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渤海之滨、黄河之畔的滨州市,是一个以原油深加工为龙头,以氯碱、石油化工、油田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饲料添加剂、农用化学品五大系列产品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资本运营、生产运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简介
山东滨化集团
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东临渤海湾,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经济带的交汇处,始建于1968年,1970年投产,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中心,精细化工、氯碱、炼油、热电相配套的综合性的大型化工企业,企业占地面积112.17万M2,总资产41亿元,在岗员工2298人,拥有油品系列、化工产品系列、油田化学品及工业助剂系列四大产品系列。多年来,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全国行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全国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首届中国化工新世纪十大杰出企业”、“全球百佳中华儒商企业”、“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等众多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中国先进生产力示范研究基地”。
滨化集团迄今已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化工企业集团,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氯碱、热电、口岸仓储、投资等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占地面积112.17万M2,总资产7.亿元,在岗员工2337人。近来,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上下一体化等战略的成功实施,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滨化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25亿元,实现利税2.50亿元,实现利润10.13亿元,企业继续保持了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已通过GB/T1001和GB/T200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全管理体系认证。
滨化集团为滨州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截至2006底,累计利税总额77.2亿元,其中“十五”期间实现利税总额达.7亿元,上交利税达31亿元,公司会形象和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展望未来,滨化集团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塑造全、绿色的企业形象,做绿色化工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努力发展成为中国一流的能源化工企业。滨化集团烧碱总能力达到17万吨/,环氧丙烷达10万吨/,助剂生产能力达2万吨/,热电总发汽量达500吨/小时,总发电量达5万千瓦,炼油能力达320万吨/,大大提高了各生产装置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滨化的竞争能力和核心实力得到大幅增强,集团公司开始由管理效益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氯碱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并成为全国最大三家环氧丙烷商品量厂家之一,环氧丙烷商品市场供应量居全国首位。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组织结构
山东滨化集团组织结构图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团队
山东滨化集团管理人员
董事会
董事长:张忠正
张忠正先生,中国国籍,1943年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6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1968年进入公司工作,1984年-1995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厂长,1995年-1998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厂长兼党委书记,1998年-2002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2002年-2007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公司董事长。张忠正先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和五一劳动奖章,2005-200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企业家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山东省第五届、六届、八届、九届党代会代表,第八届、九届、十届山东省人大代表,现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副董事长、总经理:石秦岭
石秦岭先生,中国国籍,1952年生,大学学历。1977年毕业于石油大学。1977年进入公司工作,1988年-1998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副厂长,1998年-2002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2002年-2007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石秦岭先生先后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董事:杜秋敏
杜秋敏女士,中国国籍,1954年生,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1988年毕业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1969年进入公司工作,1988年-1990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党委办公室主任,1991年-1998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98年-2002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2年-2007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董事:初照圣
