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雷刚,字俊谟,男,1972年8月生,别署:逐墨山馆,山东临沂苍山人。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雷刚_朱雷刚 -80后书法家朱雷刚
个人简历朱雷刚,字俊谟 别署:逐墨山馆,山东临沂苍山人。
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系;
06-08年执教于山东临沂大学美术系书法本科专业。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临沂画院专业画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教学部助教个人成绩
全国第二届隶书大展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首届大字艺术作品展
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全国第五届刻字艺术展
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
《中国书画》杂志海南省十五人提名展
海南省第七届书法作品展获奖
海南省第四届刻字艺术展一等奖
文化部“群星奖”海南推选赛二等奖
海南省大中专学生美术书法作品比赛专业组一等奖
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海南师范大学首届“校园十大感动人物”
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书画大赛优秀奖
全国首届册页展论文:
论文入选海南省第二届书学理论研讨会并发表于全国书法专业报纸
个展:
“逐墨天涯”朱雷刚书画篆刻作品展(2006年4月14日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
李胜洪朱雷刚师生书法作品展(12月19日在河南郑州河南省文联大厦展厅开幕
《天涯梦―朱雷刚书画选》
《朱雷刚书法作品集》《热带季风海南省青年十二人书法作品集》
纪录片《亚洲微笑-年青的书法家朱雷刚》
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专题片《亚洲微笑-年青的书法家朱雷刚》在日本播出后反响强烈。相关评论
生命的述说
初识小朱是在海南。他当时还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在校大学生、书法班的班长,看上去清秀俊朗、风华正茂,谈吐间显得信心十足、透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至今还记得他率领全班同学拥在教室门口欢迎我去讲课时的情景……此后他尊我为师,无话不谈。雷刚为人爽直痛快、积极乐观、勤奋好学,给人留下的是一种有思想、有胆量、有能力的印象。
雷刚对书法思悟较深、涉猎广博。他心仪古风又向往新境,不囿于古法、不盲从时尚。他于碑学一直是偏于厚爱的,加之中央美院书法教学对于章法节奏、结字造型的有效训练,其
作品中的灵动与跌宕、那种苍劲老辣的韵致似乎是信手拈来;他同时也重帖学、追求书卷气,尚率意灵动之感。我想这种技巧与审美取向可能与其朴厚无华的本性直接相关联。可能由于天赋、酷爱和其他原因,小朱对书法有很高的悟性,所以还在读大学期间其作品就频频入选国展;大学二年级就加入了中国书协、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由于自身的勤奋和所得到的成绩,还被评为“校园十大感动人物”。雷刚确实曾让海南的书法界感到过惊奇而倍受关注过一阵子。
朱雷刚的草书,应得力于王铎与颠张醉素,腾挪不拘,同时又洋溢着时代气息。气魄大是其特点
之一。往往一开篇就气势飞扬字字相生、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的观照。用笔泼辣、沉雄,线条飘逸而厚实,锋机深含,大朴不雕;或入笔出锋蓄势而发,转折处极尽意态。气脉流畅的线条中似有源源不断的内力蓬勃而出。此乃创意无穷而天机勃发之所以然。其章法、结字在有些人看来显得奇肆诡谲、狂放不羁。其实他极关心线条的抒情性表达,在书写中注重笔势、形势的把握,力避扭捏作态与怪诞安排,所谓“因势造
形、随形赋神”。他更多追求的是“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气象与神韵,气贯形随,希望能进一步向“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的超然境界不断攀登。
在雷刚其它书体的创作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种痛快淋漓的笔墨挥洒。其作品表现出多样的思考与青春情怀: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般的苍雄壮阔;“天马行空独往来”的自由无拘;“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与凄凉;“仰天长
啸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与狂傲;“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安然与从容……
朱雷刚的书法以情驭笔、生机勃发,其实是他用笔墨在诉说着自己内心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和对爱情等一切美好事物的
感受与情怀。这是一种不同的时尚。老舍先生说:“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雷刚的作品是有生命、有情趣、有追求的,因为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一个血气方刚、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对生活、对未来无限憧憬的生活理念与艺术滥觞。
我赞赏雷刚那一份执着、率真与才情,而且羡慕他可以大展宏图的年轻。但我要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更要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因为书法无与伦比的博大与精深。
我深信并期待朱雷刚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是为序。
李胜洪
2009年7月16日于立水桥畔
注: 李胜洪系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
墨道行水进儒家笔毫走天丽云霞
―――费立强赏读朱雷刚先生书法作品有感
关于书法的意象有着种种说法,有人认为关于书法与绘画的意象最早出自《易传・系辞上》其中有“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但《易传》中的意和象又是分别表达的,尚未说成独立之章法,且《易传》中的“象”指的是卦象,这与诗、书、歌、词、画的意象是有质的区别内涵的。而“意象”作为一个说词的出现是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其中说道:“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意象就属于文学与书法绘画乃至于戏曲的范畴了,但其意象仍然指的是想象中的境界,与今天我们所讲的广义上诗词书画之意象仍有很大不同,那么究竟什么是诗词与书画意象呢?我认为,所谓的诗词书法“意象”就是诗文作者与书画作者主观情志的具象载体与试图表达而已。前些时日纵观了朱雷刚先生的书法作品,有感于汉代《毛诗序》中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就恰其巧合又自然生动的描写了朱雷刚先生情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读朱雷刚的书法,知其情和志是内在的,解其形和体是具象的,他把内在的情或志,通过具象化的表现方法用传统的墨笔与宣纸富有情绪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也就叫书法。或者说是将其用人们熟知的语言化成“有声的画”――― 也许还可以叫美术与书法了。当深测朱先生将其胸怀与志趣用笔墨绘成的图画,或写成的字幅,或其将文字又演变刻画成人的形体运动时,又像是在观看一出有旁观者心曲配演的舞台剧――― 笔墨流动的舞蹈。那么,仅由此就可以测得朱雷刚先生的书法艺术确实是试图将人们内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情趣与志愿、生活与体验,在去用笔墨、语言、点线、韵律,以及黑与白的色彩或情操形容之时,又通过读书与字法的形体动作外化出来了,这样才使中国的传统书法更具象化,更变成让别人有真实感觉的文化内涵与生命气息。这个转化越自然、越生动、越深刻,那么朱雷刚先生的书法艺术价值也就会越高贵。总之,所有文化表现的意象都是艺术世界最基本的审美单元,所以,朱雷刚先生的书法作品与意象表达,虽能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但能成为更有文化生机与更加高贵价值的艺术整体,仍需是其今后继续攀登的路径。朱雷刚先生和他的书法艺术作品,在今日之浮躁深重的社会状态与文化气氛中,能把握艺术家本身的主观情志,而后又把书法真谛作为其具象的载体,把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由外部世界通向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因此,若分析和鉴赏了朱雷刚先生的书法作品,就可以测观其艺术向往的驿动和内心指导的世界,就可以慢慢了解朱先生在创作书法艺术作品时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追求,就可以从别一角度去把握艺术家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所以,人们若详细品读朱雷刚先生的书法作品与艺术,最重要的还是其中的意象,而意象就是他创造艺术的灵魂。正是:墨道行水进儒家,笔毫走天丽云霞。青春志趣宣纸外,意象超度生光华。
2011年2月21日写于欢乐海洋工作室费立强
注:
费立强 系
著名诗人;时事评论员;文艺评论家
联合日报特约评论员
商品与质量《民生周刊》首席评论员;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