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 通化县-基本概况,通化县-区划人口

通化县 通化县-基本概况,通化县-区划人口

通化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南麓,浑江中游,北纬41度19’―42度07’,东经125度17’―126度25’。东西长96公里,南北宽83.3公里。东与白山市交界,西与辽宁新宾县毗邻,南与集安市接壤,北与柳河县相连。全境环绕通化市区。县城快大茂镇距通化市18公里,距通化机场(柳河)70公里,距长春280公里,距沈阳260公里,距大东港300公里。辖9个乡12镇,共有160个行政村。

通化县邮编_通化县 -基本概况

通化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区浑江中游。东与白山市交界,西与辽宁省新宾县和桓仁县毗邻,南与集安市接壤,北与柳河县相连。幅员面积3726.5平方公里,地貌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有耕地面积28524公顷,有林地面积240000公顷,县辖9乡12镇160个行政村,人口25.2万人。
通化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

通化县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植物繁多,种类达上千种。生长着松、杨、椴、柞、榆、色、楸、曲柳等250多个树种,林木总蓄积量212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3.5%。有可供开发的自然沟壑700余条,人参、贝母、细辛等名贵药材年产量达200万公斤以上。山野菜和食用菌类年商品量达3000多吨,山梨、山葡萄等食品原料年产量3000多吨。境内茸鹿、紫貂、黑熊、林蛙、水獭等珍稀动物30余种。其中,人工养殖茸鹿年产鹿茸1500余公斤。通化县是人参生产加工集散地和贝母、林蛙经营集散地。已发现的矿产29种,已探明的矿产11种,石灰石储量超亿吨,铁矿石储量千万吨,镍、金、铅、麦饭石、大理石、花岗岩、白云石、页岩、焦煤等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以“两江八河”为代表的34条10公里以上的河流蕴藏着近6万千瓦装机容量、2.14亿千瓦小时的电量可供开发,6566公顷水面为发展水利事业和养殖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通化县地理位置优越,是长白山区通往沈阳、大连和长春的重要出口。县城快大茂镇与通化市有一级公路相连,公共汽车往返其间,距通化火车站20公里,距通化机场70公里,距辽宁大东港320公里。梅河口至集安铁路过境70公里,沿途设有5个车站。鹤大、集锡两条国道横穿境内,450公里的乡村公路交错成网。

通化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有7座电站与国家联网,全县年发电量5699万千瓦小时。全县21个乡镇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县城电话装机容量13000门,移动电话已入网。通化县有着良好的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基础,县城服务功能齐全,城市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通化县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闻名于世的中国“人参之路”连接着湾湾川省级旅游度假区和英额布水库游览区两处景区,有多处位居深山水旁,集休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度假景点。

通化县邮编_通化县 -区划人口


通化县全县辖10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快大茂镇、二密镇、果松镇、石湖镇、大安镇、光华镇、兴林镇、英额布镇、三棵榆树镇、江甸镇、富江乡、四棚乡、东来乡、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金斗朝鲜族满族乡。

2001年总人口为2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为20.7万人。以汉族为主,散居有满、朝族、回、蒙古、苗、土家、白等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为22.72万人占88.75%,满族约为1.69万人占6.6%,朝鲜族约为1.15万人占4.5%。

通化县邮编_通化县 -历史沿革

通化市的建置,是於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建立伪通化省之后,康德九年(1942年)一月由通化县内的通化街设立通化市。隶属通化省;1945年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1947年)六月五日实行了行政区划改革,由过去的十四省改为九省,取消了通化省。通化市、县合置办公,隶属安东省所辖;1948年11月市、县分署,县政府迁往快大茂镇。1949年9月23日县政府又迁回通化市,改为辽东省所辖;1954年8月划归吉林省所辖。通化市、县第二次合署办公,1955年7月市、县第三次分署,1958年3月通化市、县第三次合署办公,最后于1962年6月9日通化市、县第四次分署,1969年11月22日县政府迁置快大茂镇,至今。通化地名的由来详见通化县条目。