初照圣先生,中国国籍,1951年生,大学学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1977年毕业于石油大学。1972年进入公司工作,1984年-1990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技术科科长,1990年-1996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科技处处长,1996年-1998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厂长助理、副厂长、总工程师,1998年-2007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现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初照圣先生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主持发明的皂化反应器在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荣获金牌奖,并先后获得国家三项专利。初照圣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董事:李德敏
李德敏先生,中国国籍,1951年生,大学学历。197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70年进入公司工作,1993年-1996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生产处处长,1996年―1999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化工厂厂长,1999年-2004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化工厂厂长,2004年-2007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德敏先生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监事会
事会主席:金建全
金建全先生,中国国籍,1961年生,大学学历。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进入公司工作,1992年-1998年任山东滨州化工厂总经理办公室主任,1998年-2002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2002年-2007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监事会主席。现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监事:张华
张华先生,中国国籍,1955年生,大学学历。1988年毕业于中央党校。1984年-2001年任滨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员、副科长、科长,2001年至2007年任滨州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副经理。现任公司监事。
监事:常盛
常盛先生,中国国籍,1974年生,大学学历,管理学学士,工学学士。2002年至2007年,历任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杭州龙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公司部经理、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和董事会秘书,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现任公司监事。
监事:刘振科
刘振科先生,中国国籍,1972年生,大学学历。200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4年进入公司工作,2003年-2007年3月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办公室组宣干事,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部主管。现任公司职工监事。
监事:张卫东
张卫东先生,中国国籍,1970年生,大学学历。2005年毕业于石油大学。1992年进入公司工作,1997年-2004年任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厂热动车间统计员,2005年至今任山东滨化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统计。现任公司职工监事。
监事:闫进福
闫进福先生,中国国籍,1971年生,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毕业于石油大学。1993年进入公司工作,2000年-2007年3月任氯碱车间修槽工段工段长,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任氯碱车间副主任。现任公司职工监事。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战略
山东滨化集团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滨化股份)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市,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区结合部,北临渤海,南濒黄河,依河傍海,是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空间。2010年2月23日,滨化股份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证券代码:601678)。公司注册资本4.4亿元,员工2300名,是全国最大的环氧丙烷及油田助剂供应商、国内最大的三氯乙烯供应商和重要的烧碱产品生产商,是我国最早生产油田助剂的厂商之一。现为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PO/PG行业协会会员、全国表面活性剂协作组理事会会员,在业内享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滨化股份具有四十年丰富的烧碱和环氧丙烷生产经验,拥有良好的环氧丙烷、三氯乙烯、油田助剂和烧碱四大主营业务格局及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一体化生产模式,公司目前拥有4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18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10万吨/年离子膜粒碱装置,5万吨/年片碱装置,15万吨/年PVC装置,15万吨/年VCM装置,4万吨/年三氯乙烯装置,1.6亿块/年利用皂化残渣制建筑用标准砖装置,三炉三机热电装置,产原盐60万吨/年盐田和1000吨/年溴素装置,年供水量1000万m3自备水库,主要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和设备均已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了滨化独有的诸多技术优势。
滨化股份以“致力于科技创新和交流,提高滨化产品制造水平”为企业使命,秉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立足雄厚的资源优势,集四十年丰富的烧碱和环氧丙烷生产经验,凭借世界领先的工艺装备和独有的核心技术、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建立起了以“资源合理开发、产品精深加工和能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循环经济一体化运营模式,既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又体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实现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双赢。
