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基本概况,河南科技学院-学校历史

河南科技学院(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于1949年合并组建的平原农学院(本科)。历经百泉农业专科学校(1962年、专科)、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87年、本科)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基本概况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总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45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49万元。建有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设施;校园网联通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69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种,建有全省一流的数字图书馆。是“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多科性的办学格局,构建了涵盖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11个二级学院和3个直属系。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预防兽医学等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信息工程、法学、机电技术教育、服装设计、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城市规划、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本科专业38个。全日制在校生13004人,成人教育学生3492人。办有国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在校生4000余人。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历史


河南科技学院

1949年8月 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创建。

1951年 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1949年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更名为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合并升格为平原农学院(本科)。

1952年平原农学院(部分)并入河北农学院,现发展为河北农业大学。

1952年平原农学院(兽医组)参与合并升格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现相继发展为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

1952年平原农学院(部分)参与合并升格为河南农学院,现发展为河南农业大学。

1952年平原农学院(森林系)参与合并升格为北京林学院,现发展为北京林学院。

1952年平原农学院(部分)合并升格为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后发展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现参与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

1953年百泉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学校,陕州棉校并入百泉农业学校(中专)。

1957年百泉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改建为郑州畜牧兽医学校,后发展为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百泉农业学校升格为百泉农学院(本科),百泉农业学校撤消。

1959年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1959年新乡专区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大专)

1962年郑州水利专科学校(部分)并入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1987年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本科)。

2004年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本科)。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专业设置

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农学6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10个直属教学系、4个教学部、11个研究所、1个研究中心、有各类实验室5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个。目前学校有本科专业34个,兼有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机电技术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烹任与营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园林、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办学规模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223人。专任教师738名,其中教授68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219人;博士59人,硕士28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0人,“双师型”教师51人。聘请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等60 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98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70余人,“双聘院士”5人,省级特聘教授1人,校级特聘教授4人,教授122人,副教授423人;博士、硕士11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17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41人,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获得者38人。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高校教学团队等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1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动物病毒病防控研究团队(2010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时间带头人研究方向2013年马汉军农产品深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马金友Rab蛋白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的应答及其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牛红英多环核苷的设计及合成方法学研究(注: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王选年动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机制茹振钢作物分子遗传育种河南省高校教学团队:
农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2013年)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2012年)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教学团队(2011年)
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2007年)
动物疫病防控教学团队(2007年)

人才培养

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了“宽口径、多方向、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近五年来,完成教育部教改项目7项、河南省教改项目28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特等奖2项。在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上,我院学生制作的“助残床”和“管道三足爬行机器人”两项作品被组委会作为12项优秀项目之一推荐展出;在河南省公务员选拔中,被录用学生数量近3年均居全省高校前3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2006年达到96.4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5%以上。已形成了以河南省为主,面向全国25个省、区招生的生源格局。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40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尤其是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基本概况,河南科技学院-学校历史

院系专业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设19个教学学院,5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河南省特色专业和名牌专业。同时,学校办有成人教育学院和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院系设置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软件学院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机电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河南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国家级特色专业:
农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生物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机电技术教育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烹饪与营养教育
食品工程
动物医学
省级名牌专业:
园艺
农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拥有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5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及重点学科:所属二级学院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21个)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0901作物学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2作物遗传育种0901Z1作物生物技术0901Z2作物生理学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0906兽医学090601基础兽医学★090602预防兽医学090603临床兽医学0906Z1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0906Z2兽医生物工程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0902园艺学090201果树学090202蔬菜学090203茶学0902Z1观赏园艺学0902Z2景观园艺学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0832(0972)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食品科学0832Z1食品营销工程0832Z2食品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09720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97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720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09040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注:上表中标★的为省级重点学科,;另两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为:高等教育学、植物学。)

办学成果

2001年至2013年,学校完成教育部教改项目8项、河南省教改项目50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其中“实施‘四双工程’,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与实践”改革项目,为全国首创模式,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双工程”即教学计划突出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双技能训练,学生和师资培养要求教师型和技师型双师型素质,实习场地采取校内外教育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双基地建设,学生考核实行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双证书制度。 )
截至2013年,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双语课程1门。
省级精品课程:
高等数学(2005年)分子生物学(2005年)肉品工艺学(2009年)
基因工程(2008年)生态学(2007年)基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2011年)
公共关系学(2008年)生物化学(2006年)动物免疫学(2010年)
心理学(2010年)蔬菜栽培学(2009年)植物化学保护(2005年)
动物病理学(2006年)管理学(2005年)微生物学(2011年)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高等数学(2013年)
双语课程:
肉品工艺学(MeatScienceandTechnology)(2012年)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与美国布瑞纳大学、韩国江原大学、荷兰农业学生交换及学习访问基金会等开展了合作办学,常年聘有美、英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科学研究