通化县

此地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生存,为满族的故乡。周秦时期属肃慎氏地;汉、晋时属挹娄地;南北朝时属勿吉地;唐时属渤海定理府;五代属契丹东平郡;宋时属完颜婆速府路;明时属建州卫;清时属兴京府(今辽宁省新宾县),顺治定都燕京时,清统治者将长白山一带视为发祥地,划旺清门以外东至长白山为禁垦地,设台兵巡守,不准采樵游牧.从此二百余年,此地成了森林茂密,人迹罕至,野兽群集的荒凉地区.咸丰年间驰禁.同治后移民渐集。光绪三年(1877年)设治,治头道江。隶属于奉天兴京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东三省总督,民国初实行省道制,本县隶属奉天省东边道所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通化县划归辽宁省所辖,为三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通化县公署隶属奉天省所辖,为丙类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东北划为十四省,将本县划属安东省所辖;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一日实行第二次行政机构改革,增设了牡丹江、通化两省,将东北划为十六省,通化县隶属通化省所辖;1945年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东北划为九省,取消通化省,本县划归安东省所辖;1949年建政时,又改归辽东省所辖;1954年8月划归吉林省所辖,沿续至今。

通化县的名称于光绪三年(1877年)设治始称“通化”二字的命名含有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之意。“通化”的“通”字,含有贯通之意,“化”字则为教化,也就是要用所谓的“仁德、仁政”之类去教化百姓,含有通归王化的意思。快大茂是通化县政府所在地。快大茂地名的由来,众说不一,在百姓中流传的有,一说是,清朝的咸丰年间从京城来了一个官人,当时这里时值隆冬数九,百姓脱帽跪拜,这官人非常怜惜百姓,忙说:“快戴帽子”,从此便流传下来做了地名;二说是,清本有人们在此开垦种地,当时这里山林茂密,在屯的西侧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河,在转弯处木把放排需要急打锚,人称“快打锚”,放流传沿用音转为“快大茂”;三说是,此山头西侧古时是风口,人们走到这里常常刮掉帽子,故称“快戴帽子”,以后便做了地名;四说是。快大茂是满语,因这里曾设台兵把守,意为前哨;五说是,是由屯北侧帽子山得名,说是每逢雨后此屯的山就被茫茫的雾而笼罩着,远看山顶如同戴了一顶帽子一样,故而得名。据《通化县志》记载;快大茂这个地方早为满族的政乡。这里群山起伏,山林茂密,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次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带兵打仗路过此地驻扎,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郁郁青青,故在临行时说此地为“快当帽子”。此语是满语,其意思是“常青的树林”。以后便留传为地名。后逐渐音变为“快大茂”。从《通化县志》不同饭本中记载,快大茂地名音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末板本记载,从清初到清末称“决当帽子”;民国年间的版本记载,民国初年到伪满初期改“帽”为“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版本记载,伪满时期改“当”为“大”;此后流传为“快大茂”,今仍之。

通化县邮编_通化县 -自然地理

通化县面积3724.7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81%,耕地面积4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8.9万亩。2001年粮食总产量实现10万吨,全县优质粮食作物面积14.1万亩。已开发生态经济沟668条,其中实现百万元以上产值的3条。人参留


通化县存面积26万帘,林下参5790亩,贝母留存面积为8126亩。酿酒葡萄3575亩,日光温室2500亩,香菇192亩。经过几年的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乡级财力增强的重要途径。

境内地表水属鸭绿江水系浑江流域,共有大小河流626条,其中流程在10公里发以上的有34条,具有代表性的是两江八河,即浑江、富尔江;头道沟河、二道河、喇蛄河、依木树河、二密河、下四平河、大罗圈河、小罗圈河。全县现建有水库19座,其中中型水库有1座(英额布)、小(一)型水库2座(太安、和胜)、小(二)型水库16座;塘坝13座,总蓄水量为3185.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1713亩。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地势东南和东北部较高,西部和西南部较低。县城快大茂镇海拔为372.5米。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热冬冷,较为湿润。年平均气温为 5℃,最高气温 7月份为22.2℃。最低气温1月份为零下 16℃,年均积温 2683℃,平均日照2514.2小时。无霜期110天―150天。年均降水量为879.7毫米,多集中在6、7、8月份。