公司环氧丙烷产品生产及市场供应能力达18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7%,商品量居全国首位;烧碱产品生产能力达42万吨,山东省市场占有率达6.8%;油田助剂市场占有率达30%。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粒碱生产企业,公司具备国内最大、最稳定的粒碱产量和最优的粒碱质量的生产能力。公司三氯乙烯装置产能和实际产量居全国之首,产品市场份额超50%,已成为全国三氯乙烯的重要生产基地。滨化股份产品现已覆盖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亚、美、欧、非洲等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主导产品“滨化”牌环氧丙烷、烧碱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山东名牌”,“滨化”牌商标被山东省工商局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绿色企业,基业长青。“十二五”期间,滨化股份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发挥资源、技术、管理、循环经济一体化优势,做绿色化工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多元化、一体化的绿色化工产业链,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资本运作、企业文化”三个平台,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为中国的化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优势
技术优势山东滨化集团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自主开发了盐酸石墨合成炉余热回收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环氧丙烷专利技术、高效湿式氧化镁烟气脱硫技术,开发应用膜过滤(脱硫酸根)盐水精制新工艺。
首家开发使用VM膜技术用于氯碱盐水精制,自主开发高温、高含盐、高PH值环氧丙烷皂化污水处理新工艺等,形成了滨化独有的七大技术优势,主要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和设备均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竞争能力和核心实力得到大幅增强。
其中,滨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环氧丙烷专利技术一举结束了我国引进国外环氧丙烷生产技术的历史,在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中首次有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同时,滨化率先采用预处理加膜过滤盐水精制工艺,成为国内率先在离子膜盐水精制工艺中采用膜过滤技术的企业。
该工艺弥补了以往盐水质量差、离子膜寿命短的缺陷,被誉为是中国氯碱盐水精制的一次革命,使中国氯碱企业盐水精制技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滨化率先采用膜过滤脱除硫酸根技术,替代了氯化钡法脱除硫酸根工艺,成为全国氯碱行业首家使用此技术的企业,并已在同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滨化的核心技术优势已成为企业宝贵的战略性资产,将创造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
人才优势山东滨化集团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雄厚的人才优势,专业齐全、人才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科研、设计能力和管理经验。公司拥有熟悉氯碱、热电、精细化学品等行业生产经营特点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掌握先进技术并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核心技术人员,拥有熟练掌握生产技术、操作技能的一线员工队伍和熟悉市场的专业营销队伍,形成了滨化特有的优秀人才梯队,为公司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拥有滨化人才培养教育基地――清华大学和石油大学远程教育滨州站、青岛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函授站,连年被评为“山东省企业培训先进单位”,2006年,荣列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近年来,先后向德国派出留学生、向国内著名院校选送培养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并逐年选派3~5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修、培养自己的研究生,为企业储备了优秀的后续发展人才。
公司坚持走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先后与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华东)大学、山东大学等联合开发多项新项目,2008年3月,成立了山东省水处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饮用水净化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控制及解决水处理领域中重大技术问题。
循环经济优势
作为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以“资源合理开发、产品精深加工和能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良性循环经济运营模式,并形成了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氯碱产业链:通过采用氯气直供环氧丙烷装置工艺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氯气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安全生产风险,同时将氯气用于生产主导产品环氧丙烷,实现了循环利用,循环再生,节约成本,化废为宝,环氧丙烷工艺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循环经济模式应用于滨化东瑞化工项目:从原盐进厂开始,以氯碱为龙头,所产氯气用于生产三氯乙烯和环氧丙烷,三氯乙烯装置副产HCL用于生产VCM,三氯乙烯、VCM装置副产的电石泥经过本项目回收处理用作环氧丙烷生产的皂化剂,将环氧丙烷生产中的反应尾气进行回收液化作为燃料气回收利用,环氧丙烷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与热力公司的废渣(粉煤灰、炉渣)综合利用制建筑标准砖,用以替代国家限制生产的粘土砖,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产业
山东滨化集团
国内烧碱将走向全球
烧碱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纺织、印染、医药、冶金、电力等部门。目前市场消费结构主要为轻工、化工、纺织,这三大行业每年消费的烧碱量约占总量的76%,其余领域包括医药、冶金、军工、环保等行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基础化工产品的烧碱需求仍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医药、精细化工、环保等新兴行业显出快速的发展势头。未来三年,我国烧碱需求量将以每年8%~10%的增长率增长。
据CMAI预测,2006年-2011年,全球烧碱需求年均增速将为3.1%;2006年-2011年间全球烧碱产能年均增速将为4.6%,略高于预测需求。未来几年内,全球新增烧碱产能中,中国将占80%,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并将主导全球氯碱行业变化。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相应设备的关闭清理,将使我国烧碱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国外市场将逐步成为国内烧碱重要消费市场。
