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 威灵仙-概述,威灵仙-生药材鉴定

药品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 、棉团铁线莲 Clematis hexapetalaPall. 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 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等疾病。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概述

威灵仙出自唐・侯宁极《药谱》。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威灵仙为法定原植物来源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Pall. 、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Rupr. 的干燥根及根茎,均以条均匀,质坚硬,断面灰白色者为佳。

植物形态


威灵仙,木质藤本,分布于河南、陕西南部、江苏南部、安徽淮河以南、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南部。长3-10m。干后全株变黑色。茎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4.5-6.5cm;一回羽状复叶,小叶5有时3或7;小叶片纸质,窄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10cm,宽1-7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或浅心形,全缘,两面近无毛,或下面疏生短柔毛。圆锥状聚伞花序,多花,腋生或顶生;花两性,直径1-2cm;萼片4,长圆形或圆状倒卵形,长0.5-1.5cm,宽1.5-3mm,开展,白色,先端常凸尖,外面边缘密生绒毛,或中间有短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不等长,无毛;心皮多数,有柔毛。瘦果扁、卵形,长3-7mm,疏生紧贴的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达2-5cm。花期6-9月,果期8-11月。

棉团铁线莲,直立草本,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东部、山东及中南地区。高30-100cm。茎圆柱形,有纵沟,疏生柔毛,后脱落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5-3.5cm;叶片近革质,绿色,干后常变黑色,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椭圆形或线形,长1.5-10cm,宽0.1-2cm,先端锐尖或凸尖,有时钝,全缘,两面或沿叶脉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网脉突起。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具3花。有时为单花,花梗有柔毛;苞片线形。花两性,直径2.5-5cm;萼片4-8,通常6,长椭圆形或狭倒卵形,长1-2.5cm,宽0.3-1cm,白色,开展,外面密生白色细毛,花蕾时像棉花球,内面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长约9mm,无毛,花药线形;心皮多数,被白色柔毛。瘦果倒卵形,扁平,长约4mm,密生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1.5-3cm。花期6-8月,果期7-10月。

东北铁线莲(别称辣蓼铁线莲),攀援藤本,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山西等地。茎和分枝除节上有白色柔毛外,其余无毛或近无毛。一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全缘,近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披针状卵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很少钝,不微凹,上面无毛,网脉明显,下面近无毛。花序较长而挺直,长可达25cm,花序梗、花梗近无毛或稍有短柔毛;萼片外面除边缘有绒毛外,其余无毛或稍有短柔毛。瘦果较小,长4-6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00-1800m的山地、山谷、溪边的灌木丛中、林边。 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含腐殖质的石灰质土壤最适宜栽培。

资源分布

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宜兴、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东南部。

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根芽繁殖。种子繁殖:种子生有长毛,易被风吹走,故在9月种子成熟期间应注意及时分批采种。4月上、中旬育苗,先浇水,然后把种子撒播于苗床内,上覆薄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温度适宜,约10d左右出苗。苗高3cm时可间苗1次,并注意浇水,除草,播后1-1.5月,即可定植。穴栽行株距36cm×30cm,栽后覆土,压紧,浇水。根芽繁殖:移栽后2-3年的植株就可用作根芽繁殖的材料。早春未出枝叶前把根挖出,用刀把芽分开,以行株距各30cm开穴栽植;也可用压条和扦插的方法繁殖。

田间管理

当苗高30-45cm时,要搭支架,架高90-120cm,将藤引到架上,以利生长,在支架前追肥1次。

采收储藏

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洗净泥沙,晒干或切段后晒干,生用。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温水,夏秋季用冷水,浸泡1~2小时,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润1夜,取出去芦切片半分厚晒干。为增强祛风湿通经络作用,每斤药片用白酒2两,撒入药内,拌匀,润半小时,投入锅内用文火炒焦为度。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威灵仙、酒威灵仙,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酒威灵仙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威灵仙根茎横长,呈圆柱状,长1.5至10cm,直径0.3至1.5cm,两侧及下方着生多数细根;表面淡棕黄色至棕褐色,皮部常脱裂而呈纤维状,节隆起,顶端常残留木质茎基;质较坚韧,断面纤维性。根长圆柱形,稍扭曲,长7至20cm,直径0.1至0.3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细纵纹,有时皮部脱落而露出淡黄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较宽,与木部间常有裂隙。气微,味微苦。

