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睡图》由当时身在台北的张大千托其女于1982年底转赠给了成都的张采芹先生。该画作表达了张大千对于四川老家和老朋友们的思念之情。
海棠春睡_《海棠春睡图》 -简介
张大千的《海棠春睡图》创作于1982年底,当时张大千已经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这幅《海棠春睡图》是赠送给张采芹先生的。画上的折枝海棠设色艳丽形态娇媚,题诗表现了当时身居台北的张大千对于四川老家和老朋友们的思念之情。图上的题款写道:“七十一年壬戌四月写呈采芹道兄赐留,老病缠身,眼昏手掣,不足辱教,聊以为念耳。大千弟爰,八十有四岁,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题款写明了《海棠春睡图》的创作背景和张大千垂垂老矣的身体状况。
海棠春睡_《海棠春睡图》 -创作经历
《海棠春睡图》
据张采芹之子张思孝老人介绍,张大千的《海棠春睡图》创作于1982年底,当时张大千已经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这幅《海棠春睡图》是赠送给张采芹先生的。画上的折枝海棠设色艳丽形态娇媚,题诗表现了当时身居台北的张大千对于四川老家和老朋友们的思念之情。图上的题款写道:“七十一年壬戌四月写呈采芹道兄赐留,老病缠身,眼昏手掣,不足辱教,聊以为念耳。大千弟爰,八十有四岁,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题款写明了《海棠春睡图》的创作背景和张大千垂垂老矣的身体状况。当时身在台北,处于生命弥留阶段的张大千如何将《海棠春睡图》转送给张采芹的呢?张思孝透露,父亲张采芹和张大千的友情延续了漫漫一生,从上世纪20年代起,张采芹和张大千就结成笔墨之交。有一次,张大千偶得一只毛色雪白的鸟,立刻邀请张采芹赏鸟,二人当场为这只鸟即兴作画,后被命名为《雪鸦图》。1982年底,张大千的女儿张心庆从中国台湾绕道美国,专程到成都将《海棠春睡图》送给张采芹。张思孝说:“《海棠春睡图》和《雪鸦图》在我家已经有几十年保存历史,看着这两幅画我们会经常思念父亲和大千先生。我们会一直保存下去。”
海棠春睡_《海棠春睡图》 -评价
张大千晚年遗作是张大千绘画生涯中最珍贵的创作,目前为止张大千大部分遗作都保留在台北市故宫博物馆里,遗留在内地的画作绝大部分是张大千早年的作品,因此这幅《海棠春睡图》显得弥足珍贵。
海棠春睡_《海棠春睡图》 -作者简介
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其二哥张正兰,即是著名的画虎大师张善子。他们的画室名“大风堂”。张大千的一生,才华横溢,极富传奇,建树甚伟,贡献极巨,声名遐迩。张大千幼时,家贫,曾随母、姊、兄学画,打下了绘画基础。后入重庆求精中学读书,18岁时,张大千随兄张善子赴日本留学,学习染织,兼习绘画。20岁时,张大千由日本回国,寓居上海,曾先后拜名书法家曾农髯、李瑞清为师,学习书法诗词。接着因婚姻问题,削发出家,当了一百多天和尚。还俗后,即以其佛门法名“大千”为号,从此全身心致力于书画。张大千因受曾、李二师影响,曾广泛学习唐宋元明清中国传统绘画,尤得石涛等大师神髓,被国内外艺坛称为“当代石涛”。其画路宽广,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走兽等,无所不工。其工笔写意,俱臻妙境。特善写荷花,独树一帜。20年代,他与其兄张善子,被称为中国画坛的“蜀中二雄”。30年代,他与北方大画家溥儒(心畲)齐名,被称为中国画苑的“南张北溥”,被国立中央大学聘为艺术教授。徐悲鸿曾盛赞张大千为“五百年来第一人”。40年代,张大千自费赴敦煌,耗时三年大量临摹了石窟壁画,并将之宣传介绍,使敦煌艺术宝库从此为国人和世界广为瞩目。从此,张大千的画风也为之一变,善用复笔重色,高雅华丽,潇洒磅礴,被誉为“画中李白”、“今日中国之画仙”。1949年,张大千赴印度展出书画,此后便旅居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并在世界各地频频举办个人画展。他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与西画泰斗毕加索齐名,被称为了“东张西毕”。他荣获了国际艺术学会的金牌奖,被推选为“全世界当代第一大画家”,并被世界舆论称之为“当今世界最负盛誉的中国画大师”,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巨大荣誉。张大千晚年,仍孜孜不倦从事中国画的开拓与创新,在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泼墨、泼彩、泼写兼施等新貌,给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广泛而深远。张大干长期旅居海外,爱国怀乡之心浓烈。1976年,返回台北定居,完成巨作《庐山图》后,不幸于1983年病逝,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