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工、管、理、文、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平顶山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校和1985年成立的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改建为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4月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平顶山工学院;2008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建校25年来,共为国家培养3万多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_河南城建学院 -地理位置
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平顶山市。这里自然风光秀美,名胜古迹众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还有重峦叠嶂、山峰挺拔的石人山风景区,以及宋代大文豪苏轼父子的墓冢三苏坟、保存最完好的叶县明代县衙等。这里人杰地灵,出现过许多彪炳青史的人物,如春秋时期的叶公沈诸梁、战国时期的墨子、南宋抗金名将牛皋、清代著《歧路灯》的李绿园和倍受孙中山赞誉的民国名将樊钟秀等。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_河南城建学院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2007年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单位。据2014年2月官网显示,学校拥有8.5万平方米的各类运动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图书馆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是一个专业性的高校图书馆。始建于1985年,1992年建成4178平方米的图书馆楼,1999年建成计算机局域网,实现了采访、编目、流通的自动化管理,2000年建成电子阅览室,开始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服务。2005年投入使用的新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体育馆建筑面积:9811.20平方米,占地面积:3593.00平方米,主要设有乒乓球室、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各类体育设施。教学建设
据2014年2月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团队、水处理工程教学团队[9]),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5个省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普通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化学工程、市政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建有平顶山市科普教育基地。专业设置
河南城建学院学校占地面积160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多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平顶山市新城区,滨临碧波荡漾的平西湖,校园建筑楼阁林立,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宜人,2007年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单位。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5300多人。设有土木工程系、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规划建筑系、测量与信息工程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化学化工系、建筑环境系、外语系、数理系、法律系、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有36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涵盖六大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城建类专业体系,其中,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图书馆藏书108万册,各类中外文文献数据库16个,全面实行开放式、自动化管理。拥有8.5万平方米的各类运动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特色专业等级专业名称所属学院专业名称所属学院专业名称所属学院国家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能源学院-----------------------------------省级工程管理管理学院测绘工程测绘学院城市规划建筑学院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市政学院工程造价管理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学院------------------------------------校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学院交通工程交通学院环境工程市政学院[12]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学院建筑学建筑学院------------------省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名称所属学院立项时间专业名称所属学院立项时间土木工程土木学院2012年给水排水工程市政学院2012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能源学院2012年环境工程市政学院2013年工程管理管理学院2013年-------------------------省级精品课程课程名称负责人批准时间所属大类课程名称负责人批准时间所属大类旅游规划与开发张国兴2010.5旅游管理传热学马良涛2008.5能源动力类环境生态学刘瑞芳2011.9农学类建筑材料王春阳2009.6结构工程测量学李生平2005.7测绘类供热工程王靖2011.9土木工程类普通生物学陈兰英2005.7生物学ASP.NET程序设计闫洪亮2009.6程序设计及其语言[14]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名称所属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名称所属学院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市政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能源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测绘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重视师资力量建设,截止2010年底,学校有教职工1100多人,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30人,其中教授65人,具副高职称的教师238人。有省管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43名。还聘有40余名国际国内著名学者、院士、专家等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学生成绩
2008年,学校大三、大四学生四、六级累计通过率达到了60.6%和53.8%。2008届毕业生的研究生考取率平均达到15%;在第二届中南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竞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竞赛总成绩名列全省高校第一。学生在河南省首届大学生测量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三名;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北方赛区团体一等奖,河南赛区团体一等奖;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河南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河南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05级本科生四、六级累计通过率达到60.6%。2009届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409人,录取率达18.6%,部分专业达到35%。
2010年4月17日,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中,获得组织二等奖,竞赛本科组全能三等奖,成绩在包括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在内的百余支参赛队中排名第20位[16]。
2011年,学校校报8篇作品获2010年度“河南省高校新闻奖”,其中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17]。2010-2013年,学校学生在国家和省、市级各类竞赛中共有401人次获得211项奖励。
实践就业
