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诗人 第三代诗人-第三代诗人的美学原则

20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末出现的一批诗人。是:韩东、于坚、徐敬亚、默默、多多、万夏、杨黎、李亚伟、马松、杨克、何小竹、赵野、邓翔、潇潇、王明韵等。这支庞大的队伍“流派”林立,表现为南京“他们”,上海“海上诗群”,四川“莽汉主义”、“非非主义”等等诗歌派别。以平民化的诗歌与私人化的小说写作而著名。近期在小说创作方面有所发展,被称为“新生代作家”。

第三代_第三代诗人 -第三代诗人的美学原则

美学原则

以1986年10月的“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为结体标志的“第三代”诗人在年龄经历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们大都是文革前后生人,以大学生、研究生和部分喜爱文学的 青年工人为主,当他们进入成年真正面对社会的时候,所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商品化了的时代。在小学中学受到的传统价值观念的教育,在新的商品经济规律面前似乎不堪一击,这个世界是缤纷的同时也是杂乱的,人们的灵魂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诱惑。青年们本来不甚坚固的传统世界观开始崩塌,对以往所受到的教育包括书本上长辈们所传授的一切传统,他们都开始用怀疑的目光重新审视。于是,他们的诗歌中,传统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都不再处于被讴歌的主体地位,平民与平民的生活进入他们的视线,他们用平白如话的语言,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与情感摆放在读者面前,并在其中表达着反崇高、反英雄、反理性、反文化的内容。这些诗,不论从其内容还是语言形式上,都与传统诗歌,包括前不久兴盛的朦胧诗大相径庭,于是不禁有许多人对他们的诗提出质疑,认为它们的格调不高,甚至已经脱离了诗歌乃至文学的范畴,而这种说法,正好又给第三代诗人的创作加上了一条新的本质性内涵,即“反诗”。

社会历史背景

第三代诗人对平民的重视是有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八十年代中期,正是中国进入一个近乎于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阶段的一个时期,此时,纷乱的生活使每个人惶惶不安但又都有着模糊的憧憬,机会开始增多,政治的阴影开始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渐渐退却,大多数人似乎都可以以平民的身份平等竞争。平民成为有了主体意识的一个新的庞大群体,第三代诗人们正生活在他们中间,且身具着平民的身份。于是,他们决意表现这种最普遍的人生,他们宣称自己要“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在创作中力图使诗歌世俗化、平民化,切近最凡俗的人生。在这样的追求这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

首先,是他们诗歌中对“反英雄”的人生体验的反复表述。

所谓“反英雄”,是指那些生活中最为庸常的生命。许多第三代诗人从人的生存本能出发,在诗歌中体味和反映凡俗生命中所有的内容,如爱恨、生死、苦乐甚至一饮一啄、睡觉如厕。

这类作品中的代表是 王小龙的《纪念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这个曾经被整个世界瞩目的悲壮的场面在这位诗人的笔下,呈现出荒诞的一面:

这一瞬间改变了什么

这模样古怪的 混血儿突然失踪

借助烟雾浓浓的掩护……

没消化的早餐三明治

天空中闪闪亮亮

这种描述也许是真实的,但它却将世界新闻界视为英雄的那位 志愿升空的女教师的形象完全荒诞化了,从而解构了一个英雄的存在。

如果说王小龙的作品带有对英雄刻意的反悖的话,那么于坚的《尚义街六号》则是完全陷入到对凡俗人生的描划中。这首很长的诗以琐琐碎碎的方式托出了一群经常在“尚义街六号”相聚的年轻人的生活片断:

生活片断

尚义街六号

法国式的黄房子

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

喊一声 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

隔壁的大厕所

天天清早排着长队

第三代诗人 第三代诗人-第三代诗人的美学原则

……

诗中写到这些朋友们常常在老吴家中聚会过夜,而在诗的结尾,大家各奔东西:

大家终于走散

剩下一片空地板

像一张旧唱片 再也不响……

长诗采用了完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琐屑零碎,但细细读来,却有一种抒缓几至哀伤的味道。而这个结尾,则给人一种人生平淡而又无常的凄凉感。

其次,是第三代诗人作品中刻意追求的反崇高的冷抒情。

第三代诗人惯于以凡夫俗子平淡的平民意识代替朦胧诗人们理想主义的英雄气概,显出一种近乎玩世不恭的黑色幽默。如《有关大雁塔》中对人们登塔观光情景的漠然处理。

第三,是他们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反文化的现代口语和语感的应用。

口语词汇与语感的应用,从我刚刚引用的《尚义街六号》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至于“反文化”这一主题的表现极至,则可以用 张锋的小诗《 本草纲目》来作为代表:

一两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

三钱 李商隐的苦蝉

半勺 李煜的一江春水煎煮

所有的春天喝下

都染上中国忧郁症

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 中国文化的阴柔、缺少阳刚之气表示出不满的情绪。

总体上说,第三代诗人的创作无疑丰富了新诗的艺术表现技法,踏入了诗坛上的一些禁地,使诗歌成为更加切近人生,更加切近人的感性生命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同时,所谓的第三代诗人,每一位都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并不统一在某一面理论的大旗之下,他们各有各的轨道,并且仍然在不断的变化中。至于盖棺论定,实在为时尚早,这里的概括,不过是极不全面的一家之言罢了。

