定期开展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开展了多项重大合作研究。学院还聘请在工会及劳动研究领域的外籍专家来校授课,每年派出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并与国外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合作举办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扩大了学院办学的国际视野。根据学校规划,2012年前,将与二至三所海外相关高校联合开展互认学分的交换生培养计划,在二至三个专业率先实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