学校就业能力被麦可思网排行榜列为中南地区非211本科院校并列第20位,是河南省唯一一所进前二十名的非211本科院校。学校被原建设部确定为“国家建设类一级培训机构”。2012年获得“全国高校就业典型50强”。2013年荣获年度“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称号。
2013年10月22日,河南城建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是平顶山市第一家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站。
合作交流
学校先后与英国桑德兰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马来西亚林登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学者互访、专家讲学、科研合作、学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2011年,与马来西亚林登大学的专科合作办学项目获得省政府批准,正式招生。
2013年与英国高地群岛大学的本科课程合作项目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招生。还与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_河南城建学院 -所获荣誉
2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建设“六项工程”,取得了突出成绩。近年来,完成省级教改项目、教育教学研究成果21项,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4门课程课件参加全国大赛获得奖项。在全国、全省教学技能竞赛中7次获得奖励,其中在2008年全国测绘学科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取得河南高校唯一的一等奖。9部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学质量建设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08年,本科应届毕业生的研究生考取率达到15%,部分专业达到33%。在第二届中南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竞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我院竞赛总成绩在全省高校名列第一。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我院被建设部确定为“国家建设类一级培训机构”。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_河南城建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据2014年2月官网显示,近三年,学校承担了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388项;出版著作、教材212部;发表学术论文2385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收录483篇;申请并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3利17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116项,地厅级奖励171项;科技活动经费持续增长。
科研设施
据2014年2月官网显示,学校拥有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的分析测试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2个实验室(中心)。
学校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共同申报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研发(煤化工)实验中心”2013初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批准。
学校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同建设了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验室。
学校依托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了“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
河南城建学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名单(2011年)类别名称依托重点学科负责人备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政工程、环境工程郭一飞重点实验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材料加工工程牛季收平顶山市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市政工程、环境工程郭一飞燃气工程重点实验室供热、供燃气、通通风及空调工程马良涛煤盐化工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应用化学赵海鹏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金安)生化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陈兰英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宋昕生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学科建设
河南城建学院重点学科名单类别学科名称学科代码所属一级学科学科带头人备注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080503材料科学与工程张国强供热、供燃气、通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土木工程马良涛市政工程081403土木工程张 奎化学工程081701化学工程与技术赵海鹏校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081402土木工程侯丰泽第二轮次建设市政工程081403土木工程张 奎环境工程083002环境科学与工程陈松涛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闫 谨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1测绘科学与技术何保喜化学工程081701化学工程与技术赵海鹏校级特色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城市规划邢 燕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交通运输工程宋昕生系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1交通运输工程王小召第一批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闫洪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生物学陈兰英应用化学081704化学工程与技术杜玲枝应用数学070104数学屈鹏展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电气工程樊晓虹第二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030108法学王艳芳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学术资源
据2014年2月官网显示,图书馆有各类馆藏文献资源185.6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总量139.81万册,电子图书45.81万册,纸质报刊1400余种,过刊合订本3.1万册。拥有清华同方的《中国学术期刊》、《城市规划》、《博、硕士论文》、《银符考试系统》、《网上报告厅》、《外文期刊》等中外文数据库21个。重点收藏了建筑、计算机、环境、城市规划、数理化等学科的书刊资料,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具有城市建设特色的藏书体系。[8]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_河南城建学院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1,徽标的设计立足办学特色,从校名汉语拼音字母提炼出两个基本造型元素“C”和“J”,经过重构形变,形成徽标的主体图案。配以中英文校名和一组3个同心圆,组成徽标的总体形象。
2,“C”代表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J”代表城市建筑群,象征城市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突出反映我校的城建特色。
3,“C”的造型有“沧海”之意,“J”的造型有“云帆”之蕴,寓意学校像扬帆远航的云帆,破浪前行。
4,徽标内圆为海蓝色实心圆,象征校训“厚德,唯实”;实心圆向外分层扩展形成浅色同心圆环,蕴含“博学,慎思”。
5,徽标外环上半部采用中国传统书法毛体字“河南城建学院”,表示建设现代大学应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徽标外环下半部采用标准英文校名,表明办学的开放性和国际性理念,期望学校融入现代国际潮流并声名远扬。
校训
校训――厚德博学慎思唯实一、厚德――厚:优待、推崇、重视;德:道德、品行、政治品质;