学院设有11个研究所和“河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1985年以来,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0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黄光正教授主持培育的小麦高产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0亿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杨永光教授主持完成的“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清连教授主持培育的棉花品种“百棉1号”,在黄淮棉区大面积推广;河南省抗病虫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的“豫麦54”,为河南省小麦品种第八代更新换代品种,已在全国6省区大面积推广。目前,全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等各类项目415项。办有《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科版)》《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河南科技学院报》等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刊。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拥有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学科平台18个。建有国家级现代蜜蜂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全国唯一小麦根系走廊。
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科技学院作物栽培生理实验室
河南科技学院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
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小麦育种重点实验室
棉花育种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08年至2013年9月,学校累计发表学术论文7004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31篇;获得省部级成果奖3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2013年在承担“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73项,在研经费6200万元。王清连教授主持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并推广到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
茹振刚教授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2005年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审定,被农业部推介为黄淮麦区主导品种,2010年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截至2013年8月,“矮抗58”全国累计收获面积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170多亿元。“矮抗58”已成为中国种植面积在4000万亩以上的特大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9月,学校图书馆中外文藏书总量213万册(种),其中纸质图书115万册,电子图书98万种,报刊13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9个。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荣誉

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等50余项荣誉称号。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文化

校训

崇德尚能,知行合一 “崇德”,出自《论语・颜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就是崇尚和发扬高尚的道德品质,指该校广大师生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文明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亦体现了该校“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尚能”,即重视能力培养和提高,要求教职工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种能力。“知行合一”,语出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统一,意在要求全校师生既要追求新知、努力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风

自立自强,求是创新 “自立”,语出《礼记・儒行》:“力行以待取,其自立者有如此者。”“自立”意谓: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所建树。“自强”,出自《易经・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道刚健,则周而复始,万物运行不息。君子应效法自然规律,发愤图强,自强不息。该校自创立至今,几经迁徙,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数更其名,但几代学人正是靠着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才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该校过去靠自立自强而建立、成长,今后仍将靠这一风尚继续开拓、发展。“求是”,始见《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古好学,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求是”就是要求师生员工坚持科学的态度,去探求真理,做人、做事、做学问要求真求是“创新”,义出《礼记・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大学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该校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教风

严于修身 勤于治学 :“严于修身”,语出《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严”,即严谨、严密、严格。“修身”,意为修身养性。严于修身,就是指教师要谦虚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唯此,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更好地履行好教师的职责。 “勤于治学”,“勤”,勤劳、勤奋。“治学”,就是修治学问。勤于治学是一种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只有勤于治学,才能不断汲取知识营养,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术水平,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学风

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勤学善思,明辨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勤学”,即学习要珍惜时间,刻苦勤奋。“善思”,即在学习时要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明辨”,即明辨是非,明白事理,能够抓住事物的规律和奥妙所在,能够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笃行”,就是要认真地去实践。在品行方面,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做事方面,要学以致用,注重实践,不空谈,做到知行合一。

传统

求真务实,敬业奉献:“求真务实”,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务实,就是务求实效。求真务实反映了该校创建以来追求真理、尊重科学的态度和历代学人脚踏实地、勤奋务实的优良传统。“敬业奉献”,敬业,就是对本职工作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奉献,是个人或集体对社会的馈赠,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敬业奉献是该校几代人长久不变的精神情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该校历经沧桑,逐渐积淀形成的办学精神。纵观该校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学人的艰苦奋斗史,是一部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发展史。学校成长步履维艰,办学层次几经升降,正是凭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办学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坚持办学、积极办学,学校才得以升格、转型、迁建,才得以发展、振兴、扬名。如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已经内化到了学校历代学人的血脉之中。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特色


河南科技学院因材施教

发展:历史未来共斟酌
被喻为“给灵魂起个名字”的校训、校风系列征集活动开展的同时,同样触及灵魂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围绕“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的主题展开。58个春夏秋冬,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河南科技学院,从最初的一处农村院落到现在的布局合理总占地面积1365亩的花园式学校,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在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中,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的变迁传承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学生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特色鲜明的优秀科研成果独树一帜: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黄光正教授培育的“百农3217”小麦品种,从1977年至1998年在全国15个省区推广,取得经济效益约50亿元,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刚教授培育的“百农62”、“百农64”、“百农矮抗58”等系列小麦新品种,从1992年开始在河南省及其周边省推广,累计种植上亿亩,增产效益达20多亿元。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副校长王清连教授培育的“百棉1号”、“百棉2号”、“百棉3号”等系列棉花新品种,从2002年至今累计推广种植1700万亩,创经济效益达13亿元,已推广到吉尔吉斯坦。

如何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严全治说,这是能否抓住新机遇求得新发展的关键,需要理思路、准定位、再鼓劲。

核心: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
“对学生有耐心”,这是学生对“全国优秀教师”、刚刚被评为校“十佳教师”冯喜兰教授的一致评价。