2、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长1至4cm,直径0.5至1cm。根较少,长4至20cm,直径0.1至0.2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断面木心圆形细小,占根直径的50%以下。味咸。

威灵仙 威灵仙-概述,威灵仙-生药材鉴定

3、东北铁线莲根茎呈柱状,长1至11cm,直径0.5至2.5cm。根众多,细长密集如马尾状;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有多数明显的细皱纹;断面皮部白色,木心近圆形,较细小。味辛辣。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1、威灵仙表皮细胞1列,排列紧密,外壁增厚显深棕色。外皮层细胞排列紧密;皮层宽广,细胞有明显的纹孔,含淀粉粒、草酸钙砂晶,有的细胞含挥发油;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带。韧皮部狭窄。初生木质部二原型,全部木化,导管直径较大,木纤维与木薄壁细胞壁较厚。根茎部及较老根的韧皮部可见少数木化的纤维及石细胞。

2、棉团铁线莲老根及嫩根均无韧皮纤维。中柱较小,皮层较宽。

3、东北铁线莲嫩根韧皮部无或有极少纤维;老根韧皮部纤维较多。初生木质部为明显的二原型,导管孔大。

理化鉴别

1、取本品水提取液(1:10),置试管内用力振摇后产生持久性泡沫。分别取提取液1ml放入两支试管内,一管加5%氢氧化钠2ml,另管加入5%盐酸2ml,振摇后,两管持续存在的泡沫高度相等。(检查三萜类皂甙)

2、将本品甲醇提取液(1:2)放入试管内,蒸去甲醇,加入醋酐1ml,沿试管壁滴加浓硫酸,则两液交界处呈现红色环,最后变成蓝色。(检查三萜类)

3、取本品粗粉10g,加入苯200ml,放入锥形瓶内密闭,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苯至于,放冷,加入1%盐酸羟胺及10%氢氧化钾(1:1)混合液2ml,在室温放置10min,加入10%盐酸至pH3-4后,再加1%三氯化铁试液1-2ml,则产生红色沉淀。(内酯反应,检查白头翁素)

4、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50g,加水浸泡24h(30℃)后,用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以氯仿萃取3次,氯仿与馏出液之比为1:10、1:20、1:20。萃取液在45-50℃减压回收氯仿至小体积,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头翁素对照品少许用氯仿溶解后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醚(4:1)展开19cm。喷0.5%2,4-二硝基苯肼试液后,于80℃烘干30min显色。上述5种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品质量分析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IX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5.0%。

总灰分不得过10.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中药化学成分

威灵仙根含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及以常看藤皂甙元(hederagenin)、表常春藤皂甙元(epihede-ragenin)和齐墩果酸(oleanoicacid)为甙元的皂甙:威灵仙-23-O-阿拉伯糖皂甙(Cpo)、威灵仙单糖皂甙(CP1)、威灵仙二糖皂甙(CP2)、威灵仙三糖皂甙(CP3)、威灵仙三糖皂甙(CP4)、威灵仙三精皂甙(CP5)、威灵仙三糖皂甙(CP6)、威灵仙四糖皂甙(CP7)、威灵仙四糖皂甙(CP8)、威灵仙五糖皂甙(CP9)、威灵仙五糖皂甙(CP10)、成灵仙-23-O-葡萄糖皂甙(CP2a)、威灵仙表二糖皂甙(CP3a)、威灵仙四糖皂甙(CP7a)、成灵仙四糖皂甙(CP8a)、威灵仙五糖皂甙(CP9a)、威灵仙五糖皂甙(CP10a)、威灵仙二糖皂甙(CP2b)、威灵仙二糖皂甙(CP3b)等。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药理作用