《庄子》说“厚德载物”;《春秋传》指出:“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世说新语》中讲“百行以德为首。”《大载理记》讲:“行德则兴,背则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人之所以重志进取,就在于他们自身追求崇高人格的“厚德”精神,它还是培育华夏子孙千百年来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的高尚情操。为此,大学生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前提。崇高之德是中华民族精英之灵魂和统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奋斗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涵和远大人生价值取向,“厚德”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上升到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规范的行为、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青年大学生中大力宏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
二、博学――博:多,丰富;学:学问,知识;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指出:“好仁不好说・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共蔽也贼,好不好学,其蔽也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意思是说,只有良好的意愿而不学习,是有害而无益的;好仁德而不学习,其弊端是愚蠢;希望多知而不学习,其弊端是放荡;爱好诚实而不学习,其弊端是走向邪路;爱好直率而不学习,其弊端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而不学习,其弊端是犯上作乱;爱好刚直而不学习,其弊端是狂妄。孔子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好学也。”《中庸》指出“博学之,审问之。”学习是自我修养的第一步,是领爱高尚品质或成果的手段,通过学习各种社会规范和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个人的自我修养才有合理的原则、规范和内容。当代大学生要站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高标准要求自己,广泛博览群书,工科学生既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修养,具备宽广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深的专业技能。广大学生要惜时如金,发奋学习,用列宁的话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三、慎思――慎:谨慎、细心,思:思考、研究
《中庸》中指出“慎思之,明辨之。”“慎思”就是要求大学生慎重思考,善于谋略,凡事三思而后行,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处事的原则。孔子在《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思辩意识,具有判断意识,具有创新意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明辨是非,洞察真伪,力戒浮躁。学会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应对各种困难和局面的能力。一方面坚定信念,树立竞争意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自律。同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消极的金钱至上、追求物欲、急功近利的行为,应保持清醒头脑,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朽思想,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增强自身的自觉性,并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对信息社会中杂乱繁多、良莠不齐的信息的鉴别和选择能力,成为一个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
四、唯实――.是指独有;实:是指客观现实
“唯实”“实事求是'的浓缩。“实事求是”一词原出自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颜师古道:“务得事实,每真是也。”韩非子认为:“巧诈不如拙诚。”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而魏源则痛声疾呼:“以实事程功实,以实功程实事。”左宗棠在弥留之际留言:上下一心,实事求是,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可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坚持真理是无数古代仁人志士之所以不畏强权,忠贞不屈,纳谏任贤,秉公执法,廉洁清白的力量源泉。实事求是的求是精神是中华文明的灵魂,是中国人民最珍贵、最精致的思想精髓,是中华之魂,是民族之精。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知行统一。青年大学生在对待具体工作和事业上,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崇尚务实,不屑空谈。在对待人际关系上,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尊重他人的个性。在对待真理和廖误的关系上,要敢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既能诚恳地批评别人的错误,也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即学风要扎实,生活要朴实,工作要踏实,做人要诚实。校训八字的关系,厚德是根本,博学是基础,慎思是方法,唯实是态度,做到了上述内容的统一,那么就实现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高素质就是指培养的人才达到五个统一:
(1)崇尚理想与务实精神的统一;
(2)自我价值实现与报效祖国的统一;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4)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统一;
(5)健康心理与强健体魄的统一。这样就可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相处,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一个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一个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一个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校徽
河南城建学院
1、徽标的设计立足办学特色,从校名汉语拼音字母提炼出两个基本造型元素“C”和“J”,经过重构形变,形成徽标的主体图案。配以中英文校名和一组3个同心圆,组成徽标的总体形象。
2、“C”代表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J”代表城市建筑群,象征城市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突出反映我校的城建特色。
3、“C”的造型有“沧海”之意,“J”的造型有“云帆”之蕴,寓意学校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扬帆远航。
4、徽标内圆为海蓝色实心圆,象征校训“厚德,唯实”;实心圆向外分层扩展形成浅色同心圆环,蕴含“博学,慎思”。
5、徽标外环上半部采用中国传统书法毛体字“河南城建学院”,表示建设现代大学应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徽标外环下半部采用标准英文校名,表明办学的开放性和国际性理念,期望学校融入现代国际潮流并声名远扬。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_河南城建学院 -社团活动
学校每年举办“挑战杯”和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举办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学生英语、测量技能等大赛,邀请校内外名家学者开设各类学术讲座,举办辩论赛、读书节、社团活动月、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增设科普知识、音乐欣赏、书法艺术等与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有关的选修课。[2]河南城建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成立于2005年11月。截至2012年,河南城建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共有31个学生社团,涵盖科技类、人文社会类、体育类、文艺类等各方面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_河南城建学院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德平院长、党委副书记:王召东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建生
党委副书记:史战芳、王召东
副院长:陈丙义、杨留栓、张坤书、王春阳、赵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