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编著的集注,1983年在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四书集注》"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至也;物,犹事也。"
推尽吾之知识,穷致事物之理,是为"格物致知"
《四书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简称,作者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
《四书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有《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
朱熹是一位学问渊博的经学家,一生为编撰《四书集注》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自称从30岁起便开始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下功夫。隆兴元年(1163年),他曾取二程及其门人朋友数家之说撰成《论语要义》。后又作《论语训蒙口义》,以便于童子习学。乾道八年(1172年),朱熹又取二程、张载、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等几家之说,加工荟萃,条疏整理,编成《论语精义》和《孟子精义》,后改名为《集义》。在以上两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修改加工,于淳熙四年(1177年)完成了《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因在注释《论语》、《孟子》时,大量引用了二程及他人的说法,故以《集注》命名。
《大学》与《中庸》原是《礼记》中的篇章,至宋代时被单独抽出。朱熹对二书加以注释,并都加了"序"、"序引",每章之后都进行总括。尤其是《大学》一书,朱熹以程颐的《改正大学》为底本,将《大学》分为"经"1章,传10章,重新编排了章节。为了阐释理学思想,还按照自己的意思编撰了一篇"格物传"补入《大学》中。朱熹对《大学》、《中庸》的注释以直抒己见为主,故名之为《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完成时间是淳熙十六年(1189年)。
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直至临死前仍在修改《大学章句》中"诚意"章的注。真可谓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