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作家协会 山东省作家协会-简介,山东省作家协会-机构设置

山东省作家协会的前身是山东省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51年4月22日。是党领导的全省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

山东省文联_山东省作家协会 -简介

山东省作家协会 山东省作家协会-简介,山东省作家协会-机构设置

山东省作家协会的前身是山东省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51年4月22日。

山东省作家协会是党领导的全省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省委的领导和中国作协的指导下,依据《山东作家协会章程》开展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的决议、决定;领导、管理所属学术委员会和直属单位,指导各市、四大企业作家协会及有关文学组织开展工作;联系省作协会员并给予业务指导和帮助。

引导、教育、鼓励全省作家、文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深入生活,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提高文学创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创作健康向上特别是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文学作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组织开展文学评论和调查研究工作;培养、扶植文学创作、理论研究新生力量;宣传、表彰优秀文学创作成果。反映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开展同国内外作家、文学组织的联谊,参加国际文学活动,推进中外文学交流。完成省委、省政府及中国作协交办的其他任务。

省作协现有会员2376人,其中中国作协会员301人。

山东省作家协会1988年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以前,是正处级编制,隶属省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后单列建制为正厅级单位,经省编委批准,设立办公室和创联部两个机关职能办事机构,并将省文联的7个事业单位划归省作协隶属。这7个单位是:文学研究所、文学讲习所、文学创作室、山东文学社、黄河诗报社、当代企业家杂志社和《作家信息报》。

自1988年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省作协机关办事机构和作属事业单位发生了一些变化。1989年7月,作协机关增设政治处。1996年3月,政治处改名为人事处,机关党委列入建制。1989年3月,创办《时代文学》双月刊,成立时代文学杂志社。1990年,《当代企业家》停办,当代企业家杂志社编制撤销。1988年10月《作家信息报》该名为《作家报》正式公开发行。1993年1月,由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学评论家》更名为《文学世界》,2001年4月更名为《新世纪文学评刊》该刊于2002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1998年12月31日,《作家报》停办,刊号和报社人员划归大众日报社。1999年12月31日,《黄河诗报》停办,刊号和期刊人员划归省地税局。

山东省文联_山东省作家协会 -机构设置

办公室

作协办公室成立于1988年6月,主要任务是协调作协机关、所属学术委员会及作协直属单位的日常工作;负责机关文印、文秘、信访、档案、财务等工作;承担机关及直属单位的行政事务、后勤服务和安全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文稿的起草。

创联部

作协创联部成立于1988年6月,主要任务是负责作协文学工作的组织、宣传和联络工作,指导、推动基层文学创作组织的建立、健全和发展。负责发展会员工作;联系会员并给予业务指导;负责国内外作家、文学组织的联络、交流工作,接待国内外作家、文学团体;拟定文学创作中长期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文学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负责编辑《山东作家》;管理“山东作家网站”;反映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开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工作。

人事部

作协人事部成立于1989年7月,原称为政治处,1996年3月更名为人事处,2002年10月更名为人事部。主要任务是负责机关及作协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职称评审和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承担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和纪检监察、群团等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机关制度建设。作协机关党委成立于1988年6月,1996年设立正式编制,主要任务是负责作协党组织的日常工作,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和政治学习;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行管理。

文学创作室

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于1985年11月建立,1988年以前曾隶属省文联。

自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全省的重大文学评奖活动,几乎均有创作室作家的作品获奖。仅作家在本室任职期间所创作、出版并获重大奖项的作品先后主要有:张岐的散文诗《俺家门前的海》(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作品奖),张炜的长篇小说《九月寓言》(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奖),刘玉堂的中篇小说《最后一个生产队》(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奖),李延国与人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钢铁铸造的岁月》(获省精品工程奖),孔祥雨的诗歌《黄河明珠》(获全省新时期工业题材作品奖),有令峻的散文《第三个摇篮》(获全省新时期工业题材作品奖),李贯通的中篇小说《天缺一角》(获全国鲁迅文学奖),张海迪的散文集《生命的追问》(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钟海诚的长篇小说《新西游记》(获省精品工程奖、人民文学出版社优秀作品奖),左建明的长篇小说《欢乐时光》(获省精品工程奖),毕四海的长篇小说《东方商人》(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东方商人》(获“金鹰”奖和“飞天”奖)。2000年4月,老作家董均伦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首届“山花奖”(终身荣誉奖),张海迪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文学研究所

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创办于1960年,1962年撤销,1978年恢复,隶属山东省文联,1988年后改属山东省作家协会。该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促进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繁荣发展,研究、评论和宣传我省作家的作品,针对创作实际发现并回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扶持作家尤其是文学新人的成长,组织专业和业余文学评论工作者开展各项业务活动。

1978年以来,先后出版各种学术专著:《聊斋志异艺术论》、《山东解放区文学概观》、《片羽集》、《任孚先文艺评论集》、《现代诗百首赏析》、《中外文学评论家辞典》《白话插图山海经》、《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稿》、《山东新时期小说论稿》《丽莹文学评论集》、《浪漫的沉思》、《任孚先序跋集》等10余部。主持和参与了《齐鲁文化大辞典》、《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中外文学评论家辞典》的编写。每年还有几十篇文学评论文章发表。获省级以上学术奖励10余项。