1、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狭叶铁线莲(即山蓼)50%浸剂(1毫升/公斤)可使麻醉犬的血压下降,肾容积缩小,其煎剂药效仅及浸剂之半。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其浸剂的药效似比煎剂约大3~5倍。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对心脏的抑制有关。

2、对平滑肌的影响:狭叶铁线莲煎剂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能是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对大鼠及家兔的离体肠管亦有相似作用;对小鼠离体子宫作用不明显。

3、抗利尿作用:狭叶铁线莲制剂对小鼠、大鼠、豚鼠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这种作用,浸剂与煎剂大致相等;50%煎剂0.2毫升约相当于脑垂体后叶素0.1单位的抗利尿效果,且其作用时间似比脑垂体后叶素为长,此种作用也可能与血压下降、肾血管收缩有关。

4、降血糖作用: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故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5、其他作用:威灵仙(品种未鉴定)煎剂0.025克/10克(1/8的最小致死量)腹腔注射能轻度提高小鼠痛阀(热板法),故可能有镇痛效能。1:3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皮肤真菌有些抑制作用。华中威灵仙(白花藤,品种未鉴定)中提得的白花素(白头翁脑)有抑菌作用。另一种威灵仙的水提取物中也有原白头翁素,可能是抗菌成分。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药品简述


威灵仙

药名:威灵仙
汉语拼音:weilingxian
英文名:RADIXCLEMATIDIS
别名: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能消、灵仙、黑脚威灵仙、黑骨头。
性味:味辛、咸、微苦,性温,有小毒;
归经:归膀胱经、肝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痰涎,散癖积。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胸膈痰饮,腹内冷积,骨鲠咽喉。
用法用量:6~9g。

3、治疗诸骨鲠喉伴恶心欲吐而不出者,用威灵仙配伍砂仁;威灵仙化骨除鲠,砂仁行气和胃,二者配伍,有化骨和胃之功效。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用药禁忌

1、本品辛散走窜,能耗损正气,气血虚弱,无风寒湿邪或痰壅气滞者以及孕妇慎服。

2、铁脚威灵仙,全株有毒。中毒症状:茎叶的水液与皮肤接触引起皮肤发泡溃疡;误食引起呕吐,腹痛,剧烈腹泻,类似石龙芮的中毒症状。解救方法:早期可用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服蛋清或面糊及活性炭;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腹剧痛时可用阿托品等对症治疗。皮肤及粘膜中毒,可用清水、硼酸或鞣酸溶液洗涤。

3、威灵仙偶有过敏反应:皮肤红斑、发泡,表皮松懈如烫伤样改变、丘疹;粘膜充血。

4、有报道过量服用威灵仙引起胃出血及中毒致死的患者。原白头翁素易聚合成白头翁素,为威灵仙的有毒成分,服用过量可引起毒性反应:呕吐(呕吐先为未消化物,后为大量咖啡样血液),胃脘灼痛,剧烈腹泻,排出黑便及大量液体,口唇轻度糜烂,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痛苦面容,低血容量休克,甚则死亡。


威灵仙

5、威灵仙与茶及面汤相克。以甘草、栀子代饮可解。

6、威灵仙与附子联用,出现上腹胀痛,恶心,反复呕吐,出冷汗,四肢乏力,头晕等。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临床运用


威灵仙

1、治疗腮腺炎:取鲜威灵仙根洗净、切细、捣烂,每用1斤加米醋半斤,浸于玻璃瓶内,盖紧勿令泄气。3日后取出醋浸液,用棉签蘸涂患处,每2-3小时涂抹1次。治疗32例,除4例效果不明外,均于1-3天内症状消失。

2、治疗急件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将威灵仙根烘干研成细粉,每次取3钱与鸡蛋1个搅匀,用菜油或麻油煎后服用。每天3次,连服3天。忌牛肉、猪肉及酸辣。曾治疗15例,14例治愈。