相关文章

现代诗的发展问题和第三代诗人的界定

自八十年代中期始,当代中国,有那么一批青年总怀揣着一场全面的、旷日持久的怀疑和反叛,这种蠢蠢欲动的怀疑和反叛专属于中国新时期“第三代诗人”甚至于全国的有志青年,形成了“第三代诗人”独有的时代特征。

“第三代诗人”在寻找一种不确定身份和无法明晰的皈依。作为被世人赞誉的文学青年,他们似乎总是缺少立足之地。曾被捧得高高却在接二连三的经济衰败的浪潮中沉沦。他们不关心爱情的远近,经济的富足和政治的地位,他们昼夜怀疑万物,甚至把一己之躯主观地暴露在烈日艳阳底下,开始从头顶到脚跟的自我怀疑。

在这场用文化来反叛的新时代里,“第三代诗人”用笔来审视世界,他们甘作一群腰间别着诗篇的豪猪,在前人预置的规则里莽撞横冲。他们要打破从前迂腐陈旧的法则,用自己新颖且极平常、极适合生活的言语来构建属于第三代诗人的诗度。我有感于“第三代诗人”自我激活的感觉。唤醒民众,提起反思和重构,这在他们作为青年的诗章里滚滚横流,爆发的洪水即将冲破残颓的土墙,撑开裂缝就快要挣脱繁缛的诗学主张。

如果说 汪国真敷人眼目的“糖水诗”以其添油加醋套用前人哲理、警句而短时间占据了大量读者眼球的事实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话,那么在一九八六年后集中兴起的“第三代诗人”则以反旧儒学、旧诗学所谓的诗歌教化、审视趋向和陈腐的“兴观群怨”而呈星星燎原不可阻挡之势,这是中国文坛、诗坛的一大转变。“第三代诗人”在全国各地以民间群落的形式自办诗刊诗报,以各种五花八门的名称来标示自我概括的艺术主张,汇成了一股朦胧诗后新诗潮,并造就了一次新的断裂和“美丽的混乱”。这些“新生代诗人”在《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亮相后,组成了如南京“他们”,上海“海上诗群”,四川“莽汉主义”、“非非主义”等等诗歌派别。“第三代诗人”试图反叛和超越朦胧诗,重建一种诗歌精神。这种精神不是英雄悲剧的崇高、理性自我的庄严、人道主义的感伤,而是一种建立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中的个体的感性生命体验。

纵观“第三代诗人”,大多是儿童少年时期受尽极度压抑,守旧的思想、落后的文化钳制的一大帮青年。而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西方现代文论思想,如:以 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的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以 瑞士 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语言学等大量开放的西方现代文潮传入,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思想,无时不刻地影响着“第三代诗人”。他们开始重新拾起武器,审视、怀疑这个世界和时代,乃至自己的青春和思想。这些年轻的诗人用骂娘的姿态来审视文学和诗歌;用极端的方式对已有的秩序进行讽刺;用粗俗的、口语化的语言和一己之身来对抗传统中国旧诗学主张的核心―――温柔敦厚、高雅中和。

在“第三代诗人”这里,有一股要敢于砸碎枷锁,摆脱束缚的怀疑、反抗和激情意义非要和旧思想说“不”的地步。他们站了出来,面对日甚的物质财富,勇敢出击,写下了用鲜血播撒诗歌种子的宣言。“第三代诗人”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稀有血型,它恰好成了文学“贵族的血统”和“皇家的象征”。在我们中间,这并不多见,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少见,开启了中国诗坛新生的大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30103/24300.html

更多阅读

第三代居民身份证的物联网畅想 畅想物联网未来ppt

创意分类——[其他]第三代居民身份证的物联网畅想作者:刘若晴“……我设想中的第三代居民身份证系统,是在一张身份证卡片内设置数量足够多的信息储存单元,任何单位经公民授权后,都可以通过物联网向公安部的身份证数据中心发送申请以获取

NuFace第三代trinity紧肤仪使用心得 nuface trinity和mini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这款NuFace的第三代trinity紧肤仪!Nuface和Nuskin如新没有半毛钱关系,除了他们共用一个"Nu"以外。。。Nuface是FDA认证的微电流美容仪,主要功效是紧肤祛皱,刺激胶原蛋白重生,还有瘦脸作用常态颜色有粉色和白色,偶尔会出

民兵-3:美国现役的第三代战略核导弹

美国“民兵3型”洲际导弹发射(一) 简介民兵-3洲际导弹美国现役的一种洲际弹道导弹,它是美国第三代地地战略核导弹,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期发展的,其突出特点是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开始采用分导式多弹头,命中

声明:《第三代诗人 第三代诗人-第三代诗人的美学原则》为网友大爱权志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