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五运六气理论,简称运气理论,运气学说,是通过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来标记60年、2010年、2012年、6年、1年、73天、61天等七个长短不同的时间周期,并把它们相互重叠起来,用以推算某年某月气候、动植物和人类身心状态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之所以称为五运六气理论,是因为按照这种理论,“地气”每年分为五步,每步73天,依木(春风温)、火(夏署热)、土(长夏雨湿)、金(秋凉燥)、水(冬寒)五行性质顺序相生,称谓“五运”;“天气”分为六步,每气61天,按照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的顺序,反映温、暖、署、湿、燥、寒六种气象的推移,称为“六气”。
运气学说_五运六气理论 -简介
五运六气学说
五运六气理论是通过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来标记60年、10年、12年、6年、1年、73天、61天等七个长短不同的时间周期,并把它们相互重叠起来,用以推算某年某月气候、动植物和人类身心状态的理论。
之所以称为五运六气理论,是因为按照这种理论,“地气”每年分为五步,每步73天,依木(春风温)、火(夏暑热)、土(长夏雨湿)、金(秋凉燥)、水(冬寒)五行性质顺序相生,称谓“五运”;“天气”分为六步,每气61天,按照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的顺序,反映温、暖、署、湿、燥、寒六种气象的推移,称为“六气”。
运气学说认为自然界有五运六气的变化,人体也有五脏之气和三阴三阳六经之气的运动。同时又认为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内外相通应的,因而自然界的五运六气,可以影响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生理、病理。
运气学说其中涉及到医学、天文、气象、历法、地理、物候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然而由于其本身理论复杂,方法繁琐,后人往往感到其神秘莫测,无从把握,运用起来也大多只是硬套公式了事。因而,在后世,对运气学说的解释与应用实际上已经演变为形而上学的东西,丧失了其固有的科学性。
运气学说_五运六气理论 -历史发展
五气经天化五运图五运六气学说始于《黄帝内经》中的“运气七篇大论”。然而,虽然其形成年代较早,但是在唐代以前却罕为人知,几乎毫无影响。直至唐・王冰次注《素问》时,才将《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和《至真要》这七篇专门探讨运气学说的大论补入其中。此后运气学说方才为世人所知,并且也逐渐得到了众多医家的重视。在唐代后期又陆续出现了几部有关运气学说的专著与专篇,如《素问六气玄珠素语》、《天元玉册》、《昭明隐旨》和《元和纪用经・六气用药增损法》等书,对“运气七篇”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进行了阐述和发挥,以及进一步探讨运气用药法则等内容。
运气学说在医学界的影响与地位自北宋中后期开始有了较大的改观。在仁宗年间,由政府设立的校正医书局将王冰重新编次的《黄帝内经素问》24卷选作标准范本,颁行全国。而“运气七篇”正是由王冰补入《素问》当中的,在书中占有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自此也被作为医学经典――《素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官方所认定。
北宋末年的徽宗年间,运气学说进一步受到重视。在官修大型方书《圣济总录》当中,大量引用运气学说的内容,书中将六十年的运气图一一列入其中,包括主运、客运、司天、在泉、客主加临等诸多变化规律,突出了运气学说的重要性。自政和七年(1117年)起,宋徽宗推行“天运政治”,诏会“公布次年运历,示民预防疾病”以及逐月公布各月“月令”等政策。这一举措,不仅在医学界,而且是在全民范围内运气学知识的一次大普及,甚至流传有“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的说法,运气学的影响与应用达到了空前鼎盛的地步。
在官方全力推行的同时,医家个人对运气学说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其中代表著作就是刘温舒的《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成书于元符二年(1099)年。全书三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为31个专题加以讨论,对运气学说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了阐释和发挥。本书对经典运气理论所作的阐发对后人理解与研究运气学说影响很大,为阐述运气理论最成系统而晓畅的专著,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运气学说_五运六气理论 -内容
五运
五运图五运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来概括一年五个季节气象变化的总称,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凡逢甲己年则为土运所统,乙庚年为金运所统,丙辛年为水运所统,丁壬年为木运所统,戊癸年为火运所统。
五运又有大运、主运和客运的不同。大运是主管每年全年气候变化的岁运,又叫中运、岁运。大运有太过与不及。太过即主岁的岁运旺盛而有余;不及即主岁的岁运衰少而不足。主运是分别主治一年中5个季节时令的正常气候的岁气。全年分做5步运行 ,每运主一时,从木运开始,依火运、土运、金运、水运顺序运行,每运主73日零5刻(一昼夜共100刻)。每年木运的起运都开始于大寒日,岁岁如此。
