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执行官》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胸怀振兴民族工业的大志,17年如一日奋力拼搏,把一个欠债百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销售额602亿元人民币的大型跨国企业的辉煌经历。
关于海尔的电影_《首席执行官》[电影] -剧情
电视剧海报
1985年春,三十五岁的新任厂长凌敏为挽救青岛电冰箱厂从德国引进了新的技术和生产线,并为迎接德国人的检验紧急动员全厂职工连夜加班清理环境,令外方非常赞赏。第一批用德国生产线生产的冰箱终于成功下线,凌敏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经过几年艰苦努力,使海尔牌冰箱在市场上打响。随后,凌敏又抓住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历史机遇,提出新的企业战略目标,兴建海尔工业园。但因后续资金无处筹措,企业陷入困境,市领导为凌敏等人敬业报国的精神所感动,帮助企业上市发行股票,使海尔走出了经济困境。1995年5月,海尔工业园竣工投产,凌敏又目光敏锐的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海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白色家电、黑色家电扩展到信息家电领域。1999年春大,海尔产品在德国科隆国际家电博览会上大展风采……2000年5月,美国海尔工业园竣工投产……面对所取得的成绩,面对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凌敏坚定信心,要尽全力实现振兴民族工业的强国梦
青岛电冰箱厂还是一个欠债一百四十七万、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为了使它起死回生,三十五岁的新任厂长凌敏第一次踏出国门,去德国科隆进行引进利勃公司生产线的谈判。面对发达的西方工业,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与现代文明的巨大差距。几经谈判,他终于用低价买下了一条去掉了自动化部件的生产线。
正当凌敏加紧整顿工厂,迎接德国生产线时,德国人突然提前了验厂时间,如果验厂不合格,签订的合同就会自行失效,凌敏和他的助手总工程师向华紧急动员全厂职工连夜加班,清理环境。凌敏和员工们改变企业落后面貌的志气和努力,感动了前来验厂的德国专家,验厂顺利通过了,第一批用德国生产线生产的冰箱终于成功下线。
在市场的巨大压力下,上级要求凌敏加大产量,习惯于小农生产的员工们,也对严格的质量标准不以为然。尽管凌敏坚持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仓库里还是出现了七十六台不合格品,凌敏被激怒了,他毅然将这些冰箱全部砸毁,经过几年楔而不舍的努力,海尔牌冰箱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块金牌。
凌敏抓住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力排众议,果断地提出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他用企业积累的全部资金,买下了八百亩地开始建设海尔工业园。当后续资金无处筹措时,美国AE公司提出以购买控股权为条件提供资金支持,凌敏顶住了现实的引诱,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与AE的合作。
正当凌敏陷入绝境时,市委书记兼市长赵迪之被他和向华敬业报国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把中国证监会下达给青岛的五千万股股票指标全部分配给海尔。1993年底,海尔冰箱凭着优秀的业绩在上海成功上市,从而使海尔走出了经济困境。
1995年5月,海尔工业园竣工投产。凌敏提出第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以低成本扩张的方式兼并了国内十八家企业,从白色家电、黑色家电扩展到信息家电领域。在凌敏“赛马机制”的激励下,以杨阳为代表的一批有理想的年青大学生来到海尔,迅速成长为开拓海尔国际市场的生力军。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感动了法国著名连锁店老板列欧穆,迅速打开了法国市场。
1999年春大,海尔产品在德国科隆国际家电博览会上大展风采。凌敏给八名欧洲经销商颁发专营证书,标志着海尔品牌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当年卖给海尔生产线的利勃公司总裁前来祝贺,他坦言自己对海尔的发展估计不足,说自己为欧洲和世界培养了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面对AE公司想用反倾销的手段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伎俩,凌敏警觉的意识到:国际化即本土化,要冲破国际市场的重重壁垒,必须加快在国外建厂的步伐。把海外建厂的第一个目标选在了经济最发达的美国。2000年5月,美国海尔工业园竣工投产。在美国政府采购冰箱的竞标中,美国海尔中了头标。
在座落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大街的美国海尔大厦内,克莱恩与凌敏再次会面。克莱恩对凌敏说:“你现在已经是美国的海尔了,美国法律会保护你,但是你的企业毕竟太小,我不能保证,在今后某个时候我们不会吃掉你。”望着克莱恩傲慢离去的背影,凌敏陷入沉思。
在“海尔创业十七周年暨2001年实现全球营业额600亿新闻发布会”上,凌敏对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外资入侵的严峻形势表示了深深的忧患。他说,要实现振兴民族工业的强国梦,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我相信,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关于海尔的电影_《首席执行官》[电影] -剧照