林地面积为2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3.4%,林木树种250多个,木材总蓄积量为2077万立方米。名贵药材年出产200万公斤,山野菜和食用菌类以及食品原料植物年产出量可达到万吨以上。境内药用和食用动物有30多种,其中年产林蛙油10吨左右。地下有金、铁、铜、镍、石灰石、石墨、石膏、松花岩等矿藏29种,已探明的有11种。资源丰富,品种繁多。

通化县邮编_通化县 -工业发展


通化县

全县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工业为龙头、;轻工食品、化工建材、矿产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其中医药工业的龙头地位得到不断增强。制药工业占财政收入比重达44.5%。2001年工业企业实现税金10442万元,实现利润13783万元。著名的企业有东宝集团、白山制药厂、振国药业、白雪山药厂、化工总公司、大泉源酒业有限公司、林海药厂等。著名的产品有镇脑宁胶囊、东宝肝泰片、复方天仙胶囊、碟脉灵注射液、大泉源酒、二密河尿素、通化干红葡萄酒、复方益肝丸。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483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9000万元,农业总产值56100万元,财政总收入15939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实现2762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4:5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38万元。有中学23所,小学140所,企业学校2所,县级医院2所,乡镇卫生所20个。旅游景点有英额布水库、湾湾川旅游度假区等。

通化县邮编_通化县 -农业概况

通化县是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现有耕地面积41.3万亩,其中水田6万亩;有林地面积269199公顷,森林覆盖率74.67%;以“两江八河”(浑江、富尔江、头道沟河、二道沟河、喇蛄河、依木树河、二密河、下四平河、大罗圈河、小罗圈河)为代表的626条大小河流流经县域,水能总蕴藏量11万


通化县千瓦。境内发现矿藏36种,已探明矿藏21种,已开发利用16种。特产资源十分丰富,有人参、贝母、细辛、五味子等名贵中药材311种,有蕨菜、薇菜、元蘑、榆黄蘑等食用植物70余种,以梅花鹿、林蛙为主的经济动物养殖已具备一定规模。通化县交通便捷,是长白山区通往沈阳、大连、丹东、长春的重要门户。县城与通化市区19公里,距三原浦机场70公里,距长春市280公里,距沈阳市260公里,距大东港300公里,省、县、乡村公路交错成网。

通化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三增”目标为核心,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都迈出了较大步伐。2004年,实现乡级财政收入7,741万元。以做优耕地、做强山林、做大水域三篇文章为重点,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县优质粮食作物面积达到18.4万亩,比上年增长17.9%;“订单”农业面积达到10万亩,同比增长13.6%。中药材留存面积达到5.7万亩。全县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91个。依托园区,有15000户农民从事中药材种植。依托龙头企业,全县发展中药材专业乡镇8个;畜牧专业乡镇7个;林产品专业乡镇7个;蔬菜专业乡镇4个;酿酒葡萄等经济作物专业乡镇3个。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目标,高标准、实施了宜林地造满造严工程和六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共完成造林120,165亩。

通化县邮编_通化县 -经济发展

通化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通化县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全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03年,通化县在吉林省县(市)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居第八。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8,000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88,000万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0,0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44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9,000万元。


通化县

通化县工业基础雄厚。坚持工业兴县战略,不断加大对优势产业的培植力度,以制药、食品、建材、矿产四大产业为主的产业框架已基本形成。2004年,统计口径内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0,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890万元;实现税金10,170万元;实现利润13,636万元。全县已有东宝药业、通化葡萄酒2户上市公司。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全县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已达到17户,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二期扩建工程、基因重组葡激酶生产线改造已列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计划;以人胰岛素、镇脑宁、葡激酶、天仙抗癌系列、苦碟子注射液、绿碳化硅超细微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体系已经形成。

通化县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扩大民营资本的准入范围,政府职能有效转变,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2004年,全县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6122户,民营企业发展到189户。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7,600万元,占全县GDP的56%;实现税金14,0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9.8%。截至2004年末全县民营经济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3户,1000万元以上16户,500万元以上11户,100万元以上达到38户。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通化县邮编_通化县 -基础设施