各运的特点与五行的特征一致,在各运主事时,其气候变化和人体脏腑的变化也就表现出与它相关的五行属性。客运是每个运季中的特殊变化,每年的客运也分为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它以每年的大运为初运;当年的值年大运确定后,循着五行相生的次序,分五步运行。客运是与主运相对而言的,因为主运的初运为木、二运为火、三运为土、四运为金、五运为水,年年不变。而客运则以每年的值年大运为初运,客运随着大运而年年变化。
五运之气有盛衰及平气变化。盛,即五运之气太过而有余。衰,即五运之气不及而衰少。若五运之气既非太过,又非不及,为平气之年。平气是由运太过而被抑制,或运不及而得资助所形成的。平气之年,气候平和,疾病很少流行。
六气
五运三气之纪图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各见五行特征。由于暑和火基本属于一类,所以一般不列暑与火,而把火分为君火和相火两种。同时以三阴三阳来概括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每年的六气,分为主气、客气和客主加临三种情况。主气是主司一年的正常气候变化,也就是每年各个季节气候的常规变化。主气一年分6步,分主于春、夏、秋、冬24个节气,一步主4个节气,每一步为60天又87刻。每年从大寒日开始,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阳明燥金,六之气太阳寒水,年年不变。客气是各年气候上的异常变化。客气每年也分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步,每步也是60天又87刻,和主气不同的是,主气只管每年的各个节序,而客气除了主管每年的各个节序外,还可概括全年。其中主管每年上半年和全年的客气叫司天之气,为三之气;主管每年下半年的客气叫在泉之气,为六之气。客气除司天和在泉之外,其余四气统称间气。将每年轮值的客气,加在年年不变的主气之上,称为客主加临。加临的方法,是将司天之气加于主气的三之气上,在泉加于主气的终之气上,其余4个间气依次相加。客主加临是把主气和客气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分析,推测各该年四时气候变化的正常与否。客主之气彼此是相生的,便相得而安;如果彼此是相克的,便不相得而为病。
运气学说_五运六气理论 -运气与发病
五运六气的变化,总不外太过不及、生克制化几个方面。而人体病变的发生,也是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由于运气既有五运的太过不及,又有六气的司天、在泉、客主加临等不同情况,因而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有规律可循。《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主岁之气,无论其为太过、为不及,都不能离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来推算其气运的相得与否。例如,木气有余,不仅能克制着己所胜的土,使其湿化之气太衰,甚至还能欺侮其素所不能胜的金,而风气大行。木气不及,不仅它素所不能胜的金气,将乘其衰而来欺侮,即是它素所能胜的土气,亦将视其弱而欺侮于木。但是,事物运动的规律,有极必有反,有胜必有衰。胜气发展到势极而衰时,亦将使自己受到灾害。这种生克制化的规律,无论其为五运、为六气、或五运与六气之间,推而至于为五脏,为六腑,或脏与腑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运气学说_五运六气理论 -医学应用
2009年防治甲型H1N1流感
五运六气理论2009年防治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中医专家根据五运六气学说就是结合每年气候特殊变化,提出相应预防和治疗疫病措施。该学说认为,2009年为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因为逢年甲己,行土运,故为土运土气年。2009年的气候以湿为主,属外感挟湿型。
五运六气学说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了其治疗原则:“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治之”。故防治甲型H1N1流感可选择中药药性属于辛寒、苦寒、咸寒、甘寒类药物。
2013年H7N9禽流感
2013年4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顾植山,根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分析指出,2013年发生规模疫情的几率不高。
顾植山分析,从运气理论推测,癸巳年总的运气条件较为平和,又没有“三年化疫”和“升降失常”等致疫因素,故预测今年发生规模疫情的几率不高。当前出现的H7N9禽流感属于节段性运气失常,因当时之气的厥阴风木太过而引起的胜复变化,不属于非时之气。从以往对历史疫情的分析来看,节段性运气失常引发的疫情多为小疫。因此,H7N9禽流感发展成SARS那样的大疫情可能性不大。风性的疫病一般来得快去得快,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
从气候现象观察,此次流感的运气病机与风、火、寒、里热等均有关系。2013年3月上旬气温的回升偏早偏高,出现了较多较强的沙尘暴,在运气理论上是由厥阴风木之气“至而太过”引起的“风燥火热胜复更作”,至下半月又出现较剧烈的倒春寒,寒潮频繁,气温变化起伏大。
顾植山呼吁,人感染H7N9虽还不属大疫,但首次出现证型传变与一般流感不同的“难识之症”。可先从五运六气的因素入手进行防治,尽快让中医加入到对H7N9流感的防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