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悲歌行》《悲歌行》内容主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主张以酒浇愁、及时行乐的热烈感情。反映了作者对生和欢乐的追求。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想报效祖国结果却成了名留青史的的诗人!这首词是他在晚年将死之前不久写的他已经知道结果了,他的梦碎了。
悲歌_《悲歌行》 -作者
李白唐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唐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悲歌_《悲歌行》 -诗词正文
《悲歌行》悲来乎。悲来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
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
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
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
天虽长。地虽久。
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
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坟上月。
且须一尽杯中酒。
悲来乎。悲来乎。
凤凰不至河无图。
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
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
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
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万乘。
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
莫谩白首为儒生。题解
《悲歌行》本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箫本注引苏轼语云:“唐末五代文章衰陋,诗有贯休,书有亚栖。村俗之气,大率相似。如苏子美家收张长史书云:‘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