与全球烧碱产能扩张情况类似,中国烧碱产能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氯碱网的统计,2008年国内烧碱产能已达2,472万吨,较2007年增长13.13%。截至2009年6月底,国内烧碱产能达到2,672万吨,较2009年初增长8.09%。预计2009年投入的烧碱产能为495万吨。与此同时,国内烧碱产量也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国氯碱协会资料,2000年-2009年中期国内烧碱产量年增长率达到6.34%。而滨化集团作为我国重要的烧碱产品生产商,在中国烧碱产品走向全球及国内市场旺盛的情况下,其收益程度将不言而喻。
环氧丙烷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
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进而生产聚氨酯,也可生产用途广泛的丙二醇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阻燃剂、农药乳化剂等。近年来,随着环氧丙烷下游产品聚氨酯、聚醚树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丙二醇等的发展,特别是下游精细化工新产品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世界对环氧丙烷需求量不断增加。
2006年以来,随着中海壳牌等大型环氧丙烷装置的投入生产,国内环氧丙烷市场产能和供应量均出现较快增长,其中在2007年,我国环氧丙烷新增生产能力约26万吨/年,至2009年我国环氧丙烷总产能将达到160万吨/年左右,预计市场供应量将达到约130万吨/年左右。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家各项经济振兴计划的实施,我国汽车业和建筑业将得到持续快速发展,进而又会带动环氧丙烷市场需求量的快速增长。而滨化作为我国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商,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7%,其收益程度也将愈加明显。
助剂涉及领域广阔
助剂产品破乳剂主要用于油田原油的破乳脱水,具有降粘作用,也可用于炼油厂脱盐脱水;聚氨酯聚醚主要用于制备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广泛应用于冰箱、冷藏车、冷库、隔热板、喷涂、消毒柜、热力管线、太阳能热水器、管道保温和建筑保温等;农药助剂分为农药乳化剂和润湿渗透增效剂两大类,广泛应用于各种农药剂型,具有用量少、效果好等优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定将会有更多的领域需要用到更多助剂类产品。随着成品油需求的放大,滨化作为我国最大的油田助剂供应商,其产品需求量将有增无减,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理念
履行社会责任,参加全球契约组织会议
发展新兴工业化、淘汰落后工艺方面:2000年以来,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淘汰了五炉四机小热电装置,选用了先 进节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热电联产装置实现了三炉三机配套,投资1亿元实施了离子膜替代隔膜烧碱项目(6万吨/年),成为全国氯碱行业提前自主淘汰落后的隔膜法生产工艺的厂家,被中国氯碱行业协会确定为示范企业在全国推广。
污水处理方面:自主开发了高温、高含盐、高PH值环氧丙烷皂化污水处理新工艺,先后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达5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工艺和效率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并安装有与环保局联网的污水在线监控系统。
烟气治理方面:2003年,热电联产装置配套设计、建设了国际先进的高效湿式氧化镁烟气脱硫装置,并同步安装了烟气在线监控系统。该装置总投资5000万元,采用高效氧化镁湿式脱硫工艺及装备,是国内第一套高效湿式氧化镁烟气脱硫装置,具有脱硫效率高、兼有脱氮功能、产物可以回收利用等优点,被列为山东省烟气脱硫样板工程,并得到国家环保总局认可。
企业在发展新兴工业化,淘汰落后工艺、污水处理和烟气治理等方面,滨化集团都走在了国内同行业前列,先后获得了“山东省环境友好企业”、“山东省环保先进企业”、“清洁文明工厂”等多个荣誉称号。
创造更多财富,真诚回报社会。滨化始终坚持以“双赢”理念引领企业的发展和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捐学资教、赈灾救危、建设和谐社区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树立企业良好的公民形象。2007年,被授予“山东省四星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誉称号。2008年7月,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并承诺将全球契约及其原则作为公司战略、文化和日常经营的一部分,在履行社会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和贡献。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文化
山东滨化集团企业文化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展目标
山东滨化集团
一、依照“两个依托和一个联合”的发展思路对企业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使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面对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力度的新形势,滨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忠正洞察大势、把握先机,提出了“两个依托和一个联合”的企业发展思路,即依托中国石化集团调整化工产品结构,依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调整炼油产品结构,联合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走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对企业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
2002年,滨化集团公司与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了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资源、技术优势为一体,加工销售高等级重交沥青等石化产品的法人实体,该公司生产的“中海36―1重交沥青”产品,具有低含蜡、低温延度大、低温抗裂性好及水稳定性好等特点,质量达到埃索沥青标准,有利于提高路面质量,延长路面寿命,减少养护费用,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华北、两湖等地区占有主要市场份额和很好的市场信誉,畅销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并被北京公路局在全国率先用于北京东四环高速路面的建设,此外,京沈高速路、京石高速路、天津市外环路用的均是中海36―1高级重交沥青,开创了国产沥青替代进口沥青的良好局面,并荣获“山东省2000年度名牌产品”和“全国沥青质量过硬十大品牌”。作为中国最大的替代进口重交沥青生产基地,2003年,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以60万吨的重交沥青产销量,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为推动我国的公路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运作,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扩大了企业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使滨化部分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了出来,调整到了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中,企业从规模和效益上实现了大的飞跃,拉动了滨化的快速发展。