通化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过三年的县城建设与改造,一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品位高雅的山清水秀园林城市已初具规模,2003年,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2004年,被命名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全国第十 八个国家级卫生县城和我省第一个省级园林县城。坚持“依托市区、繁荣县城、强化重点镇、建设中心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光华、大安、果松、二密、大泉源、三棵榆树等乡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2002年实现乡乡通水泥路的基础上,2003年,投资16632万元,修建水泥路567.7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2004年,投资11,654万元,完成了328公里通屯水泥路铺设任务,县城所有巷路和全县大部分通屯道路实现了硬覆盖;投资13.5亿元的通沈线通沿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已获交通部批复,2005年将开工建设。21个乡镇全部开通了宽带互联网络,移动通讯实现主要公路沿线全覆盖。

通化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坚持“科教兴县”战略,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东宝药业、白山药业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骨干企业;振国药业、华夏药业等9户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通化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结合校舍改造,调整优化了教育布局,2001至2003年,新建、改造、维修校舍11.3万平方米,撤并农村中小学校43所,新建了第七中学,扩建了综合高中,全县在校学生总数33460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异地新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了县医院扩建,对东来、兴林、七道沟7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全县乡镇卫生院改造率达到95%,农村卫生“三项建设”位居全省第一。实施了县乡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8%。民政工作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和省双拥模范县。

2004年,先后获得全国第十八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县城称号和吉林省园林城市称号,2005年,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通化县邮编_通化县 -历史遗迹

白家堡惨案纪念地

位于通化县兴林镇政府所在地大荒沟村东南1公里的东山脚下。纪念地包括纪念碑、死难同胞坟墓、纪念馆房屋等设施。为纪念白家堡惨案死难同胞,中共通化县委、通化县人民政府委员会于1965年7月15日,建立了纪念碑等。纪念碑高5.08米,宽0.95米,厚0.5米,花岗岩结构,底座系砖、石、水泥砌成,设有阶梯,四周为铁栅栏围子。碑后3米处,有1座用石头、水泥围成的坟丘,高约2米。纪念碑西侧有一栋砖瓦结构的纪念馆,5间150平方米,周围栽植着松树和杨树,庄严肃穆。纪念碑座东朝西,面对村庄,碑身正面阴刻隶书:“日伪统治时期死难同胞纪念碑。”碑身背面阴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蒋介石采取不抵抗的卖国政策,东北迅速沦陷,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白家堡人民和东北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配合抗日联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镇压抗日群众,在当日敌人将拘捕的群众分批带至此地,进行血腥屠杀,制造了血洗白家堡惨案。
为了永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中共通化县委员会,通化县人民委员会,一九六五年七月十五日特立碑于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40103/25426.html

更多阅读

新龙县 新龙县-基本概况,新龙县-行政区划

新龙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甘孜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川西山原和横断山脉地接触带。新龙县东与炉霍县、道孚县相连,南与雅江县、理塘县接壤,西与白玉县毗邻,北与甘孜县分界,西北与德格县相接,地跨北纬30°23′~31°32′、

洞头县 洞头县-基本概况,洞头县-地名由来

洞头区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市辖区,是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由168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成。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59′45″-121°15′58″,北纬27°41′19″-28°01′10″之间。洞头区总面积2777.3平方公里,其中海

吴堡县 吴堡县-基本概况,吴堡县-行政区划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北靠佳县,西接绥德,东南濒临黄河,与山西省临县、柳林、中阳相望。南北长30.4千米,东西宽26.8千米,总面积428平方千米。总人口8万人(2004年)。吴堡县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兵家

遂溪县 遂溪县-基本概况,遂溪县-城市荣誉

遂溪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与海康、徐闻两县合称“三雷”,是雷州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县西临北部湾,东临湛江港湾。这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醒狮之乡”、”中国第一甜县”及粤西“红色革命老区”所在地。遂溪县鲤

华县 华县-基本概况,华县-行政区划

位于秦岭东部、渭河南岸,是国务院印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西安一小时交通圈”。因处于华山的姊妹山少华山脚下而得名,距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85

声明:《通化县 通化县-基本概况,通化县-区划人口》为网友半公开的秘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