关于海尔的电影_《首席执行官》[电影] -幕后制作
该片由导演吴天明执导,不仅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歌颂民族自强自立精神的主旋律影片 ,而且是一部风格新颖,故事精彩,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电影。一向以关注社会、关注现实题材为主的著名导演吴天明,总是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挥舞着导筒,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出的时代骄子,因为他被海尔真实的人、真实的精神、真实的业绩深深震撼了,在他看来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出现信仰危机、道德沦落的时候,理想和信念显得尤为可贵。
一个人一个企业是需要有点精神的,海尔那种“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应该成为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海尔人能做到的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能够做到。影片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人士、胸怀振兴民族工业的大志、十七年如一日奋力拼搏、历经风雨百折不回,从欠债百万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销售额602亿人民币的大型跨国企业的真实故事。张瑞敏令人尊敬之处,还不仅仅在于他个人拥有的理想和信念,更重要的是他用这种精神的感召力量,使海尔人把他的奋斗目标和现实自身价值的愿望融为一体,无怨无悔地为着同一个目标,携手努力,这就是对人的改造和提升――把一群充满惰性和小农意识、在厂区随地大小便的小生产者改造成了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现代化产业工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张瑞敏对人性的透彻了解和富有中国底蕴的哲学思想,为实现理想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纵观全片,导演没有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人物的情感表现上,而是通过一个个事件冲突的转换,来衬托出人物内心中潜藏着的激情,企业首席执行官临危受命,不畏压力,力挽狂澜、果断决策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虽然以海尔集团的发展史为创作原本,但绝不是为某个人或某个企业树碑立传,而是着力于把影片渲染成为一部在经济时代对一个成功者成功脉络的理性探索。我们可以从影片中体会到编导的创作意图更多的是关注经济体制改革后,变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更新,视野开阔,认识问题的更加全面客观,不再固步自封,开始面向世界。
在我国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影片《首席执行官》除了艺术上的探索外,更有其现实意义。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本土企业带来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影片所描述的主人公足迹及他创造的典型企业成功范例,将给现实生根中追求进取的人们带来不无借鉴意义的思考和启示。
关于海尔的电影_《首席执行官》[电影] -导演介绍
《首席执行官》吴天明Wu Tianming
男,生于1939年10月19日,中国陕西
星座: 天秤座
生平:
中国内地著名男导演。祖籍山东,出生在陕西三原。十岁起就非常喜欢文艺表演。1960年考入西影演员培训班197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回厂后,当任助理导演和副导演三年。
1979年联合导演的《生活的颤音》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本人获青年优秀创作奖。1982年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获该年度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第四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电影奖及柯达伊斯曼最佳摄影奖。1983年与滕文骥合作导演《亲缘》。1984年执导的《人生》公映后反映强烈,获第八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及最佳女主角奖。1987年执导的《老井》荣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四项奖及十部优秀故事片奖、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国际电影评论家特别奖和东京都知事奖、第七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和东西方中心奖提名、1988年第11届意大利大萨尔索国际电影电视节一等奖、第八届香港十大华语片奖等。1995年拍摄的描写川剧艺人生活的《变脸》,获获得第九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