例如,冯喜兰视学生的评价为最高荣誉,问“耐心何处来?”笑答:“‘婆婆嘴’们带出来的”。“婆婆嘴”是冯喜兰1985年大学毕业进入学校工作时,从老教师们那里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那一批入校的年轻老师,就是通过这些“婆婆嘴”们的传、帮、带,站稳了讲台。“婆婆嘴”意思是,对学生一时弄不明白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认真讲、反复讲。二十年过去了,由单一的农林特色向多科性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重大转折中,冯喜兰这一代教师已成为河南科技学院新的教学骨干,“婆婆嘴”的精髓得以传承,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党委书记、院长严全治将其概括为: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意识,为学生成长成材提供良好环境;增强“为了一切学生”意识,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材;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系列教育教学创新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展开。其中“实施‘四双工程’,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与实践”改革项目,为全国首创模式,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双工程”即教学计划突出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双技能训练,学生和师资培养要求教师型和技师型双师型素质,实习场地采取校内外教育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双基地建设,学生考核实行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双证书制度。

创新型教学方法得到总结推广,《植物化学保护》等8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等5门课程入选河南省教育厅网络课程。在全国农技高师统编教材中,该校教师任主编的占40%以上,30%教材为独立完成。实践教学条件与时俱进,实验室和文献资源建设的投资分别达3078万元和1100万元,15个教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通过了评估验收。新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2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1个。

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释放。3年来学生完成并发表论文近200篇,在世界未来工程师大会暨第一届大学生工程技术创新大赛中,该院学生设计的“助残床”、“管道三足爬行机器人”均获三等奖,是河南省惟一获此荣誉的高校。

每年选拔支持100名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目前,该院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正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包括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大学生身心素质等内容的个性化、柔性化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市场化就业需求,培养“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重创新”人才,为学生放飞人生理想提供一个“带弹射器”的起飞平台。

本领:一个都不能少
让学生拥有一张学历证书(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时又拿到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即“双证书”,是河南科技学院首创的“四双工程”中的一项内容。如今,学生最多可以拿到包括高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内的7个证书。1998年以来,该院毕业生普通话通过率为99%,中级技术等级通过率平均在98%左右。

正是这种“本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教学特色,王静静和同学们的才艺得以提高和展示。河南科技学院的毕业生也因此就业有门路,深造有基础。凡是校级以上课题必须吸收本科生参加,列入科研业绩考核。河南科技学院刚刚推出的此项新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在学科前沿探索创新的环境。

新中国百废待兴农业立国之时,不畏艰辛筑起农业专科教育的高台;改革开放经济振兴人才匮乏之时,迎接职业教育的挑战,首创全国职教师资培养新模式。展望未来,河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严全治教授说,让学生享受既有适应市场化就业的素质与技能,又能探索和体验前沿科研与学术,一个本领都不能少的成长成才空间。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知名校友

杜英民司法部劳教局巡视员、司法部原劳教局副局长兼直属煤矿管理局局长
祁金立河南开封市委书记
余学友河南商丘市市长
李柳身河南洛阳市市长
武国定河南省驻马店市市长
赵继祥河南三门峡市人大主任
王太峰河南焦作市原政协主席
穆仁先河南周口市政协主席
孔德钦河南濮阳市原政协主席
张社魁河南漯河市政协主席
刑涛河南鹤壁市人大副主任
崔丙亮河南济源市人大副主任
侯趁意河南焦作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刘国相河南濮阳市政协副主席
高永华河南省舞钢市委书记
马万杰省委委员、省农科院院长
王璋政协郑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
张生起河南南阳市副市长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现任领导

校本部

党委书记牛书成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清连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玉珍副校长刘兴友、窦玉玺、苗双虎、冯启高、王舜书纪委书记宋亚伟正院级调研员梁赖、张民校、郭海山

新科学院

院长梅宪宾书记旦勇刚副院长孟丽、王洪亮、张涛副书记冀红举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_河南科技学院 -通讯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邮编:453003
交通:
火车站乘55、5路公交车到医学院站下车。
火车站乘185路公交车到三附院站下车。
河师大乘49路公交车到医学院站下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40103/26210.html

更多阅读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黑心学校骗钱几百万 西安高新实验学校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首先从2008年招生说起,该校是属于独立本科院校,却私自招收计划外预科班,结果学生在2009年参加预科考试结束以后,学校就对这部分学生置之不理。预科班的学生不仅没有在高新学院校本部上学,反而是被放到了离高新学院不

黄瑞春:对湖北科技学院大学梦的思考

2011年底,教育部同意我校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学校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湖北科技学院诞生后,学校的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发展?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2012年4月,学校召开湖北科技学院首届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成湖北

声明:《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基本概况,河南科技学院-学校历史》为网友暮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