通过“两个依托和一个联合”,滨化逐步从纯炼油行业调整到以重交沥青和润滑油基础油为主的行列,成为国家扶持发展的基础行业,截止目前,公司所有产品已实现无一亏损的目标,各项经济消耗指标已列入全省行业前列,企业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轨道。
二、依靠科技进步扩大各套装置的能力,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核心力
山东滨化集团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创新力度,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各套装置的能力,使滨化的竞争能力和企业核心实力得到了大幅度增强。“九五”期间共完成大型技改项目十项。两次氯碱改造使隔膜碱生产能力达到了5万吨/年;新上2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热电新增75吨锅炉两台,蒸发汽能力达到了255吨/小时,新增6000KW后置机组和1.2万KW蒸汽机组,使总发电能力达到了2.4万KW;原油炼制能力达到了120万吨/年,催化改造使能力达到了25万吨/年,新建了20万吨/年溶剂脱沥青装置。“九五”期间公司新增42%浓碱、固碱、片碱和90#、70#重交沥青产品。
“十五”的前三年中,2001年投资1.2亿元建设了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该项目从立项到开车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国内目前7套同样规模装置安装速度最快,开车最顺利、最成功的记录,并作为装置样板工程得到了日本专家的高度评价。2003年上半年通过改造使生产能力达到了6万吨/年,氯碱总生产能力达到了11万吨/年。2001年投资5000万元新上了4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和处理能力为700立方米/小时的综合污水处理场,使环氧丙烷生产能力达到了6万吨/年,列全国同行业第四位。2002年投资5000万元新建6万吨/年蒸发和5万吨/年离子膜片碱装置。2001年投资3600万元建设了100万吨/年的第三套常减压装置,2003年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100万吨/年的第四套常减压装置,同时投资4000万元扩大了10万立方米的储运罐区,使中沥公司总炼制能力达到了320万吨/年。2003年投资400万元建成了10万吨/年改性沥青装置。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6万吨/年离子膜二期工程开始建设,东部工业园区也开始启动,热力公司一期工程两台240吨/小时锅炉和两台2.5万KW发电机组已开工建设,配套的联产100万吨/年水泥项目已开始了立项工作。 通过自主创新,滨化集团主要生产装置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氯碱产量居全国前十五位,并成为全国六大环氧丙烷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公司各生产装置配套合理,已形成了一条比较完善的产品链,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开拓出了广阔空间。
三、加大管理创新力度,使企业管理工作步入标准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轨道
张忠正带领公司领导一班人,以“质量管理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发展”为管理方向,把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首要工作来抓,质量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切实得到保障和改进,质量成本大幅降低,员工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多次获得省、市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产品质量历年出厂检验合格率100%,国家、省、市监督抽检合格率100%,高于全国抽检合格率20个百分点,探索出了一条促进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型管理之路。
在狠抓质量管理的同时,滨化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把安全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财富。目前,滨化拥有“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一流安全管理体系和紧密有序的安全管理网络,使用科学先进的安全管理标准,执行严格的四级安全检查表法,形成了具有滨化特色的安全工作“六大法宝”,即:“一个重视、齐抓共管,两个原则,三级教育,四个结合,五道防线,六个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效,大大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形成了具有滨化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滨化以“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作为企业的基本环境理念,在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中,注重充分运用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积极推行物质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全面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滨化环保业绩也快速提升,被评为“山东省环保先进企业”,成为首批山东省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单位,2002年,成为国家环保局“实施渤海碧海行动”现场会的样板展示企业和山东省“六河水变清”环保现场会样板展示企业,滨化已成为滨州市环保工作的一面旗帜,在山东省及国内同行业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1年,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采用国内先进的高效低耗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建设了一座处理能力1.7万吨/天的综合污水处理场,进一步优化配置公司环保资源,解决了国内环氧丙烷皂化废水处理的难题,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达到管理的简捷、优化、高效,1999年2月,公司率先在全市通过了94版GB/T19001(覆盖助剂产品)和GB/T19002(覆盖助剂产品外的其他产品)质量体系标准认证,2002年1月,公司获得2000版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2004年3月5日,公司获得了GB/T19001、GB/T24001和GB/T2800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滨化的管理工作已步入标准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轨道。
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快企业向管理现代化企业迈进的步伐