3、治疗丝虫病:鲜威灵仙根1斤切碎,加水煎煮半小时后取汁,再和入红糖1斤、白酒2两煎熬片刻。总药量在5天内分10次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小儿用量酌减。33例普查阳性病人,治疗后经1-2次复查,微丝蚴阴转者27例。据观察,疗效与药量、疗程有关。用药量不足1斤者,疗效较差;用二个疗程的有效率高于一个疗程。服药后未见严重反应,仅少数患者胃部有烧灼感,恶心,体温轻度升高等。

4、治疗关节炎:取威灵仙1斤切碎,和入白酒3斤,放入锅内隔水炖半小时取出,过滤后备用。每次10-20ml,日服3-4次。治疗15例,对改善症状有一定效果。

5、治疗麦粒肿、结膜炎等:先取2.5cm的胶布一块,中央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于患眼对侧内关穴上(双眼患病则敷双侧),然后取威灵仙鲜叶捣烂,搓成小团,如黄豆大,置于小孔内,再覆盖一层胶布固定,并以拇指在敷药穴位上轻按半分钟,以加强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一般约40分钟左右,局部有轻度辣感,即可将胶布和药去掉;经1天左右局部起一小水泡,须加以保护,以防感染。治疗麦粒肿12例,结膜炎6例,外伤性角膜溃疡1例,平均3天见效。

6、治疗扁桃体炎:取鲜威灵仙全草(或单用茎、叶)2两(干品减半),洗净煎汤服或当茶饮,每日l剂。观察247例,有效率达90%。或用鲜威灵仙叶捣烂绞汁,以棉条浸透塞鼻,对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及请骨鲠喉,均有效果。用法:将消毒棉花捻成4-5cm的长条,一端浸药汁塞入鼻孔(左痛塞左,右痛塞右),达上鼻道。约4-6分钟,患者即流泪、打喷嚏,至30分钟左右,症状即可显著减轻。如未愈,须隔4-6小时再重复治疗。

7、治疗骨鲠:取威灵仙1两,加水2碗,煎成l碗,慢慢咽下,在半至1小时内服完,一日内可咽服1-2剂。如骨鲠于食道者,酌情补液及抗感染。治疗诸骨鲠104例,服药后90例顺利消失,14例无效后改在喉镜或食道镜下取出骨鲠,有效率为85%左右。其中喉咽部骨鲠32例(均为鱼骨),服药l-3剂即顺利消失者27例;食道骨鲠72例(35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均加用抗菌素,同时补液并禁食等,服药1-8剂后除8例无效外,其余经X线透视复查钡餐通过顺利,无1例产生并发症。据观察,治疗效果与异物大小、梗阻部位和异物插入软组织的深没有关。此外,有用威灵仙五钱,和入米醋适量,煎取药液缓缓咽服,治疗诸骨鲠亦有效果。从动物实验与临床结果看,威灵仙对骨鲠的作用,可能是:
1)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兴奋性增强,由节律收缩变成蠕动。
2)骨鲠后局部挛缩,应用威灵仙后,威灵仙通过其抗组织胺作用,使局部松弛,蠕动改变,从而使骨易于松脱。食道上端为横纹肌,中下端为平滑肌,骨鲠于中下端者收效较好,可能与此有关。
3)威灵仙直接对骨无软化作用,但喉咽食道之分泌液带酸性,有助于其发挥疗效。但须指出,如服药四剂无效,应结合异物种类、梗阻部位,考虑采用手术取出,以免贻误病情。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常用选方


