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音乐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依托文化艺术出版社在2010年04月出版的16开音乐文化的图书。这本书是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集体。聚集了一批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成果的学者,其成就中体现了几代学人的积累。
音乐艺术_音乐文化 -内容简介
《音乐文化(2009)》在学院戒箴与学者行规的“气场”中,因为文脉相承的存续而少了轻浮,多了厚重;少了功利,多了人文,学者们的共同坚守,使这片天地,去奢从朴,境界高古。在这里,对“博之我文,约之我礼”的师长的尊崇以及对高尚专业素质的敬重,得到依然不改的认同。这是我们坚守的底线:深自敛抑,怀抱敬畏。
虽然一个词的基本含义与原初意义没有多大改变,但在人文情怀失落、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语境中,“敬畏”就有重新解读和强调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希望的下一代也能承续的琴瑟之雅。
20世纪形成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略嫌贫弱,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近些年间,这种态度有所转变,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呼吁,20世纪初对待传统文化的过激的态度以及未经深思熟虑便仓促做出的“灭绝”政策不断得到矫正,文化生态逐渐朝着有利于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的方向发展。不但老师们认识到,学生们也认识到:没有独特文化的民族难以在世界上自立,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显得珍贵。观念的转变,使学生们在确定论文选题时,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特殊关注。相关题材的论文随之涌出,初看几篇调查报告,禁不住轻呼一声。看着他们从小村庄来回奔跑、回到学校争相告知家乡音乐恢复与变迁的兴奋样子,真让人感到,了解家乡文化和田野采访是初出茅庐的学术经历中一个多么巨大的幸福源泉。
音乐艺术_音乐文化 -图书目录
民族音乐学
原生与再生
――豫中笙管乐班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娘娘词》仪式音乐分析
包头地区二人台现状调查
论当代语境中舟山锣鼓的社会维持
永康鼓词的艺术形态及生存状况
礼俗关系下的文化传承――以胶东道乐为例
走向经典的现代戏
――豫剧现代戏《倒霉大叔的婚事》调查与研究
中国古代音乐史
竹书《孔子诗论》中的“雅乐”观及乐歌研究
大和初至会昌年间洛下文士的音乐生活
清代山东丧俗音乐研究
――以清代山东地方志为例
北宋科技对音乐的影响
音乐考古学
南方出土商末青铜乐钟的编列
克孜尔石窟伎乐壁画中的乐队组合形式
鼓吏考
近现当代音乐史
对“国乐”发展历史的再认识
中国基督教音乐研究现状述评
砥柱中流
――王震亚先生的音乐世界
陈洪国乐改革思想研究
历史上的新音乐及赵、讽对新音乐的阐释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全程描述
《中国音乐学》栏目分析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编辑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世纪中国曲艺音乐基本概念研究
黄霈的流行音乐创作
昆剧《1699・桃花扇》配乐浅析
琴学
明清琴乐演奏实践美学概况
律学
简论查阜西的律学研究
江永生平及其乐律学贡献
音乐美学
“客家筝”美学思想探微
……
音乐艺术_音乐文化 -编辑推荐
《音乐文化(2008)》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系的教育在近些年间发展的颇有规模,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音乐学界发生的变化,研究生培养不能不说是最令人瞩目的领域。
音乐艺术_音乐文化 -文摘内容
插图: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圪挡头村4号墓有了更为进步的铜铃。二里头遗址时代相当于公元前1900――公元前1500年,铜铃时代属二里头二期偏晚。形制与天门石家河陶铃相近,通高8.5厘米,顶部中间有两个方穿孔夹一窄梁,一侧出扉。出土时置于墓主胸、腰之间,上面附着麻布,铃已破碎。铃腔内置一玉管形铃舌,舌呈圆柱状,通高6.3厘米,顶略圆,有一穿。男一件二里头晚期铜铃通高9.4厘米,形制与上器相近,侧有一扉,但顶上已置有一环纽,比起前者的窄梁形实心纽更进步。另外,二里头遗址的11号墓、57号墓均有铜铃及玉铃舌出土。这些铜铃在出土时一般用丝麻织物多层包裹,配以精美的玉质铃舌,显见在当时是异常珍贵的东西。有意思的是,二里头文化遗址还出土了与铜铃形制相近的陶铃以及漆鼓、陶埙、石磬等乐器。这些陶铃应为早期铜铃模仿的对象。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约当夏代之际,铸造钟类乐器所必须具备的合范法已经发明,并较山西襄汾陶寺遗址3296号墓出土铜铃反映出的技术条件更为进步,古代沿用下来的陶铃已有了发声性能更好的铜质仿品。处于龙山文化晚期、约当传说中夏代的襄汾陶寺遗址和偃师二里头遗址,其陶铃、铜铃正处于共存并用时期。比起陶铃,铜铃音量大、音色美、发音灵敏、更加耐用,声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均有很大优越性。铃由陶向铜发生的质变,翻开了钟属乐器问世的第一页。
襄汾陶寺遗址和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铃,在形制上有共同特点,即腔体横截面并非正圆形,接近椭圆形或合瓦形。这恰恰是华夏民族钟类乐器在形制上区别于世界其他古文明中类似器物的根本特点。这一特点源于远古陶铃,被后世几乎所有青铜钟类乐器所继承,包括殷商编铙、大铙,两周甬钟、纽钟、钲、铎和旬耀等器,同样也包括青铜镩。这种造型的腔体结构,是后世中国青铜甬钟所建树的重大成就――编钟双音技术的重要基础。商周以来产生的合瓦形腔体的双音青铜编钟,远在古代陶铃和约当夏代的原始铜铃身上已经构建成形。
音乐艺术_音乐文化 -序言简介
《音乐文化》的编辑出版始于200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一直希望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建立一种合作机制,并把学术交流的愿望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经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乔建中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系主任陈永华协商,决定合编一个年度性刊物。这就是2000年出版的第一本《音乐又化》。刊物的特点是,大陆与香港学者共同撰稿编辑,采用繁体字印刷。
也是没有经验,乔建中与陈永华的协商条款中根本没有想到、自然也不包括从大陆把成书运到香港的费用,虽说香港回归,依然在“一国两制”体制下沿用的“国际邮费”高得让人难以接受。为了省钱,采用便宜的国内邮费,把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文化》运到香港,中国音乐研究所把书寄到深圳。当时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的我,拉着家用双轮手推车,一趟一趟把书取回来,硬是“合法逃税”,“偷渡”过去几百本书.,从深圳邮局,越过罗湖海关,再乘火车到香港中文大学,最后拉到位于小山坡上的音乐系,顶着南国那很不招人喜欢的火辣辣太阳,闻着绝对超过书香的汗臭,心里极不平衡地愤慨道:为什么写书人、编书人还必须成为运书(输)人、贩书人?中国音乐研究所似乎必须忍受知识阶层命中注定的贫困,而且至今也没有富裕起来的迹象一说来也奇,对于自己办的杂志以及不但为了把简体字改为繁体字而投入的编辑辛苦而且真正付出大汗淋漓代价换来的竟然是越来越割舍不下的感情!那种感隋就在一趟趟“非法逃税”的长途跋涉中一次次加浓,成了让人体味到比之油墨书香还要浓烈的人生况味。
后来,我们采用相同模式,2001年又编辑和出版了第二本《音乐文化》。那年年底,我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返回中国音乐研究所,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文化交流”之线,似乎出就接续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