进入新世纪,全球信息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2002年3月公司与电信局合作建设了宽带网工程,使全公司从办公楼到厂区、车间全部实现光纤联网,宽带网的成功接入成为滨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在宽带接入完成的基础上,2002年8月1日,具有滨化管理特色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又投入运行,该系统的运行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办公模式,实现了整个公司的互联互通,全公司的信息储备、发布、交流在统一的高效、快捷、可靠的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快了滨化向管理现代化企业迈进的步伐。 与此同时,为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网络及人才优势,为企业培养高层人才,从2001年起,滨化又相继建立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滨州站和石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滨州分院,现在读生近500人,已成为向滨化和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大大加快了滨化向学习型企业迈进的步伐。
五、新的世纪,滨化集团将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学习是成才的源泉,不断开创企业与员工终生学习,永续发展的愿景。”根据公司“十五”战略要求,结合当前沥青市场新情况,2002年底,滨化又与北京路兴物资有限责任公司、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研究所联合成立了“滨州中海沥青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凭借滨化集团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优秀的管理理念,路兴物资公司强大的信息资源和石油大学一流的研发机构,以系统完善的科研、加工、销售体系为各地公路用户提供优质的重交道路沥青、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沥青混合料及各种相关的技术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北京、山东等地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中,深受广大用户好评。 "十五"规划中后期,滨化将集中力量抓好CPP-VCM-PVC联合工程的项目建设和滨州市东部化工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一期工程从2003年7月开始建设热力公司一期工程新上240吨/小时锅炉两台,2.5万KW发电机组两台,联产100万吨/年水泥装置。新上6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15万吨/年重整和40万吨/年加氢精制联合装置。二期工程将60万吨/年催化裂解(DCC)装置改造为40万吨/年(CPP)工艺,新上20万吨/年二氯乙烷装置,20万吨/年VCM-PVC生产线;新上2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与之配套,同时建设热力公司二期工程使总发电能力达到10万KW,总发汽能力达到1000吨/小时。至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总目标。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荣誉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
全国行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
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
全国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
首届中国化工新世纪十大杰出企业
2005-200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十佳品牌
全国最大三家环氧丙烷商品供应商之一
中国最大的替代进口重交沥青生产基地
中国先进生产力示范研究基地
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
山东省AAA信誉企业
山东省最佳信贷诚信客户
滨化集团公司_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上市
山东滨化集团上市
公司上市的造富效应再次显现。2009年11月11日,山东省的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考试”,拿到了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交所上市的通行证。随之,一大批自然人股东的身价也有了量化的依据,按照本报记者的测算,该集团至少将有11位高管进入亿万富豪俱乐部,其董事长张忠正的个人资产甚至可能轻松超过10亿元。
滨化集团的前身是1968年成立的惠民地区北镇化工厂,后更名为山东滨州化工厂,为国有企业。1998年5月改组设立为山东滨州滨化化工有限公司,随后更名为滨化集团。2003年,滨化集团获准进行改制,成为了一家公司高管和员工占主要股份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2007年9月,滨化集团完成股份化改造,为上市做好了一切形式上的准备。资料显示,滨化集团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环氧丙烷及油田助剂供应商和重要的烧碱产品生产商。本次上市募集资金项目投入运行后,公司环氧丙烷生产及市场供应能力达到16万吨/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7%,油田助剂市场占有率达到30%。
齐鲁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按照滨化集团披露的数据,其上半年净利润为9573.79万元,推算到全年约为19147.58万元,在公司上市后,总股本为4.4亿股,今年的每股收益约为0.44元,按照当前国内化工行业30倍的平均静态市盈率计算,滨化集团最保守的股价也可以达到13.2元。除了滨州国资委和三家战略投资者,在滨化集团现有股东中,公司高管和员工组成的169名自然人股东占有大头。其中,滨化集团董事长张忠正持有4620万股,总经理石秦岭持有2310万股,高管杜秋敏等7人各持990万股,高管赵红星和于江各持660万股,其他158人持股数量几十万到二百多万不等。
另外,除了持有滨化集团大量股权,上述10名高管和于江还共同拥有一家名叫山东滨化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在这家公司中,张忠正持股30%,石秦岭持股25%,其他九人各占5%的股份。今年上半年,滨化投资的净利润为1.03亿元,按照分析师给出的20倍市盈率公允值,此公司的价值至少在40亿元以上。把这两项合计,今年66岁的张忠正,身价将可能达到18亿元,57岁的石秦岭则可拥有价值13亿元的资产,另外8名高管中,7人身价可达3.3亿元,两人达2.87亿元。
此外,还有13名滨化集团员工持有公司股票超过80万股,他们也将在公司上市后一举成为纸面上的“千万富翁”。而在其余自然股东中,持股最少的也有22万股,这就意味着,本次上市还将产生145名百万富翁。除了和滨化集团沾边的自然人将上演暴富故事,还有三家颇有来头的公司也前来分享本次盛宴,分别是复星集团旗下的上海复星化工医药投资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浙江龙盛和投资大鳄玺萌资产控股有限公司,目前三家分别持有滨化集团3300万股、3151.5万股和660万股。这些公司是在2007年以3.2325亿元的代价受让滨化集团2000多名普通员工持有的3232.5万股而来。后来股份经过重新整理,平均下来,这三家公司手中的股票每股成本为4.545元。随着公司的上市,这些外来户在两年的时间里即可取得至少200%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