威灵仙

1、治手足麻痹,时发疼痛;或打扑伤损,痛不可忍,或瘫痪等症: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
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用盐汤下。忌茶。(《普济方》)
2、治中风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筋骨关节诸风,腰膝疼痛,伤寒头痛,鼻流清涕,皮肤风痒,瘰疬,痔疮,大小肠秘,妇人经闭:威灵仙洗焙为末,以好酒和令微湿,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酒汤下。(《海上集验方》)
3、治肾脏风壅,腰膝沉重: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温酒服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胶,即是风毒积滞,如未利,再服一百丸,取下,后食粥补之一月,仍常服温补药。(孙兆・放杖丸)
4、治腰脚疼痛久不瘥:威灵仙五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洒调下一钱,逐日以微利为度。(《圣惠方》威灵仙散)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5、治脚气入腹,胀闷喘急:威灵仙末,每服二钱,酒下。痛减一分则药亦减一分。(《简便单方》)
6、治疟疾:威灵仙,以酒一钟,水一钟,煎至一钟,临发温服。(《本草原始》)
7、治噎塞膈气:威灵仙一把,醋、蜜各半碗,煎五分服,吐出宿痰。(《唐瑶经验方》)
8、治停痰宿饮,喘咳呕逆,全不入食: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姜汤下,一日三服,一月为验。忌茶、面。(《纲目》)
9、治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重,用温洒调下。(《普济方》化铁散)
10、治癖积:威灵仙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红绢袋盛一丸,同精猪肉四两煮烂。去药吃肉,以知为度。(《幼科指掌》威灵仙丸)
11、治大肠冷积: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一更时,生姜汤下十丸至二十丸。(《经验良方》)
12、治男妇气痛,不拘久近:威灵仙五两,生韭根二钱半,乌药五分,好酒一盏,鸡子一个。灰火煨一宿,五更视鸡子壳软为度。去渣温服,以干物压之,侧睡,向块边;渣再煎,次日服,觉刺痛,是其验也。(《摘元方》)

13、治肠风病甚不瘥:咸灵仙(去土)、鸡冠花各二两。上二味,锉劈,以米醋二升煮干,更炒过,捣为末,以生鸡子清和作小饼子,炙干,再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空心,陈米饮调下,午复更一服。(《圣济总录》灵仙散)
14、治痔疮肿痛: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冷再温之。(《外科精义》)
15、治便毒:威灵仙、贝母、知母各-两。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如不散再服。(《痈疽神秘验方》威灵仙散)
16、治破伤风病:威灵仙半两,独头蒜一个,香油一钱。同捣烂,热酒冲服,汗出。(《卫生易简方》)
17、治鸡鹅骨鲠:赤茎威灵仙五钱。井华水煎服。(《圣济总录》)
18、治诸骨鲠咽。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沙糖-盏。水二钟,煎一钟,温服。(《纲目》)
19、治牙痛:威灵仙、毛茛各等量。制法:鲜药洗净,捣烂取汁,1000毫升药汁加75%酒精10毫升,用以防腐。用法:用棉签沾药水擦痛牙处。注意不可多擦,以免起泡。(《全展选编・五官科》)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民间验方

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2、手足麻痹。用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盐汤送下。忌茶。
3、喘咳呕逆,不能进食。用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共研为末,加皂有水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至十丸,姜汤送下。一日服三次。一月后见效。忌茶、面。
4、腹中痞积。用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此方名“化铁丸”。
5、肠风泻血。用威灵仙、鸡冠花各二两,在米醋二升中煮干,炒为末,以鸡蛋白调作小饼,炙干后再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6、痔疮肿痛。用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
7、急性腰扭伤威灵仙20g,当归尾10g,牛膝15g,牛蒡子l0g。水煎服,日1剂。一般3~5剂收功。
8、慢性咽炎、梅核气威灵仙、全栝楼各20g,青蒿、茯苓、陈皮各15g,黄芩、枳壳各12g,浙贝母、竹茹、桃仁各10g,生甘草5g。水煎服,日1剂。或威灵仙30g,水煎去渣,加醋、蜂蜜各10g,煮沸,分2次服,日1剂。
9、急性龟头炎、阴囊湿疹威灵仙60g,浓煎250ml,温洗患处,日2~3次。局部红疹、水疱、瘙痒、疼痛等症状一般可很快消失。
10、呃逆威灵仙30g,黑芝麻20g,蜂蜜30g,加水750ml,水煎30分钟,日1剂。
11、跟骨骨刺、足跟痛威灵仙50~100g,放入2000~2500ml的清水中,煮沸30分钟,待药液温度适宜,加入陈醋50ml,浸泡患足l小时。每日1次,连用7~10天。也可取本品200g,煎汁300ml,熏洗患处,每次半小时,日1~2次,连用15天。
12、胆结石威灵仙60g,每日2次煎水内服;或威灵仙45g,海金砂(包)、郁金、金钱草各30g,柴胡、延胡索各15g,黄芩、枳壳、厚朴各10g。水煎服,日l剂。
13、外伤性食道炎威灵仙30g,绵白糖100g,开水浸泡或煎煮。晾微温时代茶频饮。日1剂。
14、面神经麻痹威灵仙、防风各30g,水煎服,日1剂。
15、外伤性神经损伤威灵仙20~50g,当归、红花各15g,地龙l0g,鸡血藤30g为基本方。上肢加姜黄、桑枝;肩胛胸脊部加葛根、桔梗、狗脊;腰部及下肢加续断、桑寄生、川牛膝;气虚加生黄芪;血瘀加乳香、没药;肢体屈伸不利、运动障碍明显加伸筋草。水煎服,日1剂。
16、痔疮出血威灵仙60g,芒硝30g,煎水熏洗、坐浴患处。日1~2次。
17、虚寒胃痛威灵仙30g,水煎去渣留汁,加入生鸡蛋2个,红糖适量,煮成蛋汤温服。日1剂。此外,本品还可治疗肝硬化、黄疸性肝炎、腮腺炎、输尿管结石、支气管炎等。