1985年5月,创办《文学评论家》双月刊,主编任孚先。该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关注当代重大文学争论,探讨新的理论问题,研究当代作家作品、提供文学研究的新鲜信息,所设栏目丰富多采。1993年该刊更名为《文学世界》。《文学世界》以繁荣创作、活跃评论、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和审美层次为办刊宗旨;在注重学术性、探索性的同时,强调知识性和可读性,深受文学青年的喜爱。2001年该刊更名为《新世纪文学选刊》。该刊于2002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

文学讲习所

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创办于1987年,原隶属于山东省文联,1988年后改属山东省作家协会。该所以培养青年文学创作人才、提高作家创造水平为宗旨,举办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作家班,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学活动,为繁荣我省文学创作事业,壮大我省文学创作人才的后备力量做贡献。

1988年以来,共举办省级作家班15届,举办地市级或省直行业作家讲习班10余届(次),县(市)级文学讲习班6次,自2006年起举办作家高研班,另外,1988年招生举办了“山东大学作家班”;1995年和济南市职工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作家班(大专)。

据不完全统计,经文学讲习所培训的学员,数百人在省级以上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十余人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的成为全国著名作家,有的成为我省文学创作队伍的骨干。

山东文学

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山东文学》。该刊创办于1950年,是山东省乃至全国解放后创办最早的省级文学期刊之一。创刊时名为《山东文艺》,后先后更名为《前哨》和《山东文学》,再后是《山东文艺》和《山东文学》刊名互易,但以《山东文学》时间最长,影响最深。文革时停刊,1972年5月恢复出版。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山东文学》刊发了大量富有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报告文学等各类文学作品,我省老一辈知名作家都曾在《山东文学》上发表过力作。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山东文学》更是以其风格犀利泼辣的作品,成为众所瞩目的重要文学园地。从中国作协举办全国优秀文学作品评奖起,每届均有《山东文学》发表的作品获奖。其中包括王润滋的《卖蟹》、鲁南的《拜年》、张炜的《声音》、牟崇光、桑恒昌的《爱的暖流》、李贯通的《洞天》等。赵德发的《通腿儿》获《小说月报》百花奖。有些作品在国外引起反响,吴开晋的诗歌《土地的记忆》荣获以色列“米瑞姆・林德勃哥诗歌和平奖”。五十多年来,《山东文学》已累计发表各类作品达万件,荣获全国奖近二十篇次,荣获省级奖近二百篇次。有大量作品被《人民文学》、《中国文学》、《新华文摘》、《小说选刊》《文艺报》、《诗刊》、《小说月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篇小说选刊》、《散文选刊》、《作家文摘》等重要报刊转载、选载或连载,转载作品数量在全国文学期刊中名列前茅。一大批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广播剧、小品等,以多种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山东文学》曾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是《山东文学》一贯的宗旨;推新人,出佳作,是《山东文学》不变的追求。建国后众多知名的山东作家,大多是从《山东文学》起步。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文学创作队伍以强大的势头崛起于全国文坛,被称作“鲁军”,《山东文学》有不可磨灭之功。

《山东文学》始终得到了各级领导、文学界的关怀和爱护。郭沫若、茅盾曾为创刊号题词。在出刊四百期及庆祝创刊50周年时,时任省委书记姜春云、时任省政协主席韩喜凯、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时任省委副书记吴爱英、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光林等领导同志分别题词和写信祝贺,对《山东文学》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山东文学》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国得利斯集团以繁荣文学事业的热情,从1992年10月起每年在经济上给予支援,对刊物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集团总裁郑和平从1992年10月起被省作协聘任为《山东文学》名誉社长。

《山东文学》牢牢扎根齐鲁沃土,已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踏实而不浮泛,创新而不玩玄虚,讲究作品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有独特见地。目前,《山东文学》仍一如既往地以发展壮大文学队伍为己任,以多出精品佳作为天职,曾开设过旨在“出大作、推新人”的“齐鲁小说精品大展”、“鲁军新作”、“山东新作家”、“山东新诗人”、“文朋诗友”栏目,举办过多种内容和多种层次的评奖活动,举办过各种门类的笔会和创作班、研讨会,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时代文学

时代文学杂志社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大型文学双月刊《时代文学》。该刊于1989年3月创办,由时代文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系山东省唯一一家大型文学双月刊。主要以发表中篇小说为主,兼及纪实文学、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每期200页码,单月1日出版。1997年第5期始改为国际标准版本大16K本,并对栏目做了较大调整更新。目前常设栏目有“时代广场”、“中篇撷英”、短篇荟萃”、“时代诗坛”、“作家俱乐部”、“小小说世界”、“理论探讨”等栏目。

创刊十余年来,《时代文学》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本着弘扬主旋律兼顾多元化的原则,发表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团结了一大批著名作家,培养扶持了一大批省内外文学新人。据不完全统计,创刊十余年来,共有近300部(篇)纪实文学、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新华文摘》等权威选刊转载,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等,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所发表的长篇纪实文学《东方大审判》、短篇小说《吹牛》分别荣获了1998年和2001年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奖。

《时代文学》1997年被山东省新闻出版局授予“山东省优秀期刊”称号;中共《时代文学》杂志社党支部1997、1999年被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40103/2738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2012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工作报告 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发言同志们:2012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在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党组、主席团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消协风采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

2010年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  2011年01月19日2010年,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委员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5010件,解决53537件,投诉解决率为97.3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23.4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99

声明:《山东省作家协会 山东省作家协会-简介,山东省作家协会-机构设置》为网友噬夢辠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