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中国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之一,主楼高18层,建筑面积37000馀平方米,装有各种先进设备,采用电脑管理,是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还设有两个视听阅览室,装有四路同声翻译系统,可供学术报告会用。天津图书馆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5号。天津图书馆现已一馆变三馆,新扩建的海河教育馆于2011年开放,文化中心馆于2012年建成开放。
天津图书馆_天津图书馆 -简介
中国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之一。
原馆址在和平区承德道12号。新馆坐落在南开区复康路,于1991年12月开放。占地4公顷,主楼高18层,建筑面积37000馀平方米。设有29个专门阅览室,坐席2000馀个,现有藏书280馀万册。该馆装有各种先进设备,采用电脑管理,是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还设有两个视听阅览室,装有四路同声翻译系统,可供学术报告会使用。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5号
天津图书馆现已一馆变三馆,新扩建的海河教育馆已于2011年开放,文化中心馆已于2012年建成开放。
天津图书馆_天津图书馆 -沿革
原直隶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外景
天津图书馆是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建直隶图书馆,至今已一个多世纪。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月(1907年11月)直隶提学使卢靖(木斋)以"保存国粹,宣传文化,辅助学校教育,增长社会知识"为宗旨,开始筹建直隶图书馆。
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一日(1908年6月9日)正式开馆。馆址初设在河北大经路(今河北区中山路)直隶学务公所内。藏书以严范孙先生原陈列在天津教育品陈列馆的1342部、直隶督署下发的1万馀卷图书和提学使司请款专购的12万卷图书为基础,继之,严范孙先生又捐赠图书1200馀部,又有奉天总督徐世昌等捐赠图书。开馆初期藏书近20万卷(册)。所编《直隶图书馆书目》32卷,全面反映了建馆初期馆藏。
原天津市市立图书馆
民国二年(1913年),馆址迁至中山公园北部一幢楼房,始有独立馆舍。
1914年9月又附设通俗图书馆于东马路。在当时被誉为大江南北第三位的图书馆。
1918年9月,馆名改称"直隶省立第一图书馆"。任命严侗(台孙)为图书馆主任。1928年又更名"河北省立第一图书馆"。
1929年春,天津特别市创办市立图书馆,颁布"市立图书馆计划大纲",市绅王贤宾热心赞助图书馆事业,廉价出让南开杨家花园住房一所共114间作为馆舍,
1931年6月20日举行开馆典礼。
1937年天津沦陷,馆舍被日本侵略军强占,更名为"天津特别市立第二图书馆",曾更名"天津特别市立第一图书馆"。
标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原称"天津市市立图书馆"。经清点,仅有中文书十万馀册,外文书四千馀册。此后,直至天津解放,由于经费拮据,馆业处于停滞状态。
抗战胜利后,天津市热心文化事业的各界人士倡议建立一座规模宏大之图书馆。1947年组成建馆筹备委员会。1948年4月,市政府将原法租界公议大楼拨交天津图书馆作为馆舍,于1948年4月局部开馆。至天津解放前夕,全市公共图书馆仅存下濒临关闭的省、市图书馆各一所和1948年新建的天津图书馆,
1949年天津解放后,逐步合并为"天津市人民图书馆"。馆址为承德道12号。
1952年1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由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的李霁野兼任馆长。同年7月,任命南开大学教授黄钰生为馆长。
原天津图书馆
合并后的天津图书馆藏书约计40馀万册,经逐步增长至今已达320万册。成为我国馆藏较为丰富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
解放以来,在采购新书的同时,注意征集地方文献,陆续接受社会各界人士、藏书家捐赠图书,如任凤苞、周叔