威灵仙图片_威灵仙 -文献论述


威灵仙

1、《唐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

2、《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症瘕痃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

3、《本草衍义》:“治肠风。根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

4、《本草衍义补遗》:”痛在上者('上者'一作'上下者')服之。”

5、《本经逢原》:“宣通五藏,治胃脘积痛”“痘疹毒壅于上不能下达,腰下胫膝起灌迟者,用为下引。”

6、《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烧酒煎服,祛脾风。多服损气。”

7、《本草纲目》:“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8、《本草经疏》:“威灵仙,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宣导善走者也。腹内冷滞,多由于寒湿,心膈痰水,乃饮停于上、中二焦也,风能胜湿,湿病喜燥,故主之也。膀胱宿脓恶水,靡不由湿所成,腰膝冷疼,亦缘湿流下部侵筋致之,祛风除湿,病随去矣。其日久积瘕、痃癖、气块及折伤,则病于血分者多,气分者少,而又未必皆由于湿,施之恐亦无当,取节焉可也。”

9、《景岳全书・下册・卷四十八》:“此药性利善走,乃治痛风之要药。”

10、《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风胜者,患在上,湿胜者,患在下,二者郁遏之久,化为血热。血热为本,而痰则为标矣。以此疏通经络,则血滞痰阻,无不立豁。若中风手足不遂,以此佐他药宣行气道。酒拌,治两臀痛。因其力猛,亦能软骨,以此同芎、归、龟甲、血余,治临产交骨不开,验如影响。”

11、《玉楸药解》:“起瘫开脾,化癖行痰,泄湿驱风,行痰逐饮。治手顽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50103/29813.html

更多阅读

公开承认性欲强毫不羞涩的十大明星 郑爽公开承认整容

文/潜水艇娱乐圈的明星一直被无数镁光灯环绕。所以在娱乐圈里混,明星都很小心,都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尤其是在房事方面,他们表现的更加慎重。不过,也有一些人,她们并不在乎自己的秘密被拿来评论,甚至在公众场合自曝自己的私密性事,不禁

《仙生请上线》by禾早预告网游BG 仙生请上线 禾早 小说

禾早原著长篇网游广播剧仙生请上线预告STAFF原著:禾早策划:涅槃重生导演:小和尚【晏语泠然】编剧:姬微【凌霄剧团】后期:涅槃重生美工:扬夕【南乔剧社】宣传:暂时空缺【天一阁】CAST离朱(那蓝):TK菌【J.W.C】夜唱(叶畅):沙漠之狐九影花少:鬼狐

声明:《威灵仙 威灵仙-概述,威灵仙-生药材鉴定》为网友善變的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